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没有什么适合普通人闲来思索的哲学问题?

回答
我想和您聊聊那些我们闲暇时,也许在看着窗外发呆,或者在漫步时,会在脑海里不期而遇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一定需要深奥的理论或者高深的学问才能触及,它们就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里,等待着我们去品味和思考。

第一个,也是最能引起我兴趣的,就是关于“选择”与“命运”的纠葛。

我们常常说,人生是一连串的选择。从早上吃什么早餐,到选择哪条路通勤,再到日后的人生规划,哪所大学、从事什么职业、和谁共度余生……这些看似微小的决定,日积月累,就构成了我们各自独特的人生轨迹。

但是,当我们回望过去,又会发现,有些事情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比如,某个在恰当的时候出现的人,一句无心的话语,一次意外的机遇,它们好像并非我们主动选择,却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方向。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到底有多少自由意志?我们的人生,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自己一手塑造的,又在多大程度上是被某种我们无法控制的力量所引导?

试着想想,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明明做了一个“不那么好”的选择,但阴差阳错地,这个选择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积极后果?反之,你精心策划,满怀期待的决定,却可能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让你的人生陷入低谷?

如果我们真的拥有绝对的自由,那我们为何会做出一些事后看来明显错误的决定?是我们不够聪明?还是不够理性?抑或,那个“命运”的影子,真的在背后推了一把?

而且,当我们谈论“命运”时,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是神的旨意?是基因的遗传?是社会环境的塑造?还是宇宙万物的某种规律?

这个问题,可以引导我们去反思自己的每一次决定,去理解那些我们无法掌控的因素,并且,或许也能帮助我们更坦然地接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当我们不再把所有结果都归咎于自己的“失败”或“成功”,而是看到更广阔的背景时,内心的负担或许会轻一些。

第二个,我想聊聊“意义”。

我们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听起来很大,但其实可以拆解得很具体。

当我们完成了一件工作,感到满足;当我们帮助了别人,感到快乐;当我们从书本中获得新知,感到充实;当我们和亲人朋友共度时光,感到温暖。这些,都是我们体验到的“意义”。

但是,如果有一天,我们所做的一切,无论多么努力,多么成功,都无法引起身边人的共鸣,或者,我们发现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在宏大的时间尺度下,显得微不足道,比如,一颗恒星的诞生与毁灭,地球的演化,人类文明的兴衰……这时候,我们曾经以为的“意义”,是否还会存在?

一个人,如何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这个“意义”是固定不变的,还是会随着我们的人生经历而改变?

或许,我们可以从“贡献”的角度来思考。我们为社会做了什么?为他人带来了什么?当我们为他人点亮一盏灯,我们的生命也会随之被照亮。

又或者,“意义”就藏在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之中。对美食的品味,对音乐的欣赏,对自然风光的沉醉,对爱情的体验……这些纯粹的感受,本身就具有无法替代的价值。

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意义”并非外在赋予,而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就像艺术家创作作品,科学家探索真理,父母养育子女一样,通过创造和投入,我们赋予了生活以意义。

思考“意义”这个问题,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不被外界的声音轻易裹挟,活出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人生。

第三个,我想谈谈“幸福”。

我们追求幸福,但幸福到底是什么?

是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是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是拥有健康?是拥有美满的家庭?是内心的平静安宁?

我们常常看到身边的人,似乎拥有我们所认为的“幸福”的条件,但他们未必快乐。相反,有些人生活在物质匮乏的环境中,却展现出惊人的乐观和满足。

这不禁让人疑惑:幸福,究竟是一种外在状态,还是一种内在体验?

如果幸福是一种内在状态,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培养这种内在状态?是需要我们去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去接受现实?去感恩所拥有的?

我们是否过于执着于“拥有”?当欲望得到满足时,我们很快就会产生新的欲望,这种“享乐适应”,让幸福感变得短暂而易逝。

或许,幸福并非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过程。它存在于我们对生活的积极投入,对挑战的勇敢面对,对挫折的坚韧克服,以及与他人建立深刻连接的点点滴滴之中。

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身边的“小确幸”,而去追逐那些遥不可及的“大幸福”。一杯热茶的温暖,一次酣畅淋漓的运动,一句简单的问候,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也能点亮我们的心情。

思考“幸福”这个问题,能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对快乐的定义,学会更积极地去创造和体验属于自己的幸福。

最后,我想提一个关于“自我”的问题。

“我是谁?”

这个问题,比前面几个都要来得更根本。

我们如何定义自己?是通过我们的职业?我们的身份?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经历?

很多时候,我们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他人对我们的评价,映照着社会对我们的期望。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子女、父母、朋友、员工……这些角色,构成了我们的一部分,但它们就是“我”的全部吗?

如果某一天,我们失去了一切身份,我们还能找到“自我”吗?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我”是一个持续不变的存在,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我们身体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新陈代谢,思想也在不断变化。那么,那个“我”,那个核心的“自我”,到底在哪里?

或许,“自我”并非一个固定的实体,而是一个不断流动和建构的过程。它由我们的记忆、我们的感受、我们的信念,以及我们与世界的互动共同塑造。

当我们尝试去理解“我”是谁时,我们也在审视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边界,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可以尝试问自己:什么让我与众不同?什么是我真正珍视的?我希望别人如何记住我?

这些问题,虽然可能没有标准答案,但它们能引导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自己,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从而活得更加清醒和自在。

这些问题,就像散落在我们生活中的珍珠,等待着我们弯下腰,用心地去发现和串联。它们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思考的深浅。每次对这些问题的回味,都会有新的体悟。希望您也能在闲暇时,和它们进行一场有趣的对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入门级别可能是这样的:

(1)想一个词,随便什么,然后考虑一下它的定义是什么。

比如,我比较喜欢吃鸡,就选“鸡”这个词吧。“鸡”可以怎么定义呢?当我们进行定义的时候要找一个充分必要条件,“鸡是这样一种动物,它……” 满足这些条件的一定是鸡,不满足的一定不是鸡。

这时我们可以怎么做呢?当然可以凭空想,但想过以后就会发现,其实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2)参考有关学科的百科全书甚至教材,看看是否已经有定义了。

比如我们看维基百科:

鸡(学名:Gallus Gallus Domesticus)是这样一种动物,它属于鸟纲鸡形目雉科。

对,就这样,就定义好了。我们还会继续下去。但参考各学科的研究,这步是很重要的。它时刻提醒我们:哲学活动是和各种学科紧密合作的。某种意义上,它是为各种学科服务的,提供一种澄清工作。某种意义上,它也可以做更多一些事情,追问一些对这些学科来说比较重要的事情。但其实都是在说一件事。我们都要充分参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成果。

然后,我们可以进一步问一些问题:分类和定义到底是什么关系?如果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分类,就算定义成功了么?比如,我建立一种系统的分类,我在野武将所有喜欢吃的东西排一个序列,然后我说:

鸡是这样一种动物,它做成的料理是在野武将最喜欢吃的。

这算定义么?某种意义上也是的。这又提醒我们:寻找定义,并不是找某个终极的答案;定义是为了澄清这个词,澄清总是有限的,是为了帮我们做一些事情。我们会回到这个问题。

除了考察百科全书或教材以外,还有一点很重要:

(3)参考汉语词典。

词典也许会告诉大家,鸡还是对女性性工作者的一种别称。查阅词典这个过程也很重要。它提醒我们:词语的意义在使用中会发生许多变化。词典也不能收集起所有用法,只能把常见的用法罗列出来。

到了这里,我们就可以回到(1),把“性工作者”作为我们思考的对象。这可以怎样定义呢?

性工作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提供性服务,并获取一定的报酬。

我们可以参考法律类文献,也可以再查一查词典,看看我们的定义和它们相比如何。但这时,我们可以开始一个更加重要的活动:

(4)找找看有没有反例。

比如我想出一个。某人是一个傍大款的小三,她提供性服务的,并且从她的男人那里拿到了房子、车子还有很多现金。这里的问题是,这算不算反例呢?我们要做一个决定,以下两种立场我们支持哪种

(a)小三是一种特殊的性工作者。

(b)小三和性工作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刚才的定义没有能够区别这两个概念,所以是不完善的。

我们到底要采取哪一种立场呢?这是一个好问题。很多时候,这是由直觉决定的。这么关键的问题,靠直觉来决定真的好么?这就是哲学方法论的问题了。

假设我们选(b)。之前的定义是不好的。问题出在哪里呢?也许“性服务”、“报酬”这两个概念太不清楚了。所以,现在,我们需要重复(1),考虑这两个词的定义是什么。由此,我们又要重复(2)和(3)了,又要看百科全书和词典了。这之后,我们会有新的定义,我们就可以进入(4)。

就可以一直玩下去了。这个时候可以尝试做一件新的事情:把自己思考的过程记录下来,尤其是自己参考了哪些材料,提出了哪些定义,找到了哪些反例,最重要的,自己的定义可以用来做些什么。

当然,这些想法是毫无意义的。

如果我们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首先需要问一点有意义的问题。比如,我们回到(1),我们来问一个问题:知识的定义是什么?你也可以重复(2)、(3)、(4),但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做一件真正有趣的事情了:

(5)追索已有的哲学讨论。

比如,我们有一篇特有趣的文章,才两页:

fitelson.org/proseminar

。它讲了一种对知识的定义,看上去真的好棒哦。但是他竟然举出了两个反例!

当然,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就是:

(6)阅读经典。

比如我们可以来读《理想国》,但我们要带着问题来读,什么是正义?我们会怎样定义(记得(2)、(3)、(4)、(5)),他又是怎样做的?同样,什么是美德呢?我们可以看看《美诺篇》。当然,有勇气的话可以读《尼各马可伦理学》。对了,什么是勇气呢?还可以读柏拉图的《拉凯斯篇》(Laches)。这些已经成为经典的文本背后有一种风貌,我们是否能体会到呢?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也涉及了一些很重要的问题:

  • 定义到底是什么?怎样才算成功定义了?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情况,一些词或概念,我们觉得自己是熟悉的,但是就是不能给出定义?
  • 我们是否可以在哲学讨论中引入自己的直觉?除了直觉以外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方法?

这时我们就可以重复(5)。

Definitions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可以帮助大家考虑前一个问题,当然,更深入地思考需要好好学习语言哲学了。也许这时我们需要做另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了:

(7)学英语。

闲来思索以后,就该去学习了。子曾经曰过的。

当然这些都还在非常入门的水平。进阶的话,可能要学习怎么分析、小结一个论证,怎么追索分歧,等等。这都是技术活,要人教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想和您聊聊那些我们闲暇时,也许在看着窗外发呆,或者在漫步时,会在脑海里不期而遇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一定需要深奥的理论或者高深的学问才能触及,它们就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里,等待着我们去品味和思考。第一个,也是最能引起我兴趣的,就是关于“选择”与“命运”的纠葛。我们常常说,人生是一连串的选择。从.............
  • 回答
    .......
  • 回答
    你好!听到你是国内211车辆工程专业的,这挺好的。关于出国读研这事儿,我给你好好说说,尽量把情况分析清楚,也说说我自己的看法,让你觉得更像是朋友在聊。首先,你的背景怎么样?211大学的车辆工程专业,这在国内绝对是硬通货。说明你在本科阶段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对汽车的机械原理、设计、制造、甚至一些新能源技.............
  • 回答
    好的,宝宝和大人口味不同,身体发育的需要也不同,所以给宝宝选择奶酪,确实需要花点心思。咱们这就来好好聊聊,怎么给小宝贝挑一款既安全又营养的好奶酪,以及宝宝奶酪和普通奶酪到底有啥不一样。给宝宝挑奶酪,这几点你得记牢:1. 月龄是关键: 68个月: 这个阶段,宝宝刚开始接触辅食,肠胃比较娇.............
  • 回答
    .......
  • 回答
    对于非法律专业的读者来说,想要了解法律,又不想被晦涩的术语和枯燥的条文搞得晕头转向,选择一本好的普法读物至关重要。 我认为,一本真正优秀的普法书籍,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应该是一种启蒙,一种引导。它应该像一位和蔼的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我们走进法律的世界,让我们明白法律是如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
  • 回答
    过年啦!家家户户都要置办年货,零食自然是少不了的,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增添节日气氛。我给大家盘点一些适合“屯”着过年的零食,保证让你的年夜饭和走亲访友都倍儿有面儿!经典不败,老少皆宜型: 瓜子类: 这绝对是过年零食的“定海神针”! 葵花籽(太阳子): 有生的,也有炒熟的。炒熟的又分.............
  • 回答
    嘿,姐妹们!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怎么才能成为一个既有颜又有实力的小姐姐?到了二十多岁这个年纪,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不仅要打扮得漂漂亮亮,更要拥有一颗敢于保护自己的心。所以啊,今天就想跟大家分享一些特别适合咱们这个年纪的防身术,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就讲点实在的,让你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首先,咱们得明白一.............
  • 回答
    嘿!又到了头疼午餐吃啥的时候了是吧?总不能天天吃外卖或者三明治吧,不仅钱包遭不住,肚子也容易抗议。说实话,我自己也是个带饭的狂热爱好者,摸索了不少好吃的、方便的菜谱。今天就来跟你们唠唠,我私藏的几个适合带饭的宝藏菜谱,保准好吃又好做,而且一点也不“AI”!咱们带饭的几个小原则: 不易变味: 像味.............
  • 回答
    在探索计算超长位数圆周率的道路上,数学家们构建了无数精巧的数学工具,其中无穷级数便是最为璀璨的明珠之一。这些级数犹如蜿蜒的河流,汇聚成浩瀚的海洋,其收敛的终点便是那神秘莫测的 $pi$。对于计算机而言,理解并运用这些级数,如同为其插上了计算的翅膀,使其能够触及我们肉眼难以企及的圆周率数字世界。要让计.............
  • 回答
    看到你现在正经历着人生的迷茫和情绪的低谷,并且感到失去了快乐的能力,我非常理解这种感受。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但请相信,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很多人都曾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有过类似的体验。你是一个很勇敢的人,敢于面对内心的困境,并且主动寻求改变的可能。选择通过阅读来寻找出口,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书籍就.............
  • 回答
    哎呀,说起学生穷游,那可真是说不完的话题!想当年我还是学生的时候,钱包里揣着几百块,心里装着一片天,跑遍了不少地方。总结了一下,对于咱们学生党来说,性价比高、交通便利、有文化底蕴、吃喝玩乐不贵的地方,才是王道!我个人觉得,如果预算真的有限,又想体验点不一样的东西,可以从以下几个类型的地方入手,我挑几.............
  • 回答
    2021年,为Linux寻觅一款心仪的笔记本,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随着Linux生态的日渐成熟,越来越多厂商开始关注Linux用户,市面上涌现出不少兼容性好、体验佳的机型。当然,想要一台真正“适合”的Linux笔记本,还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去考量。核心考量点:硬件兼容性与驱动支持这是选择Linux笔记.............
  • 回答
    .......
  • 回答
    没问题!给学生党朋友挑选礼物,尤其是预算在一张百元钞以内的,其实有很多既有心意又实用的选择。重点在于挖掘那些能触动对方,或者能解决他们当下小烦恼的小物件。我来给你好好唠唠,保证不是那种空泛的 AI 话术。一、 关乎学习,但拒绝枯燥: 好看又好用的文具套装: 细节之处见真章: 不是那种.............
  • 回答
    .......
  • 回答
    男生洗发水选择确实是一门学问,毕竟不同发质、头皮状况和个人偏好,用对洗发水真的能让发型和形象提升一大截。市面上品牌众多,选对一款合适的,就像找到人生中的另一半一样,让你自信满满。我来跟你掰扯掰扯,哪些洗发水是真的好用,而且我尽量给你说得透彻点,让你一看就明白。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基本概念:男生最常见.............
  • 回答
    在教室或需要趴桌子睡觉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靠枕至关重要,它不仅能提供舒适度,还能帮助你以更健康的姿势入睡,避免脖子和背部疼痛。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些适合这类场景的靠枕类型,并分析它们的特点和适用性:一、 核心选择标准:在深入介绍具体类型之前,先明确选择靠枕的关键标准: 舒适性: 这是最重要的。靠枕.............
  • 回答
    学校社团里要演话剧,这可真是个令人兴奋的活儿!要选个既能在舞台上活起来,又能让大家看得过瘾,还得让咱们社员们觉得演着也舒服,这几点都很关键。别光想着“大制作”,有时候最能打动人心的,反而是那些贴近咱们校园生活,或者能让大家笑着流泪的故事。咱们可以从几个方向来琢磨琢磨:一、 贴近校园生活,引起共鸣的题.............
  • 回答
    旅行嘛,就是要轻装上阵,但又想把沿途的美景都好好记录下来,这确实是个纠结的问题。我一直觉得,相机这东西,有时候比你想象的要重要。毕竟,手机拍的照片虽然方便,但在画质、操控和创作空间上,总归差那么点意思。市面上相机种类繁多,到底哪种才适合旅行,才够“便携”?咱们慢慢聊。首先,得明白“便携”这俩字儿有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