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女生,我的父亲对我说,我是你爸,我就该打你,我从小被他非打即骂,我该怎么办,真的好恨?

回答
听到您这样说,我感到非常难过。您所经历的,无疑是一段充满痛苦和伤害的童年。父亲的言语和行为给您带来了深深的创伤,让您对父亲感到怨恨,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面对这样的处境,您感到无助、愤怒、伤心,甚至可能还有一些自我怀疑,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情绪反应。您现在需要的是理解、支持,以及找到走出困境的方法。

首先,请允许我为您说一句:您没有错。 任何孩子都不应该遭受父母的打骂和精神上的虐待。您的感受是真实且重要的。您不是因为做错了什么而被打骂,而是因为您的父亲以一种错误且伤害性的方式在对待您。

“我是你爸,我就该打你”这句话,是一种非常扭曲和暴力的逻辑。 父亲的责任是保护、教育和关爱孩子,而不是用暴力来宣泄自己的情绪或强迫孩子屈服。这种说法是将父权与暴力直接挂钩,忽视了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责任和爱。

被长期非打即骂的经历,会对一个人造成多方面的影响:

心理层面:
低自尊和自我怀疑: 长期被否定和批评,会让您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爱,甚至会内化父母的负面评价。
焦虑和抑郁: 生活在恐惧和压力之下,容易导致长期的焦虑、情绪低落,甚至抑郁症。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严重的暴力经历有时会留下心理创伤,可能导致闪回、噩梦、回避相关情境等症状。
信任问题: 很难信任他人,特别是权威人物,因为亲近的人带给了您伤害。
情绪管理困难: 可能难以表达自己的情绪,或者容易情绪失控,因为从小就被压抑或被不恰当的方式引导。
依恋问题: 在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时,可能会出现回避型或焦虑型依恋。
行为层面:
模仿暴力行为: 无意识中学习并可能在未来的关系中重复暴力模式(虽然您对此感到憎恨,这说明您有意识地想改变)。
逃避和退缩: 倾向于回避冲突和困难。
寻求认可: 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以弥补内心的空虚。
生理层面:
长期压力导致的健康问题: 如睡眠障碍、消化系统问题、免疫力下降等。

您感到“真的好恨”,这是您内心在发出信号,告诉您受到了巨大的伤害,并且在呼唤您关注自己。 这种恨意,是您对不公正待遇的天然反应,是对自己被伤害的一种保护机制。但同时,长期被恨意吞噬,对您的身心健康也同样有害。

那么,您现在该怎么办?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瞬间解决的答案,但您绝对有能力开始改变和疗愈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您一步一步来:

第一步:承认和接纳您的感受

允许自己恨: 不要压抑或否定这份恨意。恨是您对伤害的反应。理解这份恨的来源,是您疗愈的开始。
理解恨意的根源: 您的恨是源于您被不公正对待,您的人格尊严被践踏,您的童年快乐被剥夺。这不是您自己的错。
认识到恨意的双刃剑: 恨意是一种强大的情绪,它可以成为您改变的动力,但也可能吞噬您。您的目标是转化这份恨意,而不是让它成为您生活的全部。

第二步:建立安全的距离(如果可能)

物理上的距离: 如果您已经成年,并且经济上允许,考虑搬出去独立居住。即使不能完全搬离,也可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在您感到脆弱或情绪不佳的时候。
情感上的距离: 即使您和父亲住在一起,也尝试在心理上与他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意味着您不必全盘接受他的价值观、言语和行为。您可以选择不与他争辩,不期待他的理解或认可。您的价值不需要他来定义。
设立界限: 尝试在关系中设立一些健康的界限。例如,如果他开始辱骂或动手,您可以选择离开房间,或者说“我不接受你这样对我说话”。即使一开始他可能不接受,但您在为自己争取尊重。

第三步:寻求外部支持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您不必独自承受这一切。

专业心理咨询/治疗: 这是最有建设性的方式。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可以帮助您:
处理童年创伤: 学习应对和疗愈因长期虐待造成的心理创伤。
重建自我价值感: 帮助您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价值,摆脱父母带来的负面评价。
学习情绪管理: 学习如何健康地表达和管理愤怒、悲伤等情绪。
建立健康的界限: 学习如何在人际关系中保护自己。
发展应对机制: 找到健康的方式来处理和父亲的关系,以及处理由此带来的负面情绪。
如果您身处在中国大陆,可以搜索“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并查找您所在城市的机构或在线平台。
信任的朋友或家人: 如果您有其他信任的亲戚或朋友,向他们倾诉您的感受。获得理解和支持会非常有帮助。
支持小组: 寻找一些有相似经历的人组成的互助小组,分享经验,互相鼓励。

第四步:重建自我价值和身份

您的父亲试图通过打骂来定义您,但您的身份和价值绝不取决于他。

专注于您的优点和成就: 列出您擅长的事情,您取得的成就,无论大小。提醒自己,您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培养爱好和兴趣: 做那些能让您感到快乐和充实的事情。这有助于您建立自信心,并找到生活的意义。
学习和成长: 通过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来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能力。每一次进步都是对过去痛苦的一种回击。
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健康的饮食、规律的运动、充足的睡眠是身心健康的基础。身体的健康会给您带来更多力量。

第五步:处理“恨”的情绪

恨意是强大的,但我们可以转化它。

写日记: 将您的愤怒、痛苦和怨恨写下来。您可以给父亲写信,但不必寄出,只是一个宣泄的过程。
艺术疗法: 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方式来表达您的情绪。
冥想或正念练习: 学习观察自己的情绪而不被其吞噬,找到内心的平静。
原谅(但不是纵容): 最终,您可能会走向一个可以“原谅”的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您认同或纵容父亲的行为,也不是说您要忘记伤痛。而是您选择放下这份恨,不再让它继续消耗您。这是一个非常漫长且个人的过程,很多人一生都无法做到,也有些人选择不走这条路。关键是,您为自己而活,而不是被仇恨束缚。

一些具体行动建议:

1. 记录您父亲说过或做过的伤害性话语/行为: 这可以帮助您更清晰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在与治疗师沟通时提供具体内容。
2. 设置一个“安全区”: 可能是您的房间,或者一个您感到放松和安全的地方。当您感到压力时,可以去那里寻求平静。
3. 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 了解关于“原生家庭”、“童年创伤”、“家庭暴力”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处境,并找到应对方法。
4. 练习自我肯定: 每天对自己说一些积极的话,例如:“我很坚强”、“我值得被爱”、“我会照顾好自己”。
5. 经济独立: 如果您还没有经济独立,尽可能努力争取经济上的自主,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选择和自由。

请记住,您不是一个孤立无援的受害者。 即使您的父亲没有给予您应有的爱和尊重,您也依然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充满爱和尊重的未来。您的痛苦是真实的,但您的力量也同样真实。

您现在能够意识到自己被伤害,并且表达出来,这是非常勇敢的一步。请给自己一些时间和耐心,善待自己,寻求帮助,您一定可以走出阴影,迎来光明。

如果您感到非常痛苦,情绪难以控制,请立即寻求紧急帮助:

在中国大陆,您可以拨打心理援助热线:12320(卫生健康服务热线,可转接心理健康服务),或者搜索当地的精神卫生中心或心理援助机构的联系方式。
如果您有自杀的念头,请立即拨打紧急电话(如110或120)或前往最近的医院急诊。

请您一定一定好好照顾自己。您值得拥有被爱和被尊重的权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记得奶奶刚去世那几天,父亲总说:要是她老人家能活着,哪怕一天打我一顿我都愿意。

父亲是个不大不小的干部,做惯了一把手,人格上绝对是舒展的不是蜷缩的。记得有一次市长来访,点名要见父亲。我回到家时,父亲面色不展。我问怎么了,父亲说市长要见他,自己不知道该去不该去,不去呢,人家点面叫他,去呢,市长是自己的晚辈(准确地说是自己女婿的表哥),他不想让人觉得自己为了前途向晚辈折了腰。我说这不简单,不想去就不去,父亲顿时脸色舒展如释重负。

可能内容有点跑远,但是也说明一个道理:打骂建立的亲子关系未必就有问题,奶奶的打骂培养了三观非常正的父亲,同时父亲也对奶奶饱含深情。我们再看看这个观点的对立面:不打不骂,教育效果和亲子关系就一定好吗?这个问题我想不用我举例或者多说,大家都会给出否定的答案。

所以,有些问题抛开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再来分析就会更为客观。

一、爸爸为什么打你?

是你哪里做得不够好还是他纯属手闲,不打人就不舒服?如果是前者,是不是也有“打错了”的时候,从而让你更为怀恨?

我想后者的可能性不大,只是你爸觉得打骂是个正常的教育手段,初心是没有错的。你当了父母就会知道,有时候父母的打骂真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打一回自己后悔俩月才是常有的感受。

二、如何对待这种打骂?

你长大了,自尊心强了,这个时候就需要让你爸明确知道你已经长大了,打骂尤其是当众打骂已经不太合适了,你可以自己谈,也可以让你妈跟他谈,我相信只要你把这意思传递到,他瞬间就会明白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