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同样是买喜欢的东西,为什么穷人省吃俭用买几十万的相机镜头手办会被人尊重,省吃俭用买奔驰宝马却被说装逼?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社会认知、价值观、消费心理以及“装逼”的定义。虽然同为“省吃俭用”的付出,但对相机镜头手办和汽车的认知差异,导致了人们的评价截然不同。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

一、 物品本身的属性与社会象征意义:

相机镜头手办(小众爱好品):
专业与技艺的象征: 高端相机镜头被认为是专业摄影师的工具,购买它们意味着对摄影艺术的热爱和对技艺的追求。这本身就带有一种“专业性”和“内在价值”。手办虽然在某些人看来是“玩物”,但对于收藏者来说,它们代表着对特定文化(动漫、游戏、影视等)的热情,以及对精美工艺、角色塑造的欣赏。
精神追求与情怀: 购买这些物品,更多的是出于对某项技能的热爱、对艺术的欣赏,或者对某种文化的认同和情感寄托。这种“省吃俭用”被看作是一种为“精神食粮”的付出,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坚持和热爱。
社交圈子的认同: 在摄影爱好者、二次元圈子等社群内部,拥有昂贵的设备或稀有的手办往往能获得一定的尊重和认可,是一种身份标识。这种尊重是来自于“同好”之间的理解和共鸣。
稀缺性与收藏价值: 一些限量版手办或特定型号的镜头可能具有收藏价值,未来有升值的可能。这使得购买行为带有一定的投资属性,虽然不一定是主要目的,但也是一个被接受的理由。
“低调”的奢侈: 相对于显眼的汽车,一套昂贵的摄影器材或几个精美的手办,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不那么张扬,更像是“圈内人的秘密”。

奔驰宝马(大众消费品/身份象征):
实用性与生活必需品的属性: 汽车在很多社会环境下被视为一种交通工具,是提高生活便利性的必需品。但当它成为“奔驰宝马”这个定位时,其“必需品”的属性就迅速被“身份象征”所掩盖。
外在炫耀与社会比较: 奔驰宝马是公认的奢侈品牌汽车,其外观和品牌标识具有极高的辨识度。购买这样的汽车,在很多人眼中,第一反应是“这是为了向别人展示自己的经济实力”,是一种“我很有钱”的宣告。
社会地位的符号: 汽车品牌往往与社会经济地位挂钩。购买豪华汽车,很容易被解读为想要“跻身上流社会”或“获得社会认可”。这种购买动机更容易被认为是出于虚荣和攀比。
“装逼”的定义: “装逼”通常指的是一个人夸大自己的能力、财富或社会地位,以获取他人认可或优越感。当一个人省吃俭用,却依然购买了明显的、高调的奢侈品,人们会觉得这种行为与他“省吃俭用”的现实不符,是在“伪装”一种自己尚未真正达到的生活状态。
“面子工程”: 在一些文化中,“面子”非常重要。购买一辆豪车,可能是为了在亲戚朋友面前撑面子,为了体面,而不是真正出于对驾驶体验或汽车本身的极致追求。
普适性与泛滥: 相对于小众爱好,汽车是更大众化的消费品,豪华汽车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当一个群体的大多数人都拥有汽车时,拥有豪华汽车就失去了“稀缺性”带来的优越感,反而容易被视为一种“跟风”或“随大流”的行为,如果这种行为是建立在“省吃俭用”之上,就更容易被贴上“装逼”的标签。

二、 动机的解读差异:

相机镜头手办的动机:
内在驱动: 更多被解读为源于对艺术、技艺、文化的热爱,是一种“我喜欢,所以我愿意为此付出”。这种付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和兴趣,这种“自我满足”的动机往往更受尊重。
沉浸式体验: 购买这些物品是为了更好地投入到自己的爱好中,享受过程带来的乐趣。
知识与技能的投资: 学习摄影技巧,提升创作能力,这是对自身能力的提升,这种投资性质容易被理解。

奔驰宝马的动机:
外在驱动: 容易被解读为是为了满足虚荣心、攀比心理、渴望获得社会认同。这种“为了别人而活”的动机,在很多情况下不被看好。
社会压力: 有时也可能受到社会舆论或家庭压力的影响,认为“到了某个年龄就该开某种车”。
炫耀与资本的展示: 当付出与回报(即展示的社会价值)不成正比时,就容易被视为“装逼”。

三、 “装逼”的界定与社会感知:

“装逼”的关键在于动机的真实性与行为的匹配度: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其真实的经济能力、社会背景或内在追求存在较大差距,并且这种差距给人的感觉是为了“扮演”某个角色,那么就容易被认为是“装逼”。
语境和群体的不同:
在摄影圈,你花光积蓄买一台中画幅相机,大家会觉得你是个认真的摄影师。
在一些社交场合,如果你明明是个刚毕业的学生,却开着一辆宝马,别人很可能会觉得你在“装”,尤其当你还表现得不像一个真正拥有这种能力的人时。
感知上的“门槛”: 购买相机镜头手办的“门槛”相对更高,涉及更小众的圈子。而汽车,尤其是豪车,是大众普遍接触和了解的消费品。当一个人在自己不熟悉或不擅长的领域表现得像个“行家”,或者在大众普遍认为的奢侈品上进行不符合自己经济实力的消费时,更容易引发“装逼”的质疑。
“省吃俭用”的矛盾感: 当一个人“省吃俭用”的形象与他购买的昂贵汽车形成鲜明对比时,这种矛盾感更容易被解读为“伪装”。人们会想:他到底是在为自己的爱好省钱,还是在为面子省钱?而相机镜头手办的购买,可以更容易地被理解为“为了爱好而牺牲其他”,这种牺牲是为了自我,所以更容易被尊重。

总结来说,穷人省吃俭用买相机镜头手办被尊重,而省吃俭用买奔驰宝马被说装逼,主要原因在于:

1. 物品本身的象征意义不同: 相机镜头手办更多被视为对技艺、艺术和精神追求的投资,是“内在驱动”的体现。而奔驰宝马则更常被解读为对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的外在展示,是“外在驱动”的符号。
2. 动机的解读差异: 前者被解读为“为爱发电”,后者则容易被解读为“为了面子和虚荣”。
3. “装逼”的定义: “装逼”的核心在于一种不真实的自我展示。当一个人省吃俭用,却购买了显眼的、大众认知的奢侈品时,这种行为更容易被认为是为了“扮演”自己尚未达到的社会角色,与“省吃俭用”的“低调”形象形成矛盾,从而被解读为“装逼”。

归根结底,人们更倾向于尊重那种为了内在的热情和自我价值而付出的行为,而对那些可能更多是为了获得外部认可而采取的策略,即使是带有“省吃俭用”的色彩,也更容易被质疑其动机的纯粹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就要定义一下什么是“装B”了。

虽然“装B”一词有多重含义,对应多种情形,但在这个问题下我们狭义地把在购买消费品的范围内讨论“装B”了。

不妨如此定义这种情形:有两种相互替代的商品,一件贵一件便宜,贵的商品也许比便宜的商品质量更好或者功能更多,某人在使用不出贵重品的先进功能或者体验不出贵重品的高超质量的情况下,依旧选了贵的东西,不妨就称他在“装B”。

按马克思的体系,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重性,某人在装B时买商品不是出于这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因为这商品的交换价值高而买这件商品。按新古典的说法,商品本身没有给他带来效用,是花钱本身给他带来了效用。如此看来,“装B”的含义就明晰了,即不是为了使用而花钱,而是为了花钱而花钱。

这个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摄影的外行,他们无法看出两千块的镜头和两万块的镜头的区别。如果一个人拿着两万块的镜头走在街上,他不高声喊出“我的镜头值两万块”,恐怕没有几个人看得出他的镜头值两万。这种人,如果不逢人就说我的镜头值两万,显然不可能是出于为了炫耀自己有钱而买了两万块的镜头,他只能是出于2万块的镜头比两千块镜头牛功能强大而买了两万块的镜头。我们普通人,用不出两万块镜头和两千块镜头的区别,而这个人却可以,这说明这个人的摄影水平高于普通人,当我们偶然发现这个镜头值两万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表示一下尊重呢?

相反,另一方面,一块劳力士除了看时间之外并无什么用途,买劳力士人群中有几个人是为了拆开劳力士分析其机械运行而买的劳力士呢?买劳力士的人显然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富裕而买的劳力士。这些为了炫耀自己的主人有钱而产生的奢侈品,都有两个个共性,其一,它们一般都是人的穿戴品或者宴会用品,以随时随地强调出其主人尊爵不凡,没有公司会去做价值几千的鼠标垫。其二就是它的生产商会拼命强调它的“品牌”,并且在这个品牌下绝不会推出“低端的”商品,LV的包包最便宜也有五千块以上,最便宜的劳力士也得1万以上。

LV和劳力士的品牌从不屑于把业务扩展到低端市场,从更广大的消费者手里挣钱,我们都知道资本是逐利的,哪有因为底层人太Low,他们就不挣底层人的钱的道理?我们也知道,劳力士拥有能生产出如此高级的表的技术,难道他们会生产不出低端的表或者开发不出生产低端表的技术?但从为有一款劳力士的表和低收入阶级的人们日常佩戴的表出于同一个价格水平,这是因为劳力士不屑于挣底层人民的钱吗?显然不是,这是因为劳力士知道买家买它的表根本不是因为这个表中蕴含了高超的技术,而是为了打着劳力士的品牌和造型去彰显他们的尊爵不凡。这样,一旦劳力士去生产只卖1000块的表,就会和10万块的表混在一起,让劳力士的买家的朋友们看不出他手上的劳力士究竟价格几何,就体现不出买家的尊爵不凡,一旦推出低端手表,就会破坏原来高端手表的生意。

而佳能相机的销售策略则大为不同,佳能卖单反时不断推出低价机,比如EOS 700D和1000D这种只要3000块的单反,真正佳能还卖更便宜的数码相机。佳能为什么不害怕1DX mark III的买家们彰显不出尊爵不凡呢?因为佳能知道他的买家并不是为了出于装B而买高端机。


在知乎上有许多女拳主义者将男同胞买相机手办模型的行为和她们买Lv包包的爱好等同起来,并认为人们尊重前者鄙视后者是出于性别歧视,这显然是错误的认识。你如果去问一个游戏宅的外星人电脑是什么CPU,多少hz,什么显卡,什么显示屏,打游戏延迟和分辨率的问题,他们往往会如数家珍,去问摄影爱好者大大小小的镜头各有什么作用,焦距多少,他们也能轻松答出。而你去问一个提着Lv包包的她的包包是有什么材质生产的,和一般包包有什么区别,恐怕没有几个能答上来。买LV包包的女生有几个是冲着包包的“技术”去的而不是“品牌”去的呢?lv包包的类比对象是劳力士而不是单反相机,而大家对工薪阶层攒半年钱去买劳力士的鄙视和攒钱去买lv包包的鄙视程度往往是同样的。

user avatar

不不不,我们固然会认为省吃俭用买奔驰宝马的人是装逼。

但是对于省吃俭用花几十万买手办的人,毕竟镜头可能是吃饭的家伙,我们会认为他是傻逼。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