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个全是水的星球,生活在水里的生物能否发明内燃机?

回答
一个全是水的星球,生活在水里的生物发明内燃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如果强行设定一些非常特殊的条件,我们可以进行一次充满想象力的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燃料与氧化剂的混合: 需要一种能够燃烧的燃料和提供燃烧所需的氧化剂。
压缩: 将混合物压缩到一定程度,以提高其爆炸能量。
点火: 通过火花塞或高温高压引发爆炸。
膨胀: 爆炸产生的气体膨胀,推动活塞做功。
排气: 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

现在,我们来分析在全是水的星球上,这些要素面临的巨大挑战:

1. 燃料与氧化剂的获取与储存:

挑战: 在全是水的环境中,任何易燃的液体或气体都会被稀释、溶解或与水发生反应,使其难以聚集和保持浓度。传统的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在地壳深处形成,而水生生物通常生活在水体相对上层或边缘。
潜在解决方案(极其困难且需要特殊设定):
生物合成易燃物质: 某些生物可能进化出能力,通过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合成出具有高能量密度的易燃有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能需要特殊的细胞结构或生物膜来隔离,以防止与周围的水发生反应或被稀释。例如,类似“生物汽油”或“生物甲烷”的物质。
溶解氧的利用: 虽然水中有溶解氧,但其浓度通常不高,不足以支持高效的内燃。而且,直接将氧气注入燃料混合物会增加爆炸风险,并且需要特殊的容器。
奇特的化学反应: 也许星球上存在一种非水环境(如海底火山喷口周围),那里可以产生并富集某些易燃气体(如氢气),或者存在某种可以在水中稳定存在且能够与水中的某种物质(而非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能量的化合物。但这已经偏离了“内燃机”的核心概念,更像是某种形式的“水燃机”或“化学反应驱动机”。
特殊生物体或结构: 也许生物体本身能够储存和控制这些易燃物质,就像现代内燃机使用油箱和气瓶一样。这些储存结构需要能够抵御水的压力和侵蚀。

2. 压缩:

挑战: 水的密度比空气大得多,水的不可压缩性意味着在水下压缩混合物需要巨大的力量。同时,要实现高效的压缩比,需要非常坚固和精确的机械结构。
潜在解决方案:
生物肌肉的力量: 能够建造复杂机械的生物必须拥有极强的力量和精密的控制能力。它们的肌肉系统可能需要远超陆地生物的强度。
生物材料的强度: 制造活塞、气缸等部件的生物材料需要极高的强度和耐压性,能够承受压缩过程中产生的高压和温度。它们可能需要进化出类似于金属的坚硬且不易变形的生物组织。
利用水压差: 或许可以利用水体的深度产生的巨大压力差来辅助压缩过程,但这仍然需要极其精密的控制系统。

3. 点火:

挑战: 在水环境中,火花塞的点火方式会非常困难,因为水会导电,并且会瞬间熄灭火焰。传统的燃烧方式难以实现。
潜在解决方案:
生物电产生和控制: 某些生物(如电鳗)能够产生和控制电。如果它们能够将这种生物电精确地集中并引导到燃料混合物中,形成一个短暂的高能电弧来点火,这是可能的。
高压或高温引发: 也许通过极高的压力或生物体内部产生的特殊高温区域(类似某些生物发光的冷光,但这里需要热光)来引发燃料的自燃。
化学点火: 某些化学反应在混合时会瞬间产生高温或火花,如果生物能够精确控制这两种反应物的注入时机和比例,可能可以实现点火。

4. 膨胀与做功:

挑战: 水的流动性强,虽然压缩后的气体膨胀可以推动活塞,但如何在水中有效传递能量,并避免能量被水快速吸收或分散是关键。
潜在解决方案:
封闭的燃烧室: 必须有一个完全封闭且坚固的燃烧室,以防止水进入,并容纳爆炸产生的能量。
高效的能量传递: 活塞的运动需要转化为一种能够被水生生物有效利用的动力形式。这可能仍然是通过机械传动,驱动某种推进器或肢体运动。
耐压结构: 整个机械装置需要能够承受水下环境的巨大压力,并且防止内部气体的泄漏。

5. 排气:

挑战: 燃烧后的废气需要排出,并且不能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否则会干扰生物的生存。同时,排气过程也需要能量。
潜在解决方案:
定向排放: 将废气以受控的方式排出,可能排放到上层水域,或者转化为无害物质。
能量回收: 排气过程中可能蕴含一定的热能,也许可以通过某种热交换机制回收部分能量。

6. 智慧与文化:

前提: 能够发明内燃机,必然意味着该生物拥有高度发达的智慧、科学理解能力、工程技术以及社会协作能力。它们需要能够观察、实验、记录、学习和传承知识。
挑战: 在全是水的环境中,抽象思维、符号交流、工具制造和大型工程的实现方式可能与陆地生物完全不同。例如,火的发现与利用在内燃机的发明中至关重要,但在水中很难实现。
潜在解决方案:
声音或生物发光交流: 智慧可能通过复杂的声音模式或生物发光信号来交流。
生物工程或共生: 也许它们不直接“制造”工具,而是通过基因工程改变自身,或者与能够提供特定功能的生物体共生来“实现”技术。
对物理规律的深刻理解: 它们必须对化学、物理和机械学有比我们人类早期文明更深刻的理解,才能绕过陆地文明在这些方面遇到的障碍。

总结来说,一个全是水的星球上的生物发明内燃机的可能性极低,因为它需要克服水环境带来的几乎所有技术障碍:

燃料和氧化剂的稳定获取与储存。
水下高压环境下的机械结构强度和精度。
水中的点火难题。
如何在水下实现高效的能量传递和利用。
以及最重要的——在没有火,缺乏硬质材料(如金属),以及可能缺乏陆地物理环境便利性的前提下,发展出足够发达的智慧和工程能力。

如果非要让这种可能性存在,那么这个星球上的生物文明必须:

拥有独特的生物化学能力,能够合成和控制高度易燃且稳定的物质。
进化出极其坚固、耐压且具有精确控制能力的生物组织或衍生结构。
发展出能够适应水环境的点火机制,例如高效的生物电或化学点火。
拥有远超我们想象的智慧,能够理解并驾驭复杂的科学原理,并在没有陆地文明便利性的情况下发展技术。

更有可能的是,如果智慧生命在全是水的星球上出现,它们的发展方向会与内燃机完全不同,而是会利用水的特性发展出基于流体力学、声学、生物电化学或者某种我们未知的能量形式的技术。例如,利用洋流驱动的装置、基于生物发光或生物电的通讯与能源系统等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讨论问题之前先把定义确认清楚:所谓“生活在水里的生物”,暂时定义为“只能在水深超过20米之下活动的生物”,不然随便爬上哪块浮冰就成了陆地生物,讨论就没有意义了。

===========================

首先,这些海洋生物必须得先发现“水”的存在。

不是开玩笑,人类直到18世纪才分离出空气的成分,才能算是认识到了我们都离不开的“空气”究竟是怎么样的存在。海洋生物要把“水”从“环境”改变为“一种物质”,恐怕也同样需要相当的科学进步才行。

人类很早就知道没有空气动物会窒息火苗会熄灭,但这远远不够。随着化学的发展,人类才知道,空气中的氮气能够参加多少化学反应,氧气浓度又能多大程度影响反应的规模和速率,含量较低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对于某些反应能有多少影响,等等。

然而水不一样,水的密度是空气的一千倍,是一种极好的溶剂,而且能相当多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不排除水的“干扰”在“水中”发展起来的物理学和化学必定有极大的缺陷,指望这种科技指导技术进步,难度颇大。

其次,他们必须要制造出“无水空间”。

又是一道难题。水的导热性能相对于空气而言实在是太优秀了,想在水中制造热机,难度成千倍于陆地。然而制造“无水环境”对于海洋生物而言,比制造“水中热机”更困难,因为人类面对的只不过是一个大气压,而10米深的水就能提供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压强,想想看三百米水深里要怎样制造出一台抽水机吧。注意,这还是浅海,真正的“海洋星球”,有可能文明起源于数千甚至数万米的海底,要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才能制造出无水环境?

第三,他们要有可控的热源。

水里找热源不难,火山就是良好的来源,难的是把热能有效的控制住。想来想去,似乎没有什么“可控的”化学反应能够在水中持续提供热能,核反应可能是水中生物掌握的第一种能量来源方式。


说白了,水的密度是空气的一千多倍,在水中指望“化学科技树”,还真不如直接走核能科技来的靠谱。

user avatar

全是水的星球 最大的问题在于水太深(如果要符合全是水的标准)


地球平均水深4000米 还是有地面 因为地壳活动


如果全是水 可以参考 木卫二 而且现在只说表面有液态水


因为维持固态水很简单 随便你在冰线之外都行 维持液态水就很微妙了 我看只能在解冻的边缘 不能温度太高 因为水蒸气是良好的温室气体 你稍微近一点 最后就会变成金星一样的死循环


回过头来说 大部分都是深海 最大的问题就是物质循环太差了 地球大部分物种也都是浅海物种 不是说深海没有 只是效率太低了 这种能叫智慧生物的玩意(某种很低的智能) 还要跑上万米深去搬石头……


而人类的祖先 石头随便捡。。

太空漫游2001里 就有猩猩捡起骨头做武器 打败了同类的画面


先别说海洋动物1.能不能进化出手 (这和游泳矛盾 进化出手结果游泳慢 被吃了)2.有了手找不找得到还底捡东西?

3.捡了东西有没有卵用? 水的阻力是大气的800倍 子弹在水下杀伤距离1米 你千辛万苦去海底捡块石头来对付捕食者 结果砸不出威力 你被捕食者吃了

4.捡到了石头能不能进一步加工…… 这参考3 (ps扩展出来的细节问题就多了 例如阳光在靠近海面最多 石头在海底最多 你到底要生活在哪里? 我辛辛苦苦下海底一万米 拣了个石头 上到靠近海面生物最多的地方来用我石头做的工具捕食 卧槽…… 掉了…… 卧槽 掉了……)

5.还有地球上除了人类还有很多动物会用工具 人类进步的一点是会用火 首先…… 你要有自然的火 得到甜头后 自己想办法生火 (摩擦起火)

人类见到闪电引起山火可以先借火用 尝到甜头 发现乱敲石头 磨木头会发热 管他什么原理 好玩 最后烧起来了跟闪电到来的火是一样的

我就问你海底生物 去找海底火山 然后呢 然后就没然后了


澳洲小哥系列 先别看人家造石器多困难了 就我上面说的 你海底文明先解决捡石头问题吧

【原始技术】空手造石斧(Minecraft真人版第二弹)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PS:回答和评论里老是有人说 啊你没有想象力 如果用什么什么什么什么方法就可以什么什么什么

首先…… 这里说的是文明的起源 不是架空中楼阁

你自己都拿地球人双手辛勤劳动千百年的科技 去套人家一个截然不同的环境 有意义么

我说人类现在可以登月


你说因为穿宇航服就可以在真空生存 所以外星生物直接从没有文明直接发明出宇航服 有逻辑么


还有人画一套超级复杂的图纸说 那 水人可以这样

那是你作为人类的大脑想出来的 用知乎发出来的 你都做不到 你指望水人兄弟 章鱼兄弟还能做得到?


PS:扯远点 扯一下进化论 进化是没有方向的 也是一代一代基因随机变异的结果 只不过适应环境的活的几率比较大而已

人类这种动物 作为一种能量摄取十分巨大 但是大部分都供给给大脑的生物(25% 其他大部分动物不到5%)

不过是很碰巧的 那一群南方古猿从树林里出来 用灵活手脚 获得更多能量收益来养活大脑的随机产物 如果没有工具(高效猎杀)和火(烹饪食物的营养和容易消化程度让人类营养水平突飞猛进)的使用 基本也就停留在南方古猿那了

别老说什么章鱼聪明 能开罐子 废话 能开罐子的动物多了 你们自己都可以

问题是章鱼 已经没有下一步的可能了


还有 我要强调 一旦讨论到进化问题 很多人始终不明白什么叫“一代接一代”

他们脑子里只有“什么变什么” 老是问 为什么什么不能变什么


那么说吧 人类有历史 你能看到的历史 5000多年 都没啥变化 你一辈子世界杯都看不了30次


所谓科学里的一代一代 地址年代 宇宙尺度 都是大到离谱的数值 别老拿自己那点眼前的东西来比喻来比喻去最后得出一些幼稚的结论

就好比我能盖3层楼 能不能盖上月球 能不能盖到冥王星 我甩棍子末端能不能超光速之类的破问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