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长时间使用好机油会对发动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回答
长时间使用高品质的机油,对咱们发动机的好处可不是一点半点,那影响是方方面面的,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就好像人一样,吃好睡好身体就好,发动机也一样,用好的“口粮”,它自然就给你好好干活。

咱们一点一点说开去:

首先,最直接的,也是最重要的:保护更到位。

润滑性能的持久性: 好机油的核心就在于它的基础油和添加剂配方。高品质的基础油,无论是合成的还是全合成的,它们的分子结构更稳定,粘度指数更高。这意味着在各种温度下,油膜的厚度和强度都能保持得更好。冬天冷启动时,它能快速流动,减少干摩擦;夏天高温运转时,它又不会因为温度升高而变得过于稀薄,导致润滑失效。长时间下来,这种稳定的润滑就能大大减少金属零件之间的磨损,比如活塞环和缸壁、曲轴和轴瓦、凸轮轴和气门这些关键部位。磨损少了,发动机的机械效率就能维持得更好,寿命自然就长了。

抗氧化、抗腐蚀能力的增强: 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高温和氧化反应,同时燃油燃烧也会产生酸性物质。低品质机油的抗氧化和抗腐蚀能力差,容易变质,生成油泥、积碳和酸性物质。这些东西会腐蚀金属零件,堵塞油道,影响润滑。而好的机油,它的抗氧化剂和清净分散剂配方更优良。抗氧化剂能抑制油品老化,保持润滑性能;清净分散剂则能将燃油燃烧产生的积碳、油泥等杂质悬浮在机油中,不让它们沉积在发动机内部,通过机油滤芯排出。这么一来,发动机内部就能长久保持清洁,减少腐蚀和堵塞的风险。

其次,对发动机的“健康”和工作效率也有积极影响:

保持清洁,抑制积碳和油泥生成: 这个和上面说的息息相关。好的机油,尤其是带有优秀清净分散剂的机油,能有效地清洁发动机内部,防止燃油未完全燃烧产生的积碳和机油自身氧化产生的油泥堆积。积碳多了会影响燃烧效率,降低动力;油泥堆积则会堵塞油道,导致润滑不良,甚至引发机械故障。长时间使用好机油,相当于给发动机定期做“大扫除”,让它时刻处于干净的状态,工作起来更顺畅。

提升燃油经济性: 听起来可能有点玄乎,但这是真的。发动机内部的摩擦是消耗动力的重要因素。如果润滑到位,摩擦减少,那么发动机就需要更少的能量来克服机械阻力,这部分能量的节省就直接体现在燃油消耗的降低上。同时,保持燃烧室清洁,也能让燃油更充分地燃烧,进一步提高燃油经济性。所以,有时候你会发现,换了更好的机油,好像油耗都变低了一点。

降低噪音和震动: 一个干净、润滑良好的发动机,运转起来自然更平稳、安静。好的机油能提供更强的油膜缓冲,减少金属零件之间的直接撞击,从而降低发动机的机械噪音。同时,燃烧更充分,动力输出也更均匀,这也会间接减少发动机的震动感。你会感觉车子开起来更“丝滑”,体验感更好。

延长发动机寿命: 这是前面所有好处的综合结果。减少磨损、防止腐蚀、保持清洁、优化工作状态,这些综合起来,就是对发动机寿命最直接的延长。一个精心呵护的发动机,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维修费用,而且在二手车交易时,保养得好的车子,也更有价值。

当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

“好”不是无限的,要匹配: 不是越贵的机油就一定越好,关键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爱车发动机型号、驾驶习惯和工况的机油。比如,德系高性能发动机可能需要粘度更高、抗剪切能力更强的全合成机油;而一些日系小排量自吸发动机,按照厂家推荐等级的半合成或全合成机油就已经足够。盲目使用超出发动机设计要求的机油,反而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负荷或影响。

按时更换依然重要: 即便是最好的机油,也有其使用寿命和性能衰减的极限。长时间不更换机油,即使是高品质的,它的润滑、清洁、抗氧化能力都会逐渐下降。所以,即便你用的是顶级的机油,也要严格按照厂家推荐的保养周期进行更换,否则再好的机油也“无力回天”。

关注机油滤芯的同步更换: 机油滤芯是过滤机油中杂质的关键部件。如果机油品质很好,但是滤芯质量差或者长时间不换,那脏东西还是会重新回到发动机里去。所以,更换机油时,机油滤芯也一定要同步更换,这是保持机油循环系统清洁的黄金搭档。

总而言之,长时间使用高品质的机油,就像给发动机喂了最营养的“补品”,能够全方位地呵护它,让它在最理想的状态下工作,从而带来更可靠的性能、更长的寿命以及更佳的驾驶体验。这笔“投资”,绝对是划算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又是机油的题,还是吱吱吱提的问,现在回答会不会已经错过了节目?

我之前有个回答聊了聊嘉实多和力摩,还说其他品牌之后聊,之后到这篇帖子里好了。

我家现在的状况是:我的美国货牧马人用的德国产的力摩Special Tec for Asia & America,男票的BMW和日系买菜车都用的美国牌子金美孚,然后家里老爷子的A4l用的英国品牌嘉实多极护,都是全合成,不过这种混搭比下来,还是我最败家……

用下来的感受就是,性格上:金美孚更狂野,极护更安静,力摩更任性。所以,等下次牧马人小保估计还是会换回金美孚,毕竟狂野而长效(主要不贵),适合牧马人骚动的内心。

发动机内部, 6000转每分钟活塞运动,金属和金属摩擦,纯靠一层机油形成的油膜来润滑,想想就知道其重要,完全是血液一样的存在。矿物质油和高性能机油的差别我就不废话了,随便一篇科普文章里都能找到:

就好像夏利和法拉利的差别,虽然都是踩了油门就能走的,但你光想想就能知道差别有多大。

之前的回答里说起过“挂壁”,这次换个角度说“长效性”和“自清洁性”,上文也说了下次我保养打算换金美孚的原因因为“长效”,换句话说,主人懒,嘿嘿。

发动机工作时,机油的润滑循环和燃油的供给循环是截然分开的,这也是为什么机油的工作温度一般是从“气温”(可能零下很多这地儿看气候)到大概300摄氏度(差不多是活塞顶端的工况),而一般燃油标号(比如0W-40)后面的数字代表的是100摄氏度时候燃油的黏度,100度左右正是机油比较正常的工作温度。而燃油呢,是要被喷射在缸里点燃的。

但是呢,在实际情况中,随着活塞环的老化变形、气缸的磨损等,机油会挤进燃烧室烧掉——传说中的烧机油,看到题目里的EA888想到的第一个闪念,抱歉VW……

相对应的,燃烧室里的可燃混合气,在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的做功冲程,也会被高温高压,沿着活塞与气缸的间隙,挤到曲轴箱里,和机油厮混在一起。这也是为什么发动机上都会有“曲轴箱强制通风”,也是为什么会有“油气分离器”——想到EA888脑子里的第二个闪念就是油气分离器,再次抱歉VW……

而中国的燃油含硫量普遍很高,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氧化物,接触机油之后会迅速“教坏”机油,氧化产生胶质分子,形成油泥。二氧化硫这种更坏的家伙会和机油反应产生酸性物质,加速机油的老化变质,降低润滑效果,让机油寿命明显变短——所以,机油不是终生的,必须到一定里程就按时更换。

所以呢,机油有一个性能指标叫做“总碱值TBN”,是间接表达清洁分散添加剂含量的重要指标,既可以来衡量不同机油的长效性和清洁性,换种角度,也可以来检测已使用机油的残存寿命,和发动机内部的燃烧质量,就好像“验血”。美国人玩的比较high,在BITOG论坛会有很多哥们晒自己的旧机油送到Blackstone实验室分析残留物成分的报告,来判断发动机内部的健康状况。

(BITOG是什么呢,全称是:Bob Is The Oil Guy,赞爆)

虽然之前说矿泉水要喝碱性的纯属扯淡,但是机油要选碱性的,却是科学研究之后的真理。机油的碱性越强,越能抵抗燃油成分的侵袭,延长机油寿命,增强长效性,也能更好的抵抗产生油泥,自清洁能力更好。

听说是有市面上150款常见机油的TBN排名,我没找到原始数据,在家家一篇文章里看到一些截图:

排名最靠前的果然是以长效为最大卖点的安索,接下来就是金美孚(金美孚一直有“长效王”的爱称,不过其实“金美孚”也是爱称,人家的大名叫“美孚1号”完全是因为土豪金的瓶子。)在市面上常见的机油里,金美孚TBN最高,这也和日常使用感受一致。

而垫底的,都是矿物质机油,数值嘛,好尴尬啊……




每篇关于机油的文章末尾我都想说:对自己的发动机好一点吧,能上全合成就上全合成吧。

补了上篇回答的坑很开心,嗯~

user avatar

哈哈,不邀自答老鼠哥的问题。德系车都特别重视机油,机油Q群里一半以上都是德系我会乱说?德系是比较挑机油的,这可不是我瞎说的,有德系车的不妨看看自家的说明书,看完别吃惊噢,大多数人会发现看不明白里面说的啥。。。。。。

比如大众:



比如宝马:


比如奔驰:

手册里讲的,就是德系车的特色——原厂机油认证了,高小强不是吓你,使用原厂建议范围外的机油,车厂是可以拒绝发动机进行保修的噢。这也是很多保修期内发动机故障索赔的时候,4S店会提取油样到总厂化验的原因。

以上的德系车机油标准都是基于ACEA(欧洲汽车制造协会)标准制定的,而且普遍高于美国的API标准,欧洲车当然要遵守欧洲标准了,问题在于无论是德系车的原厂机油标准还是欧洲ACEA的机油标准,都比一般在机油瓶身上常见的API:SL、SM、SN(美国石油学会)标准严格很多,毕竟美国主流的美系、日系车没那么挑机油啊。所以德系车选机油其实是比较头大的。

API标准:

要求更高、更复杂的ACEA标准,对粘度和性能取向都有更具体的要求:


API、ACEA、奔驰、宝马、大众标准机油性能对比,注意看左上角API标准可怜的性能。


SO,德系车对机油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德系用涡轮发动机的特别多,德系容易烧机油(大误:是机油消耗量大)也是明摆着的嘛,然而大多数车主自己并不清楚,所以也出现了不少用了正品机油却抱缸的奇葩事,都是因为没按照原厂标准啊!

老鼠哥玩的二手车就更加要注意机油问题了,如果能了解到原车主的机油使用习惯,那是极好的,符合原厂认证的全合成养着的发动机,几年十万公里下来不比新车差是得闲事,原厂机油保养的当然也是可以的,但乱到外面换油的德系车验车时就要特别注意下了。

回到正题,长时间使用好机油会有什么好处?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如何定义“好机油”和“一般机油”呢?

以国内最常见的美孚为例,按照美孚的标准,是这样划分的。

从高到低分别是“全合成”、“半合成”、“精炼矿物油”、“矿物油”,当然价格也是从高到低的排序,一般来说,我们在4S店用到的最便宜的“原厂机油”都是介乎于“精炼矿物油”和“矿物油”之间,加钱原厂也能提供“半合成”和“全合成”,豪华品牌和进口车会使用“全合成”。而“好机油”的好处,这表里似乎也说得十分清楚了。

但宣传的东西不能轻易相信啊,我们来看看官网里每款油的理化数据,以德系常用的40粘度为例。

在第一个红框可以看到,机油的关键指标粘度指数,越高级的机油数值越大,粘度指数是高温粘度和低温粘度的比值,简单地说,粘度指数越高的机油,低温时流动性越高(低温保护、启动保护好、省油),高温时粘度越高(高温保护性好)。更简单地说,哪怕粘度同样是10W-40,但“好机油”在高温和低温时的粘度性能都是比“普通机油”更佳的,加上“好机油”耐久性更佳,使用一定里程后“好机油”的优势会更明显。

在第二个红框可以看到抗磨添加剂“硫酸盐灰分”也是越高级的机油含量越高,机油厂也不是傻,毕竟添加剂也是要钱的啊,高级机油肯定比较舍得下料。更佳的抗磨性能,发动机更耐用。

在第三个红框可以看到“倾点”也是越高级的机油越低,全合成的0W-40金美孚一号可以达到-40度以下,严寒低温启动性能就更好了。而实际上,5W-X这样的低温适应性高的机油往往比较贵(比较好),而0W-X更必须全合成(至少半合成)的“好机油”才能达到。

而一开始提到的德系原厂认证方面,美孚从半合成的速霸2000开始,就有大众和奔驰的原厂认证。


到了全合成的金美孚0W-40,这德系认证就多了,奔驰、宝马、大众、保时捷的原厂认证都是符合的。嗯?我好像看到了什么日系车怪怪的认证

除了大众的VW502/505以外,还符合Volkswagen 503 01认证,符合的奔驰认证数字也和半合成的不一样呢,这说明了啥?

请注意看以下加粗部分文字。

大众机油认证说明:

VW500.00:除非车辆本身注明须使用其他规范之机油,否则可适用于1999年8月出厂前VW/AUDI全车系汽油引擎。

VW502.00:针对严苛环境设定的规范,设用于诸如高气温、潮湿、爬坡及经常在市内走走停停等驾驶环境中使用

VW503.00 :本规范有2 大重点,一是“ 加长换油周期” 换油间隔可以延长到30000km/2 年,二是S4 、RS4 、TT 、S3 等输出超过180HP 之性能引擎。依其特殊润滑需求制定的特殊规范。

VW503.01 :除了503.00 所涵盖的规范之外,加强了V8 、W12 等多气缸、大排量引擎需求的润滑等级。

VW504.00:汽油引擎规范中的最新标准,除涵盖以上标准之外,还加强了节省燃油、清静排气、清洁引擎内部等功效。



奔驰机油认证说明:

MB229.1: 适用于1998年以后生产的汽油或柴油客车引擎,基于ACEA A3/B3标准

MB229.3: 适用于1998年以后生产的汽油或柴油客车引擎,基于ACEA A3/B4标准,并且相对于229.1有1%的燃油节省,要求换油间隔可以延长到20000km。

MB229.5 基于229.3 的所有标准情况下,换油间隔可以延长到30000km ,并且相对于229.3 有1.8% 的燃油节省,基于ACEA A3/B4

是不是被吓呆了?原厂认证的高级别机油保养里程和保养时间都是惊人的,虽然国内很少人会跟德国佬一样30000公里或者两年才换一次机油,但这原厂认证说明了“好机油”可以提供更长的换油里程、对高性能发动机保护更好,不是么?

说了半天,这原厂认证在每一瓶符合的机油背后都会有。别信某些山寨油在网上和介绍资料里胡乱吹,必须印刷在瓶子上才是扎扎实实的!


这次就说说这些硬货吧,什么个人体验那个太虚就不谈了,三吱哥,要是选上了是不是有稿费哇?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