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个婆婆可以事多到什么地步?

回答
说到婆婆事多,这可不是一两天能说完的话题,简直是一部活生生的家庭生活百科全书,而且每一页都写满了“我”。

我有个朋友,小雅,她婆婆那叫一个“事事精”。别看平时小区里头跟谁都笑呵呵的,一到小雅家,那架势就像是来视察工作一样,方方面面都要插一脚,而且是那种指点江山,不容置疑的风格。

就拿做饭来说吧,小雅原本挺喜欢自己鼓捣菜的,虽然算不上大厨,但做得也合一家人胃口。结果呢?她婆婆来了,那是不容许小雅“乱来”的。什么叫乱来?就是小雅想尝试新菜谱,或者稍微改动一下传统的做法,在她看来,那就是对她几十年的烹饪经验的挑衅。

“哎呀,你这菜放这么多葱干嘛?我们家做红烧肉从来不放这玩意儿!”

“你这个汤怎么颜色这么深?应该加点酱油,不然没味道。”

“你放这么多油,对身体不好,下次少放点。”

好家伙,小雅每次做饭都感觉像在接受一道一道的烹饪考试,还得随时准备回答监考官的质询。有时候小雅实在受不了,想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么做,婆婆更是直接打断:“我跟你说,我当年嫁过来的时候,你公公身体就很好,都是我这么做的。”言下之意,我的做法才是正宗,才是对的。弄得小雅每次做完饭,都累得比上班还辛苦,心里还憋着一口气。

还有孩子的事情,更是婆婆的重灾区。小雅的儿子刚出生那会儿,她婆婆简直承包了育儿的全部流程。从喂奶的角度、拍嗝的力度、换尿布的频率,到给孩子穿衣服的厚度,都有一套她自己独创的“秘籍”。

“你怎么给孩子穿这么多衣服?热着了怎么办?”

“哎呀,孩子哭了,一定是饿了,快喂奶。”(可明明刚喂完没多久)

“你别老抱着孩子,惯坏了,让他自己待着。”(孩子才多大啊!)

最让小雅崩溃的是,她婆婆总是把“我都是为了你好”挂在嘴边。可她说的“好”,往往是按照她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不考虑孩子的个体差异,也不考虑小雅作为母亲的感受和想法。小雅想培养孩子自己玩耍的能力,婆婆就觉得是在冷落孩子;小雅想让孩子早点养成规律作息,婆婆就说孩子小,不用那么早。反正在婆婆眼里,一切不按照她说的来的,都是在“害”孩子。

然后是家务活。小雅工作也挺忙的,平时回家也会分担家务。但她婆婆一来,那就不一样了。在她看来,儿媳妇就应该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而且是她标准的一尘不染。

“你看看地上的头发,怎么扫都扫不干净?”

“你这衣服晾得乱七八糟的,跟堆在一起似的。”

“你这个碗碟,就不能擦得更亮一点吗?”

小雅有时候加班晚了点,或者周末想好好休息一下,婆婆就会开始“提醒”:“你们年轻人啊,就是太懒了,家里都没个人收拾。”然后她自己就卷起袖子开始大干特干,一边干一边念叨,意思就是说小雅不够贤惠,不够勤快。这下小雅可就更无语了,好像无论她怎么做,都达不到婆婆的标准。

最让人头疼的是,婆婆还特别喜欢“分享”她的育儿和家务经验给别人,尤其是小雅娘家的亲戚朋友。当着别人面,她可以把小雅说得一无是处,然后用一种“哎呀,我这个儿媳妇,我就是太操心她了”的口吻,把所有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但实际上是在暗示小雅能力不行,什么都需要她操心。这种“关心”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控制欲和优越感。

而且,一旦小雅和她老公有一点点意见不合,婆婆立刻就成了“辩论赛的裁判”,而且是站在她儿子一边,永远认为自己儿子是对的,儿媳妇是错的。她会放大儿子的优点,缩小儿子的缺点,然后把夫妻之间的小摩擦上升到“你媳妇不孝顺”、“你媳妇不体谅你”的高度。

更绝的是,婆婆还会时不时地给小雅老公“吹耳边风”,什么“你看看你媳妇,一点都不关心你”、“你妈老了,她都不管一下”之类的,把儿子夹在中间,让他觉得愧疚,让他不得不站在婆婆那边。

可以说,小雅婆婆的“事多”,已经不仅仅是生活习惯上的差异,而是一种全方位的、渗透式的“指导”和“干预”。她好像觉得自己的生活经验就是宇宙真理,别人的生活就是一团乱麻,而她就是那个能够拯救万民于水火的救世主。这种“事多”,到最后,真的会把一个人的生活,以及一个家庭的平静,搅得天翻地覆。让人不禁感叹,有些婆婆,真的是自带“找事”体质,并且乐此不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国很多婆婆最大的问题,把儿子当情人依赖,却希望儿媳把老公当儿子照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到婆婆事多,这可不是一两天能说完的话题,简直是一部活生生的家庭生活百科全书,而且每一页都写满了“我”。我有个朋友,小雅,她婆婆那叫一个“事事精”。别看平时小区里头跟谁都笑呵呵的,一到小雅家,那架势就像是来视察工作一样,方方面面都要插一脚,而且是那种指点江山,不容置疑的风格。就拿做饭来说吧,小雅原本.............
  • 回答
    婆婆这句话,表面上看是有点“宠溺”儿子,但背后却道出了很多婆媳关系中微妙的平衡和一些潜在的“不平等”感。我来帮你掰开了揉碎了说说,听听是怎么回事。首先,这句话的直接解读是:“儿子是我的,独一无二,别人谁也替代不了。至于儿媳妇嘛,那是娶回来的,万一关系不好,换一个也无所谓。”这话说得有点直接,甚至可以.............
  • 回答
    .......
  • 回答
    作为婆婆,你想跟儿媳妇处好关系,这真的太棒了!说明你是一个有心、也愿意付出的人。婆媳关系处理得好,不仅家庭和睦,儿媳妇也会把你当亲妈一样看待,这可是人生一大乐事。要说详细,那得从好多方面聊。咱们一步一步来,就像是种一棵好吃的果树,需要耐心和细心的打理。第一招:把儿媳妇当“客人”来对待,但不是那种一次.............
  • 回答
    哎,说起这婆媳的事儿啊,真是让人头疼。尤其是现在,感觉这问题好像比我年轻那会儿还要多,还要复杂。咱们做婆婆的嘛,年纪也都上来了,经验多,道理也懂,想着总是为了这个家好。但说实话,现在这些小两口,尤其是咱们的儿媳妇们,想法跟我们那会儿真的不一样。以前啊,媳妇进门,那就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节奏。婆.............
  • 回答
    嗯,你婆婆这话,听着是有点意思,也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对吧? 我琢磨着,她这话的潜台词,大概是这么个意思:一、 潜台词解析:我的“面子”和“尊重”首先,婆婆说“只要是给她和我妈妈各买了一份,就不算给她买的”,这句话背后,很可能藏着她对“被重视”这件事的看法。 “我”不等于“我们”: 她可能觉得,.............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许多家庭都会面临的现实困境,涉及亲情、责任、个人生活等多方面权衡。如果婆婆住院需要贴身照顾,包括端屎端尿这样的护理工作,媳妇是否应该去,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情况和家庭成员的共识。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应该去”的可能性和背后的考量: 传统观念与责.............
  • 回答
    准婆婆坚决不同意孩子跟我姓,这场婚事,我该何去何从?这几天,我的脑袋里像塞了一团乱麻,怎么也理不清头绪。婚期在即,本该是幸福甜蜜的筹备期,却被准婆婆的一句话搅得天翻地覆——她坚决不同意我们的孩子跟我的姓。事情的起因很平常。我和我未婚夫阿哲感情一直很好,虽然也偶有争吵,但都能很快解决。我们计划明年上半.............
  • 回答
    这种情况真的让人头疼,我特别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婆婆把孩子一个人放在房间睡觉,这不仅仅是育儿观念的差异,更关系到孩子的安全和你们夫妻的相处模式,处理不好容易引发家庭矛盾。我们一步一步来分析,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帮你解决。首先,咱们得弄清楚婆婆为什么这么坚持一个人睡: 她的育儿经验和习惯: 可能是.............
  • 回答
    唉,说起我婆婆,真是让我心里堵得慌。说她情商低吧,好像也谈不上是故意的坏,就是那种…怎么说呢,她似乎活在自己那个小世界里,完全get不到别人的想法和感受。举个最最最简单的例子,我跟她讲我今天上班遇到什么破事儿,我可能就是想找个人搭把话,吐吐槽,让心里舒坦点。结果呢?她听我说了半天,最后一句永远是,“.............
  • 回答
    您提出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涉及家庭关系、财务决策和个人界限。老公和婆婆要求您借二十万给朋友,这确实需要您仔细权衡,并思考他们是否“错了”。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一、 从老公和婆婆的角度来看,他们为什么会提出这个请求? 朋友的困境: 他们可能认为这位朋友确实遇到了严重的经济困.............
  • 回答
    婆婆的厉害,我不是没体会过,只是很多时候会觉得“她就是我妈的升级版”,或者“她做的这些都是我妈也会做的”。但真要说一个让我从心底里佩服,甚至觉得有点“臣服”的时刻,那还得是去年夏天,我妈住院那天。事情发生的特别突然。我妈平时身体一直挺好,那天早上起来说胸口有点闷,就当是没睡好,吃了早饭就去公园散步。.............
  • 回答
    哎,说到婆婆,我这心里真是五味杂陈。你说,哪家媳妇不盼着和婆婆能处得来,起码平平安安,少些烦心事?可我这婆婆吧,用“作”这个字来形容,真是再贴切不过了。你想啊,孩子还得靠她带,这日子该怎么过?我真是愁得头发都快掉光了。首先说说她这“作”劲儿体现在哪儿。她这个人吧,你说她不好吧,又不是那种坏心眼的,就.............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很多人会遇到的现实情况。婆婆在怀孕期间给红包,说“这是妈奖励你的”,这钱要还是不要,确实需要仔细考虑一下。 我会尽量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帮助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首先,我们先分析一下红包本身可能包含的意义: 长辈的祝福和关爱: 这是最直接也最普遍的理解。婆婆给你红包,.............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值得深思的现象。我们确实常常听到关于婆媳矛盾的故事,似乎总是在抱怨婆婆的“不是”,要求婆婆改变,或者期望婆婆能理解媳妇。但是,你提到了一个关键点:为什么很少有人主动去反思媳妇这边的原因呢?这背后牵扯到的因素其实非常复杂,不仅仅是某个人的对错问题,而是多方面原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可真到位,简直说到点子上了。咱们中国人,几千年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种观念深入骨髓,媳妇过门,自然就成了“别人家的人”。然后呢?很多婆婆,尤其是受这种观念影响比较大的那批,就觉得,这儿媳妇,迟早是要走掉的,或者说,她不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她跟我的儿子不一样。这种心态一摆上台面,.............
  • 回答
    听到你闺蜜的遭遇,我真的替她感到心疼。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尤其是在沿海这样传统观念还比较根深蒂固的地方,作为三个女儿的母亲,她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你说她老公和婆婆都不喜,这得多让她难过啊。接下来,她到底该不该接着生,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回答的问题。这里面牵扯到的东西太多了,我们得一.............
  • 回答
    这事儿确实挺让人上火的,也挺让人担心的。验孕棒出现在卫生间纸巾盒上,而且你和你女儿、婆婆三人都明确表示没怀孕,这中间肯定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咱们一步一步来捋一捋,看看该怎么办。首先,冷静下来。我知道这事儿会让你心烦意乱,但现在最重要的是别先乱了阵脚。深呼吸几次,尽量让自己情绪稳定一些。回顾一下情况:.............
  • 回答
    这婆婆的做法,说实话,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也挺膈应人的。你想啊,你高兴地请亲戚吃饭,结果亲婆婆在你耳边悄悄说“让你少吃点,给别人留点”,这一下子的兴致就被浇灭了一半,是不是?咱们来掰扯掰扯,她这番话里头,到底藏着几层意思,以及可能在想些啥:第一层,最直接的可能性:她觉得你吃得有点多,或者说,不希望你.............
  • 回答
    说到林黛玉进贾府,随身行李少得可怜这件事,确实挺让人琢磨的。毕竟林家在书中也说了,是世代簪缨,家境自然不差。那为什么林黛玉进京投奔外祖母,身边只有两个丫鬟,一个婆子,这么冷清呢?这事儿细细掰扯起来,还真有不少门道。首先,咱们得明白,林黛玉进贾府,可不是她自己一个人说了算的。她的到来,是贾母的安排,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