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经常看小说的是不是很会写作呀?

回答
“经常看小说的是不是很会写作?”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它触及了我们对技能培养和学习方式的理解。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可能,但不是绝对,而且还有很多其他影响因素。”

为了详细地解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 经常看小说对写作的好处(为什么“可能”)

经常阅读小说,尤其是优质的小说,就像在潜移默化中“拜读”一位位优秀的作家,对写作能力的提升有诸多益处:

1. 语感和语言积累:
词汇量的扩充: 阅读过程中,你会接触到大量的词汇,包括日常词汇、专业词汇、甚至生僻但优美的词语。这些词汇会在潜意识中被你吸收,成为你自己的储备。
句式和表达方式的学习: 不同作家有不同的写作风格,他们如何组织句子、运用修辞、表达情感,都会在你的脑海中留下印象。你可能会不知不觉地模仿他们的句式,学习他们如何让语言更生动、更有力。
节奏感和韵律感: 小说中的对话、描写、叙事都有其内在的节奏。长期沉浸其中,你可能会培养出对语言节奏的敏感度,写出的文字也会更流畅、更动听。

2. 故事构建和情节设计的能力:
理解故事结构: 小说通常有开头、发展、高潮、结局等基本结构。通过阅读,你能深刻理解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如何展开的,如何设置悬念,如何引导读者情绪。
学习人物塑造: 优秀的作家能创造出鲜活、立体的人物。你会学习到如何通过外貌描写、心理活动、语言行为等多个维度来塑造一个角色,让读者信服并产生共鸣。
情节推进的技巧: 如何设置伏笔,如何制造冲突,如何让情节跌宕起伏而不失逻辑,这些都是小说创作的核心。通过阅读,你可以学习到各种叙事技巧。

3. 观察力和洞察力的培养:
细节的捕捉: 作家往往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并将它们融入到描写中。阅读优秀的作品,你会更懂得如何观察生活,如何发现那些隐藏在平凡事物下的不平凡之处。
人性的理解: 小说经常深入探讨人性的复杂性。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情感纠葛,你能更深入地理解人类的动机、欲望、挣扎和成长,这些都是写作时塑造真实人物的关键。

4. 激发创作灵感:
题材和主题的启发: 阅读不同类型的小说,会为你打开认识世界的新视角,激发你对各种题材和主题的兴趣。
“写出好故事”的动力: 读到精彩的故事,自然会产生“我也想写出这样的故事”的冲动,这种渴望是驱动写作的重要动力。

二、 为什么经常看小说不一定就会写作(为什么“不是绝对”)

尽管阅读有诸多好处,但仅仅“看”并不能直接等同于“写”。原因如下:

1. “输入”与“输出”的差异:
被动接受 vs 主动创造: 阅读是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而写作是主动创造的过程。你吸收了别人的养分,但如何将这些养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语言和故事,需要一套不同的技能和实践。
理解与实践的鸿沟: 你可以理解故事是如何写的,但当你自己动手写时,可能会发现很多理论上的理解在实践中难以落地。例如,你知道要塑造丰满的人物,但具体怎么写,才能让读者感受到角色的真实性,这是需要反复尝试的。

2. 缺乏主动思考和模仿实践:
被动欣赏 vs 主动解构: 有些读者只是单纯地欣赏故事的情节和语言,而没有深入思考“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这个描写好在哪里?”。如果缺乏这种分析和解构,阅读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阅读量大,但无针对性模仿: 即使看了很多小说,如果没有有意识地去模仿、去拆解、去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那么这些阅读也可能仅仅停留在“看热闹”的层面。

3. 写作技能的独立性:
写作是综合技能: 写作不仅仅是语言和故事,它还包括逻辑思维、结构组织、情感表达、文字控制等一系列综合能力。这些能力需要通过刻意练习来培养,而非仅仅通过阅读获得。
需要练习和反馈: 就像学任何技能一样,写作需要大量的练习,并且需要得到他人的反馈(编辑、读者、写作老师等),才能不断改进。仅仅阅读而没有实践,就如同只看足球比赛而不去踢球,永远学不会踢球。

4. 天分和个人特质:
天赋的加成: 有些人在语言、想象力或逻辑思维方面可能天生就具备一定的优势,这会让他们在写作上更容易上手。
个人性格和兴趣: 写作需要极大的耐心、毅力和对表达的热情。有些人可能天生不善于或不喜欢文字表达,即使看了再多小说,也未必能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和能力。

三、 什么样的“经常看小说”才能提升写作能力?

如果想要通过阅读小说来提升写作能力,那么这种阅读需要具备一些特质:

1. 带着“分析”的心态去阅读:
解构式阅读: 阅读时,主动去思考:这个人物是如何塑造的?这个情节是如何推进的?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来营造氛围?这个词语为什么用得这么好?
模仿式阅读: 看到好的段落、好的描写,可以尝试着模仿写一写,或者用自己的话复述,检验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其精妙之处。

2. “泛读”与“精读”结合:
泛读拓宽视野: 阅读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小说,了解不同的写作技巧和故事主题。
精读深入学习: 选择几部自己非常喜欢的、认为写得特别好的小说,进行深入的“解剖式”阅读,从中汲取营养。

3. 阅读与写作的相互促进:
学以致用: 阅读后,立即尝试将学到的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即使写得不完美,也是一次宝贵的实践。
写作中反哺阅读: 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回顾阅读过的优秀作品,寻找解决问题的灵感和方法。

4. 阅读经典作品和评价高的作品:
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检验,通常在文学性和思想性上都有很高的成就,能为你提供更扎实的学习基础。
阅读同时代优秀的作品,可以让你了解当下的写作趋势和风格。

结论:

经常看小说,是一种非常有益于提升写作能力的活动,它可以帮助你积累语言、理解叙事、激发灵感,甚至潜移默化地塑造你的语感和审美。

但是,仅仅“看”是不够的。 如果只是被动地欣赏故事,而不去主动分析、解构、模仿和实践,那么这种阅读对写作能力的提升是有限的。

因此,能否写出好文章,不仅仅取决于看了多少小说,更取决于你看小说的方式(是否带着学习和分析的态度),以及你是否愿意付出努力去将从阅读中获得的养分转化为自己的写作实践。 很多优秀的作家都是从大量阅读开始的,但他们也都是通过反复的写作和修改,才逐渐磨练出自己的写作技艺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可以无限扩展到:

经常看电影,是不是很会拍电影?

经常听音乐,是不是很会写音乐?

经常看画展,是不是很会画图画?

经常看书法,是不是很会写书法?

以此类推,万物都可扩展。

我他娘用了20年的手机,到现在我也造不出一台。

我就问问你,你干了几十年饭,现在能种出几种菜来了?

今天也是见了鬼了,怎么本大爷随便翻个问题都是那么愚蠢的。

我靠,看来今天不适合上知乎。

今天的问题,全部是都是来给老子添堵的。

这么弱智愚蠢的问题,为啥平时看不到,今天看一个来一个。

真是倒胃口。

本王就是装逼界第一天王,知乎瓦萨比,逼乎柯镇恶,喷人大帝,知乎喷神,纸糊叶圣陶,文坛先知,网文拖拉机,不是在喷人,就是在喷人的路上,自号江苏第一狠人,姑苏扛把子,知乎警察局,阅读纪检委,吐槽小王子,怼人天王,立志把自己活 成一个段子的奇男子。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