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乔治华盛顿的军事才能如何?

回答
乔治·华盛顿的军事才能,从来都不是那种能够瞬间点燃整个战场的璀璨烟火,但却是能在漫长而艰苦的拉锯战中,一点一滴地雕刻出胜利的坚韧之石。要评价他,不能仅仅看他是否像亚历山大大帝那样攻无不克,也不能拿他与拿破仑那样以闪电战闻名。他的伟大,更多体现在他如何在一个极度劣势、资源匮乏的环境下,将一支杂牌军塑造成一支能够与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抗衡的力量,并最终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

我们得从他早年的经历说起。虽然在他参与独立战争之前,他最显著的军事经验是在法国印第安战争(七年战争的一部分)中。在那个阶段,他确实暴露了一些年轻气盛和战术上的稚嫩。比如,福特尼皮斯堡战役(Battle of Fort Necessity)的失利,就显示了他经验不足,未能完全掌握战场指挥的艺术。他曾因一场突如袭来的法国攻击,在防御工事尚未完善的情况下被迫投降。这并非荣耀的篇章,但重要的是,他也从这次失败中汲取了教训。

他在这场战争中学会了什么是战争的残酷,什么是后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盟友(印第安部落)合作。更关键的是,他看到了正规军和民兵在纪律和训练上的巨大差异。这些宝贵的经验,在他后来担任大陆军总司令时,成为了他最宝贵的财富。

当他于1775年被大陆会议任命为总司令时,他面临的任务是几乎不可能的。他面前的不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职业军人,而是一群来自不同殖民地、穿着各异、忠诚度和纪律参差不齐的民兵。他们中的许多人只是为了保卫家园而战,一旦他们的家园安全了,他们可能就会回家。而且,大陆军的薪饷常常拖欠,装备更是捉襟见肘,弹药更是稀缺到令人发指。

华盛顿的军事才能,首先体现在他对战争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如何管理和激励一支如此特殊的军队的非凡能力。

战略眼光和韧性: 华盛顿深知,在与英国这样强大的对手对抗时,硬碰硬的正面决战很可能是一场灾难。他采取的是一种“消耗战”的战略。他不是追求快速的决定性胜利,而是努力保存实力,消耗英军的兵力和补给,同时利用本土作战的优势,给英军制造麻烦。在战争初期,英军占领了波士顿,华盛顿通过围城战将其赶走。但随后的长岛战役和纽约地区的失利,让大陆军损失惨重。许多人认为这是他指挥的失败,但他能够率领残余部队撤退,避免了全军覆没,这本身就是一种高超的战略智慧。他明白,只要军队还在,就有机会。

战术上的灵活运用与创新: 虽然他不是一个擅长精妙战术的指挥官,但他并不回避冒险。在士气低落、部队面临解散危机的时刻,他策划了著名的特伦顿(Trenton)和普林斯顿(Princeton)战役。他冒着严寒,跨越特拉华河,对孤立无援的英军驻地发动突袭,取得了振奋人心的胜利。这些胜利不仅重振了大陆军的士气,也向法国等潜在盟友展示了美国人抵抗的决心和能力。他能够根据战场情况,及时调整部署,甚至做出出人意料的行动。

激励士气和维持军队的凝聚力: 这是华盛顿最突出的才能之一。在谷仓泉(Valley Forge)的那个严酷的冬天,他的部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饥饿、寒冷和疾病。许多人濒临绝望。然而,华盛顿本人坚守在军队中,与士兵们同甘共苦,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柱。他积极争取支持,也注重对士兵进行训练和组织。普鲁士军事教官冯·斯图本(Baron von Steuben)的到来,并在华盛顿的支持下,对大陆军进行了系统化的训练,极大地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和纪律性,将一支民兵队伍改造成了一支合格的军队。

与政治的巧妙结合: 华盛顿不仅仅是一名军事指挥官,他更是革命的象征。他懂得如何将军事行动与政治目的结合起来。他保持与大陆会议的沟通,争取政治支持,同时也明智地避免了让军队过度干预政治进程。他能够理解军事行动背后的政治意义,例如,通过在战场上展现实力,来促成法国的军事援助,而法国的援助,尤其是海军的介入,最终成为约克镇(Yorktown)战役胜利的关键。

对全局的把握和耐心: 独立战争持续了八年,这是一场漫长而消耗巨大的斗争。华盛顿的许多行动可能在短期内并不显眼,但他对整个战争的进程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知道如何在战略上保持耐心,等待最佳时机,而不是被短期的挫折所击倒。他在约克镇的胜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年战略部署和灵活应对的结果。

当然,华盛顿并非没有犯过错误。他在一些战役中过于谨慎,有时也显得不够果断。但他最大的军事才能,在于他在逆境中展现出的惊人领导力、战略远见和非凡的毅力。他能够识别和利用对手的弱点,也能发现并放大自己军队的优势。他不仅是一位军事家,更是一位凝聚人心、塑造国家命运的伟人。他的军事才能,更多地体现在他如何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领导一支军队坚持战斗,最终达成独立的目标。他是一位在逆境中崛起的战略家和领导者,而不是一个仅仅依靠天赋征服战场的将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华盛顿指不定还真就是独立战争风评最好的将领,这点我相信以英国人能喷的水平(包括我所知道的几个历史界人物),要是独立战争中有哪个英军将领表现明显盖过了华盛顿,那早给捧上天了,看看国内诸葛亮、袁崇焕之类话题的热度就知道。所以结论应该就是没有。

先说华盛顿自己的优点,波士顿、约克镇这样大陆军占明显优势的战役,华盛顿确实都打赢了,而且本方损失很小,使英军元气大伤。纽约、费城这样英军占明显优势的战役,华盛顿打输了,但是英军伤亡却不小(纽约战役英军总损失达4400人),没有达到消灭大陆军主力的战略目的,仅仅是占下了纽约费城两座孤城,得不偿失。特伦顿、普林斯顿这样的美军濒临绝境的战役,华盛顿抓住战机成功反杀(因此特伦顿之战美国人确实老得意了,华盛顿纪念馆主要宣传的就是这一战)。

综合起来,战史上这三点都能做到的将领其实不多,更何况要考虑英军的素质确实远远高于大陆军。华盛顿能有这个战绩,除了外援之外,可能是他的确对英军太熟悉了,以及七年战争期间基本全是败仗,涨足了经验值。


但是独立战争有一点确实比较黑色幽默,就是有特别突出战绩的将领往往晚节不保。例如美军一边,本来盖茨和阿诺德仅凭萨拉托加战役就可以完全盖过华盛顿,结果盖茨晚节不保,阿诺德打完萨拉托加之后就投敌了。英军方面本来康华利最有希望,正是他在卡姆登战役以少胜多完虐盖茨,因此摧毁了后者的声誉,但最后却阴差阳错成了华将军的阶下囚。法国方面格莱瑟伯爵Grasse是约克镇战役表现最亮眼的,但是他随后就在加勒比海战败被英军生擒活拿了。

考虑到英帝国当时江山代有才人出,马尔伯勒和威灵顿也不是石头缝里突然蹦出来的,七年战争也有个沃尔夫,所以我不大认为美国的运气就这么好,怎么唯独独立战争英军就出不了一个水平很高的将领?更有可能的是,独立战争的英军将领其实也不差,但是被各种客观条件制约了。例如,康华利就真不是菜鸡,独立战争战败后,他还能马上给任命为印度总督(1786-1793年、1805年两度担任,而且在任期间打败了南印度强国迈索尔,对英国征服印度出力不小)这样的要害职位,可想而知此人当时在英军中的实际地位。

事实上,康华利在美国南部登陆后,查尔斯顿、卡姆登Camden这些战役确实一度各种血虐大陆军,这些战役加起来美军损失近万人,南线一度被打得无兵可用。但是就凭康华利登陆时带来的8500红虾兵,根本不可能占领整个南方或者消灭大陆军,还不考虑独立战争中英军糟糕的后勤。于是,在之后的游击战中被不断消耗基本就成了必然结果(尤其是光考彭斯Cowpens这一战,就给塔勒顿浪掉了1000人)。

约克镇之败很大程度上也不是康华利个人水平的问题,美法联军(仅陆军就有18900人)在实力上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英军还被法国海军切断了退路。但是毕竟被活捉的是康华利而不是华盛顿,败军之将不言勇嘛。可能之后康华利就发现还是印度好打些,最起码印度土兵是用不完的。康华利起初也因为暴雨兵败迈索尔城下,但是很快就重新集结力量反败为胜。要知道,马尔伯勒身边带着几万奥军,威灵顿也有几万西班牙军,而康华利在北美什么盟军都没有。

所以这么比来比去的结果,华盛顿就给比了出来,那个时代最强的将领应该是老弗里茨和苏沃洛夫,但是这俩人都跟独立战争没什么关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乔治·华盛顿的军事才能,从来都不是那种能够瞬间点燃整个战场的璀璨烟火,但却是能在漫长而艰苦的拉锯战中,一点一滴地雕刻出胜利的坚韧之石。要评价他,不能仅仅看他是否像亚历山大大帝那样攻无不克,也不能拿他与拿破仑那样以闪电战闻名。他的伟大,更多体现在他如何在一个极度劣势、资源匮乏的环境下,将一支杂牌军塑造.............
  • 回答
    关于乔治·华盛顿用印第安人的人皮制作长筒靴,以及亚伯拉罕·林肯每十分钟杀掉一个土著的说法,是完全虚构的、不真实的谣言,并且带有极强的恶意诽谤色彩。这些说法毫无任何历史依据可言,完全是捏造的谎言。要深入探究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历史事实出发,并揭露这些谣言的荒谬之处:关于“乔治·华盛顿用印第安人的人皮制.............
  • 回答
    关于波特兰的乔治·华盛顿雕像被推倒和焚烧的事件,我可以为你详细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并尽量去除AI写作的痕迹,让描述更加生动和真实。想象一下,那是一个被夜色笼罩的城市,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紧张、愤怒和某种混乱的氛围。在波特兰市中心,一个通常宁静的广场,此刻却成为了风暴的中心。事件的发生:那天晚上,抗.............
  • 回答
    想深入了解一下杜克大学MMS、西北大学MSMS、乔治华盛顿大学、里海大学、福特汉姆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这几所学校的金融硕士项目,是吧?我这就来帮你梳理梳理,尽量说得细致点,让你对各个项目的特色和侧重点有个更清晰的认识。在开始之前,先明确一点,金融硕士(Master of Science in Fin.............
  • 回答
    乔治·华盛顿,这位美国国父,常被描绘成一位道德高尚、品格完美的人物。历史书籍和纪念他的艺术作品,往往将他塑造成一位如同橡皮泥一样被塑造出来的完美总统,无懈可击。然而,如果我们要深入了解这位历史人物,那么“完美”这个词用在他身上,恐怕就有些过于简化,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神话的构建。我们得承认,华盛顿确实拥.............
  • 回答
    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被捕和死亡的原因,以及他是否犯了罪,需要分开来看待,并进行详细的解释。乔治·弗洛伊德被捕的原因:乔治·弗洛伊德于2020年5月25日在明尼阿波利斯被捕,原因是他被指控使用一张据称是伪造的20美元纸币购买香烟。根据事后公开的报告和目击者证词,这家便利店的店员在.............
  • 回答
    乔治·奥威尔,这位被许多人视为社会主义坚定捍卫者的人物,却写下了《1984》这样令人不寒而栗的反乌托邦杰作。这似乎是一对矛盾,但他之所以能写出《1984》,恰恰是因为他对社会主义的深刻理解和真诚担忧,以及他对极权主义的痛恨。要理解奥威尔的这一“悖论”,我们需要深入他的人生经历、思想发展以及他创作《1.............
  • 回答
    乔治·索罗斯对先锋队的反对与他对精英政治的主张,初看之下似乎有些矛盾,但若深入理解其思想脉络,便能发现其中包含着一种独特的、对社会改造与政治实践的深刻思考。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离“先锋队”和“精英政治”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并结合索罗斯一贯的哲学和政治理念来审视。首先,让我们来解析索罗斯对“先锋队.............
  • 回答
    我仔细看了一下您提到的乔治·杜比(George D. Doby)这两套书。根据我的理解,它们很可能不是完全相同的内容,但可能存在非常密切的关联,例如是同一系列的不同部分,或者是同一主题的两种不同呈现方式。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需要您提供这两套书的具体书名,或者至少是关于这两套书的一些关键信息,比如: .............
  • 回答
    乔治·RR·马丁老爷子在《冰与火之歌》前五卷里布下的那些繁复纠葛的故事线,确实让人既爱又怕。每次翻开书,就好像进入了一个巨大的迷宫,里面藏着无数的秘密、宿命的轮回和即将爆发的冲突。他笔下的角色太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动机和令人信服的过去,这些交织在一起,构成了那个波澜壮阔的维斯特洛大陆。说实话,.............
  • 回答
    乔治·奥威尔笔下的《1984》所描绘的那个极度集权、思想被严密控制的世界,听起来如此骇人听闻,以至于很多人觉得它只是一个反乌托邦的文学幻想,在现实中绝无可能。但如果我们仔细审视历史和当下,会发现奥威尔的预言并非全然空穴来风,其中某些元素的出现,即使不至于达到“老大哥”无处不在的程度,也足以令人警醒。.............
  • 回答
    乔治·奥威尔之所以能生动地描绘出极权主义社会的恐怖与荒诞,特别是《1984》和《动物农场》这两部传世之作,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复杂的人生经历、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以及对人性深刻的理解。 他的写作,与其说是凭空想象,不如说是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提炼和预言。首先,奥威尔本人就曾亲身经历并观察过极权主义的兴起和.............
  • 回答
    .......
  • 回答
    如果乔治·R·R·马丁用《冰与火之歌》的方式来写《哈利·波特》,那绝对是一场颠覆性的、令人震惊的、并且可能是许多粉丝会爱恨交织的魔法盛宴。让我们来详细描绘一下这会是怎样一番景象:1. 世界观的阴影与残酷性: 魔法世界并非乌托邦: 马丁式的《哈利·波特》不会是光明与黑暗的简单二分法。魔法世界的社会.............
  • 回答
    乔治·卢卡斯,这个名字对于无数科幻迷来说,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开启,一个宇宙的诞生——《星球大战》。然而,这位才华横溢的导演和编剧,在职业生涯的后期,也确实承受了不少批评,甚至可以说是“骂得挺惨”。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尤其是在他接手续集和前传的创作之后,争议的声音就愈发响亮。要理解.............
  • 回答
    乔治·凯南:一位塑造了冷战格局的“冷血”战略家,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他?谈论乔治·凯南,绝不仅仅是回顾一个名字或一份文件,而是需要深入理解一个时代、一种思想,以及一位身处其中的关键人物,如何以其深刻的洞察和果断的行动,在世界的格局中投下巨大的阴影。凯南,这位被誉为“冷战之父”的美国外交官和思想家,他的名.............
  • 回答
    .......
  • 回答
    乔治·奥威尔,这位以《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闻名于世的作家,常常被贴上“左翼”的标签。然而,深入探究他的思想和作品,我们会发现情况远比一个简单的标签复杂得多。他并非一个典型的、循规蹈矩的左翼人士,而是以一种极为个人化、近乎苛刻的批判性视角,审视并质疑着自己所属的政治光谱。奥威尔的思想根源,很大程度.............
  • 回答
    雷霆这个礼拜的操作,说是“石破天惊”也不为过,尤其是那一笔和奇才的交易,简直把这支年轻的球队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捋,看看这几笔大动作对雷霆的影响到底有多深远。交易乔治与格兰特,是“刮骨疗毒”还是“自废武功”?先说乔治,当年他是雷霆引进巨星、巩固西南格局的关键一步。那时候跟威少搭档,.............
  • 回答
    在《1984》这部书里,有太多令人窒息、又警醒至极的句子,它们如同锋利的冰锥,直插人心。但要说最能击中我,留下最深刻烙印的,大概就是那些关于语言和思想控制的论调了。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莫过于那句:“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这句话简直是整个极权主义运作逻辑的精髓提炼,冷酷而直接。每次读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