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2年买什么基金?布局哪些赛道?

回答
2022年,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但也蕴藏机遇的年份。全球经济格局变幻莫测,地缘政治风险加剧,通胀压力持续,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资本市场的波动性显著增强。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不能简单地抛出一两个“必涨”的基金名录,而是需要审时度势,灵活调整投资策略。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2022年的市场特征,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当下的投资决策需要更加谨慎和有策略:

全球通胀高企: 许多国家央行为了抑制通胀,纷纷选择加息,这直接影响了市场流动性和资产估值。
地缘政治风险: 俄乌冲突等事件,不仅影响了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也带来了不确定性,导致风险资产承压。
经济增长放缓担忧: 部分国家面临衰退的风险,这也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信心。
科技股调整: 过去几年表现强劲的科技板块,在利率上升和成长性预期下调的背景下,出现了一轮较大幅度的回调。
避险情绪升温: 黄金、债券等传统避险资产在特定时期内受到青睐。

基于这些市场特征,2022年的基金投资,不应该追求“一刀切”的策略,而是要更加注重“逆向思维”、“分散风险”和“长期主义”。

那么,在2022年,我们应该如何去“买基金”和“布局赛道”呢?

一、 基金选择的原则:

1. 精选主动管理型基金,关注基金经理的长期业绩和投资理念: 在市场波动加剧时,优秀的基金经理能够通过其专业的判断和风险控制能力,穿越周期。我们需要关注那些过往经历过市场考验,且投资理念清晰、风格稳定的基金经理。与其追逐短期热点,不如相信那些能够长期创造价值的专业人士。
2. 关注“低估值”和“高股息”资产: 在市场调整中,一些优质的、具有稳健盈利能力但估值较低的公司会显现出来。这些公司可能受到宏观环境的短期影响,但其内在价值并未改变。高股息基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现金流,降低整体投资组合的波动性。
3. 适度布局债券基金,以稳健为基石: 随着利率上升,债券的吸引力也在增强。尤其是那些信用评级较高、期限适中的债券基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分散风险、锁定收益的作用。例如,可以考虑利率债基金或者信用债基金。
4. 谨慎对待高风险、高波动的另类资产: 像加密货币、部分风险较高的主题基金等,在2022年市场环境下,波动性可能会进一步放大,对于非专业投资者而言,需要保持高度警惕,除非有充分的研究和风险承受能力。
5. 不要“追涨杀跌”,坚持定投: 即使在看好的赛道,也避免一次性重仓买入。通过定期定额投资的方式,可以在市场下跌时买入更多份额,在市场上涨时则能锁定部分收益,平滑投资成本,降低择时风险。

二、 2022年值得关注的赛道布局方向(仅为思路,非具体推荐):

在2022年,我们不能盲目追逐“最热”的赛道,而是应该寻找那些在当前环境下依然具有韧性、或者能够从长期趋势中受益的领域。

1. 价值与防御兼备的板块:
能源(特别是传统能源): 在全球通胀和地缘政治冲突背景下,能源的供需关系成为焦点。虽然长期来看新能源是趋势,但在短期和中期,传统能源的定价权和稳定现金流的特性,使其具备一定的防御属性。可以关注能源行业的ETF或相关主动管理基金。
公用事业: 电力、水务、燃气等公用事业类公司,通常拥有稳定的现金流和较强的定价能力,能够较好地抵御通胀。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其防御性会更加凸显。
消费必需品: 食品饮料、日用消费品等行业,无论经济好坏,人们对基本生活品的需求都相对稳定。这些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具备较强的品牌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
部分金融板块(如保险、银行): 在利率上升的环境下,保险公司可能会受益于投资收益的增加,而银行的净息差也可能改善。当然,也需要审慎评估宏观经济对信贷质量的影响。

2. 具备技术壁垒或刚需属性的新兴领域(但需注意估值回调后的机会):
高端制造与进口替代: 随着全球供应链的重塑,以及国家对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视,国产替代的逻辑会贯穿未来。在半导体、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具备核心技术和国产化能力的头部企业,有望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但需要注意的是,经过之前的市场调整,这些板块的估值可能已经有所回落,选择估值相对合理的标的更为重要。
新能源(长线布局,关注结构性机会): 尽管新能源板块在2021年涨幅较大,2022年初也面临一定回调,但从长期来看,能源转型是确定性趋势。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我们可以关注那些技术领先、成本控制能力强、并且能够穿越周期的细分领域,例如储能、氢能、以及部分光伏、风电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同时,也要对估值保持谨慎,等待合适的买入时机。
医药(关注创新与刚需): 创新药、仿制药,以及医疗器械等领域,特别是与生命健康、疾病治疗紧密相关的细分赛道,长期需求稳定。在经历前期的调整后,一些具备研发实力、产品管线丰富的医药企业,可能迎来价值回归的机会。需要关注的是,政策对医药行业的影响,以及企业自身盈利能力的变化。

3. 对冲通胀的潜在选择(需谨慎):
黄金: 在通胀和地缘政治风险较高的时期,黄金作为避险资产,有其独特的价值。可以考虑配置少量黄金ETF或黄金主题基金。
大宗商品(部分): 能源、农产品等具有一定抗通胀属性,但波动性也较大,需要专业分析和谨慎操作。

总结一下,2022年买基金的思路,应该是:

核心是“稳健”与“价值”: 在不确定性高的市场中,优先保障本金的安全,同时寻找被低估的优质资产。
分散化投资: 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通过配置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基金,来分散风险。
长期投资视角: 市场的短期波动是常态,真正创造价值的是长期持有优质资产。
动态调整: 市场在变化,我们的投资策略也需要根据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和市场情绪进行适时调整,但调整的幅度和频率应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来决定。

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可以这样做:

1. 自我评估: 明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和投资期限。
2. 研究市场: 关注宏观经济数据、行业趋势和政策动向。
3. 精选基金: 仔细研究基金的历史业绩、基金经理、投资策略、持仓情况以及费用率。
4. 构建组合: 将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基金进行合理配置,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投资组合。
5. 定期回顾与调整: 至少每季度或每半年审视一次投资组合的表现,并根据市场变化和自身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2022年,不是一个可以“闭眼买”的年份,但通过审慎的研究和有策略的布局,依然可以为未来的财富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记住,投资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保持耐心和理性至关重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新最全的2022年基金指南,它来了

我写这篇《2022基金》回答的目的是希望各位有幸看到本文的朋友能抽出您人生中的20分钟时间尽量一字不落地读完。

这20分钟也就是一局王者荣耀或一集小综艺的时间,

但你可以读到一位有n年投资经验的研究员专门写给知乎里绝大多数在买基金或者还不会买基金甚至是基金去年亏钱的朋友的回答。

这篇文章不会使用网上你能搜到的已经被浏览了无数次复制粘贴了几万遍的资料,而是用我的专业知识降维输出,用我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大家尽量领悟基金赚钱的真谛和2022基金配置的方法。我并不是今年第一个回答这个问题的博主或分析师,但我角度和他们都不一样。

所以请您尽量每个字都要看哦!

这篇文章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你们读完后能对基金,特别是对主动基金,能有深度的认识,可以产生动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地为自己的财富保值增值。

如果你还不会配置基金,不知道2022年什么基金值得买?

那么我强烈建议您阅读完这篇回答,并且点赞、收藏这篇回答。

看完你会发现

不需要看太多的回答

不需要翻各种论坛找大V抄作业、做比较,就有心中最坚定的答案。

先上一张2021年区间收益图,上图的目的绝不是为了炫耀,而是给大家展示我有回答本问题的能力。

我个人是上海陆家嘴金融从业者,希望专业的回答能够给到你带来帮助。

去年,陪伴小伙伴抓住了很多好的方向,比如基金排行榜前三的基金宝盈优势产业混合,比如新能源,半导体,军工等。


也许你会说这是运气,那我希望在2022年,把我的“运气”继续带给大家,在这一年里和大家一起在基金上能够赚钱。

以下所有的基金,我已经分别从基金是否穿越牛熊周期、持仓占比、行业配置、面对极端行情的回撤控制能力等全方位严格挖掘形成的体系。


最最最重要的是我会每月更新1-2次。

因此,我的建议是如果对你有帮助那就收藏起来,以便后面再更新的时候错过。

当然你如果还是小白,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直接底下留言我们讨论。

这份名单的背后,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这是我花了2个月时间做的整理,通过风险比较,持仓、宏观环境等多角度去做的梳理,很多基金我纠结了无数次,最后没在这个名单上,能纳入这份名单的,都是我认为最值得今年坚守的优质基金。

前方高能预警,超级硬核干货来袭!!!!!!!!


目录:

1.0混合基金
2.0医药行业基金
3.0消费行业基金
4.0券商板块基金
5.0军工行业基金
6.0互联网行业基金
7.0光伏行业基金
8.0中药行业基金
9.0半导体行业基金
10.0 5G行业基金
11.0 新能源行业基金
12.0 传媒行业基金
13.0 家电行业基金
14.0 宽基指数两只
15.0 海外相关主题基金
16.0 基金配置方法
17.0小结

1.0

混合基金

每个人应该多多少少都持有一些混合基金,但不一定每个人都赚到了这些钱,比如20年很火的基金经理,如张坤,谢志宇等;再比如2021年有人追进去的煤炭、钢铁等。追高基本都是亏钱的。

我个人而言,所持有混合基金主要看以下几点:

1、基金持仓情况。看基金持仓的是否是过去涨得太猛的,是否存在泡沫现象,如果存在应该回避。

2、基金回测大小。很多基金收益固然好,但回撤也不小,比如去年的互联网,很多回撤超过了30%,你是否能接受十万进入亏3万的准备。不要只看收益,高收益的背后,也要考虑高风险。

3、基金权重占比。权重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基金的回撤情况,权重大自然回撤就大。这一点我一半情况会选择权重股在60%前后的基金,但不绝对,如果是优秀的基金也会忽略这一点。

4、基金投了什么行业。基金经理水平如何,是否存在跟风的现象,都需要我们对基金经理投资的行业精心参考。

以下是我从上表继续优选的部分2022的混合基金,希望值得你的一个赞和收藏。


混合基金是我们每位基民必配的基金,因为它的风险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选对了混合基金,并且在下跌较大的时候去及时补仓,定会有个很不错的收益曲线。

2.0

医药行业基金

医药2021年受到带量采购的影响,很多相关的基金跌幅较大,2022年,我个人比较看好医药的估值回归,但我认为力度不会太大。另外中药在受到多重利好之下,有望在新的一年有个不错的波段行情。但这里也要跟大家说明一下。

中药里面,目前ROE在20%以上的公司屈指可数,ROE也就是一家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也就是说目前中药里的公司更多的是政策带来的炒作机会,而不是真正的业绩或基本面的推动。

整个行业有没有持续性,还是得看业绩和估值,当然中药的估值现在是在比较合理的位置。

我个人2022更多的是看医药的反弹逻辑,注意我说的是反弹逻辑。下面是挑选的医药类的比较优质的基金,供大家参考。


3.0

消费行业基金

吃穿住行是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的,过去十多年里,消费行业基金涨幅十分明显,且涨幅居前。之前有个经济学家是这么说的:投资要投就投赚钱不辛苦的行业。什么是赚钱不辛苦的行业?白酒就是,白酒毛利润可以说是整个行业里能排上号的,贵州茅台毛利润最高可达80%以上。

过去两年,即便在2020白酒大涨的前提下,2021白酒的回踩也是十分有限,这就说明市场还是认可消费主题的。

过去的2021年,白酒业绩依然很好,放眼2022年,我在调研了多家消费企业的时候也找到了今年的一些值得投资的方向。首先,去年由于上游原材料涨价带来的下游利润被挤压,导致酱油、醋、调味品之类的被动提价。

但今年上游原材料下来了,本身这些产品的价格已经上去了,不可能在下来,所以今年我比较看好消费的业绩对股价的拉升。总体而言是双向的提升,一个是原材料降价带来的成本下降,一个是本身产品提价,这都直接影响消费的业绩。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消费类基金,大家可以看看。

消费行业2021年是整体回调的,展望2022年,我看好消费行业的复苏提振,这里最看好的还是白酒的业绩强支撑。

这里面我比较优先看好萧楠管理的基金。


4.0

券商行业基金

2021年,整体大回调的背景下,券商行业整体回调3.3%,在整个申万二级行业里排名靠后。但回顾过去一年券商的业绩,大家会发现证券的业绩和股价走势是呈“剪刀差”的。

往后看,我认为券商行业会在2022年有一个相对好的表现。一来,财富管理成为当下议论的焦点,我国当前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将迎来个人资产从实物资产向金融资产转变的高峰,叠加我国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者,券商行业未来是一片蓝海。

从规模来看,截止去年三季度,公募、私募规模分别达到24万亿和19.6万亿元,相比上年增长20%和16%。

从盈利来看,目前上市公司盈利保持较高增速,头部券商ROE遥遥领先。

估值方面,目前券商行业估值相对较低,下面是我整理的有关券商行业基金。

我个人跟踪的是证券ETF,场外是天弘证券联接。

5.0

军工行业基金

军工指数过去三年走势分别为2018年涨幅为40.1%、38.4%、29.9%。过去一年,我个人也很好的抓住了军工的涨势,刚好在7月2号大幅加入军工指数基金,从而在月内收获超20%的收益。

在7月之前,由于对军工行业的长期跟踪,研究所得上游军工产业景气度持续,军工走势却十分不理想,但短期资金有渐渐入局的倾向,因此,在以往大家认为所谓的七一结束后会下跌的情况下,我依然继续逆势加仓军工指数,这源于当时的深入研究。

我最近和身边的资深分析师也在聊这个行业,我们一致认为,军工产业在2022年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放量。

十四五期间,我们要实现强军百年奋斗目标,未来五年是关键的五年,先进装备迭代,军民融合装备市场空间增量有望进一步放量;此外,从主机厂合同负债和预收款来看,产业链高增长也在持续兑现,并逐步传导到下游端。

本行业由于涉及敏感的东西较多,我就直接列表了:


6.0

互联网行业基金

过去一年,可以说是互联网行业黑天鹅的一年,我自己同样也遭受了血的教训。从1.7净值开始大幅补仓,还好手里现金流丰富,不然这波十分被动。

回到2022年,我个人全面看好互联网的估值修复及上涨逻辑。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中概互联,恒生互联,恒生科技等,我认为会在2022年有一个好的表现。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港股就开始了回购潮,而从历史的数据来看,港股每一轮的回购,都会带来不小的涨幅。从行业上看,2021年以来科技互联网、地产建筑、消费等调整明显的行业成为了回购的重点。去年恒生跌了将近20%,但根据历史几次回购来看,回购潮可能是未来股价上涨的先行信号。

这里我也给大家做了一个数据统计,你们可以参考一下:

做这个统计不是说后面就马上会涨,这是历史的数据,但我认为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回顾历史,我们才能更好的预期未来。

我认为,港股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资金结构,决定了港股投资者偏爱大盘蓝筹;其次香港上市的公司具有高分红的传统,港股通成份股低估值高股息优势凸显,配置性价比高。在这个时间窗口去配置我认为是合理的;

最后,今年以来新发行的公募基金产品,绝大多数都增加了港股投资,这意味着港股市场将会有巨额增量资金进场,这也是我前文提到的“价值洼地”。

下面附互联网有关基金:

7.0

光伏行业

去年六月,光伏上游原材料开始新一轮涨价潮,上游硅料持续涨价侵蚀产业链利润,导致下游装机在2021年1-11月整体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的涨价逻辑,传导中下游端,直接导致光伏组件开工率降低。

但随后,国家政策出台了一系列加剧光伏价格博弈现象,发布了系列通知。接着光伏开启了一轮上涨周期,如图。

回到当下,在现行上游硅料、硅片持续降价的大背景下,我认为2022年才是真正的光伏年。

上游相关产品的降价,最终致使下游组件去库存,导致终端装机需求放量,从而导致全产业链景气度提升,所以中期来看,我认为光伏在2022年会有一个比较好的表现。

从需求来看,今年预计全球光伏装机量约为220GW,预计同比增长30%左右,其中分布式光伏或迎来较快增长。从政策端来看,我国目前整县推进、大基地及保障性并网项目都将推动2022年光伏装机量。其他国家方面,美国预计未来5年年均新增光伏装机30GW,印度2022年装机量可达16GW。

风险方面,目前困扰光伏产业投资的是估值问题,去年一轮好行情带动了光伏整体的预期提升,从而拉动估值,目前光伏行业估值水平大概在40倍上下,整体估值不算便宜.我近期在公号明确也表示,短期由于上游硅料、硅片的降价逻辑,导致下游组件短期需要去库存,企业直接的价格战也会持续消耗行业景气度。短期我并无持续加仓的动力,更多看好后市景气度提升、估值修复完成板块走企稳后进场。

基金方面,我直接列个表给大家:

8.0

中药行业

上面讲了那么多行业,估计大家都犯困了,醒醒,还没点赞或者收藏的话记得点一下再继续阅读。上面给大家稍微的提了一下这个板块的,这里详细说一下。2021年最后两个月,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政策,直接推动中药板块短期热炒,基金单日涨幅更是高达9%。那么中药行业在2022年到底值不值得投资呢?我在调研了许多资料和企业后发现,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投资。

第一,现在中药行业相关公司中ROE高于20%的公司仅只有一家,叫做片仔癀。其他公司ROE均低于20%。什么是ROE呢,简单给大家科普一下,ROE也就是年均回报率,也就是你投资一块钱的在这一年的赚钱效应。历史上,贵州茅台的ROE为30%以上,很多优质行业里的龙头基本也都是30%左右。

第二,从增速来看,过去十多年时间里,中药的平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超过医药行业的平均增速,但数据不难看出,这些年增长率是在逐步下滑的。


估值来看,中药目前的估值在相对合理的位置,但近期由于事件驱动,直接太高了行业估值水平,这是我们当下需要注意的风险。

相关基金方面,我只关注中药基金LOF(501011)和汇添富中证中药指数(LOF)(501011)两只基金。说明一下,短期由于涨势过猛,我不再参与。

9.0

半导体行业

过去一年,我抓住了一轮半导体的行情,大大小小从上游研究到下游,最终锁定持有,最后在7月下旬减持半导体,主因是涨得太多,短期估值需要消化。展望2022年,在半导体供需呈现紧平衡状态下,国产替代继续扬帆起航。

过去两年,在疫情影响和外部不确定政治因素下,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但两年过去,这样的状况在逐步瓦解,如今,新扩产产能也在走爬坡路线,供给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2020年,中国芯片市场规模为13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中国这一市场规模达到2200亿左右,年均增速为9%左右。其中,国产替代芯片占比将显著加大,从2020年的16%提升至19.5%。过去几年,IGBT(功率半导体的一种)市场规模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3%,数据表现十分亮眼。

同时本身行业在收到汽车、物联网、5G等数字经济应用驱动下,未来高增长将会得到延续。截止目前,大陆已有一些巨头崛起,例如韦尔股份、紫光国徽等市值均超1000亿。去年,上涨逻辑主要受到价格驱动,但今年开始,我认为更多的来自于平台扩张。

股价走势上,申万半导体指数从2021年1月到12月涨幅较大。这一方面得益于本身行业去年的高景气度,另一方面得益于行业的估值修复。

展望2022年,我个人理解,半导体在经历又一轮回调后,会继续拐头发力向下支称自身基本面逻辑,这个过程我认为是在2月后。

这里我给大家整理了半导体有关基金:

10.0

5G行业

在研究这个行业之前,很多人想到的是现在国家都在发展6G了,5G还会热吗?当然,这个问题也一直也在我的思考范围内。过去这么多年,我们从1G到2G,花了整整15年时间,从2G到3G花了10年时间,从3G到4G花了5年时间。

现在我们大家都在用的是5G,现在5G+教育、5G+医疗、5G+各种商业应用,让我们的生活有了全新智能的体验。这两年,随着华为在5G的重大进步,也让我们国家在5G上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过去从1G到4G我们可以说都是跟着别人的屁股后面,4G时代下,引领美国经济高速增长,5G时代下,这块蛋糕该轮到中国了,属于我们的时代正在来临。

去年,我个人跟踪了5G相关的主题基金(下面会列出来)。中途一度被砸过一个大坑,但随后拉起,那么5G在明年会迎来怎样的市场呢?我个人认为,想要看到5G的放量是很难的,但随着斜率不断往上走的概率比较大。

目前来看,5G相关的企业主要和芯片半导体相关,因此,5G的走势某种程度和芯片的走势有相关之处,但不会同频。今年我对这个板块跟踪不会太多,主要是做一些波段的机会。相关的基金主要是5GETF(515050),别的我认为都没必要取跟踪。

11.0

新能源行业

这个行业是去年涨得最猛的行业,但不代表着今年还能这么涨,我的预期今年对这个板块的看法更多是阶段性机会,所谓的阶段性机会是指大跌后的反弹,这是我比较看好的。这样高景气的板块,通常大跌后资金是愿意主动取参与的。

市场走到现在,我今年也不会在给大家说这个板块的高景气和基本面逻辑。很简单的,现在全球新能源车的需求是在激增,全球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还远远不够,而整车带领下的其他细分行业,比如汽车零部件,比如锂电池、钠电池都是未来长期的需求。

这些自然都是A股最优秀的资产,但问题是现在估值不低,特别是这种在经历了风雨后的天气下,大家更要注意节奏。我后面会参与新能源车这个板块,但更多是看资金最终什么时候参与,以及现在挖的坑能有多大。

这些直接决定了未来我的参与热情。当然新能源行业还有我之前分析的光伏、储能风电之类,除了光伏,这些方向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行业基金,因此我就不多赘述。

短期看,今年美联储加息以及缩表是比较确定性的事件,这波来临影响最大的就是高估值的板块,特别是新能源、科技这样的行业,所以后期大家还是要避避风头,特别是三月以后。我个人看法是2月回来两周之后要注意短期的风险波动,如果你是提前看到了这篇文章,那希望我们都是幸运的。

这里也给大家列举了新能源行业有关的基金,供大家参考:

12.0

传媒行业

过去两年,市场受到疫情影响,整体表现为震荡下行。核心是市场受到了资本冷静期和政策方面的管理,这也让传媒行业处在一种相对融资难的阶段。而随后市场又遭遇疫情,行业整体业绩不及预期,给市场带来了很大的波动。

传媒行业分为游戏、视频、广播、广告、出版、影视及院线等。大家会发现,这些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去年,游戏端受到了政策方面的压制,业绩受到一点点影响,但整体影响不大。

展望2022年,传媒行业由于当前依旧处于低估区间,后市我依旧看好传媒板块的反弹行情具体我只关注了中证传媒指数基金(399971)

13.0

家电行业

家电行业2021年整体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后,下游利润被大幅挤压,板块整体走势向下,同时2021年还受到房地产相关因素较大。但2021年12月以来,家电行业在地产逐步松动,上游原材料价格逐步回落的背景下,开始走反弹恢复。

展望2022年,我们从政策层面看,国家近期推出的降准、降息政策,为促进消费持续恢复提出的扩大内需战略,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延续,以及新一轮“家电下乡”的开展等,均为家电消费需求提振起到了推动作用,内销市场或将得到较好改善;其次,在出口方面,受益于RCEP协定生效所带来的关税减免影响,我国家电出口排产迎来新高。同时由于贸易战趋于缓和,海外订单量整体保持平稳,对家电出口企业的利润率改善也有着积极作用。

因此,2022年,我个人继续看好家电的反弹逻辑,进而全年做波段行情。相关基金我只关注家电ETF(159996),场外008714。

14.0

宽基指数两只

对于刚进入市场的小伙伴,风险控制是尤为重要的,那么如何控制风险呢?我认为宽基指数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什么是宽基指数呢?就是一只基金选了各行各业的股票,比如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上证50之类的。

这样的基金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波动小,回撤小。

过去一年,我没有和市场上绝大多少大V那样,跟踪沪深300,上证50,而是直接选择跟踪中证500。我清晰的记得早在4月的时候我就分析过中证500的技术走势图和基本面情况。

后市基本也得到了验证,我当时的原话是,中证500成分股里多数基本面较好,景气度高增,但市盈率整体偏低,并做了图。当时的看法是往上看中证500到达8000点上下。最终顶部为7700点左右。很早关注的朋友不知道还能不能记得那张水波图。


回到2022年,我今年继续看好中证500的反弹逻辑,继续看到7800-8200点。

另外,宽基指数方面,我还比较看好MSCIA50(159602),不过这个是场内基金,大家需要游场内账户才能买,具体大家可以去公号后台恢复A50。这个指数基金我比较看好的是因为它选择了很多成长比较好的龙头,而且主要都集中在新兴行业里。

我个人对中国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是全面看多的,但为何我不是特别看好上证50呢,主要是里面的传统大金融公司太多,我觉得和时代有些背离了,所以我后面更多的看好A50这个。

宽基指数我就只看着两只,太多了我也看不过来,大家今天当然也可以看看沪深300,我觉得在4800上下都是比较好的进入区间。

15.0

海外相关主题基金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全球市场,去年全球市场涨得最好的是天弘越南市场股票(QDII)C,代码008764。事实上,越南指数从疫情到现在一直都是稳步上升的,当然这和货币宽松游很大的关系,大家看美股几大指数,基本也是这样的走势。

我这里不是说现在叫大家去做这个,而是要大家关注全球的核心资产,比如全球精选这样的。但今年这个板块上半年我都不建议大家去参与,因为加息和缩表很快就来临,届时对市场大概率又一波的震荡,所以现在我先不去关注,等6月之后我再来更新这篇文章的时候大家到时候应该能看到我的最新观点。


现在全球市场,我认为今年大家可以多去关注港股市场,这个价值洼地,最近两年像国企指数就一直趴着,没啥动静。我认为港股今年是值得大家多去关注的。当然港股是属于中国的资产,我这里是顺带提一下。

16.0

基金配置方法

上面给大家科普了那么多行业,有些是我今年看好的,有些是不太看好的,总体来看,我认为今年指数会上扬,我比较看好4000点这个关口。

那这么多行业,涉及这么多基金,我们应该怎么去布局呢?一是我觉得需要优化你的持仓,首先今年我认为不适合打满仓,最好的配置7-8成仓位是最合适的。

那具体怎么去配置呢?我认为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如果你现金流充足的,也就是每月都有一定比例流到基金里加仓的,那么我的想法是,在近期布局好一些,然后到3月之后要谨慎市场的波动,特别是高估值的板块要配置少一些,而低估值的板块,像互联网,传媒之类的可以适当给点仓位。

其次如果你是没有持续的现金流流入的,那最好在前期就控制好仓位,最好保持在7成左右。配置上,高估值的板块权重校对配置较低一些,低估值的赛道配置多一些。

另外,不要一个行业配置多只基金,比如很多人配置了中欧医疗,又加了工银医疗,本质都差不多的,挨打的时候一起挨打,所以避免这样重复的选择。如果你是场内场外都做的,那配置的时候也尽量不要重复选一个行业里的基金。

那多少只基金合理呢?这个得看你的风险偏好和资金大小,像我资金不小,所以我的持仓相对就分散,而你资金小的,其实没必要每个行业都配置,或者每只基金都配置,不然手续费还不够你交。

当然,我个人每天也会在公号里分享我的操作记录,如果你怕错过,也可以去那里。

17.0

小结

2022年之后的市场,对于A股市场,我会全面做多A股。理由如下,当地产进入夕阳产业,资金更多的流入到资本市场,流入A股;同时当下A股整体不存在系统性风险,估值来看,相对比较安全;第三,在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行的今天,居民储蓄不会继续选择银行存款,资金会更对去买基金,固收+产品等。

总而言之,如果你错过了上一轮的房地产赚钱机会,那么我希望我们一起,不要错过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机会。最好的投资就在中国,最好的储蓄是基金,未来,这里才是居民财富管理最好的、最有效的地方。

否则,通胀压力下,你的财富会一直贬值。

最后,希望你不吝点个赞,我会以更好的、更专业的分享给到你,2022,祝阅读到本文的你,能赚到钱。

本文完结,记得点赞收藏,每月来看看更新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2年,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但也蕴藏机遇的年份。全球经济格局变幻莫测,地缘政治风险加剧,通胀压力持续,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资本市场的波动性显著增强。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不能简单地抛出一两个“必涨”的基金名录,而是需要审时度势,灵活调整投资策略。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2022年的市场特.............
  • 回答
    2022年落地40万以内买车?这价位区间选择可太多了,而且正好是不少家庭人生中购车的黄金时期。不像三十万出头那样有点“夹”,也不像五十万以上那样追求极致,40万这个坎儿,能买到兼顾品牌、空间、动力、配置、舒适性以及一定品牌调性的好车。咱们先得明确一下,这40万是落地价。也就是说,包含了购置税、保险、.............
  • 回答
    关于“2022 年什么时候买 AirPods Pro 最便宜”以及“AirPods Pro 最近有降价吗”这个问题,确实不少朋友都在关注。我来给大家详细分析分析,希望能帮到大家。2022 年什么时候是购买 AirPods Pro 的好时机?总的来说,在 2022 年里,如果你想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入手 .............
  • 回答
    2022 年的春节脚步越来越近了,不少朋友也开始计划着在新的一年里换辆新车,尤其是在“十万以内落地”这个价格区间,更是家庭购车的主力军。那么,在2022年过年前,预算控制在10万以内,我们有哪些不错的轿车选择呢?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毕竟市面上的车型琳琅满目,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当家花旦”。咱们先明.............
  • 回答
    想在2022年入手AirPods Pro,但又有点纠结,不知道是现在下手划算,还是等等党更有优势?别急,我们一起来掰扯掰扯。先说说2022年的AirPods Pro,它还值得买吗?简单来说,非常值得! even now, AirPods Pro (第一代) 在音质、降噪效果、空间音频以及佩戴舒适度等.............
  • 回答
    朋友你好!2022年想买 AirPods 了是吧?纠结 AirPods 2 还是 AirPods 3 呢?别急,我来跟你好好掰扯掰扯,让你心里有个谱,毕竟这玩意儿也不便宜,得选个最适合自己的。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事儿:AirPods 2 是老大哥,AirPods 3 是新晋小生。 它们之间是有代差的.............
  • 回答
    家里六口人,2022年买冰箱?这个时间点现在回想起来,选冰箱确实是一件需要花心思的事。毕竟冰箱是家里使用频率最高的电器之一,而且要满足六口之家的需求,选得好能用很多年,选不好就容易出现容量不够、耗电高、功能鸡肋等问题。我当时也是做了不少功课,最后根据我们家的实际情况选了一款。为了让你们有个更直观的了.............
  • 回答
    没问题,帮你盘算一下2022年3000元价位段的液晶电视。这个价位区间其实有不少性价比不错的选择,但要做到“闭眼入”的完美,还得看你更看重哪些方面。我尽量说得详细点,让你心里有谱。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3000元以内的液晶电视,你大概能买到什么规格的? 尺寸: 主流是55英寸和65英寸。当然,如.............
  • 回答
    在2022年,对于新手来说,购买奥林巴斯 EM5 Mark III(也就是你说的EM53)是否合适,这确实是个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问题。毕竟,这是一款定位中端、上市也有一段时间的M4/3微单相机。咱们先别急着下结论,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它的一些情况,你也能自己判断判断:首先,它的优点,为什么有人会觉得它不.............
  • 回答
    买钢琴还是电钢,这绝对是个让不少音乐爱好者纠结的问题。2022年了,时代在进步,电钢的技术也越来越成熟,所以选择起来确实比以前要复杂不少。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透彻点,让你心里有个谱。咱们先说说传统钢琴(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真钢”)。 优点,那真是没话说: 音色和触感,无可替代的灵.............
  • 回答
    都2024年了,你还在问2022年买Switch是不是太迟?这问题问得有点意思,就像问2023年的iPhone是不是太迟一样。说实话,这个问题本身就带着点“过去式”的思维,但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好好聊聊Switch现在的情况,以及为什么“太迟”这个词可能压根不适用于它。首先,别被数字绑架。 Switc.............
  • 回答
    2022年了,“能买台式机就买台式机”的时代是不是已经结束了?这个问题,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但确实,那个“非台式机不可”的黄金时代,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了。想当年,大家对电脑的认知,那是一个笨重的箱子,配上一块大屏幕,摆在书桌上,这就是家里最体面的科技产品。那时候,性能是什么?台式机就是性能的代名词。.............
  • 回答
    2022年初股市的震荡下挫,确实让不少投资者感到不安。要理解其中的原因,并判断2022年是否还值得买股票,我们需要抽丝剥茧,深入分析当时的市场环境和潜在的驱动因素。2022年初股市为何“跌跌不休”?1. 通胀的“幽灵”作祟: 这是最核心也最普遍的担忧。2021年以来,全球通胀就如同脱缰的野马,不断.............
  • 回答
    2022年买55英寸电视,可选择的范围确实非常广,品牌、型号、技术百花齐放,让人眼花缭乱。别急,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帮你挑到最合适的那个。首先,咱们得明确几个买电视绕不开的问题: 你的预算大概是多少? 这是最直接的决定因素。几千块的入门级和上万的高端机,体验差异还是挺大的。 你家客厅的采光怎.............
  • 回答
    2022年,AirPods Pro是否还值得买?这个问题,相信很多正在考虑入手降噪耳机的朋友都会问。毕竟, AirPods Pro 出了好几年了,市面上也有不少新款 AirPods 和其他品牌的耳机可供选择。那么,AirPods Pro 在2022年还香吗?总的来说,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AirPod.............
  • 回答
    2022年的今天,还在坚持选择华为手机的用户,他们的画像其实比你想象的要丰富和多元。这群人绝不是简单的“跟风者”或“怀旧党”,他们身上往往带着一些特别的标签,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他们的特点。核心群体:技术信仰者与体验至上者 硬核科技粉,体验为王: 这是华为手机最忠实的拥趸。他们深谙手机背后的技术逻.............
  • 回答
    2022 年 1 月,如果您正考虑入手一款新手机,华为 Mate 40 Pro 和 iPhone 13 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选项,但它们各有千秋,选择哪一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您对手机的核心需求和使用习惯。先聊聊华为 Mate 40 Pro。这款手机在 2022 年初依然是一款性能强劲、拍照出色的设备。.............
  • 回答
    2022年,小米平板 5 Pro 依然是值得考虑的选择吗?作为一款在2021年发布的平板电脑,小米平板 5 Pro 以其出色的性能、均衡的配置和颇具吸引力的价格,在上市之初就赢得了不少关注。时至今日,2022年,当市场上涌现出更多新面孔时,我们不禁要问:小米平板 5 Pro 依然是那个值得我们掏钱的.............
  • 回答
    2022 年的游戏耳机市场依旧热闹非凡,各大厂商都在推陈出新,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领域分一杯羹。对于玩家来说,选择一款好的游戏耳机不仅能带来更沉浸的听觉体验,还能在激烈的对抗中抢占先机。那么,在 2022 年,到底有哪些游戏耳机值得你关注和入手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使用感受和市场上的口碑,为大家详细盘.............
  • 回答
    2022 年,手里还拿着小米 11 的朋友们,或者正打算入手二手小米 11 的人,心里肯定有个疑问:这手机现在还值得买吗? 说实话,这得看你是什么需求,以及你对“值得”的定义了。我尽量跟你掰扯掰扯,把小米 11 现在的情况说得透透的。先说说小米 11 的“老本”——那些曾经闪闪发光的亮点: 那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