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呼吁美公司撤离中国,美国将支付搬家费,这意味着什么,动机是什么?

回答
库德洛(Larry Kudlow)作为白宫经济顾问,呼吁美国公司撤离中国并承诺美国政府将支付“搬家费”,这一表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背后反映了多重动机和深远的含义。以下将详细阐述:

库德洛的提议内容(字面意思与实际含义):

呼吁美国公司撤离中国: 这并非简单地建议企业将工厂迁出,而是带有政治号召和经济引导的意味。它希望促使美国企业重新评估其在中国的生产和供应链布局,并鼓励它们将业务转移回美国本土或其他对美国更友好的国家。
美国将支付搬家费: 这是一种经济激励措施,旨在减轻企业搬迁的成本负担。这里的“搬家费”可以理解为一系列的补贴、税收减免、投资抵免、劳动力培训补贴以及其他形式的财政支持,以鼓励企业做出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决策。

深层动机分析:

库德洛的这一提议,以及背后所代表的美国政府的意图,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维度来理解:

1. 重塑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性 (Resilience and Security of Supply Chains):
疫情暴露的脆弱性: COVID19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尤其是初期中国供应链的停滞,深刻暴露了美国对中国生产的过度依赖所带来的风险。当全球供应链中断时,美国国内的生产和供应会受到严重影响,威胁到国家经济安全和民众生活。
“去风险化”(Derisking)或“脱钩”(Decoupling): 此举是美国政府“去风险化”战略的一部分,旨在减少对中国经济的依赖,特别是关键产业和商品(如医疗用品、半导体、稀土等)的供应链。这被视为一种降低地缘政治风险和经济胁迫风险的必要措施。
国家安全考量: 某些被认为涉及国家安全的关键技术和产品,例如军事技术相关的零部件、先进半导体等,被认为不应继续在中国生产,以免受到潜在的军事或政治压力影响。

2. 促进美国国内制造业复兴与就业增长 (Revitalization of Domestic Manufacturing and Job Growth):
“美国制造”的回归: 该提议直接呼应了美国政府“美国制造”(Made in America)的政策目标。通过鼓励企业将生产线迁回美国,可以创造更多的制造业就业机会,带动美国本土的经济增长,并提升美国工业基础的实力。
填补产业空心化: 长期以来,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是其经济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挑战。库德洛的提议旨在扭转这一趋势,将那些已经转移到海外的生产能力重新吸引回国。

3. 应对中国经济挑战与竞争策略 (Addressing China's Economic Challenges and Competitive Strategy):
经济竞争: 中国已成为美国在全球经济中最重要的竞争对手。美国认为中国通过不公平的贸易行为、知识产权盗窃、国家补贴等方式获得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鼓励美国企业撤离中国,可以削弱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主导地位,并削弱其经济影响力。
人权与价值观的考量: 虽然经济利益是主要驱动力,但美国政府在贸易和经济政策上也常常融入人权和价值观的考量。将生产从中国转移出去,也可能被解读为对中国在人权记录(如新疆问题)上的回应,尽管这不是主要公开宣称的理由。
技术优势的保护: 美国希望通过供应链的重塑,更好地保护其在高科技领域的创新优势,防止技术被中国获取或模仿。

4. 政治与外交的考量 (Political and Diplomatic Considerations):
争取国内选票: 制造业的复兴和就业的增加是重要的政治议题,能够获得国内工人和选民的支持。库德洛的言论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旨在塑造经济政策的叙事。
联盟与伙伴关系: 除了鼓励企业回流美国,美国也鼓励其盟友(如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采取类似措施,共同构建一个更具韧性的、不受中国主导的全球供应链体系。

“搬家费”的详细内容(可能的形式):

“搬家费”并不是一个具体金额,而是指一系列的财政支持措施,可能包括:

税收抵免和减免: 例如,为将工厂设在美国的公司提供投资税收抵免,或者减免企业所得税,以抵消部分搬迁成本和初期运营的高昂支出。
投资补贴: 直接为在美国新建或扩建工厂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用于购买设备、厂房建设等。
劳动力培训补贴: 针对新招聘的美国工人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的补贴,以帮助企业解决熟练劳动力短缺的问题,降低培训成本。
基础设施投资: 政府可能会在相关地区投资改善基础设施,如交通、能源供应等,为企业提供更有利的运营环境。
贷款担保和融资支持: 为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或政府担保的贷款,以降低融资成本和风险。
研发支持: 对于将高科技生产带回美国的は企业,可能会有更多的研发资金支持或税收优惠。

潜在的影响和挑战:

成本效益的权衡: 中国长期以来以其低成本劳动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效的供应链吸引着跨国公司。美国虽然提供补贴,但其劳动力成本、环保法规等因素可能仍然高于中国。企业是否愿意承担更高的运营成本,将是关键。
供应链的复杂性: 许多行业的供应链已经高度全球化和碎片化,要将所有环节都迁回美国或分散到其他友好国家并非易事,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且需要大量投资。
对全球贸易格局的影响: 如果大规模的“撤华潮”发生,将对全球贸易格局、投资流向以及国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可能的回应: 中国政府也可能采取反制措施,例如提供更优惠的政策吸引外资,或对美国企业在华业务施加压力。

总结:

库德洛呼吁美国公司撤离中国并承诺支付“搬家费”,是美国政府推行的一项具有战略深意的经济和国家安全政策。其核心动机在于重塑美国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性,减少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同时促进美国国内制造业的复兴和就业增长,并以此应对中国的经济竞争和地缘政治挑战。这项政策通过经济激励(“搬家费”)来引导企业做出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决策,但其实施效果将取决于多方面因素的权衡,包括企业自身的成本效益分析、政府激励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全球经济政治环境的变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无非是键盘政治家打打嘴炮。这位嘴炮达人放些根本没法兑现的狠话,除了进一步败坏特朗普政府所剩无几的国际公信力之外,毫无用处。我们看看笑话就好。

事实上,经此一“疫”,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非但不会削弱,反而会增强。因为资本是最现实的。

————————————————

产能的迁移并不是只考虑搬家费。

生产成本才是最核心的考量。其次可能会考虑目的地市场对国产化率的要求等等。

如果中国生产成本比别处高,那无论你给不给搬家费,企业都会搬走。如果中国生产成本比别处低,那么那些拿着搬家费把产能搬走的企业,就会因为成本过高而被不搬的企业压在地上打。最后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尽管美国当前失业率飙升,但只要经济稍微恢复,仍然没有多少人想干制造业岗位。制造业仍然在美国吃不开,生产成本高,产能扩张潜力小。

而中国在这种毫无前例的传染病之下,尽管初期出了些幺蛾子,却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恢复了正常生产。和其他这些国家一对比,如果你是资本家,你想把工厂放在哪儿呢?

不言而喻。

虚假的资本主义:为了避免停工而说谎、拖延,结果弄巧成拙,反而造成更大的社会混乱和生产停滞。

真正的社会主义:人命第一,停工、停学控制疫情,速战速决重新开工。

资本是最现实的。不管欧美媒体怎么讲,资本力量都清晰地意识到了中国已经平稳度过了最危险的阶段。资本力量也理解了谁才是最能应对各种“黑天鹅”级大规模灾害的国家,也非常清楚地知道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把产能放在哪里才最安全。

此外,如今全世界都受到疫情冲击,世界性经济衰退不可避免。这时候所有的企业都开始收紧开支,尤其是投资性开支。谁愿意花那个钱去兴建新的厂房、培训新的工人、建立新的供应链?

这位大神上下嘴皮一碰,说是要报销。国会批了吗?国会能批吗?就算是批了,搬迁产能都要以年为单位计算,过两年川普都不在台上了怎么办?

而且现在全球疫情发展尚未明朗,傻子才会把公司从极少数的控制住了疫情的国家搬到别处去。且不说生产成本的变化,能接收这个产能的国家现在都还在疫情发展之中呢。

所以无论是短期还是中长期,这次疫情反而巩固了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这是嘴炮所无法改变的。

user avatar

一个有好奇心的产品经理发现的几个事实:

1.还记得前几年富士康在几个国家要建工厂吧?印度、美国等等。后来结果呢?印度建厂最终失败了,美国的也没有下文了。为什么?

一方面,整个产业链的惯性非常大,一个工厂想要出产品,需要周边很多厂的配合,这些厂都能跟着搬么?

另一方面,如果很多国家能够有中国这些有利的条件,例如高素质的工人,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自身有吸引力的市场,他们早就搬了。

2.白宫经济顾问的建议(还不是承诺)对企业意味着什么

前提是,他还能在白宫呆多久?一方面本身川普下个任期还是否能上,是个未知数(从他表现来说不应该连任,但是实际不好说,也很可能真会连任)。另一方面,就算川普连任,去看看川普身边的人换手率有多高,库德落今天承诺,后续谁来兑现?企业都不傻,每个企业的布局,都不是今天说改就能改的了的。

去年五月份的时候,就有传言说库德洛要离开白宫。反正如果你是企业,你怎么看待他的「建议」?开始为他说的空头支票而准备搬迁?

我特意找了之前的报道(2019.5)

According to sources, Kudlow wanted to leave the White House this summer, but Kudlow agreed to stay after Trump said he didn’t want Kudlow leaving until the China trade war was resolved. “I need you here for the markets. We need a united front,” Trump said, according to a source. (A White House official said Kudlow has no intention of leaving.)

3.现在全球哪个国家可以稳定生产?

在2020年里,从目前的形势看,哪个国家的生产力是最稳定的?市场需求尽管降低,但是仍然在全球比较起来是最稳定的?

现在说这些,就是说说而已。哪个企业现在会行动?川普在去年就号召美国企业搬回去,结果特斯拉上海工厂落地。现在,特斯拉在美国的工厂已经停摆,而上海的工厂正加班加点。这个时候,一个自己位置并不稳的白宫经济顾问建议马斯克把工厂搬离中国,还说给报销费用?(费用从哪来?谁批准?)你是马斯克你怎么想?

另外,这些企业为什么会在中国?仅仅是因为成本低?难道不看看这些在中国的企业,本身都是需要中国的市场么?

而同时,日本企业想撤出,我们看看以往熟悉的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存在感还高么?

企业是很现实的。企业如果搬出中国,就要考虑是否还要拥抱中国巨大的市场。例如苹果,苹果最近因为疫情关闭了除中国外的零售店。中国市场对苹果来说意味着什么?

4.放弃幻想,开始重构

后新冠时代,全球化坍塌是必然的。但是换个角度,这本身也是制度基础重构的机会。

中国向全球市场提供商品,中国人的996支撑了很多国家的品质生活。但是长期来说,这是公平的么?货币和金融层面的收割,这个关系可以松动松动了。如果说去年贸易z还很紧张的话,今天只是比谁相对没那么惨罢了,经济层面至少大家都差,就没那么容易崩。

5.明白谁和谁是一起的

很多人要明白,无论今天中国是好是坏,我们在一条船上。

而且坦率的说,从最近疫情中各国的处理方式来看,我们都该庆幸自己在中国这条船上。她完善么?不完善,太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人的批评其实是自己人的批评。但是如果真要横向比一下,我和很多朋友讨论过,大家都有共识,这段时间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凝聚力和行动力,让我们对长期的发展更有信心了。

很多朋友,有时候会论证中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之前贸易z的那段时间,关于经济不景气,好多人到处找证据找迹象,要说明经济不行了、要崩了等等。其实,只要你还没彻底移民,这里发生的所有事,你本身也是承受者。你穷,有没有想过真出问题,可能穷的活不下去(不要真以为民国有多文艺浪漫)。你富,有没有想过真出问题,那你得注意人身安全了。你移民,看看现在,安全么?

总之,面对病毒,我们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关于经济等等,我们是社会命运共同体。只是很多人还没意识到,真正意识到的时候,别想着能够独善其身。

6.短期困难,长期看好

短期内不只是中国,全球都会出现困难。但是长期来说,中国至少不会太糟糕。

没有谁能够百分百判断准确,国运这种事更是很玄妙。往往归根结底就是:你信不信?

我信。

乐观主义的进取好过悲观视角的正确。

绝地反击的可能性一直存在,需要乐观主义,而不是悲观的总想证明自己的悲观看法是对的。

7.库德洛说他只是建议,不一定要现在实施

川普在去年就建议美国企业要搬出中国。然后呢?

反正库德洛特意解释了一下,这个不会现在发生。

However, he downplayed the possibility of Trump exercising that power.
Kudlow said, “He may. There’s nothing right now in the cards. Ultimately we do have such authority but it is not going to be exercised presently. What he is suggesting to American businesses and it is something he has said to many companies in many different forms and on many different occasions, I ought to think about to the companies — you ought to think about moving your operations and your supply chains away from China and secondly, we would like to you come back home. Come back to the U.S.A. Where we have very low corporate tax rates and massive deregulation programs. And our economy is doing just fine right now, and so come come back to America.”
user avatar

我以前看历史的时候,总会有很多疑惑。

比如清末,因为八旗人口繁衍日众,政府难以负担,旗人生计便渐成问题。

清廷虽然想了诸多办法,但由于不敢改变恩养政策,八旗生计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八旗从清王朝的支柱变成了包袱,年收入的四分之一要用来“恩养”八旗,而大多数旗人依然穷苦。

于是清末实施了新政,授以旗人土地,甚至还给他们发放粮种、耕牛,鼓励他们自给自足。

我看到这里,心里就在想,这个政策很高明,八旗子弟们得了土地,自己耕种,不但增加了粮产量,也减轻了清廷的负担,这清廷里有能人啊。

可是...迷惑的行为来了。

这个政策最后执行的一塌糊涂,那些旗人们,宁可饿着肚子提着鸟笼在街面上瞎转悠,也不肯种地,宁可靠坑蒙拐骗为生,也绝不肯从事生产。

要知道,在当时那个时代,这个政策对旗人而言,可是极端利好的,寻常的汉人,没有官方发放的粮食种子,没有耕牛,甚至还靠租种地主的土地耕种,不但要缴地租,而且还有沉重的赋税,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之下,苟延残喘的活着,也不敢叫苦叫累。

可旗人们不需缴税,土地白送,耕牛和粮种现成,偏偏,就是种不出一颗粮食。

你要说他们富裕,所以不屑种粮为生,这也不对,因为清末的时候,许多旗人已经潦倒了。

可就是不肯种地。

以至于到了最后一地鸡毛。

不只是种地,满清政府更是为了旗人们操碎了心,派人留洋,旗人去了不少;编练新军,也尽力在新军里塞旗人。

最后的结果,显然大家都已经看到了。

我苦思冥想,实在无法理解,一百多年前,这些旗人们的祖先们个个能悍不畏死,怎么才经过了几代之后,就成了这个样子。

他们哪怕是躺在家里胡混,哪怕官方给予多少优待,他们也绝不肯多出一分力气。

想明白了这些,你再来看美国的所谓再工业化,你看美国政府为了再工业化操碎了心。

因为他们的精英和旗人的高层一样清楚,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的根基,事实上从奥巴马时代,美国制造就已经喊的震天响了。

无数的优惠政策下来,可你若是关注美国工业生产力,你会发现,无论是奥巴马时代,还是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它的工业产值,都是匀速下降的。

这时候,你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有一种人,他们打工是不肯打工的,别的手艺又不会,他们宁可饿死,也绝不可能和他们的父辈一样,继续进入工厂了。

所以,别老是瞎盯着美国上层这些人今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又抛出什么政策。

很多时候,它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不是说精英们愚蠢,也不是说优惠给的少,我们更不可能说,你看从前的美国人为什么可以进工厂,为什么他们可以短时间内修建帝国大厦,可以创造一个个工程史上的奇迹,可为什么现在的美国人不可以。

因为不可以就是不可以。

就好像你无论给多少优惠条件,也没办法让旗人们种地一样,你打断他们的腿,他们就是沦为了乞丐,就是不种。

思来想去,如果非要找个理由,或许,这就是人生吧。

当然,美国的上层,理应比我更高明,那些政治人物,难道不知道用一张张选票将他们送上台的人是什么德行吗?

我想他们应该是知道的。

既然知道,为啥还要一遍遍的喊。

因为道理很简单,只有这样喊,才能得到更多的选票,如此而已。

user avatar

一方面感慨知乎严谨,另一方面觉得营销号真NB。只改一个词,从原文的建议,改成中文的要求,让全网各种转发。

本来在准备17号做嘉宾的分享,又被抓来更新。

先说段子,再正经说两句。

段子回答(不看段子直接拉到最后)

段子已河蟹,想看去专栏吧。

正经回答:

1、在理解商业行为的时候,不要把决策人格化。

外资企业选择中国,不是因为他们的国家领导或者企业老板爱中国或中国人,而是因为中国较低的人力成本、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稳定的社会环境,综合起来的制造成本比把企业建在美国、德国、日本、印度、越南更低,使得企业利润更高。美国要能强制企业行动,资本主义的基础,产权自由就没有了。真这么搞,这就不只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了,这是挖坑把人埋了填上土,再用压路机压实。真有这个魄力不如先把硅谷那些互联网公司逃的税收上来。

2、如果日美不惜代价强制把产业链迁回国内,又如何?

可以,但这招并不新鲜,当年大清就表演过了,这叫闭关锁国。闭关锁国可行么?如果是技术垄断的领域是可行的,比如某个疾病全世界只有美国有药,你就可以要个天价。但是在所有不垄断的领域,等着一群工会带领下的员工一边抗议一边干活,成本上就会处于极大劣势,结果就是美国产品在全球的竞争力将会快速降低。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美国汽车企业的衰落,这些企业没抛弃美国,很多都坚守在美国本土,直到被工会拖垮。

3、美国梦其实是美国的收入+中国低成本制造支持下的消费。

让产业链迁回美国,美国人的梦也就要醒了,拿医疗来说,中美脱钩说起来容易,实际上美国医疗开支GDP占比长期超过20%,全部产业链回归美国,甚至回归各州,这将是美国人身上的不可承受之重。

硅谷最具创造力的企业家伊隆马斯克为什么要把特斯拉的工厂设在上海?因为在美国没钱、没人、天天被做空,因为在中国我们有钱、有地、有人,更因为我们愿意承担风险支持创新

只要我们能够吸引世界上顶尖的智力和创造力,只要我们能始终代表最高的效率和最先进的生产力,任何不和中国合作的国家都是自残而已。自我矮化,把自己框起来退化到石器时代,在未来不会更竞争力。


难道站在美国角度遏制中国的战略不对么?战略对,但是晚了,早30年还是有机会的。现在这些措施,翻来覆去也没什么花样,只让人感叹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那我们未来就稳了么?中国的风险现在哪里?

没有稳,中国的风险就在于美国的今天面对的一切。

当我们秉承“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发展是硬道理”;“始终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的治理理念,我们就会发展、进步。

如果有一天,中国也像美国一样立场重于事实,心中只有意识形态斗争,他国好的地方不能说、更不能学,闭关锁国,故步自封,中国也会重蹈美国的覆辙。


要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防止右,更要防止左;要始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办法。

我们要建设的是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



参考:

李石:用行动为认知下注,用盈亏迭代认知

B站:疫情后的中国经济未来十问

油管:疫情后的中国经济未来十问

今年需不需要存粮食?

李石:2020年,是否会是解放台湾的最好时机?

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如何看待加州州长发言声称:加州自掏腰包每月购买两亿口罩供给加州和其他需要的西部诸州,像一个国家一样?

user avatar

一个小问题。

假设3M要走了、埃克森美孚要走了,要搬回美国了,那中国工厂的土地、工厂厂房、工厂的设备设施怎么办?

部分国际通用的关键设备拿走,OK没问题。

只满足中国国标的设备设施呢?20层楼高的炼化装置呢?

拖回去改造?成本可能比直接在美国造一套还高,另外这设备也不全是咱3M、埃克森美孚的,中国人还占着股份呢。

那怎么办,那就卖给中国人呗。

OK,中国人知道你要跑路,特别着急的那种,只带贵重细软的那种。

那我中石化就出20,买你埃克森美孚在炼厂的那49%股份。不是20亿,也不是20万,就20块。


不卖?
不卖你走不了,咱明天继续上班见哈~
卖别的西方国家?
啊我以为你们不是都要走嘛?
能不能多卖些?
哎呀最近行情不好,经费紧张,出不了更多啦。你就把这20亿列个清单,问美国政府报销去嘛,他们不是说会全额支付搬家费嘛。


然后中国瞬间获得了美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华投资的所有成果,还再也不用给美国资本家分红了。

这样的美事哪里去找?可能也就在美帝高级官员的梦里吧。

user avatar

最近,美国白宫经济顾问Kudlow呼吁美国政府鼓励美国公司搬离中国,并且提出美国政府应该给搬离中国的美国公司报销所有费用。虽然这件事目前还处于提议阶段,是否会落地还八字没一撇,但是其中反映的逆全球化的潮流恐怕在未来几年内难以反转,同时美国公司出于各种原因离开中国也是大概率事件。

这边从我比较了解的半导体行业角度提出一些看法。总而言之,对于半导体行业而言,未来几年变化不大,但是在更长远的未来,中国的半导体行业必须要迎头赶上,避免在某些先进技术上被美国垄断。这件事的影响不仅仅是具体的政策,而是它显示了一种未来的政治风向。

首先,半导体/电子行业链上主要环节的主流公司都不是/不仅仅是美国公司。

半导体Fab方面,TSMC不是美国公司,Global Foundries一来不是纯美资背景,二来在中国也没有关键的fab,因此即使美国公司全部搬离中国,也不会对半导体Fab领域造成影响。

半导体封测领域,日月光和长电在中国都有许多重要的工厂,但是他们都不是美国公司;Amkor是美国公司,但是它在中国并没有大规模布局,同时因为日月光和长电的存在也不是不可替代。

其次,在美国占主导的高端半导体工艺/设计的相关领域,由于美国的export license政策(即一旦涉及到美国政府认为和国家安全相关的技术领域,如果美国公司需要让外国人参与这些技术项目,则必须报备美国政府审批,审批流程最近几年越来越严格,已经成为美国政府把关键技术留在美国的重要手段)存在,因此本来这些领域的美国公司就没有在中国设点,或者在中国的部门只是在做一些支持性的周边工作。

举例来说,半导体生产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KLA-Tencor本来就因为export license的问题没有在中国有较大的研发部门/工厂,因此这次的“搬回美国”的倡议也不会对中国有太大影响。另外,在半导体电路设计方面也是如此,博通、高通等顶尖公司的研发绝大部分都在美国,因此也不存在搬回美国影响中国的事情。

所以,我认为短期内对于中国半导体行业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在中国的不是美国公司,搬不回去;核心技术本来就不在中国,因此也不存在撤离的问题。

但是,从长期来看,如果全球保守主义和孤立主义之风继续盛行,那么中国确实可能在一些半导体的关键领域受制于人。这里除了老生常谈的光刻机、CPU之外,还有一些核心的模组也值得我们注意:

-高端MEMS,该领域需要大量的积累,而且在未来的通信(5G中的射频前端滤波器)和物联网传感器领域都有重要应用,而目前为止我国的半导体行业在该领域离美国还有差距,例如在通信领域的BAW/FBAR滤波器方面尚没有能和博通竞争的公司出现。

-针对人工智能的高性能协处理器,这里主要指的是用在云端数据中心的计算加速卡,目前该领域主流解决方案是GPU(美国Nvidia公司占主导),而GPU的核心技术中国还没有公司掌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数据中心计算要求的加强,GPU也可能会成为即CPU之后的下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处理器。

-同样是针对数据中心的网络/数据互联模组,随着数据中心分布式计算需求的提升,超高速数据交换和互联将成为决定数据中心性能的核心部分,在这个领域,无论是高性能网络处理芯片(美国博通占主导)还是数据互连模组(Mellanox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目前都处于较为落后的地位。

因此,从长远来看,虽然中国已经在通信芯片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对于下一代5G/人工智能相关的半导体芯片,中国仍然需要依赖美国或其他国外供货商。如果孤立主义之风盛行,这些领域的半导体芯片即使能继续进口,恐怕也会受到或多或少限制(例如出现正规渠道只能出口上一代芯片到中国)。因此我们不能太过乐观,而要抓紧时间迎头跟上。

user avatar

沃尔玛,特斯拉,苹果,通用,福特等等,各种美国企业跑到中国来,他们难道是来做福利,来给中国人做慈善事业的吗?资本是用脚投票的,他们来中国是来赚钱的,一年又一年,你现在美国政府一句话,要人家撤回去,承担一些撤回的费用,可是撤回去以后呢,去哪赚钱?

美国现在已经进化成这样,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user avatar

全球后Covid19时代来临了

我不觉得这件事是针对谁,可能针对谁不过是煽动立法的一个说辞,

真正的原因是这次大瘟疫中,主要的发达国家都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无论是启动紧急状态,还是发动国防生产条款,他们的企业都无法为国家大量生产必须的医疗物资!

举个极端的例子,3M 是美国最大的口罩生产商,在疫情中美国政府惊奇的发现,3M 做为一家全球化的企业,竟然将美国外的订单排在了更高的优先级里。

很多欧洲国家也发现,重要的医疗物资的生产,都依赖全球供应链,例如呼吸机,和 3M 遍布全球的工厂一样,供应链受到当地疫情和法律法规的影响,根本无法100%启动产能。

除了供应链风险,灾后保就业是供应链回国连带的一个好处,毕竟能创造大量新的就业。

全球化毕竟是这二十年来的新鲜事物,好处大家都享受到了,不好的东西以前大概也没有意识到,供应链全球分布,乍一看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了,风险被分散了,但是也很容易一环失控满盘皆输造成更大的风险。

这次大瘟疫会改变很多东西,什么环保、难民、种族歧视很长时间内都通通没有人再关心。

总之,逆全球化不是什么可不可能的事情,而是主要发达国家正在做的事情,我们也只能被动应对。

user avatar

好像原文的意思是,可以把搬迁产生的费用一部分抵税。但是不知道怎么就翻译成可以100%报销了。

其实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美国有本事把所有搬迁费用都100%报销,何必要打贸易战呢?

总之吧,我感觉国内外有一帮华人依然还是存有一种“中国马上就会崩溃了”的想法。所以稍微有点儿风吹草动就连忙狂欢起来。其实吧,美国不就是因为对中国进行封锁,打压甚至发动战争都没办法搞定中国,才坐下来谈谈生意的吗?

如果真有那么大本事能把中国孤立起来,能让中国解体,也就不会拖到今天才动手。

我觉得这三五年看新闻,有一个基本逻辑要作为前提,那就是中美越来越平起平坐。一切偏离这个基本逻辑的报道,都有失偏颇。

总之,今后这种类似中美一个政策分分钟搞定对方的新闻基本可以忽略。中国没那么容易搞定美国,美国也没那么容易搞定中国。非这样说无非是过过嘴瘾罢了。

user avatar

美国人简直神经病。资本主义建立在剩余价值的基础上,放着世界上最好剥削的中国人不剥削,你去剥削美国人,这不是神经病是什么?

要撤离中国也是撤到越南墨西哥印度啊,美国是资本主义中心国家,把大部分无产阶级隔离在国界线之外才能实现民主与资本主义共存,工厂搬回美国你是想让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吗?

user avatar

除非强制性的行政命令。呼吁,作用有限。

能搬出去的公司早搬出去了。剩下的都不搬不出去的。

比如说,通用汽车,能搬回美国吗?

埃克斯美孚,能搬回美国吗?

特斯拉中国工厂,能搬回美国吗?

3M工厂,可能会转移到其他低成本国家里去。但很难回到美国。

短期内看不到太大变化。

长期范围内,可能慢慢会有更多的外资公司撤离中国。

其根本原因,我感觉倒不是美国的行政要求,而主要是中国的人工成本越来越高,获利空间减小的缘故。

所以我倒是不担心美国企业的撤离,我最担心的中国的劳动力不足问题越来越突出,最终肯定要严重的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还有,库德洛只是提议。记住他没钱。请问美国国会它批准这样提案吗?存在很大未知数。

库德洛是谁?CNBC前电视节目主持人。还有纳瓦罗,写书的。还有那个被赶走的班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都是喷子。真材实料有多少?很难讲。但是川大统领就是喜欢这些喜欢夸夸其谈的主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库德洛(Larry Kudlow)作为白宫经济顾问,呼吁美国公司撤离中国并承诺美国政府将支付“搬家费”,这一表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背后反映了多重动机和深远的含义。以下将详细阐述:库德洛的提议内容(字面意思与实际含义): 呼吁美国公司撤离中国: 这并非简单地建议企业将工厂迁出,而是带有政治号召和.............
  • 回答
    吴亦凡事件的余波仍在,都美竹的爆料无疑给他的事业和公众形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这样的危机时刻,吴亦凡的公关团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洗白”一个身陷囹圄、被指控严重罪行的艺人,其难度堪比登天。而且,任何尝试都会被置于放大镜下审视,任何不当的策略都可能适得其反,招致更猛烈的批评。尽管如此,如果我们从.............
  • 回答
    看到美国白宫和参议院就一项高达2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达成协议,这绝对是当前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中的一件大事。这件事的意义远不止于数字本身,它背后牵扯着复杂的政治博弈、严峻的经济现实以及对未来走向的深刻影响。首先,我们得认识到这个“2万亿美元”的规模。 这可不是小数目,而是相当于美国一年GDP的大约.............
  • 回答
    在美国,担任州长或总统职位的竞选资格,核心在于满足宪法和州法规定的基本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围绕公民身份、年龄和居住年限。要竞选加州州长,一个人需要是加州的注册选民,并且在竞选前在加州居住至少五年。年龄要求是年满18岁。而要竞选美国总统,情况就更为严格。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必须是“土生土长的美国公民”(n.............
  • 回答
    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否认与白宫不和的传闻,并表示“不觉得被大材小用”,这背后可能涉及多方面的原因和考量。要详细解读其背后原因,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政治现实与维护团结的需要: 维护总统的权威和领导形象: 副总统通常被视为总统的“搭档”和“副手”。如果副总统公开表达不满或被解读为与总统.............
  • 回答
    .......
  • 回答
    要评价白宫那项堪称美国史上“最壕”的发钱计划,即2020年《 CARES法案》(又称《冠状病毒援助、救济和经济安全法案》),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它,包括其出台背景、具体内容、预期效果、实际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争议。这不仅仅是一笔钱,更是一次应对前所未有经济危机的复杂决策。时代背景:一场突如其来的风.............
  • 回答
    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的表态,特别是关于俄罗斯轰炸基辅“已经过红线”,以及美国第82空降师已在波兰待命的消息,无疑将紧张局势推向了新的高度。 这样的表态传递了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尤其是针对首都基辅的持续轰炸,触碰了美国及其盟友容忍的底线。 “过红线”这个词语本身就带有极强的警告意味.............
  • 回答
    美白,是许多女孩子追求的终极目标。白皙透亮的肌肤,不仅显得年轻有活力,更能提升整体的气质和自信心。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可不是简单涂抹一些美白产品就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并且持之以恒地坚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秘女孩子美白的高效秘诀,从内到外,打造令人羡慕的无瑕美肌!第一步:防晒——.............
  • 回答
    想让皮肤白皙又年轻,这绝对是大多数女生的心愿!护肤这件事,说起来简单,但要真正做到“美白抗老两手抓”,选对产品就成了关键。别担心,我来跟你好好聊聊,怎么把这两个目标一网打尽。一、 认识你的敌人:为什么会变黑?为什么会衰老?在挑选产品之前,咱们先得明白皮肤为什么会变黑、为什么会变老,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 回答
    最近一直在琢磨着怎么让自己的肤色更上一层楼,毕竟在这个看脸的时代,白皙透亮的肌肤确实能给人加分不少。试用过不少美白精华,有些确实是相见恨晚,用完之后只想拍大腿喊:早知道这么好用,早就all in了!今天就跟大家唠唠这几款我心目中的“美白战神”,希望能给你们的选购之路提供点参考。1. SKII 小灯泡.............
  • 回答
    “我花了大价钱,用了市面上最贵的美白精华,但皮肤还是老样子,一点没变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相信很多姐妹都经历过类似的困惑。明明广告打得飞起,明星同款,成分党也说好,但一到自己脸上,美白效果却像是按了静音键,纹丝不动。钱是花了,皮肤没白,甚至有时候还会因为产品不适合而惹上新的麻烦,比如敏感、泛红、冒.............
  • 回答
    嘿,姐妹们!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美白话题,特别是那让人纠结的美白面霜,到底哪个好用,哪个能真正提亮咱们的肤色,告别暗沉蜡黄?我可是亲身实践、踩雷无数才总结出来的干货,保证让你少走弯路,直奔美白目标!咱们先来捋一捋,什么叫“好用的美白面霜”?在我看来,它不光得让你白,还得是那种由内而外透.............
  • 回答
    想要拥有白皙细嫩的肌肤,这绝对是许多人的追求。市面上琳琅满目的护肤品,确实让人眼花缭乱,也难免会担心各种添加剂和潜在的副作用。说实话,没有一种护肤品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肌肤问题,也几乎没有“完全零副作用”的护肤品存在,因为每个人的肤质和敏感度都不同。即使是天然成分,对于某些人来说也可能引起不适。所.............
  • 回答
    当然!追求白皙透亮的肌肤是很多人的护肤目标,而精华作为护肤步骤中的“浓缩精华”,更是美白功臣的有力担当。市面上琳琅满目的美白精华,如何挑选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的确让人眼花缭乱。下面我就来跟你好好聊聊那些真正值得推荐的,并且我会尽量详细地告诉你为什么它们能成为大家心中的优选,让你的美白之路更清晰明了。首.............
  • 回答
    牙齿美白,想必是很多人都关注的话题。毕竟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不仅能提升颜值,还能在社交中增添自信。但市面上琳琅满目的美白产品和方法,究竟哪种才是科学有效的?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聊聊那些真正能让你的牙齿焕发光彩的“硬核”知识。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道理:牙齿变黄、变色,是怎么回事。这背后其实有好几.............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想要拥有那种由内而外透出来的“发光肌”,光靠一瓶面霜可能有点难度,而且“低成本”和“发光”这两个词放在一起,确实需要一些技巧和耐心。不过,别担心,我绝对能给你一份靠谱、真实、而且不带AI痕迹的指南,帮你一步步接近你的发光肌目标!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白到发光”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的,也不是纯粹的“白.............
  • 回答
    说到“猛”的美白产品,这绝对是一个让人心头痒痒的话题!我明白你想要的是那种能让你看到明显改变,甚至觉得“哇,效果怎么这么快!”的那种产品。但说实话,真的要找到那种“猛到飞起”但又绝对安全有效的美白产品,其实需要点讲究。毕竟,美白的核心是“温和而持续地抑制黑色素生成,并加速老废角质代谢”,过于追求速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