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最新一批游戏版号公布于今年7月22号。
顺便提一句,在文件定性里,“通过网络下载”的单机游戏也属于“网络游戏”范畴,也是要版号滴。
所以我没啥看法,增强语言能力和网络知识才是正经。
@七海nanami 提到的“正能量”一词的起源,更确切地说是一个舶来词的本土化过程。Positive energy 一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逐渐脱离物理学正能量定理进入社会大众,是作为欧美盛行的以“冥想瑜伽等方式从宇宙吸收有益能量至人类生物场”,与作为该词起源的严谨的物理学理论恰好相反,是一个纯粹的臆想反科学理论。
随着这一概念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中国,正能量一词发生了有趣的变化。起初与仍与欧美的词源相同,但从 2001-2002 年开始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逐渐从社会基层开始流行,将其与正面的积极乐观态度相联系,2012 年伦敦奥运会火炬传递期间微博用户开始大面积传播,也就是在同年,在与美国前总统卡特的会面中,中国政府正式使用了该词,并在日后将其纳入宣传领域,标志着从过去苦难叙事为主到当下与积极向上并存、官方媒体从被动参与到主动互动——或者说重新掌控主导权的过程。
参考:
1、http://www.gov.cn/ldhd/2012-12/13/content_2289895.htm
3、The Ideological Function of “Positive Energy” Discourse: A People’s Daily Analysis
就跟电影就是不分级一样,原理和结果大家都懂。
存档
我反对版号。
所以我就只去港澳台和其他国家上线。 o(* ̄︶ ̄*)o
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提高文学艺术水平,创作出无愧于我们伟大人民、伟大时代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和表演艺术成果……
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
写什么和怎样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
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
毛星云 来生在美国做3A 吧
这项规定在2016年就已经全面施行了。
如今只是官方正式宣布,对游戏公司来说不过是抛弃了最后一丝幻想——这项临时政策最终变成了正式的法律规定。
这项规定也基本确定了未来中国每年能进入市场的游戏数量不超过1500款。
毕竟这是文化部审核工作量的上限。
所有游戏内容全靠人力审核,每年几十万款游戏是100%不可能全部审完的。
大部分游戏公司可以准备解散转业了。
每年1500个版号(可能还不到),基本都会落在大公司手里,他们有更充分的渠道与关系,更重要的是他们能等得起。
小公司面临动辄一年半载的审核期(还大概率要多次返修),资金链拖不起。
出海需要专业的本地化团队,事实上也是大公司的专利,小公司没门路的。
个人开发者缺乏渠道,也没有能力与相关部门进行长期、专业性的沟通,独立游戏在未来能正式上线的应该会极少。
从某种意义上,这是在加剧垄断效应。
从2018年至今有近5万家游戏公司倒闭,预计未来几年依然会保持该趋势。
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因为沉迷游戏而造成的恶性事件,对于社会的影响并不好。
甚至有些触及了当下的政治红线:
如各种舰娘游戏出现了大量美国、日本等敌国军舰为为原型的人物形象,涉及美化敌对国家,严重挑战了主流思想。
以及英雄联盟EDG夺冠时,武汉光谷出现的大量人群非法集会,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反响,几名组织者都被当场拘留。
以及一些掺杂反中内容的境外游戏肆意传播,影响了许多三观未成的年轻人(如战地4、使命召唤9、瘟疫公司等)。
在外部环境愈发严峻的当下,为了防止敌对国家的渗透,这是必然要做的。
毕竟舆论思想阵地是必然要严格控制。
总体而言,不会影响玩家的游戏体验。
中国的社会现状决定了游戏作为文化产品的一部分,不可能完全不受监管。
只有保证精神上的健康与安全,才能促进社会公德与进步,减少犯罪倾向。
就像《绝地求生》这种鼓励杀人的游戏就永远不可能光明正大的拿到版号。
游戏和电影、网文一样,必然正能量。
为什么没有版号的游戏就没有正能量呢?或者为什么有版号的游戏就有正能量呢?
如果一个游戏,在它的版号在批准前,是有正能量还是没有正能量?
真心爱游戏,做游戏,不为了赚钱的人。不在乎上线运营,单机也不需要上线运营。
对于那些做rpgmaker的,独立游戏的,完全免费mod的,免费汉化的…我一直都很敬佩,人家是真的用爱发电。
做网游要版号的无非就是赚钱,做更好的游戏能赚更多的钱,做传奇一刀999比3a赚我干嘛要去做3a,吃力不讨好不是?
审核少一点不是什么坏事,起码那种自动升级自动打怪的手游少了一大堆,想玩大作玩国外的去。
至于文化入侵,别担心,不存在的。flashplayer来中国安家才多久被咱们带坏成啥样子。就那西方破文化,不是我吹,来咱们这呆几年回去绝对是妈见打系列。
恭喜我们未成年了
咱们暂且不谈先审批还是先上市,我纳闷的是,这明明是个管理方法问题,为什么要叫做“游戏正能量独立计划”?法律问题为什么要用一个道德形容词来注释?
以及后面跟着的“及时跟进元宇宙等新业态产业的发展,努力推进创新产品,掌握关键技术,构筑核心优势”等正能量满满的描述,跟前面的法律问题有任何关联吗?
还是那句话,要划清楚法制还是人治的界限,什么样的游戏可以上线,什么样的不可以要用法律的标准来衡量,而不是道德的标准,因为道德这玩意有着强烈的主观意识,用道德来审批项目直接就是告诉游戏厂商把精力花在揣摩审批人的个人喜好上,这不仅容易滋生腐败,也会浪费社会资源。
把审核游戏的标准的条条框框说清楚,游戏公司制作游戏就按照这些条条框框制作,最起码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辛苦很久最后审批不过而浪费的人力物力(当然,只要有名额的限制肯定有审核不过的情况,但是总比瞎子摸象的制作要效率的多)
法律是标准,人治是辅助才是一个正常的流程。
这不是已经好几年都已经正式实施的事么?
今年发版号数量减少,5个月没发版号的意思看起来是今年的版号限额已经满了,肯定得等到明年继续放新号。
对个事造成的后果我不太懂。但我知道,5个月没发版号,王者荣耀照常更新,和平精英照常更新,原神照常更新。
所以看起来,在现有游戏内提供新活动新内容是不会受到版号影响的。
有的人问斗地主怎么正能量,但我仔细想了想,斗地主完全可以做成开放世界内的一个小游戏吧,没必要独立做成一个游戏,又占一个版号(宝贵的资源)吧。
就一个崩三内部就已经有下棋,横版射击,跳跃,吃鸡,MOBA,ROGUE,等各种玩法。
而和平精英也同样内部有各种各样的小游戏。
其实未来的发展方向或许还真的就是类似元宇宙的模式。游戏产商的一种应对就是创建一整个宇宙,给这个宇宙以完整的故事跟世界观,然后在这个宇宙内部可以不断的增加剧情,引入新的小游戏,不会受到版号的限制。这样的话,你一年做多少个小游戏在自己的这个宇宙内应该都是没啥问题的。只要能把握好appstore送审上线周期就行。
至于,没有自己的游戏的公司怎么办?我想起了股市的买壳上市,直接买个有版号但快黄掉的游戏,给这个游戏持续更新增加新内容,不就结了?
最后我猜,未来的应对措施大约如下:
凭借智能机起飞的中国游戏,在经历近十年的充分市场竞争中,终于冲出国门,拿下了全球近乎四分之一的市场。2020年,中国文化工业的产品也历史性地敲开了欧美的大门,成为西方文化市场的主流产品。
现在,这个产业要消失了,就像行将咽气的网文行业。
这是我之前针对原神的评论,原神的成功,让我对中国游戏工业满怀信心。我看到中国手游领先全球进入开放世界时代,我相信中国手游会占领全球市场,陪伴全球下一代人成长,我居然还志得意满声称历史会证明一切。
我看清了无形的市场,但是看不清有形的手。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一叶落知天下秋,来年就是秋风扫落叶了。
继续啥都管且致力于打压不同声音的话,马老师的《寂静之城》即将成为纪实文学。
资本在我国有你们口中说的十分之一那么强也不至于会变成这样
搓着麻将打着牌,喝着小酒泡着妞,然后对孩子说你别玩游戏,那玩意不健康。
有些东西不是可口可乐,全世界一个味道,但非常可乐是真tm难喝 ,厂家还非得按着头让你给好评
请务必教教我,怎么在麻将牌九斗地主中加入正能量内容,让我开开眼
作为游戏美术从业人员表示其实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实施了。
至于正能量计划早在17年我刚入行是就已经体会过了,那时候画了一个两头身的Q版女性角色(就是那种大头娃娃。),随手在胸前加了半根弧线。然后被打回来了。。。过于暴露。
从那以后我的危机感其实就已经爆棚了,后面逼着自己去A站(国外插画网站)上发作品。看能不能接到国外的外包单。现在已经算是比较稳定了。而且我也在有意识的往商业插画方向转。预估未来近五年内我自身风险应该不大。
另外就是虽然国内不停的有游戏公司死掉,但是对于有经验的游戏制作参与人员其实就业环境还是不至于太差的。像我的话基本一个月左右会接到一个猎头的电话,boss直聘上也每天20+的询问信息。
但是对于想入行的新人朋友来说,那就是地狱了。从程序到策划到美术都不太愿意带新人玩。因为现在这个行业各个是卷王,除了大厂其他都是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要么就是特别专精类似lol里面的绝活哥那种。但是新人,干起活来效率可能不及人的五分之一,能力也不精。基本堵死了。所以有考虑转游戏行业的朋友千万不要去什么实体培训班了。到时候交个3w学费浪费一年时间出来后是真的会有种49年入国军的感觉。像我这边就是又急着要人,然后我每天看30+以上简历。到现在为止已经2个月了还没招到。
另外至于说有的家长觉得游戏祸害了他们的孩子,这个其实没什么好说。我觉得麻将这个东西又是赌博又是疫情爆发点。不如禁了吧。我觉得禁麻将一样能达到甚至超过禁游戏才能达成的目的。
什么?你不打麻将,只是因为工作忙没时间陪孩子。怎么,有时间生没时间教嘛?那你生他干嘛?想着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就赚了,单车变草鞋就怪别人咯。
我真是服了。
国外文娱行业向来是解决就业的大户,日本这边ACG相关从美术,程序,特效,到声效,配乐,配音,都是能养活起一大堆培训学校和从业者的,而且日本的垄断程度比国内低,从大公司到个人工作者都能找到一个位置。
国内越产业升级工业能解决的就业越少,这是肯定的,这时候肯定要靠文娱产业来解决一部分就业,文娱行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构成,因为人在文化产品上的需求是多元的,不会出现一种商品占据市场一半以上的销量。
国家是不是觉得全国人都玩一款游戏,所有收入都归一个厂家,审核人员就审一款游戏,这才是游戏行业最理想的状态?
现在每年毕业生这么多,你工业又在产业升级,能解决就业的行业又被锤掉了,得,躺着吧。
不敢有看法。
一直以来的东西强调一下而已
性质不变、程度(可能)加深,没啥可看的
不过比较好奇
那些——
《限制网游利好单机》
《限制班号倒逼精品》
《早该管管了》
《XX活该被砸》
《会XX的不会受影响》
——等等名著的作者们
最近这段时间什么想法?
只规定了没有版号怎么样,却没有规定怎么才能拿到版号
什么叫权力寻租啊
很简单,独立游戏被打死了呗
首先我们要搞明白一点,那就是版号目前看来是越来越紧的。时不时就来一个几个月没有游戏过审。而就算是恢复了审查,审查的人员注定有限,每年审核通过的只有那么多。而在这种情况下,大厂有钱有渠道,而本来被所谓倒逼的换皮垃圾游戏,页游厂商富得流油而且往往有老游戏底子,大不了多开几个服,钱一样哗哗的挣。本来被“严打”的赌博手游……人家根本不理你。岂有贩毒还缴税的道理?地下运营,服务器建在缅甸马来西亚台湾的,你拿什么管嘛。所以在总量一定的情况下,需要合法售卖而又相对缺钱的独立游戏生存空间就会受挤压。
毕竟独立游戏的作者只有一个或者三五个人,终究不可能有大厂的专门部门这样的一群专业人士和有关部门扯皮。来回返工几次,这里改一下那里和谐一下,人直接就没了。太吾绘卷这种借口送审跑路的先不谈,中国式家长现在还在审着呢……
而“出海”在政策逐渐变紧的大环境下吃枣药丸。指不定哪天就有什么家长炮轰Steam等境外游戏平台,境外网络游戏腐蚀青少年的新闻上头条,然后直接就都没得玩了。出海的游戏就得去做本地化和其他国家厂商竞争成本毫无疑问的会提高。即使维持现状,Steam玩家终究还是少数……难以形成规模。
其实游戏行业人下人的局势是注定的了,这和创作门槛不无关系。我个人认为在国内,越是创作门槛低的行业审核就越严。如今网文妖魔鬼怪都被换成了唯物主义战士,男主个个都是有后宫的太监。游戏行业搞防沉迷,收紧版号,石油血,不准出现字母啥的……其实都不过是文化管制的借口罢了……
请观看郭德纲,于谦合作的相声
《你要高雅》:
现截取部分:
郭:什么叫俗,什么叫雅?
于:区分。
郭:我认为啊,单纯的高雅不足以构成世界。
于:哦。
郭: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才是真正的艺术。
于:那是。
郭:毛主席教导我们说,
于:嗯。
郭:文艺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
于:对。
郭:一味高雅,一味拔高,只能说你故意地违背主席的理论。
于:嚯~这大帽子扣得。
郭:就那个货你就得这么治他。
于:是呀,哦,就下着套儿。
郭:实话实说。
于:啊哈。
郭:老话儿说得好,是不是,雅与俗之间互相包容。
于:哦。
郭:只有包容,才能够雅俗共赏。
于:并存。
郭:好些人看不透,
于:嗯,
郭:老觉着什么什么高雅,什么什么低俗。什么高雅,什么低俗?
于:是呀。
郭:有人说了啊,
于:嗯,
郭:听交响乐高雅,
于:那倒也是。
郭:看相声就低俗。
于:嗨。
郭:听明星假唱高雅,
于:哦。
郭:看网络原创低俗。
于:这么分呢?
郭:看人体艺术,高雅,两口子讲黄色笑话,低俗。
于:嗨。
郭:喝咖啡高雅,吃大蒜低俗。高尔基先生教导我们说,
于:说?
郭:去你奶奶个纂儿吧~
于:高尔基他们家这亲戚还真全。
郭:什么叫雅,什么叫俗?牙佳为雅,人谷为俗。
于:这是字儿这么写。
郭:一个牙字儿,一个佳字儿,这字儿念牙。
于:对。
郭:嘴里说出来的,吃饱了没事儿坐那儿叨叨叨,叨叨叨,说出来的,这叫雅。
于:哦这叫雅。
郭:单立人儿,一个谷,五谷杂粮的谷,这字儿念俗。
于:对。
郭:吃喝拉撒,这是俗。
于:哦。
郭:人可以不说,就是说,你可以不需要雅的东西,
于:哦。
郭:但这俗,你离不开。
于:都得俗。
郭:雅与俗,俗与雅,相辅相成。
于:离不开谁。
郭:离不开。喝着咖啡,就打算,秋水长天一色。
于:哈哈。
郭:好些个高雅的人,喷了香水儿,我都能闻出人渣儿的味儿。
于:骨子里的。
郭:二丨十年来经过这么多的坎坷,现如今,
于:嗯,
郭:我已做到,阅遍天下毛片儿而心中无丨码的境界。
于:有码没码我不知道,反正肯定看得挺全。
郭:过两天还你。
于:嘿,我的呀?没借给你这东西。
郭:我跟您说,俗的东西没有了,高雅的就不复存在了。
于:都是相称的。
郭:这两者是一回事儿呀,
于:辩证法。
郭:只有俗才能让人接近你艺术。
于:对。
郭:艺术并没有高低之分。
于:哎?
郭:说句俗话,话剧和郭:片都是给人带来快乐的。
于:嚯。
郭:真的,话粗一些,
于:嗯,
郭:道理是真的。上流社会的人从来不看三丨级片
于:那好,
郭:他来真的。
于:嚯~~~还不如看呢。
郭:你可以不同意我的审美观点。
于:嗯。
郭:但你无权剥夺我审美的权利。
于:这对。
郭:让我和人民群众保留一份俗的这个权利。
于:嗯。
郭:文言说的好,庶子不足以驳也。
于:这是,
郭:再次重申,
于:恩,
郭:高雅不是装的,
于:嗯,
郭:孙子才是装的。
于:实话实说,
郭:我有时候看他们装我都来气。
于:生气呀。
郭:好好日子好好过吧,一天到晚都怎么了。
于:啊?
郭:一上公共汽车,挤的跟酸梨似的,他还抻出一张英文报来。你准认识么?
于:那不知道。
郭:马路边儿也是一说话,一半儿中国话,一半儿英语。
于:啊?
郭:买苹果也是,hello,大爷。
于:大爷?
郭:我look一look,他要看看。您这郭:apple是5块钱七斤么?
于:什么乱七八糟的。
郭:你都买了烂苹果了,你得瑟什么呀,你这是。别两掺着说话。竞这个货。
让我们用张三做例子,算一下禁游带来的收益:
张三是一个年轻人,每天工作8小时、游戏8小时休息8小时。8小时工作收入160元,他拿出10元用于游戏充值,另外150元用于维持生活。
现在如果我们全面禁游,并通过通货膨胀将物价推高50%。张三的生活成本从150元增加到225,不过由于不玩游戏他能够少花网费,大约还能节省5元。220元就够他生活了。
为了赚够生活费,也因为没有游戏可玩,张三每天加班2小时,按照1.5倍工资计算:160+20×1.5×2=220
赚到的钱刚好够生活。
但是,由于亿万个年轻人都选择加班,而企业没那么多工作可做,就会有某个李四失业。失业的人增加了,人们为了找工作就要降低薪资要求,企业就可以进一步降低工资。张三的公司将他的时薪从20元降低到11元,这样张三每天工作16小时,收入是:
11×8+11×1.5×8=220
这样一来,张三的账面收入没有降低,还解决了没有游戏可玩无所事事的问题。
通货膨胀后220元的购买力相当于之前的157元,企业支付更少的钱,购买了多一倍的劳动力。
企业增加的获利至少100元,而唯一遭受损失的是游戏公司,游戏公司减少了10元的收入。
增值税的税率远大于服务税,这100元差不多要交13元的税,而游戏公司10元的收入最多只交1元的税。
这样一来,国家的税收增加了、企业的利润增加了、张三免收游戏负面价值观的毒害,可谓三赢。
哈 哈哈 哈哈哈
行 ,让更多人关注现实吧,
就是已经寄了的苏联和纳粹 都知道要创作本民族的文化 传播出去
有人问,为什么国产游戏没有光……为什么国产游戏做不到3A……为什么国产游戏难以复兴……
真苦涩,我都难以启齿啊……
在这个环境下,谁敢做年饭的3A流水线,身家够造吗》身家够造,有市场吗》有市场,有身家,人才够吗》人才够,有市场,有身家》每年都能得到版号吗……
闭环结局……谁都知道这一开始就是结束……那干嘛不做圈钱……一个版号圈几年……跑路……换个皮……继续圈钱……
创意什么的有什么用,创意,题材,能得到版号吗?
明显换皮最省时省力,流水线最成熟。
你千辛万苦做一个细致到头发丝都飘逸的模型,然后胸大被和谐了……下次,你还会愿意花几个月的功夫吗?直接用上次过审的素材不好吗……老板高兴,打工人高兴,XX也高兴,大家一团和谐。
我个人揣测,所谓的,“玩物丧志”的思想,导致这个产业始终被各个方面压制,大家都觉得这个不是个事,没人太在意,毕竟这和导弹飞机确实不值一提。
就像我今早看的一个视频,讲了新国标电动自行车没有后视镜,这很有意思,说是讲这么做是保护国产企业……我冷静想想也对,反正电动自行车又不是飞机坦克的,又不是啥国家大事,你好意思让日理万机的老爷们费脑细胞吗?
开不起小车,走路啊,坐地铁啊,反正他们又不要走路,走哪都有小车。
至于要骑的,哪还没点交通事故啊,和老爷们有啥关系……
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