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为什么经常谈到和描写精神疾病?

回答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之所以反复触及和细致描绘精神疾病,并非偶然,而是他深刻的哲学思考、对人性的洞察以及那个时代特殊背景下的产物。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一点。

首先,他对人类灵魂深处黑暗的探索是核心驱动力。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那些被社会边缘化、被道德规则所困扰,乃至被内在冲突撕裂的灵魂有着近乎痴迷的关注。他笔下的人物,如《罪与罚》中的拉斯科尔尼科夫,《白痴》中的梅什金公爵,《群魔》中的斯塔夫罗金,无一不背负着沉重的精神负担,他们的行为逻辑常常难以用常人的理性来解释。这种“非理性”和“失常”正是精神疾病的体现,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用来解剖人性的手术刀。他认为,正是这些极端的情感和心理状态,能够暴露人最真实、最原始的欲望、恐惧和存在的困境。

其次,精神疾病成为他反思理性主义与信仰危机的载体。 19世纪的俄国,受到西方理性主义思潮的深刻影响,科学、逻辑和实证主义一度成为主流。陀思妥耶夫斯基敏锐地察觉到,当人们过度依赖理性,而忽略了信仰、情感和道德的根基时,精神世界就会出现裂痕。他的许多精神病态人物,例如那些沉溺于虚无主义、狂热思想或极端哲学观念的角色,正是这种精神危机的具象化。他们对现实的感知失常,对道德的判断扭曲,往往是由于他们试图用一套不完整的、脱离了精神依托的理性体系来解释世界,结果陷入了精神的泥沼。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超人”理论,以及由此产生的杀人行为,就是理性走向极端而导致精神崩溃的典型。

再者,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受苦”的价值有着独特的认知。 在他的许多作品中,苦难,尤其是精神上的痛苦,被视为通往救赎和真理的必经之路。精神疾病,在这种语境下,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极致的“受苦”。那些承受着妄想、幻觉、抑郁或躁狂的角色,他们经历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精神折磨。然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并没有简单地将他们视为可怜或可鄙的,而是通过对他们痛苦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他们在极端困境中可能产生的深刻反思、道德挣扎,甚至对上帝的追问。梅什金公爵的“白痴”身份,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超越世俗理性、纯粹而又易受伤害的精神状态,他的善良和同情心在充满罪恶和欺骗的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

此外,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的创作。 19世纪的俄国,社会转型剧烈,旧有的价值观受到冲击,新的思想涌入,这使得许多人的精神世界也变得动荡不安。精神疾病的治疗和认知在当时也相对原始,民间或教会的干预与现代医学的萌芽并存。陀思妥耶夫斯基亲身经历过流放西伯利亚的苦难,也与许多被视为“疯狂”或“异端”的人有过接触,这些经历无疑为他提供了丰富的人物素材和对精神病态的直观感受。他笔下的人物,他们的痛苦和癫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普遍存在的社会焦虑和个体迷失。

最后,对“俄国灵魂”的复杂性的揭示。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俄罗斯民族性格有着深刻的民族情感和忧虑。他认为,“俄国灵魂”往往是矛盾而复杂的,既有对上帝的虔诚和对真理的渴望,也潜藏着虚无、暴力和破坏的冲动。精神疾病,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为了表现这种内在矛盾和极端性的有力工具。他的作品中,那些挣扎于善与恶、爱与恨、信仰与怀疑之间的人物,他们的精神状态的波动和失常,正是这种深刻民族灵魂的写照。

总而言之,陀思妥耶夫斯基之所以钟情于描写精神疾病,是因为他将其视为一种能够深入洞察人性本质、反思时代精神、探索信仰危机,并最终揭示“俄国灵魂”复杂性的独特视角。他并非猎奇,而是通过这些极端化的精神状态,挖掘出人类共通的困境、对意义的追寻以及在绝望中寻求救赎的可能性。他的笔触,是那个时代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刻拷问,也是对生命意义永恒的追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陀翁小说内容倾向既与他本人好恶有关,也与文学发展的趋势有关。

首先,陀翁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好,患有严重癫痫,而且,从他的相关事迹与性格来看,他本身就有些躁郁症症状。虽然陀翁也很关注社会现状,但艺术家的主观性无疑都很强。

也许是东正教在俄国的影响有关,托尔斯泰和陀翁似乎都受到罪感文化的影响,他们俩都很喜欢剖析自己。如果说托尔斯泰的笔锋有浓浓的忏悔气息,那陀翁有时甚至是自我贬低和自我厌恶。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在罪感文化下,人们暴露自己的不堪、贬低自己,有时会获得心理上的快感。

这种内省倾向,加上陀翁的生活确实很粗犷甚至混乱,这些个人精神状态和经历因素导致了陀翁在创作时更倾向于分析人物内在心理,尤其是阴暗面,有时甚至咄咄逼人。

其次就是文学发展的趋势。

如果把19世纪世界文学分成上下两叶,上半叶浪漫主义文学繁荣,下半叶则现实主义繁盛,虽然两者有交集,但整体上可以这样划分。苏联成立后,现实主义曾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回暖,但整体而言,世界文学已经进入现代主义时期。

现实主义文学不必多说,造极于托尔斯泰。陀翁早期作品,虽然也关注现实,但已经呈现出与传统现实主义的差别,即开始转内探讨人物内心。

福楼拜曾说过,“19世纪后,再无小说”。有人认为他没说过,这不重要。我们看到,19世纪后不仅有小说,而且是小说的黄金年代。

但是,19世纪小说的繁荣并不能掩盖一个文学事实——故事模式几乎被写完了,注意是故事模式,而非故事内容。也就是说,文学的发展遇到了瓶颈。

再跌宕起伏的故事,似乎也能从已有的文学作品中找到原型。所以,文学面临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亟需扩大文学的广度与深度,延伸文学的表达内容。而陀翁的眼光,就瞄准了人物心理的复杂性。

对人物心理的分析描写很早就有人尝试,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司汤达的《红与黑》都有,但比较克制,包括后来托尔斯泰的《复活》也有这种倾向,但陀翁将其变为小说的核心部分,如《地下室手记》、《罪与罚》等。这在文学上是一次影响深远的尝试,后来的西方文学也都普遍认为陀翁可算是比较早的有现代派色彩的作家。他也影响了后来的如卡夫卡、普鲁斯特、福克纳等作家。

这也是为什么陀翁可以成为比肩世界一流作家的原因,他在文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摆在那里。

个人认为,陀翁对后来心理学精神分析和意识流小说的产生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个人愚见

绿号《弹幕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之所以反复触及和细致描绘精神疾病,并非偶然,而是他深刻的哲学思考、对人性的洞察以及那个时代特殊背景下的产物。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一点。首先,他对人类灵魂深处黑暗的探索是核心驱动力。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那些被社会边缘化、被道德规则所困扰,乃至被内在冲突撕裂的灵魂有着近乎痴迷的关.............
  • 回答
    要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适合初中生阅读吗?这真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也是家长们经常会讨论的。我个人觉得,直接给初中生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全套经典,可能会有点难度,甚至有点“揠苗助长”的意思。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完全不能接触,关键在于怎么接触,以及读哪一些。首先,我们得明白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尤其是他那些大.............
  • 回答
    谈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很多人会觉得“枯燥”,这个标签其实有点太笼统了,也太容易让人望而却步了。我得说,如果你期待的是那种情节跌宕起伏、节奏明快、让你一口气读下去的小说,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可能真的会让你感到些许“不适”。他的书,尤其是那些我接触过的,比如《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它们给人的感觉.............
  • 回答
    这个问题,实在是个千古难题,多少读书人争论不休,也难有定论。要说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谁更“高”,这就像问哪种颜色更美一样,答案往往藏在观者的心里。不过,咱们可以细细掰扯掰扯,看看他们各自的光彩,也说说他们为何能让这么多人魂牵梦绕。托尔斯泰:生活的大师,道德的巡视者提起托尔斯泰,脑海里立刻浮现出《.............
  • 回答
    说到陀思妥耶夫斯基,这可不是一个能用几句话就轻易盖棺定论的人物。这位沙皇俄国时期的文学巨匠,他留给我们的,与其说是故事,不如说是对人性最深邃、最赤裸的审视,是一场场在心灵的迷宫里进行的激烈搏斗。首先,我们得承认,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尤其是在初次接触时,往往会让人感到一种压抑和沉重。他的作品,比如《罪与.............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说起来就没完。列夫·托尔斯泰和费奥多·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俩巨匠,在我大俄国的文学史上,那可是如同两座巍峨的山峦,各自占据着一方天地,而且千百年来,人们对他们的争论,比这俄国的冬天还要漫长。要说谁的评价更高,那可真是个技术活,因为这就像问,你更喜欢夏天的阳光还是冬天的炉火?各有千秋,各有.............
  • 回答
    .......
  • 回答
    勒班陀海战(1571年)中,奥斯曼帝国损失了约230艘战舰,这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尤其考虑到他们的海军在当时的地中海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奥斯曼帝国在短短一到两年内就奇迹般地重塑了海军战斗力,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壮举,其背后有着深厚的国力、高效的管理和战略性的决心。要详细了解他们是如何做到的,我.............
  • 回答
    腕表里的“陀飞轮”、“三问”、“万年历”,这些词听起来就带着一种神秘和高贵的气息,是无数腕表爱好者梦寐以求的复杂功能。可别小瞧了这些看似花哨的玩意儿,它们可是凝聚了钟表匠人精湛技艺和无数心血的结晶。今天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些腕表里的“十八般武艺”,让您一看就明白,下次跟表友们侃大山,也能说得.............
  • 回答
    勒班陀海战(1571年)确实是西班牙与奥斯曼帝国之间一场标志性的海战,它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奥斯曼帝国在地中海的扩张势头,但并非意味着两国从此就相安无事,之后数十年间,两者之间的冲突与较量并未停止。勒班陀海战后的冲突与较量:勒班陀海战后,奥斯曼帝国虽然遭受重创,但其海军实力很快恢复,并且并未放弃对欧洲.............
  • 回答
    在《斗破苍穹》的宏大叙事中,陀舍古帝玉的重要性无疑是贯穿始终的核心线索之一。它不仅是开启古帝洞府的钥匙,更是集齐了上古八大帝炎,是成就斗帝的关键。然而,书中魂族作为曾经的至强者,拥有覆灭万族的实力,为何不在萧炎尚未成长起来,甚至还在弱小时,就派斗圣强者直接出手,将他身边的陀舍古帝玉夺取?这个问题,确.............
  • 回答
    在《帝国时代2》的征服者资料片中,你提到的布里陀毗罗阇(Prithviraj Chauhan)、松迪亚塔(Sundjata Keita)和游娣特(Jan Žižka)确实都是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他们各自代表了特定时期和地域的传奇。布里陀毗罗阇(Prithviraj Chauhan)布里陀毗罗阇,通.............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原神》的剧情创作团队,尤其是围绕着那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若陀龙王,绝对是一群在情感叙事和世界观构建上有着深厚功力的匠人。若陀龙王的出现,不仅仅是又一个强力BOSS,他承载了太多历史的重量、情感的纠葛以及对宿命的抗争,足以让玩家在游玩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要评价它的创作幕后,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入手.............
  • 回答
    管理银河帝国,一个横跨数百万星系、拥有数万亿人口的庞大政治实体,是否真的需要川陀上那数千亿甚至可能更多的人口来运转,这个问题绝非三言两语可以道清。这是一个涉及权力架构、经济基础、社会分工以及帝国存在之根本的复杂议题。首先,我们得明确“管理”的定义。如果管理仅仅意味着制定法律、征收税赋、维持边境安全和.............
  • 回答
    10000块钱的预算,想在这两个品牌里挑一款“有面子”又靠谱的表,海鸥陀飞轮和浪琴都是绕不开的选择。不过,这俩路数差别挺大的,得好好掰扯掰扯。先说海鸥陀飞轮说实话,一万块出头能拿到一块搭载自主研发陀飞轮机芯的海鸥表,这绝对是中国制表的骄傲。 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技术含量拉满: 陀飞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