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觉得瘟疫是女巫搞出来的,那么烧女巫至少可以保住江湖郎中,烧江湖郎中可以保住黄四郎,烧黄四郎可以。。。
如果可以烧神仙的雕像,那么一定要加码将其推倒碾碎丢大海。
反正不是我的错,也不能说是你的错,那就挑个最不反抗的大家都觉是他的错的东西先过了今天再说。
科学的悲哀就是总是少数人能够掌握却很难广泛推广,连科学思维都推广不了。
然后大家全体短视频,快销时间,快餐视频,民科泛滥却无法监管,情绪高涨无处发泄饭圈收编,只能再去落实主体责任,要么干脆把科普也关了彻底饭圈化。
最后大家总能找到让自己开心的事情。然后让想做点东西人也没有啥希望。
最后大家继续自我安慰不土没有战斗力,
舆论工具都在别人手里,
改个数据加个祖国征服宇宙满足欲望,
然后孔乙己,我的5000年怎么就没个裁判识货呢?
任何头疼医脚的医生都不会第一时间让人放心,三十年了头疼医脚还没治好病还要继续抱着脚舔就不是医术问题了,如果不是该看看脑子,那么只能说,不说了。
就此事来说,对我是没啥直接影响的,看众多回答里的“哀嚎”,在此写写个人看法。
我很早就对我国的游戏产业的发展不抱什么希望了,国内游戏方面的新闻,常常是一点小波澜就大惊小怪大呼小叫,例如最近,就铺天盖地的黑悟空分析,我国游戏产业“又”要达到国际水准了,事实上,3A游戏整体已经进入瓶颈,我不想长篇大论说这个了,单机游戏产业已经很难有大的扩展了,唯有中国市场还有一些开拓空间,但中国市场虽然不能说是完全没有开拓空间,其市场潜力也并没有一些人认为的那么乐观。
由于中国特有的环境,游戏市场中网游具有压倒性的优势,部分单机玩家幻想着网游玩家能够转化为单机玩家,而我对此持怀疑态度,在可见的未来,单机玩家确实会有一定的增加,但对中国游戏市场的大势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以上废话一言概括之,在我国,网游玩家仍然会是压倒性多数。
近日的所谓“游戏禁令”其实是早在2019年就已经下发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的加强版,区别只在于,它对游戏时间进行了更严格更准确的限制规定,然而落实起来,效果并不会比2019年版造成更大的影响,除非有关部门事实上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督。
政府真的有能力进行这种监督吗?目前的防沉迷系统,说白了就是落实游戏实名制,对游戏厂商来说,无论政府如何强调,他们也是没有动力去落实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的,所以除了早已有之的游戏实名制,游戏厂商不会有其他实际行动,而政府有关部门呢,除了发发文件展现一下威风,证明自己在工作以外还能想出啥实际手段事实上限制未成年人玩游戏吗?
这里我还想提出一个问题,关于政府部门的工作职责我理解的也不多,所以我姑且是请教的态度疑惑。国家新闻出版署究竟凭借什么权力对游戏产业拥有如此大的话语权?国家新闻出版署的职责是【贯彻落实党的宣传工作方针,拟订新闻出版业的管理政策并督促落实,管理新闻出版行政事务,统筹规划和指导协调新闻出版事业、产业发展,监督管理出版物内容和质量,监督管理印刷业,管理著作权,管理出版物进口等。】这里,对出版物的监督管理审查之流或许勉强可以和游戏沾边,但游戏算不算出版物?这还是个有争议的话题。即使将游戏算作出版物,国家新闻出版署是否有权力管辖到游戏的经营环节的众多细枝末节以及规定受众的严格限制?我搜索到的旧闻,文化部认为网络游戏不是出版物https://ent.163.com/game/10/0622/11/69PFTVH200313RAU.html
摘录一下【因此,想强调两个观点:第一,网络游戏不是出版物;第二,网络游戏的行业管理存在着出版环节,出版环节由有关部门进行管理。】国家新闻出版署或许对游戏的能否引进和运行有着审批权,但如果游戏审查通过了,国家新闻出版署是否还对游戏如何运营有指挥权?换个例子来说,假设一本书通过审查可以公开出版售卖,国家新闻出版署难道有权力要求出版社、书店等营业方控制必须在某一时段才能卖书或者只有某些人才能随时买书而另一些人则只能在特点时段买书?
即使国家新闻出版署有权力指挥书怎么卖,它似乎也没权力管游戏怎么运营,至少曾经没权力管。
文化部和旅游部合并之前,关于文化部的职责有这条【拟订动漫、游戏产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协调动漫、游戏产业发展。】而现在的文化和旅游部,和游戏有关的职责完全看不见了,其中的事由咱也不敢瞎猜。
总结一下,政府有关部门下发的文件在实施上有很大困难;国家新闻出版署对游戏产业的指挥权来源为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