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铁了心要进公务员体制,大学四年该如何准备?

回答
兄弟,你这决心挺牛啊!铁了心考公,这说明你有清晰的目标,不错!大学四年可是个黄金时期,要是抓住了,考公之路会顺畅很多。别急,咱慢慢捋捋,让你心里有个谱。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磨练“内功”(大一、大二)

这阶段,别光想着考什么职位,先把自己的底子打牢。

专业课是硬道理:
学好你的专业,甭管它跟公考有没有直接关系。 为什么这么说? اولا,好成绩能让你在大学里抬头挺胸,也为后续保研、考研(如果你后面改变主意了呢?留条后路总没错)打基础。其次,很多岗位的招录要求就是专业对口,而且面试的时候,你对本专业越熟悉,越能侃侃而谈,体现你的知识储备和逻辑思维。
别老想着“公考速成班”。 真本事是练出来的,不是靠临时抱佛脚。把书本上的知识吃透,多思考,多理解,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比死记硬背那些考点有效得多。
关注专业相关的时事热点。 比如,你是学经济的,那就多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金融市场动态;学法律的,就多看看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学历史的,那就多了解一下党史、新中国史,这些都可能成为面试中的亮点。

提升综合素质,打磨“软实力”:
练好你的语言表达能力。 公务员工作,尤其是面试,对表达能力要求很高。平时多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辩论赛,或者就找同学朋友模拟面试场景,大胆说,不怕错。把你平时积累的专业知识、时事观点用清晰、有条理、有逻辑的方式表达出来。
培养你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公务员工作需要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你有良好的逻辑分析能力。多做一些题目,多思考案例,学着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可以看看一些逻辑思维训练的书籍,或者参与一些需要策略和分析的社团活动。
锻炼你的沟通协调能力。 公务员是为人民服务的,经常需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多参与集体活动,学会与人合作,理解他人的想法,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意图。学生会、社团组织是个不错的锻炼平台,但要注意选择那些真正能让你参与到决策和执行中的部门。
培养你的阅读理解能力。 公务员考试中,申论就特别考验这方面。多读高质量的书籍、报刊、评论文章,提高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速度和深度。养成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习惯。

了解基本国情与时事政治:
国家大事要关心。 别一天到晚只埋头学习,对国家大事一无所知。多看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关注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重要会议、重大事件。了解国家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工作,这对于理解申论材料、面试回答都至关重要。
学习党的理论知识。 比如,十九大、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等,这些都是公务员考试和面试的重点。可以找一些官方解读的书籍或者文章,认真学习。

第二阶段:目标明确,专项突破(大三)

大三是关键一年,很多考试都可能在你大三下学期开始。

明确报考方向:
研究招考职位。 了解国家、省、市、县各级公务员的招录情况,研究不同岗位的职责、要求、待遇。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和能力,给自己设定一个大致的报考方向,比如是中央机关、地方机关,是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还是执法类等等。
关注省考和国考的差异。 国考和省考在考试内容、难度、流程上都有区别,了解这些差异能帮助你更有针对性地准备。
关注定向选调生。 如果你的学校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并且你学习成绩优异、综合素质高,可以关注一下定向选调生。这是个非常好的机会,能让你直接进入省市级机关,起点更高。

针对性复习准备:
公共科目复习启动。
行测: 这个需要大量的练习。找一套好的行测教材,从基础的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入手。熟悉题型,掌握解题技巧,然后大量刷题,总结错题原因,查漏补缺。特别是数量关系和判断推理,很多技巧需要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申论: 这是考察你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多看范文,学习别人的思路和写法。更重要的是,要自己多动笔写,针对不同的主题,练习写作。注意审题,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组织语言,观点明确,逻辑清晰。
专业科目复习(如果报考岗位有要求)。 如果你报考的岗位需要专业知识,那就拿出时间来复习专业课,把相关知识点梳理清楚。
模拟练习。 开始进行全真模拟考试,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体验考试的压力和节奏。通过模拟,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调整复习策略。

提升面试能力:
积累素材。 关注时事,收集与公考热点相关的新闻、评论、政策解读,把它们整理到自己的素材库里。
多听多看。 看看一些高质量的面试指导视频,听听别人是怎么回答问题的,学习他们的逻辑和表达方式。
实战演练。 找同学、学长学姐进行模拟面试,让他们给自己提意见。也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模拟面试活动。

第三阶段:冲刺备考,决胜负(大四)

大四是最后的冲刺阶段,也是你实际参加考试的阶段。

严格执行复习计划:
回归基础,查漏补缺。 到了这个阶段,不要再追求新的技巧,而是要巩固已有的知识和方法,把之前做错的题、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再巩固一遍。
大量刷题,保持题感。 继续保持刷题的节奏,尤其是历年真题,这是了解考试趋势和难度最好的方式。
限时模拟。 在接近考试的时候,多进行几次限时模拟,让自己适应考试的强度和压力。

关注时政热点,加强申论训练:
紧跟时事。 考前这段时间是时政热点最多的时候,要持续关注最新的国家政策、重要会议精神,并思考这些热点可能出现在申论材料中的哪些角度,以及如何结合这些热点来展开论述。
练习“热点题”。 找一些与当前热点相关的申论题目进行练习,提升自己的应变能力。

面试准备要到位:
回归基本功。 检查自己的仪容仪表,谈吐举止。
熟悉常用题型。 比如,观点类、故事类、人际关系类、应急应变类、漫画题等等,每个题型都要有自己的答题思路和套路。
找准自己的定位。 思考自己为什么想考公务员,想为人民做些什么,这有助于你在面试中展现出真诚和热情。
心理素质调整。 考试前保持良好的心态,充足的睡眠,相信自己。

贯穿始终,但尤其重要的几点:

身体健康是本钱。 别为了备考熬坏身体,规律作息,适当运动,保证精力充沛。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考公之路可能会遇到挫折,但不要气馁,坚持下去,相信自己。
积累人脉和信息。 可以多和考过的学长学姐交流,了解他们的经验和技巧。也可以关注一些靠谱的公考信息平台。
多反思总结。 每次做题、每次模拟、每次面试后,都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

最后,给兄弟几句实在话:

1. 公考不是一场“战役”,而是一个积累和提升的过程。 把大学四年看作是为自己未来职业生涯打基础的阶段,公务员只是你考虑的一个方向。
2. 要有耐心和毅力。 考公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你需要持续的投入和坚持。
3. 保持独立思考。 网上有很多备考资料和建议,但要学会辨别,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4. 万一没考上,也别灰心。 大学四年你积累的知识、能力、经验,无论在哪种职业上都是宝贵的财富。

这条路虽然辛苦,但如果你目标坚定,付出足够的努力,相信你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祝你旗开得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在越来越多大学生醒悟了,不是盲目追求什么一线大厂挣钱,其实很不错了。毕竟等到10年8年以后再醒悟,你的做题速度和正确率是没法跟小年轻比的。

如果你是法学、中文、会计、计算机、经济、管理这几大类,那就看看书、练练字就行了……

看书不推什么《人民日报》《半月谈》,太深太高了。我推荐每年出一本的《理论热点面对面》,注意山寨版特别多,正版是中宣部理论局编写,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你家有体制内的亲属就不用花钱买,单位每年都免费发的,没有的话,就自己买吧,也不贵。

练字推荐田英章,国务院任命书的书写员,就是当代馆阁体了。有基础练行楷,没基础就老老实实练正楷。


法学、中文、会计、计算机、经济、管理这几大类专业占了公务员60%以上的省考国考岗位。

不是这些专业?除了个别对口的,大部分专业都是要拼三不限:要么乡镇、监狱,要么几百上千人考一个的卷翻天岗位。

如果你是生化环材农工矿机体育音乐美术等等专业?抓紧打听能不能转上面的专业,否则毕业你考公时候你会哭的很开心。

如果转不成,那就准备辅修二专业(学信网、学位网可查的那种正规的)。

你们学校没有二专业?

那有考研能力就准备跨专业考研换上面的专业。

没考研能力就自考本科换上面的专业。注意,自己考不到一千就搞定了,所有代理机构都是骗钱的,但是拿学位比较难(分数要求高,还有论文才能拿学位),没学位很多岗位报不成。

如果你是一流大学的学生,就抓紧入党、担任主要学生干部、取得校级以上荣誉(非竞赛类)。尽量本校保研,保不上就考,研究生毕业尽量使用定向选调、人才引进等等特殊途径进体制,难度远低于省考国考。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学生?那上面说的都要做,还要尽量保研或者考研到一流大学,否则大概率没资格走各种特殊通道(因为门槛一年比一年高)。

如果双非?那就拼命考研吧,考不上再拼国考底层岗位和省考市以下岗位。

因为好岗位基本要研究生以上,本科连报名资格都没有。

硬拼国考省考的话,现在经过疫情洗礼,公考报录比已经从过去的三四十比一,飙升到六七十比一难度......

换成人话就是:你们全班60人,毕业时候,能考上一两个公务员就很不错了......

由于国考和大多数省有公务员考公务员的禁考政策,市县遴选不正规,省以上遴选竞争极大,所以你考哪里基本就是一辈子了,谨慎谨慎再谨慎……

当然,上面讲的都是九牛一毛。如果想有全面了解考公,如果你是知乎会员,想从0开始全面了解考公,免费听个LIVE也是不错的办法:

想有深入了解可以看看我的专栏(更新中):

如果需要个性化建议和指导,可以走 付费咨询, 知乎付费咨询2021年度业绩第一名答主为你服务。


user avatar

注意面试,说真的公务员笔试就是弟弟,90%的炮灰最终都倒在了面试的考场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