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红色的保密电话是如何保密的?

回答
红色保密电话,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神秘感,让人忍不住想知道,这红色到底意味着什么,而它的“保密”又是如何实现的呢?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背后的门道。

首先,得明确一点,咱们常说的“红色保密电话”其实是一个比较通俗的说法,它指的并不是某一个特定型号的电话机,而是那些用于传递高度机密信息的安全通信系统。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专用的、武装到牙齿的通讯频道。

那么,它的保密性到底体现在哪儿呢?这得从几个层面来细说:

一、 物理安全,滴水不漏的“壳”

想想看,如果你的电话线路上被人动了手脚,或者信号被截获,那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济于事。所以,红色保密电话的第一道防线,就是极其严苛的物理安全。

专用线路,独立运营: 这种电话通常不走我们日常使用的公用电话网。它们会采用专用的、有线的光纤或者微波传输线路,这些线路本身就经过特殊设计和部署,能最大程度地规避被人为接入或窃听的风险。你想想,它就像一个国家级的“地下管道”,只有特定的人知道入口在哪里,而且轻易无法打通。
加密设备,层层包裹: 即使是走在专线上了,信息也不会是裸奔状态。在电话的两端,都会连接着一台台“加密机”。这些设备可不是我们常见的路由器那么简单,它们是专门为安全通信设计的,能够将语音信号进行复杂的加密处理。而且,这些加密算法是国家级的绝密,别人根本不可能破解。这种加密过程就像是给你的信息穿上了一件多层防护服,每一层都来自不同的秘密配方,一层层叠加,让窃听者即使拿到原始信号,也只能是一堆乱码。
物理隔离,断绝后路: 部署这些电话和加密设备的场所,通常会是高度戒备的区域,比如政府的核心部门、军事指挥中心等。这些地方会有严格的出入管理、安保巡逻,甚至会有独立的供电系统和防爆措施。任何试图通过物理手段破坏或接入的企图,都会在第一时间被发现并制止。

二、 技术安全,无懈可击的“锁”

除了物理上的固若金汤,技术上的加密和防护更是重中之重。

端到端加密,信息只在你我之间传递: 最重要的概念就是“端到端加密”。也就是说,你的声音在发出时就被加密了,然后通过专线传输,在对方的加密机处才被解密。这个过程中,任何中间环节都无法接触到原始的语音信息。这就像你把一封信写好后,放进一个只有你和收信人才有钥匙的密码箱里,然后通过一个专门的、只有你们俩知道的通道送过去。
实时加密,变化莫测的“密码本”: 为了防止穷举攻击或者已知的加密方式被破解,红色的保密电话通常采用的是动态加密技术。也就是说,每一次通话的加密密钥都可能不同,而且是在通话开始前或过程中实时生成的。这就好比对方不是给你一本固定的密码本,而是每次打电话之前都随机给你一本新密码本,而且这密码本用完就丢弃,下次重新生成。这种“随变化”的特性,让攻击者即使截获了一段加密信息,也无法用它来破解未来的通信。
防窃听设计,侦测与反制: 这些系统本身就具备了很强的反窃听能力。例如,它们可能会检测线路上的异常信号,一旦发现有试图接入或干扰的迹象,系统就会自动报警,甚至切断通信。有些系统甚至会主动发出干扰信号,来扰乱可能存在的窃听设备。
物理安全密钥管理,钥匙只能在你手里: 加密算法的密钥是保密的重中之重。这些密钥的生成、存储和分发都有一套极其严格的流程和专门的机构负责。密钥本身可能就存放在特殊的物理设备中,并且需要多重授权才能访问。即使有人物理上获得了加密机,没有正确的密钥也无法解密。

三、 管理与制度,无形的“守护神”

技术和物理安全是基础,但管理和制度的保障同样不可或缺。

专人专管,责任到人: 使用和维护这些保密电话系统的都是经过严格筛选和培训的专业人员。他们对保密通信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并且有严格的责任制度。任何违规操作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定期检测与更新,永远走在前面: 为了应对不断发展的窃听技术和网络攻击,这些系统会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测和评估,并且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技术更新和升级。这就像是一个持续的“军备竞赛”,确保通信安全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严格的保密纪律,嘴巴比锁还牢: 使用这些电话的人,本身就处于一个高度保密的体系之下。他们被赋予了信任,同时也肩负着沉重的保密责任。关于他们的身份、他们通话的内容,都是国家级的绝密。

那“红色”到底代表什么?

通常,“红色”在国家安全通信领域,代表着最高级别的安全保密级别。比如,在中国,“红机”就代表着国家绝密级通信,可以直接与最高领导层通话,安全性极高。在其他国家,也可能用不同的颜色来划分安全级别,但核心思想都是一样的:用最严格的措施来保护最重要的信息。

总结一下:

所以,红色保密电话的保密,不是依靠一个简单的技术,而是多重、多层次、相互配合的严密体系。它融合了:

物理上的独立线路和安全场所
技术上的端到端加密、动态密钥和反窃听设计
管理上的专人专管、定期更新和严格纪律

这些共同构建了一个坚不可摧的通信屏障,确保在最关键的时刻,国家机密能够安全、顺畅地传递,而不被任何外部力量所干扰或窃取。 这不是一台简单的电话,而是一个国家安全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所谓“红机”一直都大名鼎鼎,但是也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神秘,这玩意儿并不是说电话机搞成红色的就完了,但也不是超出了现有通信保密科技理解范围的神秘物件,其实说起来不难。




我们假设有一位姑娘叫小花,小花这个姑娘是个温柔贤惠可爱漂亮性感又通情达理的好姑娘,她聪明大方知书达理思想也温和并且身材十分的顶,你,对小花的爱慕已经到了食不知味夜不知寝的地步,你勇敢的向她表达了爱慕之情,没想到的是,你俩情投意合,她也爱慕你良久,你俩很快坠入爱河如胶似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除了她有老公


所以基本上你们这破事儿叫做勾搭成奸,刺激固然刺激但是也是有风险的,有可能被她老公打断腿成了你美好爱情中微不足道的瑕疵。


为此,你们的通信联络是需要保密的。




一般来说通信保密就三个环节:信源、信道、信宿


只要三个环节都做到了保密,这个通信就是保密的、安全的,相反,一个环节不保密,整个保密环节就被打破了。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做了很多很多的工作,红机这个东西实际上是通信保密的集大成者,其技术本身是不断迭代的,因此也并不存在一个永恒不变的“红机”,而是随着技术进步不断更新的。当然,“红机”的技术一般来说要保守一些,但也不至于完全不进步。电话的技术主要有三代:第一代是纯模拟信号体制,第二代是自动交换机体制,第三代是数字信号体制。目前的红机基本上也都是数字信号体制的了,但是在一些特殊领域也有很古老的纯模拟信号,不过那个讨论意义不大。


实际上现在的红机,保密性能远超过去的老式技术体制的红机,当然,窃密手段也是在不断提升的。


下面我们就用你和小花的奸情为例子说明三代技术体制下的红机是怎么保密的。




我们假设你要给小花发送“今晚五星级快捷酒店308号房不见不散”这么条信息,而她愤怒的老公急于捉奸在床,这个事情会是什么样呢?


如果小花没有老公的话,这事儿非常简单,你发送一条信息(话音):“今晚八点五星级快捷酒店不见不散么么哒”。


这条信息在信道里面跑一会到了小花那头,小花收到,回一条“roger that”,完事儿。


八点,娇花不胜云雨力,晨光微露不得眠


你就是信源,你说的话被调制成了电信号在一根电线里面跑,这就是信道,小花就是信宿,因为小花的老公不存在因此也没什么保密的说法,这事儿就这么成了。




问题是她有老公:

她那个绿色头顶的老公只需要在信道里也接入一个跟小花一样的收听设备,你们这点破事儿就被听到了,于是他不动声色的7点50就到了五星级快捷酒店,醋海风波起,一剑销人魂




为了避免被小花的老公一刀两段,于是你不得不采取保密手段传递信息。为什么本文明明是一篇讲保密通信的东西,非得要安排一个出轨与捉奸的情节呢?是因为最初的保密通信确实跟偷情出轨有关系,而且是在真正的通“信”那个年代。在维多利亚时代的欧洲贵族之间非常流行出轨,贵族女人有好几个情夫是很正常的事情,于是他们之间通信往往会采用一种叫做“密写”的技术。


简单地说,欧洲语言都是些拼音文字,比如英语就是26个字母组成的,比如有这么一句话:


“I want fuck you like an animal!”


我们大家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明语通信;


我们在字母表里,每个字母往后移动7位,这句话就成了:


“P Dhua mbjr fvb sprl hu hupths!”


不知道这个规律的人拿到这一份报文,他就不知道你表达了什么意思。


“I want fuck you like an animal!”叫做明文


“P Dhua mbjr fvb sprl hu hupths!”叫做密文


“7”就是秘钥;


这一套技术就是简单的“掩码”加密。


收信人拿到“7”这个秘钥,他就能把密文翻译回明文然后知道自己的老相好到底表达了个什么意思,这就是最简单的加密技术,但是,也是所有加密技术的最基本原理。


这里我们并不准备讲得太复杂,大家也并不会关心那些复杂的加密技术,什么128位对称加密AES算法,没有这个必要,毕竟大家也用不到这么复杂的东西,只需要搞清楚“红机”这玩意儿到底是怎么实现保密就是了。




现在你和小花为了避免被她的绿帽老公逮住,使用了简单的加密技术,就是“掩码”,把你发送的每一个信号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替换成另一个信号,不知道规律的人只能读到一份乱码,而握有秘钥的你和小花就能互相明白意思,这就是基于信源的加密技术。


实际上在发电报那个时代我们就这么干了,大家都知道电报系统里面跑的是“莫尔斯码”,我们一样可以用掩码的手段给它替换掉。

后来发展到话音通信时代,一样可以给正常的话音信号人为添加一个干扰信号,只有拥有特定的“滤波器”的人才能滤除这个信号,无关人员听到的就是个无意义的噪音。


小花的老公听到的就是一片没有意义的声音。


其实很多对讲机就有这个功能,比如摩托罗拉有一款我用过,按住“加密”按钮开机的话就进入加密模式,没有加密但是在同一个频道的话,就只能听到一片不明所以的叽里哇啦,只有同样开了加密的用户才能听到正常的话音。


当然,我们的红机也是用过这种方式的,就是在载波端做点小手脚,你就算是切入了信道,你也听不到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基于信道的加密手段就简单得多,主要是应对不经允许切入信道的行为。像无线电通信的话它是属于“开放信道”,也就是在公开场合传播信号,这样随便一个人只要他有相应的设备,他就能进入信道收到信息。即使你经过了加密,但是保不准人家有什么手段能够解密呢对吧?

比如说,二战的时候“恩尼格码”就是一种非常牛逼的加密机,德国利用它实现潜艇的加密通信,组织起了很著名的“狼群”战术,给盟军的大西洋航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是有一次实在是不凑巧,一艘装载有恩尼格码的潜艇本来铁定沉没了的,却很凑巧被盟军弄到了手,恩尼格码才有了破译的可能性。


这是个传奇故事,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找资料去看,这里不再赘述。这里面有个很厉害的人叫阿兰.图灵,所谓的“图灵测试”就是他提出来的,这个人对于恩尼格码的破译有着突出的贡献,但是因为他本人是个同性恋,在二战的时候英国并不像现在一样是个腐国,同性恋还是很受歧视的,于是他最终选择了自杀。


据传说他是吃的一个含有氰化钾毒素的苹果自杀的,他自杀现场有一个咬了一口的苹果。


对的,就是这个。


所以说,完全不可破译的密码是不存在的


在军队里,只要从事保密工作的人都深信这一点,没有任何密码是完全不可能破译的,只要是个密码,就有可能泄露。数学上理论上不可破译仅仅是说的“理论上”,实际工作中泄密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让我们一起背诵一遍保密守则:


说问看带传寄存,范围交通场合。


保密是个综合性工作。


比如说小花的绿帽老公趁着小花睡觉的机会窃取了秘钥,并且小花不知道,那么你和小花只要不更换秘钥,你们的通信实际上就是不保密的。





高保密性的东西肯定不能采取开放信道,与之相对的就是“封闭信道”,在最早就是电缆电线,现在还有微波、激光、可见光、光缆。这些信道相对来说要封闭一些,切入没有那么轻松。注意不是完全不能切入,实际上很早的时候就有一种人叫做“电话黑客”,他们就利用电话电缆微弱的电磁辐射切入电话线窃密。


其它的封闭信道也是可以切入的,比如光纤,光纤本身其实封闭性没有你想的那么强,特别是在连接端子的位置,比如光放大器、光端机这些地方,被人动手脚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微波也是一样,微波定向性很好,但是一旦知道你的接力传输路径,要切入也很简单。


所以,高保密性通信一般都是走“专线”,也就是给保密要求很高的用户专门铺一根特殊的线路,这条线路会有特殊的防切入措施,比如铠装电缆、电缆外套内充气、各种防非法入侵措施。


比如我们有一次跟电抗部队搞对抗演习,他们就是派人假扮牧民跑来摸我们的微波中继站,但是,聪明如你龙哥怎么可能那么容易让他们得逞?我在两个中继站之间,换个角度放一个角反射器,天线实际上是对准角反射器的,两个中继站之间并没有什么微波信号。

大致就是这么个情况:

我们还非常贴心的把天线进行了伪装,根本看不出来那玩意儿是天线,然后就欢天喜地的跑去满山追藏狐撸去了。


回来后满地都是累得半死的电抗兵。




最终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在你和小花之间有一条非常非常非常难以侵入的信道,而且信道里面跑的还是经过加密的信号,你和小花各自握有一套秘钥,这样:


1、信道根本找不到在哪儿;


2、即使找到了信道,也没办法入侵;


3、即使成功入侵,也只能得到一堆乱码;


4、必须搞到秘钥才知道你们说了啥。


你和小花就是两台“红机”




小花的老公?小花的老公是“绿机”。

user avatar

专线专人值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