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不成立要取決於對方有沒有足夠的證據,以及你的話術。也許同樣意義的一句話,不同的方法說出來就是不同的結果。
「我知道你酒駕了,給我兩萬私了,我就不報警」--這種話術如果一旦被錄音,妥妥敲詐勒索罪。
「你覺得賠償我多少錢合適,你自己說」--隻字不提自己知道對方酒駕的事實,覺得對方錢給得少就作勢打電話逼著他抬價,到了心中兩萬這個理想的數額收手,無罪。
高赞说不是敲诈勒索的,都是在害你,千万千万不要相信!你学法律第一节课老师一定会告诉你,法理上的无罪,不等于实践中的无罪。
从法理上来说,无罪推定,即使我利用你酒驾问你要了100万,你没有录音录像这种铁证证明我敲诈你的这个过程,就是无罪。没错,书本上就是这么教的。
那么盗窃罪,抢劫罪,从法理上来说,也是无罪推定。只要被害人没法举证这个偷和抢的过程,那么都不算偷和抢。
室友的钱包丢了去报警,从你柜子里搜出来,按照无罪推定,没有监控拍到你是偷的,这时候你说,是室友跟你关系好,硬要送给你的,现在对方后悔了才报警。
严格扣法理,宿舍里没监控,确实不能证明你是偷的。哪怕你是抢的,也没法证明。
你看看,像不像有些人硬杠的一样,对方是土豪,硬要多赔我几十万,我有什么办法,对方得证明我敲诈了。
但是实践中的盗窃呢,一旦报警,并且搜到了赃物,人赃俱获,大多都是能定罪得。如果小偷硬杠是对方赠送的,都需要小偷能自证获得赃物的合理性。
为啥实践中和法理中会有区别,就是因为,所有的刑事案件中,100%的铁证形成的证据链是很罕见的。明知是你犯罪,拿你无可奈何的事情很少会发生。
盗窃,抢劫,敲诈,诈骗这类案子,被害人从逻辑上如果没有赠予对方巨额财产的合理理由,那么都需要被告人自证。实践中,除了讲法律,还要讲客观逻辑。
我跟你非亲非故,为什么要送你钱包?我跟你非亲非故,为什么轻轻擦了下你10多万车子要赔你5万?这种明显违背常理的情况,都是实践中的判罚依据。你说对方自愿,对方说不自愿,这种主观上的判定,那么警方一定会进一步详细调查,如果对方承认酒驾自愿认罪,他的朋友或者酒店服务员,当晚消费清单之类的又能证明对方当晚喝酒了之类的,那么情况就会对被告人很不利。
赔偿金额超出损失的大小,是判定是否有敲诈嫌疑的重要依据。你对车损不懂,略微多拿一点没事。但是你狮子大开口要价好几倍,明显违背常理的金额,一定是对你不利的。各地法院尺度差别很大,更别提有些地方甚至严打敲诈从严处理,这种时候你没地方说理,拿出法律的书,别人也不会看。
所以,这种问题很可怕,你在网上再懂法律,杠赢了也没用。实践中一旦坐牢,损失的只有自己。
我想知道怎么个成立法?
法官:“原告,请你出示被告敲诈的证据。”
原告:“没什么,就是那天我撞了他车,他要我赔2万。”
法官:“对方威胁你了么?”
原告:“威胁了!”
法官:“怎么威胁的?”
原告:“他说,我不赔2万的话,他就报警!”
法官:“他说得没错啊,按正常交通事故的流程,如果私了没谈妥的话同,就应该报警啊。”
原告:“但我报不了警!我酉压了!”
法官:“你啥?慢点说!”
原告:“我报不了警!”
法官:“后面那句?”
原告:“酉压儿了。”
法官:“把舌头捋直了说。”
原告:“我是说……我当时……当时……当时吓坏了!对,是吓坏了!那个……我应该报警的。”
法官:“你当时没报?”
原告:“没有,我当时选择了私了。”
法官:“那对方要挟你,不准你报警了么?”
原告:“嗯,嗯,没有。对了,法官,我想问下如果酒驾怎么判。”
法官:“你酒驾了么?”
原告:“没,没,当然没有。如果,我是说如果,假如。”
法官:“你开车不知道么?自己百度去。还有啥要说的么?”
原告:“没,没有了。”
法官:“那你告个屁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