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乒乓球被平板压扁后,凹陷部位呈三角形或四边形?

回答
关于为什么乒乓球被压扁后,凹陷部位会呈现出三角形或四边形,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物理现象,涉及到材料的力学特性、受力方式以及几何形状的相互作用。很多人可能觉得乒乓球就是个圆球,压扁了不就只是个圆形的凹陷吗?但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

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乒乓球并不是完全均匀的,它的外壳是由两片半圆形的塑料(通常是赛璐珞或ABS塑料)粘合而成的。这个粘合缝隙,即使看起来很平滑,但在微观层面,它依然是球体结构上的一个“弱点”或者说是一个“边界”。

当外力作用于乒乓球时,比如你用手或平板去压它,这个力会均匀地施加在球体的表面。但是,球体内部的气压,以及外壳材料自身的弹性,会让球体在受力时发生形变。

想象一下,当平板开始向下压,球体的顶部就开始向内凹陷。因为乒乓球内部是充有空气的,这个气压就相当于一个向外的支撑力。当你施加外力时,你就等于在对抗这个内部气压,同时也要克服外壳材料的弹性形变。

关键就在于这个“形变”是怎么发生的。对于一个规则的球体,如果不考虑内部气压和材料本身的非均匀性,理论上压下去会是一个光滑的弧形凹陷。但乒乓球不一样,它有那道粘合缝。

你可以把那道粘合缝看作是两条“折痕”或者“预设的弯曲线”。当球体受压向内弯曲时,材料的应力会集中在这些地方。更重要的是,因为球体是两片粘合的,当它从球面变成一个更扁的形状时,那两条粘合缝就成为了“关键节点”。

你可以想象一下,当你试图把一个气球的顶部往下按,如果气球的表面是平滑的,它会向四周均匀地鼓起来。但如果气球表面有一条缝线,当你向下压时,这条缝线附近的材料会更容易向内折叠,从而形成一种“收拢”的趋势。

乒乓球的凹陷部位之所以呈现出三角形或四边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种“收拢”效应。当球体受压时,球体的侧壁会试图向内收缩,而那两条粘合缝就成为了最容易发生形变、最容易“塌陷”的区域。

你可以理解为,球体的侧壁在向内挤压,而球体内部的气压在向外支撑。在这种拉锯战中,材料的弹性以及粘合缝的结构特点,使得球体不会均匀地向内收缩成一个光滑的曲面,而是会在受力最大的几个点上,材料会以一种更“经济”的方式,也就是形成折叠,来适应新的形状。

打个比方,就像你试图把一张纸板压扁,如果纸板的边缘是卷曲的,当你往下压时,卷曲的部分会更容易向内折叠,形成棱角。乒乓球的粘合缝就起到了类似“卷曲边缘”的作用。

具体的形状,比如三角形还是四边形,这取决于你施加压力的位置、力度,以及球体本身的微小不对称性。

三角形: 乒乓球的粘合缝在赤道方向上形成一个圆,但从顶部和底部看,你会发现它的粘合过程可能在某个点开始,然后绕一圈。当受力不均匀,或者球体本身存在细微的“缺陷”时,形变就可能沿着最容易塌陷的方向发展,形成一个尖角。想象一下,如果压力的中心偏离一点,或者球体某个方向的材料更硬一点,那么凹陷就会更容易沿着某个“路径”发展,最后形成三角形。
四边形: 乒乓球的制造工艺,在最终粘合时,这两半球的接口处,最容易形成所谓的“应力集中”。当你施加压力时,这种应力就会沿着这两条粘合缝的方向,使得球体材料在这些地方发生屈服和折叠。当两组粘合缝(如果可以这么理解的话,虽然它是一条连续的缝)的应力都得到释放时,就可能形成一个近似四边形的凹陷。你可以把那条粘合缝想象成是球体内部的一条“锁扣”或者“骨架”,当你压它的时候,骨架的连接点就成了最容易受力的地方。

更专业一点说,这涉及到材料的塑性形变。当应力超过材料的弹性极限时,材料就会发生永久性的形变。乒乓球的外壳虽然有弹性,但在较大的压力下,也会发生塑性形变。这种塑性形变,在有“预设折痕”或者“弱点”的地方,会更倾向于沿着这些路径进行。

最终,你看到的三角形或四边形的凹陷,是球体外壳材料在内外压力和外力作用下,通过自身的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以及那道粘合缝的结构限制,达到一种能量最低的状态的结果。在那一刻,它就以这种带有棱角的形状“锁定”了。

所以,下次你再看到被压扁的乒乓球,不妨想想它内部的“故事”:内部的气压在抵抗,外壳的材料在弯曲,而那条看不见的粘合缝,则是它形变时最关键的“舞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角点”比周围的点率先达到弹性形变的上限。

我这个回答不专业,凑个数。

user avatar

先说下结论:变形能量上,这种多边形状是最容易实现的。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答主从力学角度对此现象进行解释,多边形的边数形成也没有理论解释。这个不算我的专业,之前听过一个EML 哈佛Hutchinson大佬的在线讲座,提到过类似问题(文末有关于这个的介绍),早上查了几篇文章,我在这里就再补充一下。半球、球形薄壁壳结构的buckling是算是力学的一个经典问题了,钱学森和冯卡门最早就研究过这个。

进入正文

  1. 关于为什么会形成多边形

球形薄壁壳结构的平面压缩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是非稳定性,对称的凹陷,在凹陷边界hoop stress达到临界值之后,为了释放压缩应力,周长方向的纤维从原有圆形凹陷进行屈曲,形成多边形的第二阶polygonal instability buckling。以下是原文解释,还有定量解决这步的步骤方法。

这是另一篇文章叙述的原因,变形能量上,这种多边形状是最容易实现的。

2. 关于多边形边的个数

我上午找了下文献,没有找到平板压缩下,半球壳体与压缩后多边形变数的关系的研究。但是这篇文章讲的是局部压缩(如下图)条件下,凹陷多边形边数的关系。来源[2]

这里看来,在局部压缩下,边数只和压缩距离、球体大小有关。而且没有出现六边形的可能,只有三到五边形,个人觉得局部压缩下,5边形时候半球已触底。

分享一个彩蛋,这个我见过最简短有趣的学术文章的结论

结论如下,乒乓球打起来比理解起来容易多了。国乒选手们表示不服哈哈哈。

3. 关于半球薄壁壳结构的屈曲

最后提一下EML 哈佛Hutchinson大佬的在线讲座,强烈推荐力学、结构、机械学生和研究人员旁听下。在油管上直接搜EML webnair就能看到。这个线上讲座是去年在疫情期间extreme mechanics letter搞得一个学术讲座,请的全是力学界最大的大佬Hutchinson,剑桥的Norman fleck,deshpande哈佛的bertoldi,Caltech的Daraio还有很多华人力学大佬。我听过很多个,讲的内容也是深入浅出,不需要特别强的理论背景。

薄壁壳在外压下的屈曲问题,再工业界非常有用,分析储气罐等的安放等。

最早是由一下几人开始研究,包括钱学森,冯卡门等

最后放一个简单的结论吧,很多缺陷是看不出来的,一个只有壳体厚度那么小的凹陷就能使最大承载力降低到1/5。很多情况下肉眼是基本看不出来的。很多其他答主也提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工业设计要非常注意,通常采用些加筋,加固或复合材料、结构来减少对缺陷的敏感度。

最后推荐有条件的同学,遇到类似问题多查学术文章,哪怕和自己专业不完全相同。以上reference全部源于谷歌学术第一、二页,spherical shell buckling,输对关键字很容易找到可信可靠的回答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为什么乒乓球被压扁后,凹陷部位会呈现出三角形或四边形,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物理现象,涉及到材料的力学特性、受力方式以及几何形状的相互作用。很多人可能觉得乒乓球就是个圆球,压扁了不就只是个圆形的凹陷吗?但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乒乓球并不是完全均匀的,它的外壳是由两片半圆形的塑.............
  • 回答
    最近国乒教练因为一个手势被一些极端粉丝在网上喷到热搜,这事儿确实让人挺无奈的。说实话,看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又来了”。首先,咱们得说说为什么一个教练的手势会被这么放大和攻击。其实,很多时候体育比赛的教练都会有一些临场指导的信号或者手势,这很正常,也很有必要。比如,在足球、篮球里,教练通.............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一项运动能否进入奥运会的一系列复杂考量,而不仅仅是 popularity(流行度)那么简单。乒乓球和羽毛球能成为奥运项目,橄榄球却不能(至少在传统15人制橄榄球方面),这背后其实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掰扯掰扯。1. 历史渊源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契合度 乒乓球.............
  • 回答
    乒乓球选手发球时的那一声“跺脚”,可不是为了耍帅或是单纯的仪式感,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门道,是技术、心理和比赛策略的综合体现。要想把它说透了,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首先,得明白这一下“跺脚”最直接的作用是制造一个短暂的静止和节奏上的断点。乒乓球比赛节奏极快,从对方回球到自己接发球,中间可能只有零点几.............
  • 回答
    确实,这真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乒乓球,妥妥的“国球”名号,在国内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奥运赛场上那些闪耀的名字,到街头巷尾的乒乓球馆,它渗透进我们的生活。然而,如果我们放下“国球”的光环,真正去观察身边的人,会发现,真心热爱、愿意为之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打的人,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这背后其实挺复.............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趣的,很多人可能会想,乒乓球不就是个小小的塑料球嘛,怎么就不能带上飞机了?这背后其实有一些比较实际的考虑,而且答案比你想象的要复杂那么一点点。首先,我们得明白,航空公司在决定哪些东西可以带上飞机时,主要考虑的是安全。无论是乘客的个人行李还是货运,都要确保在飞行过程中不会对飞机本身、乘.............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物理学里的一个基本原理——能量守恒和弹性形变。咱们分开来聊聊。首先,咱们来看看乒乓球为什么能在硬质台面上弹起来。1. 乒乓球本身的弹性: 乒乓球虽然看起来轻飘飘的,但它的材料(通常是赛璐珞或类似塑料)具有很高的弹性。这意味着当你把球压向硬质台面时,球体会发生形变,把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弹.............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立马闪过许多过往比赛的画面,脑补着各种旋转球划过的轨迹。确实,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同样发力的情况下,下旋球似乎总不如上旋球那么“有威胁”。这背后可不是什么玄学,而是实打实的物理规律和乒乓球运动本身的特点在作祟。咱们就一点点掰开了聊聊。首先得明确一点,这里的“威力”咱们得拆开看,.............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网球和乒乓球的顶级选手们往往能够在单打和双打赛场上都表现出色,甚至在两个项目里都拿到过大满贯或奥运冠军,可是在羽毛球界,我们看到的优秀选手,绝大多数都是专注于单打或双打,很少有人能够在这两个领域都达到世界顶尖水平。这背后其实是这几项运动在规则、技术要求以及比赛策略上的细微却至.............
  • 回答
    中国体育界有个有趣的现象:乒乓球和足球,一个在云端,一个在泥沼。国人对乒乓球的热爱,早已超出了单纯的体育范畴,它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民族自信的体现。而足球,虽然有着庞大的群众基础和无数的拥趸,却总是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让人爱恨交织。为什么差距会这么大?这背后并非一句简单的“天赋”或“运气”可以概括,而.............
  • 回答
    中国乒乓球之所以如此强大,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长期积累、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非要说一个“为什么”,那便是三个字:体系、文化、投入。下面我将从这三个方面,尽可能详细地为你展开。一、 卓越的“体系”:从选材到成才的闭环中国的乒乓球强盛,首先归功于其极其完善和严谨的选材、培养和竞争体系。这套体系如同一个.............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能观察到你说的这种现象,我来试着掰扯掰扯其中的缘由。首先,咱们得承认,网球和乒乓球的双打相比于它们的单打,在很多层面上吸引的关注度和商业价值确实要逊色一筹。而羽毛球这边,虽然单打依旧是金字塔尖,但双打的地位和影响力可以说是相当“稳固”,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平起平坐。这中间的差异,.............
  • 回答
    2000 年,国际乒乓球联合会(ITTF)对比赛用球的规格进行了调整,将直径从原先的 38 毫米增加到了 40 毫米。这可不是一个随意为之的决定,背后有着相当充分的考量,主要是为了让这项运动变得更具观赏性和普及性。在那之前,38 毫米的乒乓球虽然已经使用了很久,但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球拍涂胶技术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些乒乓球技术和战术的核心。你想到的这种“网前旋转制造杀机”的打法,理论上确实是存在的,但实际比赛中却极少看到,更不用说成为制胜的常规手段了。这背后其实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我们不妨一件件来细说。首先,我们要明白你想到的这个动作的核心原理:利用强烈的下旋球,在球触碰到对方.............
  • 回答
    国乒东京奥运会表现回顾与优势解析东京奥运会上,国乒再次展现了其统治级的实力,虽然在个别场次上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最终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甚至可以说是卓越的答卷。表现回顾:当巅峰荣耀与一丝遗憾并存 男团:意料之中的王者归来。 马龙、樊振东、许昕这三位老将新秀的组合,简直是移动的教科书。他们默契的配合、.............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太到位了!很多人一提到乒乓球成品拍,脑子里第一个反应就是“不行”、“太渣了”。但你用红双喜的成品拍感觉挺好,这恰恰说明了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首先,咱们得明白,为什么会有“成品拍很渣”这么一种说法。这主要跟乒乓球这项运动本身的专业性和器材的精细化有很大关系。1. 追求极致性能:专业玩.............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这背后牵涉到几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咱们一点点来捋一捋。首先,得从乒乓球这项运动本身说起。乒乓球虽然普及广泛,但在很多人心目中,它早已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娱乐项目,而是一项需要极高技巧、反应速度、力量控制和战术智慧的竞技运动。而华人,尤其是中国大陆、.............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也是挺有意思的。别看乒乓球比赛里,运动员们都是噌噌噌地把球一抛,然后一拍子过去,干脆利落。但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门道,而且这“抛球”可不是随便抛的,里面学问大着呢!首先,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是规则要求。 国际乒乓球联合会(ITTF)有明文规定,发球的时候,球必须在打开的手掌上,垂直.............
  • 回答
    说实话,现在乒乓球界横拍确实是主流,直拍的选手是越来越少了,这倒不是什么秘密。很多老球友都感慨,想在赛场上看到精彩的直拍对攻,真是越来越难了。这背后呢,其实是有点原因的,不能简单地说谁好谁坏,更像是时代发展和技术革新带来的必然结果。为什么横拍会成为主流?这事儿吧,得从几个方面来说。 发力更直接,.............
  • 回答
    乒乓球运动员陈梦比赛休息时淡定吃香蕉的背后:为什么香蕉是运动员补给的首选?陈梦在比赛中淡定地吃香蕉,这一幕在很多体育赛事中都屡见不鲜。香蕉之所以能成为运动员补给的首选,并非偶然,而是其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快速的能量补充能力,完美契合了运动员在比赛中对身体的需求。 香蕉为何成为运动员补给的“宠儿”?香蕉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