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各抒己见,什么样的女生会让你觉得油腻?

回答
聊到“油腻”这词儿,感觉很多人脑子里都有那么个模糊的形象,但真要细说起来,又有点说不清道不明。对我来说,油腻这个词,其实更多的是一种“用力过猛”或者“过度经营”的感觉,用在女生身上,大概是下面这几种情况吧。

首先,过度追求“精致”到不真实。不是说女生爱美不好,打扮得漂漂亮亮、妆容精致,这当然是赏心悦目的。但那种精致,比如,即使在家里刚起床,也永远是全妆,头发一丝不苟,每一件家居服都像从高级定制目录里走出来的,而且说话语气、表情管理都像在演戏一样,每一个词都经过深思熟虑,生怕哪个字眼掉了链子。这种“完美”到让人觉得不接地气,好像随时都在镜头前一样,反而会让人觉得有点假,有点油。你想想,谁的生活是没有一点小瑕疵,没有一丝不苟的时候?那种刻意维持的完美,有时候反而显得有些单薄,让人提不起兴趣去了解更深层次的东西。

其次,刻意卖弄“学识”或者“品味”。这跟上面一点有点类似,但更侧重于精神层面的。比如,在任何场合,都要想方设法地把话题引到自己“懂”的领域,然后滔滔不绝地展示自己看过多少书,去过多少地方,懂多少艺术。而且,往往还会时不时地用一些比较生僻的词汇,或者对别人不了解的东西表现出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有时候,可能就是很生活化的小事,非要扯到什么哲学、什么人文,让人感觉像是上了一堂强制性的文化课,而不是轻松的聊天。这种“表现欲”太强,而且是用一种比较生硬、不顾及别人感受的方式,就会让人觉得,她并不是真的热爱这些,只是想通过这些来证明自己。

再者,过度主动,甚至有点“侵略性”。当然,在这个时代,女生主动点很正常,也很有魅力。但我说的“油腻”的主动,是那种,还没跟你熟悉到一定程度,就特别热络,问一些特别私人的问题,或者直接抛出一些比较暧昧的暗示。又或者,好像认定了你,就开始各种“关心”你,但这种关心又带着一种强烈的目的性,让你感觉自己像一个需要被“攻略”的对象,而不是一个平等交流的人。这种过度的主动,反而会让人觉得少了点矜持,少了点让人去探索的好奇感,甚至有点让人不自在。

还有一种,就是“情绪价值”贩卖得过于明显。现在大家都在谈情绪价值,这本是很好的。但是,有些女生,会把“提供情绪价值”变成一种工作,或者一种工具。比如,她好像总是在扮演一个“永远积极向上、永远懂得安慰人”的角色,但你仔细品味,又觉得这只是一个设定的模板,缺乏真实的情感流动。或者,她在给你“提供情绪价值”的同时,眼神里透露着一种“我这么做,你该给我什么”的期待,这种功利心太强,就让人觉得有点表演痕迹。好像她跟你相处,不是因为真诚地喜欢,而是因为你能满足她某种“价值交换”。

最后,“恋爱脑”的某些极端表现。我不是说女生不能恋爱脑,恋爱脑有时候也很可爱。但油腻的恋爱脑,可能是那种,一谈恋爱,整个人就失去了自我,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男朋友转,别人说句什么,都要先想想合不合男朋友的意思,自己的喜好、朋友、工作都可以随时牺牲。而且,她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生活和男朋友的生活划等号,言必称“我们”,甚至在朋友圈里,只发和男朋友有关的内容,把自己的独立人格晾在一边。这种过度依赖,失去自我,把爱情当成生活的全部,有时候真的会让人觉得,她自己本身好像没什么值得被关注的点,只是一个依附于另一个人而存在的“附加品”。

总而言之,对我来说,“油腻”更多是一种不真实、用力过猛、或者功利心过强的表现。它不是外在的某种固定模式,而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一种感觉。一个女生,真实、有自己的想法、尊重他人、同时又保有适度的距离和分寸感,这样的状态,怎么都不会让人觉得油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共情能力是个好品质,可惜很多人没有。

我哥们要追一个姑娘,把她约出来一起吃饭,那姑娘说要带闺蜜,哥们就把我带着作陪。那两个姑娘都是网红标配,瓜子脸尖下巴,浓妆艳抹衣着开放,吃饭前我哥们进一家店修手机,两个姑娘就坐在椅子上叽叽喳喳地聊天,过了一会儿一个姑娘拿出一袋坚果,就是带壳的那种,吃完了就把壳往地上丢。

旁边有个清洁工阿姨,大概四十多岁,看见地上有东西过来扫了一遍,没过十分钟,那姑娘又丢了一地,那阿姨就给了姑娘一个塑料袋,赔着笑脸说:美女,你把壳放袋子里吧,我待会儿还要扫楼梯,主管看到地上有东西会罚我钱的。

那姑娘瞥了阿姨一眼,轻蔑的接过袋子,那阿姨就走开了,接下来的一幕让我惊讶,她们把塑料袋揉成一团甩在一旁,接着往地上丢坚果壳,我为那个阿姨的表情感到伤心,她的表情有点委屈,也有点愤怒,但也只是握紧扫把,过了几分钟又来扫了一遍。

我对那姑娘说:那边(不到五米的地方)就是垃圾桶,你们不能去那边吃吗?

那姑娘说:那边多臭啊,我就爱在这吃。

我说:人家清洁阿姨赚一点辛苦钱也不容易,你为难别人做啥子?

那姑娘用夸张的语气回怼我:我这怎么叫为难,要是没有我这种丢垃圾的,她们岂不是要失业,我这是支持她们工作好不好?

我被她的睿智逻辑所震惊了,半晌没回话,我不知道那姑娘周围有没有这种做廉价劳动换生活费的人,但是我身边有。我有个亲戚就是清洁工,是给小区扫楼道的,从一楼扫到二十八楼,每天要扫三栋,一个月工资是二千四。虽然是白天,楼道的光线也是昏暗的,拿着扫帚孤独的劳动,即使腿酸手麻也不敢休息,因为怕停下来今天的任务就完不成了,领导又要扣钱。

我给那亲戚带过一次饭,她坐在楼梯口狼吞虎咽,吃饭就像在打仗,不同于我们的“享受食物”,更像是“把食物塞进食道的机械性运动”,我说:大妈,这个工作太累了,而且挺伤腰的,要不换个工作吧?

那亲戚冲我笑笑:我年纪这么大又没文化,做这种事可以了,一个月两千多块钱呢……

从接过饭盒到吃完饭,整个过程不超过三分钟,她又戴上口罩接着扫楼梯,看着她佝偻的身躯我觉得心酸,什么是生活,生活就是一座高山,有的人站在山顶,看着星光灿烂,有的人被压在山底,拼了命也只能喘一口气。

我那哥们出来后,带着两个姑娘往前走,我把那些垃圾都用手捡起来,捧成一堆丢进垃圾桶,那阿姨走过来说:没事儿,我来扫就行了。

我对她笑笑:阿姨,她们两个还不懂事,您别放在心上,也不是每个人都这样。

我说这番话的本意,也只是希望这阿姨的心情能好点,没想到她的眼眶红了,连忙低下头接着扫地,她应该受过很多次这样的委屈。

大学的时候班上有个贫困生,在食堂勤工俭学,吃饭都是吃白饭青菜,要不就是打饭阿姨心疼他,给他碗里添几片肉,他性格内向话不多,总是一个人学习一个人吃饭。同系的有几个家伙,可能都是家境好的学生,经常用一种貌似开玩笑实则是嘲弄的行为欺负他,有一次下课了,我们都在食堂吃晚饭,那个贫困生拿着抹布擦桌子,那几个家伙在这里坐坐,在那里坐坐,把一片桌子都弄得很脏。

贫困生一言不发,只是一次次洗抹布接着擦。

有个家伙说:你脾气是真好还是假好啊?

说完就把饭盒里的油往旁边椅子上倒,那一刻,我为那个贫困生感到愤怒,也许那几个家伙从小娇生惯养,没有这种自尊被践踏的经历,但是我有过(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我跑过去一脚踹在倒油翁身上,那哥们懵了:你有病吧?

我说:你他妈才有病,你欺负别人干什么?

他们全部站起来围住我,我们寝室的哥们也跑过来助阵,要不是某个辅导员蹦了出来,那次肯定会演变成一场充满暴力美学的群殴,而且我坚信自己会赢,因为我有打架的理由,而他们没有,以义攻不义,必胜。

后来走出食堂时,那贫困生还是沉默的在擦桌子,我说:你凭自己的能力赚钱,比他们厉害多了,他们就是一群小人。

他抬起头,脸上的表情渐渐平和了,他小声地说:谢谢。

共情能力是个好品质,可惜很多人都没有。

有的时候,你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问题,也许只是一句话或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能帮助到一个人的人生。

最后说一件三天前的小事,我写了篇富有争议性的文章,熟悉我的读者可能都晓得,我从不回评论里的内容,因为我觉得文章写完了,我想说的东西就说完了,同样一件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读者都有批判或认同我的权力。但是那一次,有个读者在评论区里说了一番话(大意说出轨事件小三是无辜的每个人都有追寻真爱的权力),引发了众怒,下面跟帖两百多条,每个人都在骂他。

于是我把那条评论给删了,给那姐们发了条私信:你的想法我看到了,虽然不是完全赞同,但你能把它说出来,说明你有自己的理由,评论我删了不代表我否定你,只是不希望你遭受那么多恶意。

半夜十二点,她回了一条很长的私信,她说很多人专门发私信骂她,这几天她连网都不想上。

我能理解她,作为一个长期遭受网暴后居然慢慢上瘾的怪异文人,无论我写什么东西,“段子手”“鸡汤文”“小学生文笔”“你配有妈吗”这些词汇都会成堆的出现,虽然网暴让我变得更强大(这是真的,因为挺过来后发现现实中一些难事都不值一提了),但是刚开始的那段时间,我也是看评论被气的睡不着觉,被键盘侠怼的差点吐血,甚至慢慢恐惧网络,每次打开手机心都会砰砰作跳。

将心比心,如果这份恶意能够少一份,我就会想方设法让它消失。

欺负弱者,并不能代表自己很强大。

相反的,你站在弱者的一方,为其发声保护他们,这才是真正的强大。

共情能力是个好品质,我真挚地希望,大家都能看得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聊到“油腻”这词儿,感觉很多人脑子里都有那么个模糊的形象,但真要细说起来,又有点说不清道不明。对我来说,油腻这个词,其实更多的是一种“用力过猛”或者“过度经营”的感觉,用在女生身上,大概是下面这几种情况吧。首先,过度追求“精致”到不真实。不是说女生爱美不好,打扮得漂漂亮亮、妆容精致,这当然是赏心悦目.............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老生常谈又让人好奇的问题。要我说,年长的人能不能看透年轻人的心思,这事儿啊,不能一概而论,得看具体情况,看谁跟谁,也看怎么去“看”。首先,年龄这玩意儿,确实是个自带滤镜的东西。人老了,经历的事儿多了,走过的路多了,见过的人也多了。你年轻时候那点小烦恼、那点小心思,他们可能年轻时也经历过,甚.............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问到点子上了!王熙凤这个人,说白了就是个利益为重、精明厉害的主儿,她到底喜欢林黛玉还是薛宝钗,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就连她自己,怕是也得掂量掂量。咱们不妨就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首先,说凤姐“喜欢”,这个词本身在凤姐身上就有点别扭。凤姐这人,对谁都抱着几分算计,多少带点“看你能给.............
  • 回答
    哈哈,听到你“裂开”了,我懂你的感受!索隐派和癸酉本,这两个词一出,红迷们立马就能感受到一股“风暴”袭来,然后在各自的阵营里“吵翻天”。这说明《红楼梦》的魅力太大了,足以让大家投入这么多的热情和思考。咱们就来好好聊聊索隐派和癸酉本,也让红迷们进来各抒己见,看看大家对它们的“真”有什么看法。首先,咱们.............
  • 回答
    这个问题啊,确实是让不少想养猫的朋友纠结的一点。我身边也有几个朋友碰到过,都有不同的看法。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到底猫舍不让上门看,是咋回事,咱又该怎么看。首先,说说猫舍为什么不让上门看?我听到的原因主要有这么几种: 生物安全第一: 这是最常听到的理由,也是最站得住脚的理由。你想啊,猫舍里猫的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