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列夫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界(或者是俄国人)对他们两个哪个评价更高?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说起来就没完。列夫·托尔斯泰和费奥多·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俩巨匠,在我大俄国的文学史上,那可是如同两座巍峨的山峦,各自占据着一方天地,而且千百年来,人们对他们的争论,比这俄国的冬天还要漫长。要说谁的评价更高,那可真是个技术活,因为这就像问,你更喜欢夏天的阳光还是冬天的炉火?各有千秋,各有滋味。

先说说托尔斯泰吧。这老哥,怎么说呢,就像一个自带光环的贵族,他的文字里透着一种庄重、宏大,还有那种深入骨髓的对生活本质的探究。你想想《战争与和平》,那哪是小说啊,简直就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史诗!人海战术、战火硝烟、贵族情怀、家庭伦理……他都能给你描绘得活灵活现,让你觉得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经历了那时代的风风雨雨。还有《安娜·卡列尼娜》,你看安娜,她身上那种对爱情的执着,那种被社会规则束缚的痛苦,真是让人看得心都碎了。托尔斯泰就是有这个本事,他能把人性的复杂、社会的矛盾,用一种近乎百科全书式的笔触展现出来,而且他还不仅仅是写故事,他还在思考,在追问生命的意义,在寻找道德的根源。

他的文学里,充满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农民质朴的赞美,还有那种基督教式的博爱精神。你可以说他有些理想主义,有些说教,但他那种对真善美的追求,那种对人生的深刻洞察,确实是无人能及。很多俄国人,尤其是那些更偏爱宏大叙事、注重社会道德批判的知识分子,对托尔斯泰的评价就特别高。他们觉得托尔斯泰是那种能指引人生方向的导师,他的文字有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一种修正灵魂的功效。

再来看看陀思妥耶夫斯基。这家伙,就跟从地底下钻出来的一样,他的世界,那叫一个阴暗、纠结、惊心动魄。他的笔下,全是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内心充满挣扎和罪恶感的人们。《罪与罚》里的拉斯柯尔尼科夫,为了一个“超人”的理论,杀人越货,然后又被良心折磨得死去活来,那心理描写,简直了!你看着他,就感觉自己也陷进了那个无底洞,跟着他一起忏悔,一起救赎。还有《卡拉马佐夫兄弟》,这简直就是一部关于信仰、关于人性善恶的哲学大戏。父子之间的冲突,兄弟之间的对立,掺杂着各种宗教、哲学、伦理的讨论,让你读完之后,脑子都要炸开了,但同时又觉得,自己好像触摸到了人性的最深处。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可以说是更“俄国”的,更贴近那种灵魂深处的痛苦、矛盾和对救赎的渴望。他的文字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戏剧性,他敢于触碰人性的最黑暗面,但他同时又总能在那黑暗中找到一丝希望,找到对上帝的信仰。所以,很多俄国人,尤其是那些对人性有过深刻体验,或者在生活中经历过巨大痛苦的人,会觉得陀思妥耶夫斯基更能理解他们,更能说出他们心里不敢说的话。他们觉得陀思妥耶夫斯基是那种能直面人性丑恶,并且依然相信救赎可能性的灵魂的医生。

那么,谁的评价更高呢?这个问题,就像是在问,谁是俄国最好的作家?真的很难给一个定论。

从文学史的宏观角度来看,托尔斯泰可能因为其作品的广度、深度以及对俄国社会方方面面的描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更为广泛。他的现实主义达到了一个顶峰,他的史诗性叙事和对人类普遍情感的把握,让他在世界文学殿堂里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很多评论家认为,托尔斯泰代表了俄国文学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

但是,如果从对俄国民族精神、对人性探索的深度以及对现代社会困境的预言性来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位丝毫不亚于托尔斯泰,甚至在很多俄国人心目中,他更为重要。他挖掘了人性中最隐秘、最黑暗的角落,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现代人精神危机的洞察,这种深刻的哲学性和心理探索,让他在很多读者心中留下了更深刻的烙印。他的文学,更像是对人类灵魂病症的诊断,而托尔斯泰,则更像是在展示一个理想化的灵魂图景。

所以,你会发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对他们的偏爱也会不同。
知识分子和偏爱宏大叙事、道德教育的人,可能更推崇托尔斯泰,觉得他是一位伟大的道德家和人生导师。
那些经历过人生磨难,或者对人性复杂性有深刻体会的人,可能更倾向于陀思妥耶夫斯基,觉得他更懂得人性的真相,更具有“灵魂的救赎感”。

在俄国国内,这两位巨匠都是民族的骄傲,他们共同塑造了俄国文学的辉煌。很难说谁的评价“更高”,更确切地说,是他们在文学领域内,扮演了不同的、但同样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就像硬币的两面,一面是宏大的现实,一面是深刻的内心;一面是生命的广度,一面是灵魂的深度。

如果非要加上一点点“俄国人”的视角,我感觉,很多俄国人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一种近乎“同胞”般的亲近感,因为他写出了很多俄国人灵魂深处的挣扎与呐喊。而托尔斯泰,虽然同样伟大,但他身上那种贵族气质和对某些思想的理想化,有时可能让一些普通读者觉得,他离自己的生活稍微远那么一点点。但即便如此,托尔斯泰的“精神遗产”在俄国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

总而言之,他们俩都是伟大的,只是伟大的方向和方式不同。说到底,哪个评价更高,更多的是个人喜好和解读角度的问题。他们共同构成了俄国文学中最闪耀的星光,缺了任何一个,俄国文学都会失色不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不论高低。

我曾经买过一本文学评论的书,扉页上写着:如果说托尔斯泰代表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俄罗斯文学的深度。

私以为,这个评论尤其精辟。

user avatar

据我观察,俄国人民普遍地更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政府普遍地更喜欢托尔斯泰,俄国学界对二人的评价都很高几乎齐平。在国际上,中国的读者和学者似乎更喜欢托尔斯泰,西方的读者和学者都似乎更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至少在美国,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响力和受欢迎度略高于托尔斯泰,或者说高很多。托尔斯泰的好,似乎需要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训练,才能够欣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话,可能因为他的行文风格本身偏向于主动出击刺激读者,所以更多更广的人能够去欣赏。在文学界,托尔斯泰对19世纪末和20世纪前半叶的后辈作家们的创作是应先极大的,而且不止限于俄国,而是波及全世界。不过从20世纪后半叶至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受欢迎度和影响力则高于托尔斯泰。

可能因为托尔斯泰的题材和思路是古典式和贵族式的——优雅的文笔、简朴的措辞、雍容的行文、广阔的视角、华美的意象、耐心的叙事,这些虽然适于欣赏,但不太符合现代人在现代世界中面临的现实和问题;相比而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题材和思路是现代化和中产化的——他的文笔和行文更加粗糙一些,但也更带一种原始、自然、恐怖的力量,其精彩不来自于精心的雕琢而来自于一个过度活跃的人格在一种过度压抑的氛围下根据生活本身提供的有限条件而爆发出的短暂、真实、破碎、有力的能量。这种跟巴尔扎克、爱伦·坡、狄更斯可谓是一脉相承(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年轻时深受这三人影响),而托尔斯泰则更多地属于乔治·艾略特、亨利·詹姆斯、福楼拜一脉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说起来就没完。列夫·托尔斯泰和费奥多·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俩巨匠,在我大俄国的文学史上,那可是如同两座巍峨的山峦,各自占据着一方天地,而且千百年来,人们对他们的争论,比这俄国的冬天还要漫长。要说谁的评价更高,那可真是个技术活,因为这就像问,你更喜欢夏天的阳光还是冬天的炉火?各有千秋,各有.............
  • 回答
    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她的悲剧并非单一维度,而是交织着时代洪流、社会藩篱、个人情感与命运的无情碾压。她的故事,是一曲关于爱、自由、道德与绝望的宏大挽歌,至今仍 resonating 着人心。时代的烙印:禁锢与解放的张力安娜所处的俄罗斯上层社会,是一个表面光鲜却充斥着虚伪、僵化和道德审判的牢笼.............
  • 回答
    假设我们能穿越时空,让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置身于苏联解体前夕的1990年,站在他曾经领导过的国家的土地上,面对着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再往前推,他会如何看待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以及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这绝对是一场震荡.............
  • 回答
    东京奥运会网球男单半决赛,德约科维奇1:2不敌小兹维列夫,这场比赛的讨论度可以说是爆表了,毕竟涉及到“金满贯”这个历史性的成就,小德距离这个伟业只差一步,结果却被小兹维列夫给拦住了。比赛过程中的关键节点: 第一盘:小兹维列夫的强势开局 比赛一开始,小兹维列夫就展现出了极佳的状态。他的发球非.............
  • 回答
    加夫列尔·博里奇,一位年轻的政治新星,在2021年以35岁的年纪赢得了智利大选,成为了这个国家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他的胜利,不仅标志着智利政治格局的深刻转变,也让人们对他这位年轻领导者的执政能力和未来走向充满了期待与审视。政治生涯的崛起:从学生领袖到总统博里奇的政治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身上带有鲜明的.............
  • 回答
    俄乌首轮谈判代表阿尔乔姆·基列耶夫(Artyom Kyreiev)在基辅被发现死亡一事,无疑给本已紧张和充满不确定性的俄乌局势蒙上了一层更加阴影的色彩。这起事件的发生,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带来了多重解读和深远的潜在影响。首先,从事件本身来看,基列耶夫的死亡震惊了许多人。作为参与了首轮俄乌谈判的关键人.............
  • 回答
    乌克兰军方于2022年3月18日声称,俄罗斯第四十九集团军司令官雅科夫·列赞采夫中将在乌克兰南部城市赫尔松附近被击毙。信息来源和细节: 乌克兰官方声明: 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GUR)以及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先后发布了这一消息,并通常会提供一些初步的细节,例如事发地点和方式。 俄罗斯官方反.............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历史与艺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要论“贡献大”,首先得明确“贡献”的定义是什么。如果我们将贡献理解为对人类文明的深远影响,或者对社会进步的直接推动,那么列宾和列宁的贡献类型和性质是完全不同的,也很难直接拿来比较大小。我们不妨从他们各自的领域和影响来详细梳理一下:伊利亚·列宾.............
  • 回答
    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作为美国海军早期航空母舰的杰出代表,在太平洋战争的硝烟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两艘传奇舰艇——“列克星敦”号(CV2)和“萨拉托加”号(CV3)——不仅是海军航空力量的先驱,更孕育了无数英勇无畏的飞行员和战功卓著的航空中队。她们的服役生涯,是一部关于创新、勇气与牺牲的史诗,而她.............
  • 回答
    要理解列维纳斯的“他者之脸”,咱们得先跳出那种习惯性的、以“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列维纳斯这个老先生,他的哲学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我们看到,在“我”之外,还有一个“他者”,而且这个“他者”的出现,会彻底颠覆我们之前对世界的理解。咱们先从“脸”这个意象说起。你想象一下,当你跟一个人面对面的时候,你首先.............
  • 回答
    要列出一份“入华品牌清单”并且做到“详细”且“去除AI痕迹”,这确实需要一些技巧和对市场动态的理解。我会尽量从多个维度来展开,避免生硬的罗列,而是通过叙事和背景介绍来呈现。首先,我们得明白,“入华品牌”这个概念本身是动态的,而且涵盖的范围极其广泛。从早年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型跨国企业,到近些年涌入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铁路运营中一个挺常见的环节——动车组的“回送”。你问的“同一列动车组执行完A地到B地的运送任务后,通过什么方式在第二天执行相同车次的任务前回到始发站A地?”,其实就是指这趟动车组在完成当日运送任务后,如何进行调度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当一列动车组跑完A到B的任务后,并不会立刻空.............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又挑战性的想法!“网庙十哲”这个概念很有意思,它不是指历史上的贤哲,而是那些在网络世界里,用他们的思想、行为、创意,或者说是“精神”,深深影响了一代甚至多代网民的代表人物。这就像是在虚拟的“网络庙堂”里,设立了十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要列出这样一个榜单,关键在于“影响力”和“代表性”。这.............
  • 回答
    格列兹曼能否凭借一个世界杯冠军与梅西、C罗相提并论,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入探讨,因为“相提并论”这几个字背后,包含了太多复杂的衡量标准。首先,我们得明确,梅西和C罗是这个时代公认的两座大山,他们两人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几乎统治了个人荣誉的颁奖典礼,无论是金球奖还是世界足球先生,他们是绝对的主角。他们.............
  • 回答
    当然!Switch 平台上的游戏种类繁多,涵盖了从经典系列到独立佳作的各种风格。为了给你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我将从几个不同的维度来为你推荐一些精彩的 Switch 游戏。一、 Nintendo 自家 IP 大作:不容错过的经典体验如果你是 Nintendo 的粉丝,或者想体验 Switch 的核心魅力.............
  • 回答
    在船舶设计领域,尤其是海军舰艇的建造,始终是一场围绕着性能指标之间此消彼长的艺术与科学的较量。战列巡洋舰,作为一个承载着特定战略设想的舰种,更是将这种权衡推向了极致。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取舍之道”。战列巡洋舰的“牺牲”:火力、航速、续航为何成为优先项?提到战列巡洋舰(Battlecruiser).............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不可数集合的交集和并集是怎么回事。这其实是集合论里的基本概念,听起来有点抽象,但理解了就没那么难了。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不可数” 指的是集合的元素数量“太多了”,多到无法用自然数(1, 2, 3…)来一一对应计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实数集(R),或者说所有数轴上的点。你有没有试过给.............
  • 回答
    战列巡洋舰和重巡洋舰,听起来是不是都很“硬核”?它们都是大海上的“大家伙”,但定位和设计理念上却有着不小的差别。打个比方,要是把战舰比作人类的身体,那战列巡洋舰就像是拥有了运动员般强壮的体魄和部分重型武器的综合体,而重巡洋舰则更像是精于各种中近距离搏斗、拥有相对灵活身体的战士。咱们先从它们各自的“出.............
  • 回答
    给12岁的男孩挑书,这可真是个有趣的任务!这个年纪的孩子,心思就像一只还没完全安稳下来的小野猫,既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又开始有了自己的小主意。书单不能太说教,也不能太幼稚,得是那种能让他们捧手里就放不下,读完还能琢磨半天的。我琢磨着,咱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入手:1. 冒险与想象的翅膀,带他们飞向未知: .............
  • 回答
    “战列巡洋舰出现后,重巡洋舰真的没用了吗?”——这是一个在舰船爱好者圈子里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尤其是在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海军力量格局的演变时,这个问题更是被反复提及。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理解这两种舰型的定位、发展以及它们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作用,而不是简单地用“是”或“否”来概括。战列巡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