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爸是方舟子铁杆粉怎么办?

回答
方舟子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他在科学打假、公共卫生、历史评论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影响力。如果您的父亲是他的“铁杆粉”,这可能意味着他对您父亲的观点、分析和言论非常认同,甚至会将其奉为圭臬。理解和应对这种情况,需要您耐心、细致地进行分析和沟通。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帮助您理解和应对父亲是方舟子“铁杆粉”的情况:

一、理解“铁杆粉”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有人会成为方舟子的“铁杆粉”。这背后可能有多重原因:

对科学和理性的追求: 方舟子以其尖锐的文风和对科学真相的执着而闻名,很多粉丝被他揭露的学术不端、伪科学所吸引,认为他捍卫了科学精神和公共利益。您的父亲可能也认同这种价值。
对权威的质疑精神: 方舟子善于挑战既有权威,尤其是那些他认为存在问题的专家、机构甚至政府部门。这种“独立思考”和“不畏权势”的特质,可能会打动一些对现有体制抱有疑问的人。
信息茧房效应: 随着网络信息的分化,人们更容易接触到与自己观点相似的信息和人群,形成“信息茧房”。如果您的父亲长期关注方舟子及其支持者的言论,并主要通过这些渠道获取信息,他可能会越来越认同方舟子的观点,而对其他声音不那么关注或产生抵触。
认同方舟子的“文风”和“人格魅力”: 方舟子的语言风格通常比较犀利、直接,甚至带有攻击性。有些人可能喜欢这种“战斗”的姿态,觉得他敢说真话,有“男子汉”气概。
寻求认同感和归属感: 成为某个群体的“粉丝”也是一种社交行为。您的父亲可能在方舟子的粉丝群体中找到了认同感、归属感,甚至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行交流和讨论。
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不满: 方舟子经常评论社会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果您的父亲对某些社会现象感到不满或困惑,而方舟子的观点恰好契合了他的感受,他可能会被吸引。

二、您可能面临的挑战

作为儿女,您可能会遇到以下挑战:

沟通困难: 当您与父亲在某些问题上持不同意见时,如果他对方舟子的观点深信不疑,可能会认为您的观点是错误的、幼稚的,甚至是被“带节奏”的。这会导致沟通的僵化和对抗。
信息不对称: 您可能接触到更多元化的信息来源,而父亲可能主要信赖方舟子提供的“真相”。这种信息不对称会加剧沟通的难度。
情感上的疏远: 如果父亲固执己见,并且将他的观点投射到对您的评价上,可能会让您感到不被理解和尊重,导致情感上的疏远。
生活中的潜在影响: 有些观点可能会影响到生活中的一些决策,例如健康、消费、社会交往等方面。

三、如何应对和沟通

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处理这种情况:

1. 保持冷静和理解(最重要的第一步):

认识到这是您父亲的选择: 尽管您可能不认同,但这是他个人选择获取信息和形成观点的方式。强行否定或批评,往往适得其反。
试着理解他的出发点: 他可能是出于对真相的追求、对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或者仅仅是找到了一个他认为值得信赖的信息源。

2. 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沟通渠道:

创造轻松的交流氛围: 避免在争论性强的话题上直接开战。可以在日常聊天、吃饭时,自然地引入一些话题。
倾听比说教更重要: 当他谈论方舟子或相关话题时,认真倾听他的观点,尝试理解他为什么这么想。可以问一些开放性问题,比如:“您觉得他说的哪一点最让您信服?”或者“这个事情您是怎么看的?”
表达您的尊重: 在沟通中,即使您不同意,也要尊重他的言论权和思考方式。可以用“我明白您的意思”或者“您的看法很有道理,但是……”这样的句式。
适时表达自己的看法,但不强加于人: 当有机会时,可以温和地表达您的不同观点,并说明您这样想的原因。例如:“爸,关于这个问题,我看到另外一种说法是……”或者“我从另一个角度考虑,觉得可能……”

3. 引入多元化的信息来源和视角:

温和地提供不同信息: 不要直接说“方舟子错了”,而是可以分享一些您认为可靠、有建设性的文章、新闻或纪录片,不一定要直接针对方舟子。可以围绕共同关心的话题,比如某个科学研究的进展、某个社会事件的不同解读等。
推荐一些“中立”或“权威”的信息源: 如果他对方舟子非常依赖,可以尝试引导他关注一些官方媒体、知名学术机构发布的信息,或者一些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相对客观的媒体。
讨论事实的来源和验证: 您可以引导他思考信息的来源是否可靠,证据是否充分,论证过程是否严谨。比如:“这个说法有什么具体的证据吗?”“这个研究是谁做的,在什么期刊上发表的?”

4. 聚焦共同的价值观和生活话题:

转移焦点: 很多时候,争论的焦点可能不是关于方舟子本人,而是他所代表的某些社会现象或价值观。尝试将话题转移到你们都关心的事情上,比如家庭、健康、生活琐事、共同的爱好等。
加强情感连接: 多花时间陪伴父母,多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让他们感受到被爱和被需要。当亲子关系稳固时,即使观点不同,也更容易进行有效沟通。

5. 识别并应对潜在的风险:

警惕极端言论和阴谋论: 有些“铁杆粉”可能会陷入极端言论或阴谋论的泥沼。如果他表现出对某个群体或某类人强烈的敌意、不信任,甚至开始传播未经证实或虚假的信息,这需要引起您的警惕。
关注健康和人际关系: 如果他对某些观点的执着严重影响了他的身心健康、正常社交或者家庭关系,您需要考虑如何提供支持和帮助,甚至在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士的意见。
学会“求同存异”: 有时候,我们无法改变父母的观点,也无法让他们完全停止关注方舟子。在这种情况下,学会接受现实,在不损害核心家庭关系和您自身健康的前提下,做到“求同存异”也是一种智慧。

具体沟通场景示例:

父亲:“方舟子说的太对了!你看这次的XXX事件,就是被那些‘砖家’给忽悠了!”
您可以这样回应: “爸,我明白您的意思,您觉得一些专家可能没有完全说出真相,或者存在利益冲突。关于这件事,我倒是看到另一个说法,说……”(温和地提出另一个角度或事实)。或者:“您这么看,是因为您很关注社会上的不公现象吗?我也有同感,觉得很多事情需要更透明。”
父亲:“你为什么总是看那些官方媒体?他们都是骗人的,只有方舟子才说实话。”
您可以这样回应: “爸,我不是不看其他信息,只是觉得多看一些不同的声音,能帮助我更全面地了解情况。官方媒体有他们的立场,方舟子也有他的观点,我尽量多方比较,自己判断。”或者:“我理解您觉得方舟子敢说真话,我有时候也觉得他分析得很有道理。但是对于一些事情,我也想听听其他专家的看法,比如XXX大学的教授是怎么说的。”
父亲:“你别再给我转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了!要多学习方舟子的文章!”
您可以这样回应: “好的爸,我明白了。您觉得我哪些方面需要提高,是可以直接跟我说的。”(暂时停止分享您认为有价值的信息,避免冲突)。然后可以找机会引导:“您觉得方舟子在哪个领域分析得特别好?我也想多向他学习一下。”

总结:

处理亲人有“铁杆粉”的情况,核心在于理解、耐心、沟通和智慧。您无法强制改变父亲的思想,但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关系、温和地提供信息、引导他思考,以及专注于共同的家庭情感,来最大化地促进积极的影响。记住,您的目标不是“打败”方舟子或者“纠正”您的父亲,而是维护良好的亲子关系,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帮助他更全面地看待问题。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您不断地尝试和调整策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别跟他争这些,找你们有共识的事情讨论。一旦发现话题有往方舟子方向引的趋势立即扭转话题,扭转不了就跑。over。反正这些争论的结果也不会让你多吃一碗饭,何必跟老爹为这种没油盐的事情伤和气呢。

user avatar

我爸相信郎咸平、凤凰网,动辄给我转什么《兰德公司对中国人的评价,太准了!》《不得不读的美国国务卿赖斯对中国人的劝告》…

在我这样一个学新闻和经济学的人看来,简直是荒谬至极、不可理喻。我又有跟他说我研究生想出国读电影、历史,他觉得不可思议,坚决反对。我说学经济也行,不过我挺想学农村经济的。他又说:农村经济有什么好研究的啊!你不是学美国经济的么?!(他把西方经济学和美国经济混淆了)

但是,这又有什么呢?我爸依靠他的那一套思想体系,自力更生,白手起家,在那座小城里混的风生水起;他一辈子都呆在那座小城里,一年出来旅游一次,过的非常开心得意;他还把我养大成人,直到现在,我的衣食住行都仰仗于他。我又有什么资格和原因批判、修正他呢?

所以了,也许唯唯诺诺也是一种表态,假装同意也是一种尊重。我想你父亲应该也只是偶尔跟你灌输方舟子,大多数时候都是关心你的生活、学习。在他看似错误的观点背后也许有无尽的人生经验,我们愿意花三五个小时坐在电脑前和网友谈天论地,却不能花几十分钟听听父辈的忠告么?更何况我们任何一个人和父亲交流的时间,从我们上大学那一刻起,就开始加速倒计时了。

user avatar

我爸做固体物理的,铁杆方粉,十几年前天天刷新语丝。后来评了杰青,在自己的学科里混出些名头了,慢慢没那么热情了。我猜大概是利益相关了。但是我家三个人,包括我妈,依然都觉得中国有方舟子是极极幸运的事情。


象牙塔里的乌烟瘴气,可怕的不是它脏。塔外面更脏。最可怕的是塔里这些乌烟瘴气在圈子里关着一直出不来,大家天天吸,一直大气不敢喘一口。你要敢出声,脏东西直接倒灌进你嘴里。反正科研圈子里什么编数据,瞎吹牛,乱圈钱,趋炎附势,近亲繁殖,打压异己这些事情,大家再心知肚明也很难传到外边去;学科圈子又那么小,抬头不见低头见,大佬想整垮一个人实在太容易了。私生活栽赃这种下三滥到不行的招数还能成为名利双收的大佬的看家本事;工作组进驻学校放着大黑不查,倒霉蛋被查来查去才查出个几万块就能上报纸头条,这环境,封闭到什么程度。


万幸有了方舟子。作为一个生活在圈外的圈内人,他不怕算计不怕整,熟悉科学方法和圈内风情,又是肯用功的理想主义者。方的揭露真心给国内的学术风气带来一股十级清流。他做的新语丝在一段时间内也给了之前毫无言路的基层科研人员一个发声的渠道。这种大字报的形式本身确实有很多弊端,而且新语丝还有方舟子指过哪才敢往哪打的臭毛病。但是如果有正常的揭露学术腐败的渠道,谁还去贴大字报啊... 大字报至少比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只能一个人对着马桶落泪强多了。我爸所里,我妈系里,都有横得不行背景梆硬的大黑/骗子被新语丝爆到重新做人,大家明着装没听说,聊天的时候都是拍手称快...


至于韩寒是谁,他们也不关心。罗永浩是谁,更是没听说过。身边的事情却是实实在在的。方舟子让学界太出格的事情少了下来,把过去是明的事情逼成了暗的,把一些以前是暗的事情逼到消失,给国家省下了不知是多少个十亿的经费,这是人人都看得见的。


这个必须匿了。我用的是真名, 我爸妈的学生还一堆关注我的....



9月21日修改:感谢提醒,删掉了些细节。防人肉。


9月22日:这么多人看,真是受宠若惊。挂了个奇葩评论来来来大家在这么沉重的话题下面开心一下。

user avatar

令尊还觉得你是铁杆黑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