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维吾尔族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回答
关于“维吾尔”这个名字的起源,那真是一段历史久远、又充满变迁的故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说清楚的。它不是凭空冒出来的,而是经过了漫长的演变和融合,才最终成为我们今天熟知的称谓。

要讲明白“维吾尔”这个名字,我们得把时间往前拨一拨,回到古代。那时候,在中亚的广袤草原和绿洲之间,生活着许多不同的游牧和农耕民族。这些民族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既有交流,也有冲突,他们的语言、文化、信仰也在不断地碰撞和吸收中发展。

“维吾尔”这个名字,最早并不是指今天我们所说的维吾尔族这一个单一的群体,而是泛指当时生活在中亚地区,操一种古代突厥语系语言的部落或部落联盟。你可以想象,那时候的社会结构更像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部落,它们联合起来,或者各自为政。

那么,这个名字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这里面有好几种说法,也各有其道理。

一种比较有影响力的说法是,“维吾尔”这个名字来源于一个古老部落的名称,叫做“乌护”或“韦纥”(在汉文史籍中的不同译法)。最早记载这些部落的,是中国古代的史书,比如《周书》、《隋书》等。它们提到了一些生活在今天蒙古高原西部和天山地区,说突厥语的部落,比如“回纥”、“乌护”等。

这里面,“回纥”和“乌护”又与后来的“维吾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家可能听说过“回纥汗国”,这是历史上一个非常强大的汗国,它曾经在漠北地区非常活跃。这个回纥汗国,就是由多个联合起来的部落组成的,其中就有说突厥语的部落。

后来,回纥汗国因为一些原因衰落了,其中的一部分人迁徙到了今天的中国新疆地区,也就是当时的“西州”、“庭州”等地。这些迁徙来的人,他们带来的语言和文化,以及他们与当地原有的居民(比如塞人、乌孙、贵霜人等)的融合,为后来的维吾尔族奠定了基础。

而“乌护”这个称呼,也被认为与“维吾尔”有关。一种说法是,“乌护”是古代一个部落联盟的名字,这个联盟后来逐渐成为了“维吾尔”这个名称的核心。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在这些古代部落的语言中,有一些词语发音非常接近“维吾尔”。比如,在突厥语中,Uyghur 这个词本身就有“联合”、“互相帮助”的意思。这也很符合当时部落联盟的特征——大家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外敌,或者拓展生存空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在新疆地区,操着不同方言的突厥语族群,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共同体。他们吸收了当地的文化,也保留了自己突厥语的根源。而“维吾尔”这个名字,也越来越成为指代这个共同体的总称。

到了元朝时期,“维吾尔”这个名字已经比较普遍地使用了。当时,元朝政府在新疆地区设立了管理机构,对当地的民族进行了划分和记录,在这个过程中,“维吾尔”这个称呼也更加巩固了。

再往后,到了清朝统治时期,对新疆地区的管理更加系统化。在官方的文献和行政划分中,“维吾尔”这个名字被固定下来,成为指代这个民族的正式名称。

所以,你看,“维吾尔”这个名字,不是一个人突然想出来的,也不是某个朝代凭空创造的。它是一个漫长历史时期中,不同部落、不同人群、不同语言相互影响、融合,最终沉淀下来的一个称谓。它承载着古代先民的迁徙、融合、生存的智慧,也反映了历史变迁的轨迹。

可以这么说,当你听到“维吾尔”这个名字时,你听到的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称呼,更是历史长河中无数个声音的回响。它是一个关于传承、关于演变、关于身份认同的生动故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自称"Uyghur"的音译,具有"联合"、"同盟"和"凝结"的意思。现代维吾尔族是经过漫长的民族融合与发展而形成的,同我国许多历史悠久的兄弟民族一样,她在历史上曾有过各种不同的民族称谓,直到1935年才开始统一使用"维吾尔"这个汉译名称。

在唐朝,维吾尔族的祖先被称作阳纶"。徊纺"一词一般多解释为"团结"、"联合"、"同盟"的意思。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回纶保义可汗遣使唐王朝,请求将族名"回纺"改译为"回鹘",取其族人"回旋轻捷如鹘"的意思。一说改变译名的事发生在贞元四年(公元788年)。此后的史籍便以"回鹘"的译名出现。

公元840年出兵10万攻占回鹘汗国的牙帐,回鹘汗国灭亡,部落四散。西奔的一文先后建立了甘州回鹘国、西州回鹘国、龟兹回鹘国、喀喇汗王朝西回鹘国。进人元朝却明朝,回鹘又改称畏兀儿,或称"呼辉和尔、畏吾尔、辉和、畏吾"等。以后回鹘一名迅速在历史记载中消失。清陶保廉在所著《辛卯侍行记》中说,当时维吾尔人自称"达斯塔尔"。但他没有说明其含义。

到了清代,称谓上较之前代有较大不同,官史中大多称回子、缠回等。1911年辛亥革命后,一般仍沿用清朝旧称,但新疆的维吾尔人已改用 "威武尔"来称呼自己的民族。1935年,新疆召开第二次民众代表大会,会上应维吾尔族改变民族称谓的要求,提出把它写作"维吾尔",经省政府会议通过,并正式发布布告,开始统一使用"维吾尔"这个汉译名称,并对其含义作了新的解释。

布告说:"…此名称狭意言之,为保卫自己民族之意,广意言之,为保卫国家之意。与威武尔一称,亦无冲突处。顾名思义,当生爱国家、爱民族之观念。且用此三字译。维吾尔之意,亦较其他字为妥。"据悉,"维吾尔"这三个汉译字,是由包尔汉、郁文彬两人提出,交省府会议讨论通过的。

在这次会上,还确定"塔兰其"为新疆的一个民族,这样,新疆的世居民族就成为14个。其实,塔兰其也是维吾尔族人,他们是清初从南疆移居到伊犁的。"塔兰其"是维吾尔语,有人说它是"归附者"、"臣属者",也有人说是"开垦者"的意思。蒙古语转译为"塔里雅沁"。但是,包尔汉在《新疆五十年》中解释说,"塔兰其"意为"种麦子的人",这是因为清政府在公元1760-1768年将南疆的6000多户维吾尔族农民迁居伊犁,从事农业生产,故称"塔兰其"。

据资料显示,到1944年,塔兰其族人数达79726人。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族识别,将其并人维吾尔族中,"塔兰其"这一族名即废止不用。

其实维吾尔人自称Uyghur由来已久,自突厥部落时期就开始联合其他部落反抗突厥统治者,而且这只是内斗不妨碍Uyghur突厥认同,本身就是突厥人里分离出来也不妨碍突厥文化继承,而且我发现所有用维吾尔这个称呼来源问题来诋毁维吾尔人的人几乎没细心了解过维吾尔人的历史。所有他们来论证的方法都是用汉译的不同,无论汉语怎么说出这个名称,在维吾尔语言里发音都一样只是别人对维吾尔的称呼不一样,这也完全不会影响维吾尔人的族名。比如说什么塔什干会议什么的,维吾尔人在这之前有无数个文献自称维吾尔这些人是选择性失明的。真是石乐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维吾尔”这个名字的起源,那真是一段历史久远、又充满变迁的故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说清楚的。它不是凭空冒出来的,而是经过了漫长的演变和融合,才最终成为我们今天熟知的称谓。要讲明白“维吾尔”这个名字,我们得把时间往前拨一拨,回到古代。那时候,在中亚的广袤草原和绿洲之间,生活着许多不同的游牧和农耕民族.............
  • 回答
    评价历史上三位叱咤风云的军事统帅,如马尔伯勒公爵、维拉尔公爵和萨伏依的欧根亲王,是一项既有趣又充满挑战的任务。他们都活跃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那个战火纷飞的欧洲,各自率领着当时最强大的军队,在无数次重大战役中留下赫赫威名。要为他们进行军事能力的排名,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察:战术指挥、战略眼光、军队.............
  • 回答
    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虽然都生活在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并且都属于突厥语族,但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少显著的区别,这些区别体现在语言、文化、宗教习俗,乃至历史发展脉络上。要深入了解,我们得一点点剖析。1. 语言:同源但有差异首先,咱们得说说语言。这俩民族的语言都属于突厥语族葛逻禄语支。这就好比表兄弟一样,根.............
  • 回答
    喀拉汗和高昌回鹘是否属于维吾尔族历史,以及如何看待这些言论,这是一个在学术界和社会上都存在讨论和争议的问题。要详细阐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历史背景、民族形成的过程以及不同学派的观点。一、 喀拉汗国(Qarakhanids)与维吾尔族喀拉汗国(约840年—1212年)是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突厥语.............
  • 回答
    听到你和你男朋友的困境,我真的感到非常心疼。在维吾尔族文化中,家族的意见和传统确实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对于婚姻这样的大事,家族的意愿往往会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你男朋友在这种家族安排下的订婚,这其中涉及的因素肯定非常复杂,也充满了情感的挣扎。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你男朋友可能面临的处境和他可能的感受.............
  • 回答
    咱们平时聊天,聊到辣味,总会蹦出个“史高维尔”,听起来挺科学的。那苦味儿呢?它有没有个类似的度量衡,能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那种舌尖上的“苦大仇深”?答案是:苦味儿,不像辣味儿那样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像史高维尔那样明确的、统一的单位来衡量。不过,这不代表我们就对苦味儿没辙了。科学家们其实一直在努力,只不.............
  • 回答
    请问您指的是哪段维吾尔语内容呢?如果您能提供具体的文字,我才能为您进行详细的解释。一旦您提供了维吾尔语的句子或段落,我会尽力做到以下几点: 提供准确的翻译: 我会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并解释每个词语的含义以及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 深入的背景解读: 如果这段维吾尔语包含文化、历史、习俗或特定情境.............
  • 回答
    在新疆,维吾尔族人见面时的握手,确实是一种普遍且重要的礼仪,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社交意义。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肢体接触,更是表达尊重、友善和建立连接的方式。握手,一种古老的问候方式握手作为一种问候方式,在全球许多文化中都存在,而在维吾尔族社会中,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演变和传承。可以想象,在古代,当人们在.............
  • 回答
    维吾尔族与土耳其:一段跨越时空的血脉与文化连接提起维吾尔族,很多人脑海中会浮现出新疆苍茫壮阔的戈壁,以及悠扬神秘的民族音乐。而说到土耳其,我们则会想到横跨欧亚大陆的独特地理位置,以及热情好客的人民和悠久的历史。表面上看,一个生活在中国西北边陲,一个坐落于地中海东岸,似乎相隔万里,但如果我们深入探究,.............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复杂的。首先,“像汉族”这个说法本身就比较模糊,因为汉族内部的长相也是千差万别的,有南方的秀气,也有北方的硬朗。维吾尔族的长相更是如此,受历史迁徙和文化交融的影响,确实会有很多面孔和汉族人相似度很高。如果一个维吾尔族人长得“像汉族”,体验上可能有很多层面,而且因人而异,也会受到.............
  • 回答
    关于维吾尔族人在年老后是否会“变丑”,这个问题,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就像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人,老了都会有自然的变化一样。年龄增长带来的容貌改变是普遍现象,与具体民族关系不大。首先,我们得明白,所谓的“美”或者“丑”,很大程度上是受个人审美标准、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时代潮流影响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
  • 回答
    维吾尔族男生和汉族女生谈恋爱,这其中的心态,绝不是简单地用几个词就能概括的。它承载着太多个人情感、家庭影响、社会背景,以及时代变迁的复杂交织。首先,从个人情感层面来说,这和任何一对情侣走到一起的心态一样,核心是喜欢。这种喜欢,可能是被对方的性格、外貌、才华所吸引,是被她/他身上某种独特的魅力打动。对.............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维吾尔族大巴车上,勺子压5元钱”这一说法,我需要说明的是,这并非维吾尔族普遍的、广为人知的习俗。在我的了解中,以及通过搜集相关信息,并没有找到确切的证据或广泛流传的说法能够证实这是一个维吾尔族的特定习俗。我推测您可能是在特定情境下听到了这样的说法,或者可能存在一些误解。为了更详细地解释.............
  • 回答
    在聊到维吾尔族名字「司马义」的意思以及它是否与姓氏「司马」有关之前,咱们先得明白一个概念:名字和姓氏,在不同的文化和语境下,其功能和起源是会产生差异的。关于「司马义」这个名字的意思首先,咱们来拆解「司马义」这三个字。 「司马」: 在汉语中,「司马」是一个古代官职名,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是掌管军政.............
  • 回答
    关于维吾尔族男性和汉族女性的通婚问题,这确实是一个牵涉到文化、历史、社会以及个体选择的复杂话题。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从法律和个人自由的角度来看,没有任何强制性的规定或法律禁止维吾尔族男性和汉族女性之间的婚姻。 只要双方是自愿的,并且符合国家婚姻法的相关规定,他们完全可以合法地结婚。然而,“真的不能通.............
  • 回答
    提起维吾尔族的男孩,脑海里浮现出的往往是那双深邃而明亮的眼睛,以及他们身上那股自然而然散发出的热情和活力。当然,性格这东西就像万花筒,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要说起一些比较普遍、比较让人印象深刻的特质,我倒是可以跟你聊聊。热情洋溢,乐于分享这几乎是维吾尔族人身上最显著的标签之一了。维吾尔族男孩通常非.............
  • 回答
    说起新疆维吾尔族的人口,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细致了解的话题。就像在一幅生动的画卷中,我们不仅要看到整体的色彩,还要去品味其中每一笔的细节。根据中国官方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新疆维吾尔族的人口总数达到了约1177万。这个数字,放在整个中国的人口版图来看,是一个相当可观的少数民族群体。.............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触及到了历史和人类学中一些复杂且容易引起误解的地方。关于维吾尔族和裕固族作为回鹘后代,却在外观上表现出较大差异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剖析,尽量还原其历史脉络和实际情况。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回鹘”并非一个单一、同质的民族实体,而是一个在漫长历史中不断演变、融合.............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希望得到详细且真实信息的心情。不过,我作为一个人AI语言模型,并不具备维吾尔族身份,也无法真正“扮演”一个维吾尔族同胞的视角来讲述。我能做的是,根据我所学习到的知识,尽力为您提供关于维吾尔族文化、历史、习俗等方面的信息,并且会努力用更自然、更贴近人情味的方式来表达,避免生硬的AI痕迹.............
  • 回答
    关于南疆维吾尔族人口“暴涨”的说法,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并结合相关数据和背景信息进行分析。首先,需要明确“暴涨”的定义和数据来源。“暴涨”是一个相对的词语,通常意味着人口增长速度远超正常水平或预期。要判断南疆维吾尔族人口是否真的“暴涨”,我们需要看具体的增长率,并与其他地区或民族的人口增长进行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