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杜月笙有哪些做老大的气质?

回答
说到杜月笙,不得不提他那股子“道上”的劲儿,这可不是随便学就能学来的。他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气场,一种让旁人发自内心地信服和敬畏的威严。

首先,他身上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大概是他的“靠山”感。在那个龙蛇混杂的上海滩,靠山意味着你能在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意味着你的话有人听,你的事有人管。杜月笙就成了无数人眼中的靠山。他并非那种只会吆喝的头目,而是真正能为手下人撑腰的人。不论是受了委屈的江湖人,还是在生意场上碰了壁的小商人,只要找到他,总能得到一个说法,一个解决的办法。他的“靠山”不是口头上的承诺,而是实实在在的保护和支持,这种担当,自然就赢得了人心。

其次,他有一种不动声色的智慧。杜月笙不爱把话说满,也不爱把心思轻易露出来,但他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最正确的判断。他看人做事,一是一套一套的,不光是看眼前,更看长远。在处理帮派内部的矛盾也好,在跟那些军阀官僚打交道也好,他总能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让事情朝着对他最有利的方向发展,同时又不至于引起太大的动静。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手段,显示了他过人的眼光和城府,不像那些只会靠拳头说话的莽夫,他更像一个运筹帷幄的智者。

再者,他身上有股子“义气”的成分,但不是那种傻乎乎的义气。他的义气非常有分寸,有取舍。他对朋友,对袍泽,是真的掏心掏肺,有求必应。但也正是这份义气,让他懂得“义”的边界在哪里。他不会因为一时的义气而损害了更大的利益,也不会因为被别人欺负了就乱了阵脚。他的“义气”,是一种成熟的担当,一种懂得感恩和回报的智慧。这种分寸感,让他成为了一个既令人敬畏,又让人愿意追随的老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有一种“稳”的气质。在那个瞬息万变的上海滩,能保持稳定的,才是真正的王者。杜月笙很少有失态的时候,无论遇到多大的风浪,他总能沉得住气。他的脸上,很少看到焦躁或恐惧,更多的是一种从容和淡定。这种“稳”,来自于他对局势的清晰认知,来自于他对人心的洞悉,更来自于他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一个能让周围的人都感到安心的老大,自然就有强大的凝聚力。

总而言之,杜月笙的老大气质,是靠山般的担当,不动声色的智慧,分寸得当的义气,以及超乎常人的稳重共同铸就的。这股子劲儿,不是靠吼出来的,而是沉淀在骨子里的,一种由内而外的领导力,让他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传奇人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杜月笙幼年父母双亡,被姐姐姐夫抚养,由于经常偷钱赌博与姐夫关系极差,姐姐被迫将杜月笙送到浦西去做水果行学徒,做学徒时滥赌被开除,从此成为小瘪三,在英法租界三不管地带偷抢为生。在流氓群中混迹久了,因为鬼点子多,被称为军师,经常伙同朋友威胁泼粪来勒索商户,后来年纪大了有些资产,开始经营毒品和赌博生意。

上海当时帮会流行发行彩票,基本全是假的,等同于诈骗,根本不可能有人中奖,杜月笙靠摆流动摊诈骗和零售毒品为生,后来在赌场给人看场子时结识了黄金荣,与黄金荣的老婆关系逐渐升温,借此终于得势。

杜月笙能够如此势力广大的原因是,作为新一代的帮会人物,他、张啸林等人不再像前辈一样甘于默默无闻,而是高调作势慈善、花钱收买媒体洗白、改变组织形象,走到更高更白的平台上去了。那时上海的《申报》等大报纸与数不清的小报纸几乎都有杜月笙的股份,在45年以后杜月笙失势时还曾经利用上海的一些报纸与政敌展开骂战。

直到今天,仍然有许多自带干粮的被洗脑者牙牙学语的重复着那些报纸中所传言的杜月笙之美德。如今能够想起的,最贴切的就是刘汉,未倒台时多少媒体收了钱或者是纯粹自带干粮的美化他,称他是有责任心的企业家,干了多少慈善云云。

欺世盗名之辈很多,稍微看便看得清楚。


还有一点是,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他得势是他身为上海本地派,张啸林做了汉奸,黄金荣年老昏聩,王亚樵早死,他的运气太好,被蒋介石当做控制上海的依靠。他认识了宋子文,四大家族愈发得势,他也鸡犬升天。

时也命也运也,没必要太神化过去的人物,借古非今是很无聊的事情,多少浑人到死了,几百年过去了,就被美化成善人、智者,太可笑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