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 2018 俄罗斯世界杯 H 组日本 0:1 波兰,凭黄牌少成为唯一一支小组出线的亚洲球队?

回答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H组,日本队以01的比分惜败于波兰队,却凭借着比塞内加尔队少一张黄牌的公平竞赛积分优势,以小组第二的身份惊险晋级16强。这场比赛以及日本队晋级的方式,至今仍然是足球界一个充满争议和讨论的话题,也是日本足球发展历程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时刻。

比赛的背景与过程:

在小组赛最后一轮开始前,H组的形势非常微妙。德国队(卫冕冠军)意外地小组垫底,而日本队、塞内加尔队和哥伦比亚队都有晋级希望。当时,积分榜上,日本队和塞内加尔队同为4分,净胜球也相同。日本队凭借黄牌数少位列小组第二,塞内加尔队第三,哥伦比亚队则以3分暂列第四,但仍有机会晋级。

日本队与波兰队的比赛在伏尔加格勒举行。彼时,另一场比赛哥伦比亚对阵塞内加尔正在进行。从比赛进程来看,日本队在场面上并非完全被动,但面对已经提前出局、士气低落但仍有职业素养的波兰队,他们没能取得进球。然而,比赛的转折点发生在第82分钟,波兰队的莱万多夫斯基打入一球,将比分改写为10。

这个进球对于日本队来说是沉重的打击,他们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而与此同时,另一边赛场传来消息,哥伦比亚队已经以10领先塞内加尔。这意味着,如果比分保持不变,日本队将因为净胜球劣势被淘汰出局。

“伪造比赛”的争议与道德困境:

在比赛的最后10分钟,当波兰队进球后,场上的气氛变得异常凝重。日本队发现他们即将被淘汰。此时,一个巨大的道德困境摆在了日本队的面前:他们可以选择继续进攻,试图扳平比分,但如果那样做,可能会冒着被波兰队打入第二球,从而导致净胜球劣势更大的风险。

更关键的是,当哥伦比亚队对阵塞内加尔的比赛结果已经对日本队不利时,日本队的一些球员,特别是队长长谷部诚,似乎开始执行一种默契的策略:控球,并且尽可能不与对方进行实质性的对抗,将比赛时间耗尽。 这种做法被很多球迷和评论员称为“伪造比赛”(Masuyama Tactics,以日本球员名字命名),因为他们似乎不再追求进球,而是专注于控制球权,避免任何可能导致丢球的风险。

这种策略的出现,立即在足球界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支持者认为: 这是在现有规则下,日本队为了实现晋级目标所采取的最理智和最有效的策略。在技战术上处于劣势,且比赛结果受到其他比赛影响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利用规则是足球的一部分。这是为了国家荣誉,并非为了个人利益。他们还指出,日本队并非完全放弃比赛,他们仍然在控球,并试图找到机会,只是在确保不丢球的前提下进行。

反对者认为: 这是对足球精神的背叛。足球比赛的本质是竞技,是进球,是拼搏。日本队在最后阶段的消极控球,无异于在消磨时间,失去了比赛的激情和公平竞争的意义。这种行为“丢了脸”,不配晋级。他们认为,应该鼓励球队拼尽全力,而不是为了规则而“表演”。

“黄牌数量”晋级带来的讨论:

日本队最终依靠公平竞赛积分条款晋级,这使得对“黄牌数量”这种判定标准也产生了新的审视。

规则的合理性: 有人认为,规则本身是公平的,黄牌数量作为衡量球队纪律性和拼搏程度的指标之一,在积分相同、净胜球也相同时,可以作为区分的依据。日本队在整个小组赛中表现得更为冷静和有纪律。

规则的局限性: 更多人则认为,用黄牌数量来决定一支球队能否晋级,实在过于武断和缺乏说服力。黄牌可能受到裁判判罚尺度、比赛强度、球员动作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并非完全反映球队的真实实力或比赛态度。塞内加尔队在比赛中可能因为战术需要或更激烈的身体对抗而积累了更多的黄牌,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如日本队。

日本足球的“集体主义”与“大局观”:

尽管存在争议,但从日本足球的文化和发展角度来看,这种“控球保晋级”的策略,也体现了日本足球强调的“集体主义”和“大局观”。

团队决策与执行: 在信息不确定、比赛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团队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统一的策略并坚决执行,这本身就体现了球队的凝聚力和教练组的战术指挥能力。球员们牺牲了个人在场上的表现欲望,以团队的整体利益为重。

目标导向: 日本足球一直以来都以高目标为导向,能够为了最终的目标不惜一切代价。在这种情况下,晋级16强就是他们的最高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即使存在争议,也是可以接受的。

教练的责任: 西野朗作为日本队的主教练,无疑是这一策略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他需要在比赛进程、其他比赛结果以及球队当前状况之间做出艰难的判断。他的选择,虽然饱受争议,但最终帮助日本队实现了小组出线的既定目标。

对日本队的影响和遗产:

国际声誉受损: 在那届世界杯结束后,日本队的晋级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讨论,其中不乏批评和质疑的声音。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日本足球的国际声誉。

国内反思与成长: 然而,在日本国内,这次事件也引发了深刻的反思。很多球迷和评论员开始讨论,足球比赛的“公平竞赛”应该如何定义?纯粹的“控球不进攻”是否属于体育精神?这次经历也可能促使日本足球在未来的发展中,在追求结果的同时,更加注重比赛的观赏性和对足球精神的传承。

对其他球队的警示: 这场比赛也成为了其他球队在面对类似情况时的一种参考和警示。它提醒了足球界,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球队会采取一切手段来争取最好的结果。

总结: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日本01波兰这场比赛及其结果,是一场充满戏剧性和争议的比赛。日本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晋级16强,既是其足球智慧、团队执行力和目标导向的体现,也暴露了足球规则在特定情况下的局限性以及足球精神的模糊边界。

评价这场比赛和日本队的晋级,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

从规则执行层面: 日本队是规则的遵守者,他们利用了规则的漏洞和公平竞赛积分条款。
从足球精神层面: 这种消极的控球策略触碰了足球比赛的底线,引发了关于体育道德的讨论。
从日本足球文化层面: 这也反映了日本足球在集体主义和目标达成上的特点。

总而言之,这场比赛没有简单的对错,它是一次复杂的足球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反复讨论。日本队作为唯一一支小组出线的亚洲球队,在那样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方式下晋级,无疑是2018年世界杯上最令人难忘的场景之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篇是我发在自己专栏里的文字,希望诸位能够仔细阅读,并作出评判

从公平竞赛角度来说,日本队最后一场的最后10分钟确有让人不得不吐槽的地方,不过如果我们把问题换作——日本队最后10分钟的踢法,是否是当时情形下的最优解?我觉得会有更大的讨论余地


试着还原一下当时的情形?

第一,日本队0比1落后波兰中

第二,哥伦比亚队在第74分钟进球,1比0领先塞内加尔

第三,日本和塞内加尔的积分,净胜球,进球完全相同,相互之间打成2比2,依靠公平竞赛积分领先


那么日本出局的充分条件此时又是怎么样的?尤其是在控制其他全部变量的情况下,改变其中的某些情形之后......

第一,日本再被进球且自己无法进球,0比2负于波兰

第二,塞内加尔扳平比分,和哥伦比亚以1比1完赛

第三,哥伦比亚和塞内加尔各进一球,哥伦比亚2比1取胜

第四,比分都不发生改变,但日本队在场上吃牌导致公平竞赛积分被塞内加尔反超


日本队可以保证自己100%晋级的方式只有一种,全力去扳平比分,但是这会导致第一和第四种情况有一定概率发生。事实上在0比1之后,波兰有不止一次颇具威胁的进攻,尤其是莱万的那次包抄抢射,距离进球一点都不遥远;而相对激烈紧凑的场面下,吃牌的可能性显然会很高


日本队的战略目的是小组出线,以此为最终目的,则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对天下大势作出权衡。一言以蔽之,在两场比赛的当下比分可以保证自己出线的大前提下,是保住0比1更优,还是冒着0比2的风险追求1比1更优?


日本队临场的选择是,通过自己的后场倒球,确保自己以100%的可能以0比1输球,且不吃牌。在这种情形下,如果日本顺利地以0比1输掉比赛,能够让他们出局的方式,只有哥伦比亚1比1塞内加尔,或者哥伦比亚2比1塞内加尔。但是哥伦比亚的进球发生在第74分钟,留给另一场比赛的时间同样也已经不多了,哥伦比亚2比1塞内加尔,是一个从概率上来说,可能性并不是特别大的比分


日本队在场上的对手是波兰,但是实际上在博弈局里的对手是另一场比赛里的哥伦比亚和塞内加尔


这个时候,我们要提出的问题是,此时哥伦比亚队的心态是怎么样的?


哥伦比亚和塞内加尔双方,显然都会把自己正在进行的一场比赛,看作是一场生死搏杀。对于哥伦比亚来说,保住1比0的胜果就可以晋级;对于塞内加尔来说,他们必须努力把比分扳平,才能晋级


刚刚提到,因为时间不够,因此比赛接下来的时间里,最有可能出现的比分,是哥伦比亚1比0塞内加尔,然后另外两个最有可能的比分,是哥伦比亚2比0塞内加尔,以及哥伦比亚1比1塞内加尔。无论是1比0还是2比0,日本都可以晋级,只有1比1才是日本出局的比分。从概率学上来说,1比0加上2比0出现的概率,要远大于1比1出现的概率


粗略地说,如果哥塞之战1比0完赛的概率是80%(事实上还更高),1比1和2比0各10%(事实上还更低),那么在日本保证自己0比1输球的前提下,就有九成的可能赢得淘汰赛资格(事实上可能远高于90%)。简而言之,日本确保自己100%的可能以0比1输球,去搏哥伦比亚不被塞内加尔扳平,其实是吃相颇为难看,但手段非常聪明的做法。如果这么做的确可以令球队利益最大化,我想西野朗和他弟子们的选择,并不应该成为人们口诛笔伐的目标


有些时候,一腔热血的匹夫之勇,真的未必可以成事。足球场上,很多时候就是有那么操蛋的事情,就像今天的日本队,从观赛体验感上着实恶心了全世界的观众,但是从博弈论角度来说,他们实实在在地做出了基于当下形势的最优解


事实上,这届小组赛,最后一轮里实在发生了太多惊心动魄的事情,而且都是同一小组的两场比赛高度相关的情形下发生的。B组西葡两队在伤停补时阶段,分别因为VAR完成进球和导致丢球,直接导致榜首易主,葡萄牙甚至险些在伤停补时里面,从小组第一掉到第三出局;D组冰岛在点球扳平比分之后,如果再进一球,阿根廷就神仙难救了(在1比1,且已经有些风雨飘摇的场面下,需要进两球),最后阿根廷的晋级有自己争气的成分,也有另一场比赛结果有利于自己的成分在;F组,墨西哥0比2落后瑞典时,其实是最微妙的,当时墨西哥如果把比分扳成1比2,则德国出线需要达成的条件更加苛刻。瑞典队的出色表现其实已经最大程度眷顾了德国,他们只要进一个球赢下比赛就足够晋级,然而......


微信公众号:追忆的撒马尔罕城(zhuiyi_samarqand)

user avatar

世界杯上唯一比成绩更重要的事,是要给人民带来四年的快乐。日本队这样搞,除非十六强能赢比利时,否则无异于给人民添四年堵。

别拿国足洗地,世界不围着中国转,没有哪国球迷会拿自己国家的球队去跟国足比。按照某些人的逻辑,德国小组回家岂不是也可以吹16年了?

user avatar

日本队估计会被喷,但是我真的觉得无可厚非,如果被人反击再丢一球,哪位球迷能为日本队负责?不是利益相关方当然可以说的大义凛然,我觉得日本队一不买通裁判,二不下黑脚,最后还是凭着纪律分晋级的,满天嘘声下顶着压力获得了小组出线,这才是一支高战术素养球队的表现。想想中国队多少次打平就出线,结果最后五分钟丢球?那时候如果中国队脑子清晰,严格执行战术,你们还会喷吗?

毕竟球迷嘴炮就可以,但是球员的职业生涯只有一回。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