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好机油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判断一款机油是否适合我的车?

回答
对于咱们车主来说,机油这玩意儿,真是既熟悉又有点让人头疼。平时保养都得加,但真要问起来什么叫“好机油”,能说得门儿清的不多。今天咱就来聊聊,到底啥样的机油才算得上是好机油,还有怎么才能给你家那台宝贝挑到最对味的。

啥样的机油才算得上是“好机油”?

其实,说到底,好机油就是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发动机,让它顺畅运转,寿命更长。那么,达到这个目标,机油得具备哪些过硬的本事呢?咱从几个关键点上掰开了说说:

1. 良好的润滑性能: 这是机油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使命。咱都知道发动机里头多少金属零件互相摩擦,这摩擦要是直接来,那得磨损成啥样?好机油就能在这些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油膜,就像给它们穿上了一层光滑的保护衣,大大降低摩擦和磨损。
看啥?粘度。 粘度是机油流动性的一个指标。太稀了,油膜可能不够厚实,保护不住;太稠了,流动慢,冷启动时发动机不容易一下子润滑到位,而且还会增加运转阻力,费油。
怎么看? 看机油瓶身上的那些数字,比如5W30。前面的“5W”代表低温粘度,W前面的数字越小,代表在低温环境下机油越容易流动,启动越顺畅,尤其是在冬天冷启动时至关重要。后面的“30”代表高温粘度,这个数字越大,代表在高温环境下机油保持粘度的能力越强,油膜越稳定。
好机油的表现: 在各种温度下都能提供合适且稳定的粘度,确保发动机在冷启动和高温运转时都能得到充分润滑。

2. 出色的抗氧化和抗高温能力: 发动机运转起来,温度那是相当高的,而且还会接触到空气中的氧气。长时间在高温和氧气的作用下,机油会逐渐氧化变质,产生油泥、积碳,润滑性能也会直线下降。
好机油的秘诀: 好的机油配方里通常会加入抗氧化剂,可以延缓机油老化的速度。同时,它的基础油和添加剂也能承受高温而不易分解。
你可能看不到但很重要: 这方面主要靠品牌的技术和配方,咱们作为消费者,只能通过选择有口碑、信誉好的品牌来间接保证。

3. 优异的清净分散性能: 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燃烧产生的积碳、油泥等杂质。如果这些杂质在发动机内部堆积,就会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甚至堵塞油道。
好机油的责任: 清净剂可以清洁发动机内部的积碳和油泥,将它们悬浮在机油中;分散剂则能阻止这些杂质聚集在一起,防止它们沉淀下来形成油泥。
好机油的效果: 保持发动机内部清洁,让各个部件的润滑更顺畅,减少磨损,延长发动机寿命。

4. 良好的抗磨损性能: 除了润滑,机油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减少金属部件之间的直接接触,从而减少磨损。
关键是添加剂: 机油中会加入各种抗磨损添加剂,比如一些含磷、硫的物质(比如ZDPP,不过现在很多环保要求下,磷含量有调整),它们会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在极端压力下也能提供有效的保护。
好处: 减少发动机内部关键部件(如凸轮轴、活塞环等)的磨损,保持其精度,从而保证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和效率。

5. 适度的泡沫控制能力: 机油在高速运转时会卷入空气,产生泡沫。过多的泡沫会影响机油的润滑效果,甚至导致气蚀。
好机油的表现: 好的机油配方中有消泡剂,能有效地控制泡沫的产生,确保油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6. 对密封件的良好适应性: 发动机里有很多橡胶或塑料制成的密封件,机油如果与之不兼容,可能会导致密封件硬化、膨胀或收缩,进而引起漏油等问题。
好机油的态度: 优质的机油会选择对密封件友好的基础油和添加剂,不会对其造成损害。

那,怎么给我的车挑到最对味的机油?

了解了“好机油”的本事,接下来咱们就说说怎么给自家的车选。这事儿,得结合车的“脾气”和机油的“本事”来匹配。

1. 查阅车辆用户手册,这是最权威的指导!
为啥重要? 车辆制造商是最了解自己发动机设计和工作需求的。用户手册里会明确告诉你你的车应该用什么规格、什么粘度的机油。比如,它会写明需要符合API(美国石油协会)的哪个级别(如SN、SP),ACEA(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哪个标准(如A3/B4、C3),或者某个特定车系的认证(如大众的502 00/505 00,奔驰的229.5等)。
重点关注:
API等级: 这是衡量机油性能的重要标准。等级越高越好(比如SP是目前最高级别)。
ACEA等级: 这个标准更侧重欧洲车系,对一些特定性能(如低灰分)有要求。
粘度等级: 这是最直观的指标,比如5W30、0W20等。
制造商特殊认证: 很多品牌(如宝马、奔驰、奥迪等)有自己对机油的特殊认证要求,必须满足这些认证才能保证最佳性能和不影响质保。

2. 考虑你的驾驶习惯和用车环境:
经常跑市区,频繁启停? 这种路况下发动机升温慢,频繁启停对机油的抗磨损和清净性能要求高。选择一些具有良好低温启动性能和强劲抗磨剂的机油会比较合适。
经常跑高速? 高速行驶时发动机长期处于高温高负荷状态,对机油的抗氧化、抗高温和高粘度稳定性要求更高。
气候条件? 如果你生活在寒冷的北方,冬季冷启动特别重要,这时候低粘度(如0WXX)的机油就比5WXX更能保护发动机。南方炎热地区,则需要关注机油的高温稳定性。
是否加装涡轮增压器? 涡轮增压发动机工作温度更高,对机油的抗高温和抗氧化性能要求也更高,通常建议选择全合成机油。
是否是新能源混动车型? 混动车型启停更频繁,低速行驶时间长,对机油的粘度、抗磨损以及燃油经济性都有特殊要求,最好按照厂家推荐的专用机油来选择。

3. 了解机油的种类:
矿物油: 最基础的机油,是从原油中直接提炼出来的,价格便宜,但性能相对较弱,容易氧化老化,换油周期短。现在已经很少用于主流乘用车了。
半合成机油: 在矿物油的基础上,加入了一定比例的合成基础油和添加剂,性能比矿物油好不少,价格也适中,是很多经济型家用车或者对性能要求不那么极致的选择。
全合成机油: 使用最优质的合成基础油,通过更精密的化学合成技术制成,性能最全面,抗高温、抗低温、抗氧化、润滑性都表现出色,换油周期也最长。价格相对较高,但也是目前许多高性能车、涡轮增压车以及追求更好保护的车辆的首选。

4. 选择知名品牌和信誉好的商家:
品牌实力: 选择国际知名品牌(如美孚、壳牌、嘉实多、道达尔、福斯等)或者国内一些有实力的品牌,它们通常有更成熟的技术、更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更完善的研发体系,产品质量相对更有保障。
购买渠道: 尽量从正规渠道购买,比如品牌官方旗舰店、大型汽配城、信誉良好的维修厂等,避免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假机油对发动机的损害那是相当大的。

5. 别盲目追求“高标号”或“进口”:
高标号不一定适合: 比如,你的车手册推荐的是5W30,你非要加个0W40,虽然0W40在某些方面性能更好,但如果和你的发动机匹配不好,可能会导致油耗增加,或者在某些工况下润滑不充分。一切还是要以车厂推荐为准。
进口不等于最好: 很多国内知名品牌的机油,其生产技术和配方与国际一线品牌同步,质量也完全过关。关键在于是否符合你车辆的需求。

举个例子,帮你更好地理解:

假设你的车是辆新款的日系家用车,用户手册推荐使用API SP级别,粘度为0W20的全合成机油。

为啥推荐0W20? 因为日系车普遍注重燃油经济性和环保,0W20的低粘度能有效降低发动机内部的摩擦阻力,从而节省燃油,并且在冷启动时非常迅速地提供润滑。
为啥要求API SP级别? 这是目前最新的机油标准,对发动机的保护性能、燃油经济性和排放都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低速早燃(LSPI)防护有增强。
为啥推荐全合成? 即使是家用车,全合成机油也能提供更长久的保护,延长换油周期,让发动机保持最佳状态。

总结一下:

挑机油,说到底就是找个“懂你”的。首先,看车厂怎么说(用户手册是金科玉律),其次,结合自己的用车习惯和环境,最后,在正规渠道选择知名品牌的、符合要求的机油。别光看包装花哨,或者听别人说啥就买啥。多花点心思,给你的爱车选对了机油,那可不是白费功夫,它会实实在在地让你的车跑得更顺、更远、更健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赞同 @卡日曲的狼@邓较瘦 的答案,机油的确复杂,而且很多商家宣传也是各种误导带节奏,让用家无所适从。

正好借这个问题,再讲几个机油坑爹事儿,顺便把之前的机油回答汇总一下

一分钟速读:判断好机油N个标准哪个靠谱

品牌论:

不要买不知名小品牌就对了

基础油论:

同一品牌里:全合成>半合成>矿物油,但不要迷信PAO基础油,家用车不建议买酯类基础油

理化指标论:

比较靠谱,但对普通车友太复杂

主观感受论:

可以作为选油辅助,买自己觉得舒服的油没毛病。

实战检测论:

“抗磨机”、“砝码机”对比纯属忽悠,UOA检测很靠谱,但国内没条件。

认证论:

看认证最靠谱,日韩美系至少满足API-SL以上级别,满足ILSAC-GF5以上级别更佳。

欧系应满足原厂OEM认证级别,下限至少满足ACEA相应级别。

但无论哪个标准,都不要超出原车说明书推荐范围!


下面一个个展开哈:

品牌论

这是小白最常见的论调,美孚机油比较好,嘉实多比较好……争个面红耳赤。不讲具体车型谈品牌都是耍流氓,机油也一样,几乎所有品牌都有从低到高不同档次的机油,从最低到最高可以有5倍差价!只看品牌买机油很容易被忽悠。


大品牌还是比不知名小品牌靠谱,这个没毛病。


基础油论

其他高票答案都有提到基础油的选择问题,也是“懂车一族”普遍觉得靠谱的方法。

同一品牌里:全合成>半合成>矿物油

这是正确的

某些产品宣称自己是酯类全合成比非酯类全合成更好,这里面忽悠成分很大。

他们的逻辑是这样的:

酯类是5类基础油,所以比1、2、3、4类都高级?

上面那个表是经过艺术加工的,API(美国石油协会)的基础油分类原表是这样子的:

几年前大家还觉得机油粘度越大越高级呢,现在大家都知道是扯淡,机油粘度走过的弯路,就别在基础油上重复了,API(美国石油协会)对五类基础油的定义是非1-4类基础油都算作五类,可从没有说过五类就比四类好,不要看到数字大就觉得高级!!!


酯类基础油对于家用车不是什么灵丹妙药

首先: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宣称「酯类基础油」的大厂机油都不含多少酯类!~

举个栗子,某某德国品牌、某美国品牌和某法国品牌官方旗舰店都说是酯类全合成。你在瓶身和官网上都找不到半个“酯类”或者“ESTER”的字样。

▼ 瓶子上大大的“XTL”(异构化工艺),却没有“ESTER”(酯类)字眼,你告诉我这是酯类全合成?这不是坑爹吗?(其实XTL本身也是不错的)

酯类基础油虽然耐高低温及抗磨性好,但遇水不稳定,易腐蚀,耐久性还不如其他全合成基础油,常用于赛车机油,极少用于家用车。但似乎大家都认定“酯类”是个好东西,商家也将错就错,强行“酯类了”。


唯PAO论也不靠谱。

另外一些主打PAO的小众品牌宣传只有PAO基础油才是真正的全合成,别家都是伪全合成。真相是目前在中国和美国三类加氢异构化基础油也广泛用于全合成,XHVI(加氢异构化),GTL(天然气制油)工艺的三类基础油被广泛认为性能等同或超越PAO。而且机油性能,基础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添加剂的调配才是关键。

更核心的是,机油厂商也不公布他们的基础油成分比例,包括那些宣称PAO基础油的,也不公布PAO比例,所以“用基础油分类判断机油级别难以操作”。

前些日子有车友问我本田的0W-20瓶子正面写着100% PAO,那是不是就可以放心买了?

一看瓶子,果然不假。


再看背面的中文,人家的100% PAO意思是“100%采用PAO”,而不是“PAO含量100%”,这套路好深。

我尴尬癌都犯了……汽车大厂还玩这种文字游戏?


理化指标论

从机油的各个理化数值,推算机油级别。

如下图,美孚各个系列40粘度机油的数据指标。


在第一个红框可以看到,机油的关键指标粘度指数,越高级的机油数值越大,粘度指数是高温粘度和低温粘度的比值,简单地说,粘度指数越高的机油,低温时流动性越高(低温保护、启动保护好、省油),高温时粘度越高(高温保护性好)。更简单地说,哪怕粘度同样是10W-40,但“好机油”在高温和低温时的粘度性能都是比“普通机油”更佳的,加上“好机油”耐久性更佳,使用一定里程后“好机油”的优势会更明显。

在第二个红框可以看到抗磨添加剂“硫酸盐灰分”也是越高级的机油含量越高,机油厂也不是傻,毕竟添加剂也是要钱的啊,高级机油肯定比较舍得下料。更佳的抗磨性能,发动机更耐用。

在第三个红框可以看到“倾点”也是越高级的机油越低,全合成的0W-40金美孚一号可以达到-40度以下,严寒低温启动性能就更好了。而实际上,5W-X这样的低温适应性高的机油往往比较贵(比较好),而0W-X更必须全合成(至少半合成)的“好机油”才能达到。

这个方法相对靠谱,但太复杂,对于普通用户难以操作,而且很多机油厂商并不公布自家的数据。


主观感受论

A机油很安静 B机油很顺滑 C机油动力很猛

这个还真的很主观,而且感觉是会骗人的。

比如加了某机油后感觉动力变强劲了,但目前民用车机油没有一款机油敢说自己能提升马力(国外虚假广告是要罚款的)。

不同的机油会有更顺滑或者更安静的感受,这倒是实在的。人能感受到不同机油的感觉差异,但并不能判断是否能提供更好的保护!


实战检测论

注意了,注意了,这种类似江湖郎中卖大力丸的「抗磨机」「砝码机」演示,然后告诉你某机油比各大品牌抗磨能力都小,是忽悠!不是真正实战检测!几年前已经被踢爆对于发动机机油没有参考意义,测试中也极容易作弊。


真正的实战测试是UOA=UsedOilAnalysis使用过的油(旧油)分析,送到实验室对新油和旧油通过光谱溶析电离等手段检测油液中常规金属物质的含量进行确定,以判断润滑油的衰减状况和发动机工作状况。在美国折腾这个的爱好者还是挺多的,国内就比较缺乏这个条件了,有兴趣的可以去BITOG论坛看看。,

▼ 爱卡机油大神amphibia的翻译的美国论坛机油UOA报告



认证论

既然机油这么复杂,有专门的机构和车厂帮我们做品质评定又如何呢?

那必须是好啊!

高端机油上常见的四种认证:

API(美国石油协会):最基本的认证,机油瓶子上都有。

ILSAC(国际润滑剂标准化及认证委员会):API认证的节能升级版,主要是20、30粘度,中端以上低粘度机油会有标注。


▼ (美孚速霸1000罐身背面)日美韩系车常用5W-30,品质较好的都有API和ILSAC认证。



ACEA(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

针对欧洲车系的认证,标准比以上两个认证高得多,中端以上机油会有标注。


OEM厂家认证:

欧洲各家车厂为确保自家引擎最佳效能推出的认证,通常不建议使用无厂家认证的机油。

奔驰Benz以MB开头(代表Mercedes Benz)如MB229.3 ; MB228.5…

宝马BMW以BMW Longlife-98 ; BMW Longlife-04 ;

大众奥迪AUDI:VW 502 ;VW 505.01 ; VW 504.00…..

保时捷PORSCHE:PROSCHE …


▼ (美孚一号0W-40罐身背面)欧系车常用的高粘度高级机油,都会有红框内的API、ACEA认证,绿框内的OEM厂家认证。



各家OEM认证标准都是在ACEA 基础上建立,比ACEA更严格,当然更不用说API了。

下图是各家认证的性能对比……API-SN虽然看起来高大上,但其实是很低级的认证了,但不挑油的日美韩系车普遍用API或者ILSAC认证就行。


又举个例子,例如我开个奔驰的车,要求的最低认证是MB 229.1,对于美孚的两款半合成机油,粘度接近,官网介绍也都差不多,该选哪个?


看瓶子背面,选10W-40,因为他有MB 229.1认证,是奔驰厂家许可的!也有大众的VW501认证,比5W-40更适合大众。


而像速霸2000这样的半合成机油,OEM车厂认证数量也比较少,只有奔驰和大众两家,认证级别也还不够高。


再回看美孚一号0W-40,认证齐全多了,认证级别也高多了。

最后再说一说“最好的机油”这个概念,现在也有很多号称是“超跑专用”“赛道专用”的天价高性能机油品牌,也不要迷信。因为更多的超跑厂家都选用正经大厂的顶级全合成,这对于民用车已经足够好了。

超跑像迈凯伦、雪佛兰克尔维特、保时捷、阿斯顿马丁、丰田LFA,还有宾利、奔驰AMG、日产GTR、原厂也不过是用的美孚一号。 劳斯莱斯、捷豹、路虎、宝马M原厂也就是嘉实多极护。 法拉利原厂用的是壳牌超凡喜力10w-60 。

最后送上各家认证的级别介绍,和API官方的选油指南以供参考。主要还是看原车说明书要求!!!

ILSAC+API



ACEA


OEM









延伸阅读,我的另外几个同样沉闷的机油回答

冬天气温很低,应该使用低粘度机油吗?夏天气温高,要使用高粘度机油? - 知乎 高黏度机油比低粘度机油对引擎保护能力更加出色? - 知乎 长时间使用好机油会对发动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 知乎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