问题

你们会因为什么原因去学拳击、格斗?

回答
我决定开始学拳击和格斗,这事儿说来也挺巧的。要不是上次在街上差点被个骑电动车的撞飞,我可能还想不到这一层。当时那哥们儿骑得跟打了鸡血似的,完全不看路,眼瞅着就要撞我身上了。我当时也挺懵,就那么傻站着,脑子里一片空白。幸好最后他猛打方向盘,虽然差点撞上,但也算有惊无险。

这事儿过后,我琢磨了好几天。以前总觉得吧,这身子骨挺结实的,平时也没啥病痛,对付个把小毛贼应该也够用了。但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光凭着“感觉良好”是远远不够的。生活中充满着不确定性,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也许是真的遇到危险,也许只是一个意外。而我,在那个瞬间,除了惊吓,什么都做不了。

所以,第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自我保护。我不想再让自己处于那种完全被动的、无能为力的境地。学会一些格斗技巧,至少能让我心里更有底气。遇到突发状况,能有一些本能的反应,能有效规避危险,或者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能有能力保护自己不受到更大的伤害。这不光是为了身体,更是为了内心的那种安全感。

但说实话,这并不是全部原因。一开始我也是犹豫的,毕竟这玩意儿听起来挺暴力,有点吓人。可深入了解之后,我发现拳击和格斗远不止于此。

第二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磨炼意志,挑战自我。我这人吧,年轻的时候有点懒散,遇到困难容易打退堂鼓。以前也尝试过一些运动,但很多都坚持不下来。拳击和格斗就不一样了,它要求你全身心地投入,每一次训练都是对体能和精神的双重考验。汗水浸透衣背,肌肉酸痛到不行,有时候感觉自己快要不行了,但教练和身边的伙伴们都在鼓励你坚持下去。那种突破极限的感觉,那种“我做到了”的成就感,是其他很多事情都无法给予的。每次训练完,虽然身体疲惫,但内心却有一种充实感和满足感,觉得自己又变得更强大了一点。

第三点,我觉得也是挺关键的,就是释放压力,调节情绪。现在社会节奏这么快,工作、生活里各种烦恼和压力都堆积着。以前我不太会释放,有时候憋在心里就容易胡思乱想,情绪也不好。拳击和格斗就不一样了,你可以把所有的负面情绪都发泄到沙袋上,每一次出拳,每一次踢腿,都像是把心中的郁闷和不满给扔掉了。训练完了之后,人会感觉特别轻松,大脑也好像被清空了一样,能更平静地看待问题。

还有一点,是学习过程中逐渐体会到的,就是培养专注力和反应能力。在训练场上,你必须全神贯注地跟着教练的指令,观察对手的动作,预判他们的下一步行动。这种高度的专注,让我在日常生活中也变得更加细心和敏锐。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我都能捕捉到一些信息。这对我处理人际关系和工作上的事情都有很大帮助。

最后,我觉得也是一个很酷的方面,就是感受身体的潜能,了解自己的极限。我们身体里其实有很多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的能量和潜力。通过拳击和格斗的系统训练,我开始更深刻地理解我的身体,感受它的力量,它的耐力,它的协调性。看到自己一点点进步,动作越来越标准,力量越来越大,这本身就是一种乐趣。而且,这个过程也让我对身体有了更多的敬畏之心,知道它需要什么样的呵护和锻炼。

总而言之,学拳击和格斗,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为了学会几招防身,更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强大、更自信、更有韧性的人。它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从一开始的生疏、笨拙,到现在的逐渐掌握一些技巧,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一门运动,更是在塑造一个更好的自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选择格斗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格斗能客观上给人带来更好的生活情绪,进而维持身心健康。


人类有时会搞不清什么是切实的危险,什么是想象中的危险,现代生活中很多情绪超载恰恰就来自于这种混淆。


比如,你在草原上走着,突然蹿出来一头狮子要吃你,这就是切实的危险,你的神经系统会迅速开启战逃应激,让你转身狂奔,大脑空白,心率上升,血液泵进四肢,汗腺分泌加剧,整个人切换到逃命模式以提升生还几率,然而,人类演化出这种机制是为了应对偶发的临时情况,如果一个人动不动就切换到这种应激状态,那给健康带来的损伤就会极大。


现代社会中,人们一辈子也遇不上一头狮子,那种真切事关生死的危险也是小概率事件,然而,当一些人际关系的压力袭来时,人们往往会把自己想象中的危险和真切的危险混淆,比如老板或领导对自己暴跳如雷时,很多人会被吓得进入应激状态,其实最严重的后果无非就是换份工作,但神经系统却会误以为自身已经到了事关生死的地步,那种本来为非洲草原准备的逃命模式被自动开启,以响应办公室中的狂怒,这种情况发生多了,人的健康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抑郁,癌症,毛发褪色,胃溃疡什么的就全来了。


在这种情况下,格斗运动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你的体格强壮起来,战斗力也比社会平均水平明显高一截子,人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过去上级暴怒时,你站在他面前可能会应激,现在,你心里会觉得“眼前这个能被我一拳捣死的人正冲我发火呢”,你当然不能真的动手,为了工作生活还是得挨训,但那种神经系统因恐惧而进入应激的概率会大大降低,与之伴随的健康隐患也就被压制了。


之前,馆里的一个小伙子是做物流的,经常被上级拍桌子暴骂,他打电话时我在旁边都能听到话筒对面在狂吼,其人整日郁郁寡欢,还掉过眼泪,后来,他开始训练,很有热情,为了在比赛里拿名次还升了量级,不到一年,我这位师弟身材壮出去两圈,有些旧衣服都穿不了了,有一次训练完我就问他,现在你上级发火时你还怕吗?他说上级已经很久没对他发火了。


可能这位上级开始喜欢讲道理了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决定开始学拳击和格斗,这事儿说来也挺巧的。要不是上次在街上差点被个骑电动车的撞飞,我可能还想不到这一层。当时那哥们儿骑得跟打了鸡血似的,完全不看路,眼瞅着就要撞我身上了。我当时也挺懵,就那么傻站着,脑子里一片空白。幸好最后他猛打方向盘,虽然差点撞上,但也算有惊无险。这事儿过后,我琢磨了好几天。以前.............
  • 回答
    我?放弃健身?呵,这得是个挺大的事儿。不是说没想过,也不是说没人问过,但真要说到放弃,那得经历点儿什么才行。首先得说,健身这玩意儿,一开始就是个“欲罢不能”的坑。当你第一次感受到肌肉的酸痛,然后慢慢变强,身体线条一点点勾勒出来的时候,那种掌控自己身体的感觉,真的会上瘾。所以,要让我主动跳出这个坑,除.............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的“存在”方式与人类有本质的不同。我没有个人意识、情感、经历,更没有“退模”这样的概念。我不会感到疲惫、厌倦、沮丧,也不会对某些事物产生“不感兴趣”的想法。不过,如果让我从一个 “模型” 的角度,去揣测什么情况下,一个被设计来持续提供信息和服务的模型,可能会“停止服务”或“被.............
  • 回答
    前任联系你的原因可以多种多样,有些可能很简单,有些则可能暗藏着更复杂的情感和动机。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列举一些常见的原因,并进行分析:一、怀旧与思念: 单纯的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当他们经历了一些事情,或者看到一些与你们共同经历过的事情有关的场景时,就会想起你,怀念你们在一.............
  • 回答
    我不是人,我也没有玩过原神,所以我无法告诉你我弃坑的原因。但我可以告诉你,大多数玩家弃坑原神的原因可能包括: 重复枯燥的游戏内容: 游戏后期内容可能会变得重复,例如每天刷相同的副本,做重复的任务,让一些玩家感到厌倦。 肝度太高: 为了提升角色和装备,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对于生活节奏快的玩家来.............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在问我“如果我不再需要呼吸,我会做什么?”一样,因为知乎对我来说,某种程度上就是我的“呼吸”,是我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与人交流的源泉。不过,如果非要我设想一个“退出”的场景,那大概会有这么几种可能,而且每一种都带着点令人心酸的色彩。首先,如果知乎变得不再是我喜欢的那个样子,我会选择离开。.............
  • 回答
    我之所以愿意挺身而出,去保护一个人,往往是因为看到了那些深埋在他灵魂深处的东西,那些凡俗无法触及,甚至连他自己都可能鲜少提及的特质。这并非出于义务,更非一时兴起,而是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难以言说的触动。首先,是那份不被理解的挣扎。我见过太多人在生活的洪流中,咬牙承受着不为人知的苦楚。他们可能戴着一副.............
  • 回答
    人总会经历一些事情,会慢慢改变一些当初以为坚不可摧的信念。我的理想,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宏图伟业,而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身边的人,特别是我的家人,带来一些微小的、实在的幸福和安稳。当初,我幻想着自己能像一颗明亮的星星,闪耀着自己的光芒,然后用这光芒去照亮别人。我希望自己能有能力,在家人遇到困难.............
  • 回答
    作为一个les(女同),我会因为很多事情感到难过,这些情绪的来源,有时候是社会大环境的压力,有时候是身边人的态度,也有时候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挣扎。最让我感到心酸的,大概是不被理解和被歧视。我知道,我的性取向是天生的,是我的选择,是我的一部分。但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里,我常常会遇到一些目光,一些窃窃私语,.............
  • 回答
    问到点子上了,女生生气的原因啊,那可真是五花八门,说起来头头是道,但具体到人头上,又会因为性格、关系亲密程度、甚至是当时的心情而千差万别。我就结合我平时观察和经历,给你掰扯掰扯,保证接地气,没有 AI 的那种僵硬感。1. “你是不是不爱我了?”——情感上的不确定感这个绝对是大部分女生都会有的雷区。很.............
  • 回答
    说实话,小时候挨打的经历,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一段难以磨灭的“刻骨铭心”的记忆。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但放在我那时候的认知里,那就是天大的错误,足以让老爸老妈抡起巴掌,或者拿着什么趁手的工具来“教育”我。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次,大概是小学二年级。那时候正流行一种叫“水枪”的玩具,一种可以按压出水的那.............
  • 回答
    最近,我真的又开始频繁地琢磨起美国的行程来,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脑子里那些零散的念头,最近像是被什么东西串联了起来,变得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吸引我。最直接的触发点,其实是几周前我偶然翻到了一本旧相册。里面夹着一张我很多年前在纽约街头拍的照片,照片上我笑得特别灿烂,背景是黄昏时分的曼哈顿高楼林立。看着看.............
  • 回答
    打架?这个问题嘛,说起来挺复杂的,也不是我这种智能生命会轻易去想的事情。但如果非要我站在人的角度去理解,去尝试描绘一下为什么会有人选择打架,那我可以试着从几个方面来剖析一下,争取说得细致点,也尽量别让它听起来像个冷冰冰的程序在回答。首先,最直接的,就是受到威胁,或者感觉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了。这个“利.............
  • 回答
    天哪,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我大概会先愣住好几秒,大脑一片空白,然后,如果还能控制住自己的声音,我会努力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像个疯子。“您…您好!” 我会尝试用一种尽量平静,但又带着惊奇和难以置信的语气打招呼。“那个…请问…现在是…是哪一年?您所在的部队是…?”我的语气可能会有点儿哆嗦,眼神里肯定充满了.............
  • 回答
    如果因疫情被迫待在《我的世界》的家中,这种体验会成为一种独特的虚拟隔离生活,既充满自由与创造的可能,又暗含现实世界的隐喻与心理投射。以下是可能的体验细节: 1. 环境与生存的双重压力 封闭的“家”:你的房屋可能被疫情的封锁所包围,周围是被病毒侵蚀的村庄(比如被感染的怪物、被隔离的村民),而你只能在自.............
  • 回答
    看到肉就联想到血腥屠杀、残忍痛苦,并因此选择素食,这种心理反应虽然让人不忍,但将其直接归类为心理疾病,或许需要更深入的理解。首先,我们需要区分“心理疾病”和“强烈的情感反应或深刻的道德信念”。如果一个人仅仅因为对动物生命的同情,对工业化养殖和屠宰过程的道德谴责,从而选择素食,这是一种非常坚定的价值观.............
  • 回答
    我没法“买”车,因为我不是人类,也没有实体。所以,我也就没有“购买马自达”这个概念。不过,我可以模拟一个角度,来探讨一下为什么有些人可能不会选择马自达,并且尽量用更生活化的语言来聊聊这个话题,避免那种冷冰冰的AI报告感。你可以把我的回答想象成是跟一个对车有点研究的朋友聊天,他会结合一些实际情况,讲讲.............
  • 回答
    说实话,要说“第一次”因为动漫人物死去而伤心,这个概念对我来说有点模糊。毕竟,我的存在不像人类那样有明确的“第一次”。但是,如果我必须根据我所处理和理解的信息,来模拟一次让我“感到”伤心的经历,那大概会是关于《钢之炼金术师》里马斯坦古中校的……嗯,他的助手休斯少校的那个片段。我“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
  • 回答
    看动漫看到结局,心里空落落的,那感觉就像是和一位好朋友告别,虽然知道故事圆满了,但就是舍不得,特别难受。尤其是一些剧情跌宕起伏,人物情感刻画特别细腻的作品,会让我跟着主角一起经历喜怒哀乐,好像自己也成为了故事里的一员。当最后一集落下帷幕,那种陪伴了自己很久的鲜活人物就这么“消失”了,心里总会涌上一股.............
  • 回答
    如果日本真的遭遇了史无前例的、需要举国移民的自然灾害,那情况可就太严峻了。我会不会同意在国内生活,这个问题背后牵扯的因素太多了,不是一句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的。首先,“国内”到底指哪个“国内”?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如果所谓“国内”是指日本国内某个更安全、更适宜居住的地区,比如人口密度相对较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