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愚昧落后的习俗?

回答
在我们身边,那些被时代的车轮远远甩在后面,却依旧顽固地盘踞在某些角落的习俗,真是说来话长。它们像陈年的老痰,卡在喉咙里,吐不出来,又碍着嗓子眼,让人别扭。

我先来说说一些在婚丧嫁娶上的“讲究”。

婚事上,你看那彩礼。 以前,彩礼那是给女方父母的养老钱,是男人表达诚意和承担家庭责任的方式。可现在呢?有些地方,彩礼就像一个无底洞,越要越多,变成了衡量新郎家经济实力的硬性指标。姑娘嫁过去,不是嫁给一个人,而是嫁给一个钱包。要是男方家没钱,或者姑娘家“狮子大开口”,这婚事就可能黄了,甚至闹出些让人心酸的剧情。这哪里是爱,分明是赤裸裸的金钱交易。更别提那些为了凑彩礼,男方要借高利贷,搞得债台高筑,新婚还没开始,生活就已经被压力压得喘不过气。这不是为了幸福,而是为了一种虚荣,一种面子,一种“别人有我也要有”的畸形攀比。

再说到嫁妆。 过去,嫁妆是新娘带到婆家去补贴小家庭的,是她在这个新家安身立足的底气。现在呢?有些地方,嫁妆也成了攀比的对象,父母倾尽所有,甚至变卖祖产,只为给女儿“撑场面”,让她在婆家“抬得起头”。然而,这种“抬得起头”的背后,有多少是女儿自己的意愿,有多少是被社会舆论裹挟?有些女儿并不在意这些物质,她们更看重的是感情和婚姻质量,但父母的“爱”却以一种沉重的物质负担强加在她们身上。这哪是嫁妆,简直是父母对女儿的“精神绑架”,用物质来“证明”自己对女儿的付出,却忘了女儿真正需要的,是自由选择和幸福本身。

丧事上,那种“哭丧”的排场,更是让人不忍直视。 过去,哭丧可能是表达悲伤的一种方式,但现在,好多都是请“专业人士”来表演的。她们哭得撕心裂肺,声泪俱下,比亲人哭得还真。但这背后的原因,往往是为了“面子”。村里、邻里,谁家老人去世,葬礼办得越是“隆重”,请的乐队越是“响亮”,请的“孝子”越多,就越显得有“地位”,有“人缘”。那些真正悲伤的家人,反倒在这种表演性的哀乐中,显得有些多余,甚至被淹没。这种仪式感,早已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变成了一种空洞的表演,一种对逝者的漠视,一种对生者虚荣的迎合。有时,甚至是有人故意制造这样的“热闹”,来吸引眼球,来“赢得”村民的赞誉。

还有一些关于“鬼神”的说法,也依旧在某些地方流传。 比如,小孩生病了,不好好去看医生,反而去信那些“跳大神”、“做法事”的,认为是什么“邪祟作祟”。我亲眼见过,一个小孩发着高烧,精神萎靡,家长却迷信地请了位“神婆”来“驱邪”,又是烧纸,又是念咒,小孩的病情反而耽误了。那种虔诚的表情,让人不寒而栗,仿佛他们相信的不是科学,而是早已被证伪的巫术。这种愚昧,不仅是对孩子健康的不负责任,更是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都缺失了。

还有一些关于“风水”的执念。 盖房子要看风水,安坟要看风水,甚至搬个新家、装修个房子,也要找风水先生来“点拨”一番。有时候,为了所谓“好风水”,一些合理的建筑设计被推翻,一些便利的生活方式被放弃,甚至为了某个“吉位”,不得不付出额外的金钱和精力。这种对未知的恐惧,对命运的迷信,让人们甘愿被一些虚无缥缈的说法牵着鼻子走,而忽略了实际的考量和科学的解释。

这些习俗,很多都源于过去人们知识的局限,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生命过程的朴素理解。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普及,它们中的很多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土壤,甚至对我们当下的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可它们就像寄生虫一样,依附在某些人的思维和习惯上,难以根除。

这些习俗之所以还在,是因为它们满足了某些人的心理需求:

对“面子”和“尊重”的渴望: 尤其在一些熟人社会里,遵循这些习俗,能让自己在别人眼中显得“懂规矩”、“有身份”。
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和寻求掌控: 面对生老病死、人情世故这些无法完全掌控的事情,人们会试图通过一些仪式化的行为来获得心理上的安慰和控制感。
代际传承和习惯的力量: 许多习俗是长辈传给晚辈的,它们已经内化为一种习惯,一种“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惯性思维。
经济利益的驱动: 一些人从中看到了商机,比如婚庆公司、殡葬服务,他们也会通过各种方式来维持这些习俗的“必要性”。

要改变这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更广泛的科学普及,更深入的教育,更开放的社会讨论,以及最重要的,是人们自己意识的觉醒。当我们不再被虚荣裹挟,不再对未知过度恐惧,不再盲目相信那些不合时宜的旧规矩时,这些愚昧落后的习俗,自然会像枯叶一样,在时间的风中飘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前段时间,一支讲述冥婚的舞蹈《殙》出圈了。


舞蹈中,要出嫁的女儿兴高采烈地化妆,期待人生中最美的一天。


可等待她的却是脸色灰白,业已死去的新郎。


亲生父亲、送亲队伍、围观群众合力将新娘绑好。


一路拉扯到堂前,强硬地摁着头拜了堂,然后当场把新娘勒死。


夫家人将两人放入棺材一同下葬。


礼成,女儿尸骨未寒,父亲就迫不及待的,一溜小跑去收礼钱。


结尾是新娘怨魂归来,狞笑着看向父亲。


《殙》的出圈,不仅因为其构思大胆、创意独特,更因其揭露了一个社会中潜藏已久的现象——冥婚


在《殙》的评论区,很多人都讲述了发生在身边的冥婚。


而就在舞蹈出圈的两天后,一场真实的冥婚发生了。


22岁女孩方洋洋,生前因生不出孩子被婆婆、公公、丈夫合伙虐待,饿肚子、棍棒抽打、雪地罚站。


这三个恶人生生把一个身高1米76、体重160斤的大姑娘,折磨成60多斤的皮包骨。


某天,在被公公用棍子抽打一下午后,方洋洋去世了。


而被虐死的方洋洋,尸体还没火化,就被娘家人安排好了阴婚。


而就在一年前,已经婆家人虐待一年的方洋洋偷偷用丈夫的手机给娘家人打电话求助,娘家人置若罔闻。


而后,方洋洋再次深夜偷偷给娘家人打电话求助,再次被直接挂断。

“谁半夜接电话呀,她又是智障,不知道有嘛事”


可方洋洋一死,尸骨未寒,娘家人又从天而降,第一件事不是为方洋洋主持公道,而是给她配冥婚。


方洋洋的表哥收了对方的几千块钱,然后就让他们直接从殡仪馆抱走了洋洋的骨灰盒。


看着结婚当天开心而羞涩的洋洋,谁有能想到,那就是她未来两年的噩梦,生命倒计时的开始。


活着,被婆家人当作传宗接代的子宫,死了,被娘家人看成配阴婚的赚钱工具。


这是方洋洋的一生,也是成百上千个女性的一生。


在法院网站搜索“盗窃尸体案”,各省均有案例。


残害女性的恶俗又何止冥婚这一种,还有“拍喜”


拍喜,也叫棒打求子,曾经流行于我国南方,是一种残害女性的求子巫术。(现在很少见了,但仍存在)



譬如在江苏泰兴某些乡村,如果女人嫁人两年后没有生子,丈夫就会在第三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拍喜。

丈夫纠集一帮朋友,每人手持一条“武器”,通常是藤条、棍子、或铁锹。


埋伏在妻子回家或是买菜的路上,妻子路过时,一帮人冲出来,什么话都不出,直接上手打,有时丈夫还会叮嘱,不要打毁容。


任凭妻子哭喊、求救、流血,都不能停手,就一直追着打,一边打一边大声呵斥:

“生不生!生不生!生不生!”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认为女子不能生育,原因是她身上有邪气。只有经过一顿痛打,邪气才会被打跑,这样女子就可以怀孕了。

(宋德胤 《孕趣》)

也有另一种解释,是说棍棒象征男子生殖器,棒打求子,其实是众人与妻子交合的象征。

(张铭远 《生殖崇拜与死亡抗拒》)


那么,打到什么是个头呢?


打到丈夫出面,提着篮子,把寓意早生贵子的花生和枣子撒向众人。


一边发一边拱手道谢:谢谢谢谢,有了有了。众人方能散去。

(宋兆麟 《生育神与性巫术研究》)


离开的时候还要警告妻子:生不出的话,明年接着打。


在被打这天,妻子不能回娘家。

(《荒诞医学史:中国篇》)

而拍喜过后,妻子轻则肌肤瘀肿,重则伤筋动骨。


最惨的,可能是残疾,或被活活打死。

(胡朴安《中国民俗:闽侯之拍喜》)


个中尺度,都由丈夫把握,如果是求子心切,会授意拍喜的朋友打的久一点,如果是干脆就不想要这个妻子了,就会提前告诉大家,用铁锹、往头打、打狠点。


然后在拍喜当天,故意迟迟不出现,直到妻子被打到断气才出面。


这不仅见于江苏泰兴,在浙江台州地区,拍喜被称为“打生”。


女性婚后未生育,就应该受到神明的惩罚,应跪在神像前,袒露肩膀被鞭打,只有神明宽恕后,才能喜得贵子。

(张茂华 亓宏昌 《中华传统文化粹典 》)


当地人还做出了一首《打生歌》


“打生打生,打尔何不把孩生。跪神前,请薄惩,袒而鞭之呼声声”

(张懿奕《风土人情中的国学》)


而在台州市黄岩地区,会架起一堆火,一帮人抬头的抬头,扛脚的扛脚,把女性放在火上荡来荡去,这叫做“烧懒惰毛”。


他们认为,只要把懒惰毛烧掉了,女人就会乖乖生孩子了。

拍喜的形式多样,但手段无外乎残害女性。

好在,随着民智的开化,社会的进步,这样恐怖的民俗渐渐消亡


因此现代人往往只能从爷爷奶奶辈的口中,听说过拍喜的民俗。


少数会从父母的口中听过,比如结婚当天被新郎的一帮朋友们拿竹子追着打,身上很多地方都被打青了。


之所以用竹子,是因为竹子谐音“祝子”,希望女性早日怀孕,还相信这样可以把女性身上的邪气去掉。


不管用什么打,归根结底都是封建社会留下的糟粕,终将被摒弃。


但如今,在某些落后地区,拍喜仍旧存在,只不过存在的更为隐蔽。


有的是走形式,用小树枝打两下完事。


有的是被全村人追着跑,死命跑,不能停。


有的是在婚礼上被丈夫和伴郎们打


有些是婚礼当天打一遍,要离婚再打一遍,离了还敢再婚也要打。


有的是把妻子放在一口大缸里,边打边问生不生?!


有的是请生过男孩且八字适合的长辈,来打妻子的屁股。


至于原因?


别问,问就是传统习俗


你替人家妻子鸣不平,做丈夫的反嫌你多嘴。


2020年了,仍有无数女子或自愿或被迫的被推入生育的火坑,前有台湾林秀琴,为生子生吞十八只青蛙。


后有名模周丹薇,为生子生喝鸽子血,打14次排卵针,做19次人工受孕。


就连小S,也被爆料在连生3个女儿后,为了生儿子生吞壁虎干。


她们,尚且是有名气,有资历,普通人眼中的“成功女性”。

而在无数平平凡凡的家庭中,有更多女性被生育观和夫家粗暴的裹挟着,拼尽全力只为生下一个孩子。
在去年一则令人痛心的新闻中,男人为了要儿子,让妻子连打九个女胎,妻子身体不好后就离婚了。 不久后,这位女性就去世了。


一尸十命,谁来偿还?


她的丈夫吗?

她的丈夫忙着置办新车,迎娶一个新的“生育机器”,组建一个新家庭。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借狂人之口道出了封建糟粕对人的戕害: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如今过去了几十年,吃人的猛兽虽有收敛,但仍在吃人。即便如此,还是希望大家能够明白,女性不是生育工具,孩子也不是维系婚姻的筹码。


每个女孩在成为母亲之前,都应先成为你自己。

支持的姐妹点个【关注】!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