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才刚大一没有朋友,寝室出去玩也不带着我,感觉很孤独怎么办?

回答
刚踏入大学校园,本该是充满新鲜感和憧憬的日子,却因为宿舍里没有融入,而感到孤单,这滋味肯定不好受。那种感觉就像站在热闹的派对外,看着别人说说笑笑,自己却像个局外人,心里空落落的。

我完全能理解你现在的感受。大学生活和高中真的很不一样,高中大家朝夕相处,学习压力大,反而更容易形成紧密的联系。大学更自由,也更需要主动去建立人际关系。

先别急着否定自己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孤独,可能并不是因为我们本身有问题,而是时机不对,或者方式方法不太对。刚开学,大家都在适应新环境,有自己的小圈子也很正常。也许你的室友们之前就认识,或者他们有自己熟悉的相处模式。

为什么会这样?试着换个角度想

刚开始的“惯性”: 他们可能还在用之前认识的方式相处,还没来得及注意到你。
不了解你的兴趣: 也许他们出去玩的内容是你不太感兴趣的,所以没主动叫你,但这不代表他们排斥你。
你的“信号”: 有时候,我们自己没表现出强烈的加入意愿,对方也可能觉得你“不方便”或者“不想”。

现在,我们来想想该怎么做,才能一点点改变这个局面:

第一步:观察和分析,找出突破口

1. 他们出去玩都去哪儿?做什么? 试着观察一下,是去图书馆学习、去操场运动、去校外吃饭,还是去参加某个社团的活动?了解这些能帮你找到共同话题或者参与的机会。
2. 他们聊些什么? 听听他们聊天时提到的话题,有没有你熟悉或者感兴趣的?
3. 他们的相处模式是怎样的? 有没有谁是比较好说话、容易接近的?

第二步:主动出击,但是要有策略

别把“主动”想象得太难,它不一定是直接问“你们带我一起玩行不行”,而是从一些小细节开始。

1. 从“共享”开始:
食物共享: 如果你从家里带了零食,或者去校外买了好吃的分给室友,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拉近关系的方式。一个“大家一起来尝尝”的举动,很容易打开话匣子。
学习资料共享: 如果是学习上的事情,比如谁有某个科目的笔记、谁知道哪里有好的学习资源,主动分享出来。
2. 制造“小契机”:
“带点什么?”的问句: 看到室友们要去校外,你可以问:“你们去XX(某个地方)吗?我正想去买点东西,能顺便帮我带点XX吗?” 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加入方式,他们带了你,下次可能就会主动叫你。
“正好”的说法: 比如他们说要去楼下小卖部,你可以说:“哦,我正好也想去买瓶水,一起呗。”
3. 找准时机,参与话题:
当他们在聊某个话题时,如果你能搭上话,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或者你了解的信息出发,简单地说一句。比如他们聊到一部电影,你说:“我最近也看了,觉得XX很精彩。”
如果他们提到某个你感兴趣的活动,可以表现出你的热情:“哦,听起来挺有意思的,是什么时候?在哪里?”
4. 发出自己的“邀请”:
小范围的: 比如看到室友在寝室里,你可以说:“我待会儿想去操场走走,你们要不要一起?” 或者“我晚上想出去吃个饭,你们有没有什么推荐的,或者要不要一起?”
循序渐进: 刚开始可能只是邀请一个人,或者是在寝室里一起做点什么,慢慢来。

第三步:融入社群,扩大朋友圈

宿舍只是你大学生活的一小部分,别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这里。

1. 参加社团活动: 这是认识新朋友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选择你真正感兴趣的社团,这样才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共同的目标能让你们更容易建立联系。
2. 积极参与班级活动: 班委会组织的活动、班级聚会等,都是认识班上同学的好机会。
3. 利用学校资源: 讲座、工作坊、体育比赛、志愿活动等等,这些都是接触不同人的平台。
4. 和同乡、老乡会联系: 如果学校有同乡会,这是一个自带亲切感的群体,很容易找到归属感。

第四步:调整心态,给自己一些耐心

不要过度解读: 室友不叫你,不一定是因为讨厌你,可能只是习惯,或者你们的磁场还没对上。
允许自己不完美: 刚开始不适应是正常的,没有人天生就是社交达人。
保持开放和积极: 即使被拒绝一次,也不要灰心。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学习。
关注自己的成长: 在努力社交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提升自己,比如学习、发展兴趣爱好。当你变得更优秀、更有趣时,自然会吸引到更多人。
给彼此一点时间: 人际关系的建立是需要过程的,就像种树一样,需要时间去浇灌和等待它发芽。

具体可以试试这些小动作:

主动和室友打招呼: 早上起床,一句“早啊!”;晚上回来,一句“我回来了。” 简单但很重要。
分享你的日常生活: 比如你发现了一个好吃的餐厅,或者看到一个有趣的新闻,可以适当地和室友分享。
帮忙: 如果看到室友有需要帮忙的,比如搬东西、找东西,主动伸出援手。
关注他们的需求: 比如室友生病了,可以关心一下,问问需不需要帮忙买药。

最重要的一点: 你是独一无二的,你的价值不取决于有没有朋友。 即使暂时没有,也不要因此否定自己。专注于成为更好的自己,机会总是会来的。

大学生活很长,一年级只是一个开始。慢慢来,你会找到属于你的位置和属于你的朋友的。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翻了一下问题日志,发现题主是在18年11月8号编辑的题目,现在,题主大三了。我想,如果题主积极转变观念的话,现在过得应该不错~

高中毕业前的朋友,进入大学后,其实也很少联系了。毕竟,真正的朋友,也不是时时刻刻联系的。我知道,你在那里,而且,你也会一直在那里。当我要找你的时候,你看到消息了也自然会回~

刚进大学要做的事,就是尽快熟悉周围的一切事物,认真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

室友出去玩,你们没有一起的话,我想,很大原因就是性格上不合吧!有些人向来就喜独来独往,有些人就喜欢结伴而行......

记得我刚进大学时,适应得也比较快,后面就经常往图书馆跑,除非是有事情了,我才回宿舍。一般情况下,我是不会待宿舍的。周末的话,我一般会和大二大三的学姐学长一起出游看电影之类的。我也不会问室友去哪玩。反正,我就喜欢做自己的事情。

后面,碰上了一件事,让我强烈地感受到,原来,我已经不再合这个小群体了。

那天晚上,我从图书馆回来,推开宿舍门,地板上铺着一张海报,一室友正双膝跪在地上画东西,另外两个室友也在为这个海报添东西。这个设计海报的活动,是以3-4人为一组的,参与者可加2分的活动分。

进来后,我没有说什么。在此之前,我是有想和她们合作搞一张的想法的,但后面忘记讲了。她们自己搞了,也没有给我说,没叫我一起参加。“没事儿,我不需要, I don't care.”(那会的内心活动)

如果不合这个小群体,真不必硬要合。大学时间本来就不多,而且,时间也过得飞快。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强身健体、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都是是大学生该做的呀!

大格局,很重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