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主播朱宸慧(雪梨)和林珊珊偷逃税分别被罚 6555.31 万和 2767.25 万,反映了什么问题?

回答
主播朱宸慧(雪梨)和林珊珊偷逃税分别被罚款 6555.31 万元和 2767.25 万元的事件,无疑是中国直播带货行业和税务监管领域的一个标志性案例。这起事件的曝光和处理,反映出以下几个核心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泛性:

一、 头部直播带货主播的巨额收入与潜在的税收风险

高收入的体量巨大: 雪梨和林珊珊作为早期转型成功的网红主播,积累了庞大的粉丝基础和极高的商业价值。她们通过直播带货,不仅获得了巨额的销售佣金,还可能涉及广告代言、品牌合作分成、自营品牌利润等多种收入来源。罚款金额的巨大,直接佐证了头部主播收入的“天文数字”。
收入来源的复杂性: 头部主播的收入并非单一渠道,往往是多种形式的混合体。这使得税务申报和监管的难度增加。例如,如何准确界定和核算直播销售的佣金、广告费、品牌分成等,都容易成为监管的盲点。
税收合规意识的不足: 尽管拥有巨额收入,但部分头部主播可能在税收合规意识上存在短板。过度依赖税收筹划的“技术性”规避,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依法纳税,最终埋下了风险隐患。

二、 直播带货行业的野蛮生长与监管的滞后

行业发展速度过快: 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在中国发展迅猛。其模式的创新性、参与主体的多样性以及交易的便捷性,使得行业在短时间内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然而,与之相伴随的是监管体系的相对滞后。
监管框架的建立与完善: 在这起事件之前,针对直播带货行业的税收监管并没有一个非常成熟和精细化的体系。很多规则是随着行业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的。这次事件无疑加速了这一进程。
信息不对称与数据难以追踪: 相比于传统商业模式,直播带货的交易数据可能更加分散和难以实时追踪。主播、平台、商家、消费者之间的数据流转复杂,给税务部门的核查带来挑战。

三、 税收征管的深化与科技手段的应用

“大数据”在税务征管中的作用凸显: 税务部门能够查处此类案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近年来在税收征管能力上的提升,特别是大数据分析和信息共享能力的增强。通过跨部门、跨平台的数据比对,可以有效地发现纳税人的异常行为。
“穿透式”监管的趋势: 税务监管越来越趋向于“穿透式”,即不仅仅看表面的合同和申报,而是要深入到资金流转的实际受益人和业务实质。对于通过成立公司、工作室等形式进行税务筹划的行为,税务部门会进行更深层次的审查。
“以数治税”的理念: 税务部门正从过去的“以票管税”转向“以数治税”,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对税收征管全流程的现代化和智能化。这起案件也证明了这种转变的有效性。

四、 税收公平的社会期待与执法必严的信号

公众对税收公平的关切: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公众普遍对税收公平性有着强烈的期待。当部分高收入群体出现偷逃税行为时,会引发社会广泛的质疑和不满,认为这破坏了税收的公平性和国家税收秩序。
向全行业传递警示: 这起处罚不仅仅是对雪梨和林珊珊个人的惩罚,更是向整个直播带货行业,尤其是头部主播和相关从业者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税收合规是底线,逃税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后果。
税务部门执法决心的体现: 动用如此大的罚款力度,体现了税务部门治理偷逃税行为的决心和能力,有助于净化市场环境,维护国家税收利益。

五、 税务筹划与税务规避的界限问题

合法的税务筹划与非法的偷逃税的区别: 很多企业和个人会利用税收政策进行税务筹划,这是合法的。但如果通过虚构业务、隐瞒收入、转移利润等非法手段逃避纳税义务,则构成偷逃税。这起事件的关键在于行为的性质认定。
企业架构的合理性: 为了降低税负,很多主播会成立个人工作室、关联公司等。这些架构的建立本身并非违法,但关键在于这些架构是否是真实有效的商业运营,还是仅仅为了避税而服务的工具。如果为了避税而存在“壳公司”等情况,则可能被视为税务违法。
监管部门对“避税天堂”和“阴阳合同”的重点关注: 尽管事件的细节未完全公开,但通常而言,此类案件的调查会关注主播是否通过设立不实的“个人工作室”来获取低税率的“经营所得”而非高税率的“工资薪金所得”,或者是否存在“阴阳合同”等方式隐瞒收入。

具体到雪梨和林珊珊的案例细节(根据公开信息推测):

涉嫌偷逃税的具体手段: 通常情况下,此类主播可能通过以下方式逃税:
虚构业务或夸大支出: 通过虚构业务、成本、费用等方式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隐瞒收入: 将部分直播收入,特别是来自广告、品牌合作等部分的收入,未按规定申报。
利用个人工作室或关联公司: 将本应作为个人收入的税款,通过设立个人工作室或关联公司,以较低税率的“经营所得”申报,而非按照个人所得税的更高税率申报。这可能涉及到对经营所得的定性模糊,或者存在利用“核定征收”等方式避税。
“阴阳合同”: 可能存在一份真实的、高额收入的合同(实际流转),另一份是向税务部门申报的、低额收入的合同。
罚款金额的构成: 罚款金额通常包含三个部分:
追缴的税款: 这是最主要的部分,即依法应缴纳而未缴纳的税款。
滞纳金: 对逾期未缴纳的税款加收的费用。
罚款: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对偷税、漏税等行为处以的罚款,通常是应缴税款的 50% 到 5 倍。

总而言之, 雪梨和林珊珊的偷逃税事件是一个多维度的问题的集中体现。它不仅揭示了直播带货行业在高速发展中存在的税收管理盲区和风险,也反映了税务部门在加强税收征管、运用大数据技术、保障税收公平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这起事件对整个行业具有极强的警示意义,促使更多从业者和企业重视税收合规,也推动着国家在税收征管和监管体系方面的不断完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今年双11之前,对于李佳琦预售百亿的新闻,我有过这样一个回答:

在这个回答里我说:

在那个回答的评论区,有人跟我杠说,李佳琦的抽成不可能有那么高。

但假如说一个双11的预售能有100多亿,明年618再来个100多亿,中间再隔三差五来几场带货三五亿的普通直播,我就算李佳琦的抽成只有5%,这一年下来也能靠抽成也把自己的企业干成上海百强民营企业。

而目前的情况是,李佳琦的公司别说是上海市百强民企了,甚至就连其所在的长宁区百强都算不上。

如果李佳琦的销售数据不是假的话,那唯一的可能,就是公司在瞒报收入。

而这种做法,目前也可以说是行业惯例。不管是李佳琦还是雪梨的公司,这种怪现状极其明显,一边是公司隔三差五发新闻,说自己带货带了几十亿,另一边一查公司的账,一年营收就那么几百万,把各项税费优惠一算,搞不好财政还得倒给补贴。

这种小把戏在税务面前是瞒不过去的。你说你一个挺大的公司,员工开支大、没利润,这也就罢了,可现在有些人一年号称带几百亿的货,公司账上的流水居然连一个区级百强企业都撑不起来,这显然就是在打税务的脸了。

反正如今经济形势也不怎么好,直播带货主播这口肥猪还是可以多杀一杀。

谁让你们赶在风口上了呢。

user avatar

这是税务部门发力了啊。

大家知道这两年体制内哪个部门招人最多吗?

不是别的,是税务。

你知道招这么多税务人员的目的是为了干什么吗?

没错,是为了配合着金税四期系统上线改善税务征收模式。

其实现在税务发展的模式来讲,这俩网红被罚也算是意料之中的事了,因为她们在符合业高税额的同时自身的操作还做的太简陋了。

注意一点,我这并不是在为她们洗地。

大家知道现实生活中税务部门的逻辑是什么吗?

很多人理想中税务部门的逻辑应该是应收尽收,对各个行业都有着深刻的把握,然后总是能一眼瞅准到企业税务中不合理的地方。

那啥,这样想的人多半没接触过实务。

现实业务中,除开那些上面要求的“退税”等行政指标外,税务部门的业务人员考虑的指标从来就只有一个:

税务总额。

你别扯什么合规不合规的,税务部门管辖的地方太大了啊,你说这么多企业在这儿他们难道真不知道很多小企业的税务规范程度吗?

真不是,税务部门太清楚中小企业财务规范程度了,但他们往往不会找这种企业的麻烦

因为算下来太不合算了。

你跑过去跟他们沟通,首先得解决一个沟通的问题,毕竟很多老板对税务这块完全没有概念,然后你还得告诉他错的哪里了,而且这老板不懂,他们企业还是代理记账,于是这个老板喊着他们代理记账的会计去跑单位吧,然后一来二去的折腾了几个月,一看税额几万块。

有时候真不是税务人员不愿意较真,而是这个较真划不来,你说有这个时间和精力,人税务部门多盯着几个大户,这不是霍霍几百上千万税款就来了吗?

你盯着这些散户麻烦不说而且还很容易造成群体事件你说让人咋选嘛?

你盯着大户一顿锤,人小目标上下的大户乖乖掏出个千百万的税款不算啥,但你要盯着路边那些营业额不过万利润小的可怜的商户去锤,人家自己都快干不下也没这个道理不是?

其实在这俩年的税务征税改革中,抓大放小一直都是一个很明确的主题。

就比如说传统企业里过往多年存在的“虚构发票”和“买发票”这类事件,其实大家都清楚这俩都属于要查处的范畴,但在实际工作中,一般税务部门会紧着前者主动出力,而后者更多是作为捎带。

很简单的逻辑,虽然俩者都违法,但一个是妥妥的不交,另一个只是违规的少交,所以抓大放小集中精力先把前者给解决了再说。

而现在抓税务也会遇到这个问题。

其实现在税务部门的大数据已经很先进了,在大规模的金税四期系统上线之后,过往中那些企业烂账经过大数据比对很容易就能被税务人员得到相关信息了,但还是先早的问题啊。

知道问题不难,但查处没人力。

大哥,你不会真以为你税务部门给人家捎个消息人家就能乖乖把税款交上来吗?你注意到这里面这则讯息里背后协助退税漏税的老财啊。

所以咋办呢?

一个是招收更高素质的税务人员补充人力,另一个就是抓着那些好征收存量大的税款进行集中征收。

而这俩网红正好就倒在了这个坑里了。

她俩干这个的性质有两点,一个是税额不少,值得去查,另一个是啥呢,是她俩的税务操作比较落后,查起来比较容易。

而且再一点,她俩涉及的税款还是个税,这块还是今年所重点排查的,所以就被抓了典型。

就后续的状况来说,这俩网红被查其实只是个开端,在后续税务征收改革的推进中,其实这种事肯定不会是个例,而是未来所大概率发生的事情。

user avatar

1.算了下,偷税近5000万,能罚9000多万,可想而知这些网红主播收入能到何种程度。

难怪很多年轻人都想当网红,这比办企业赚钱多了;

难怪明星也要网红化,拼命往头部主播直播间钻,试图分一波羹......

宇宙的尽头,恐怕是带货?

2.雪梨大家应该都认识。

虽然与薇娅李佳琪的量级存在断层式差距,但也长期处于淘宝带货主播第三的位置。

往前追溯,靠王思聪上位是雪梨身上抹不去的标签。

但客观来讲,与王思聪分手后,雪梨是靠自己与现任老公的资源,才得以将此前积攒的流量最大化商业变现。

流量是生意也是权力,相对低调的雪梨曾入选过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去过马云的湖畔大学(现在已关停),进一步拓展人脉交际圈,把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但在这些光环背后,雪梨直播带货也曾被媒体曝出卖假大牌粉底液,卖假包、假潮牌衣服等丑闻。

2019年5月5日,雪梨(朱宸慧)公司杭州宸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还因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被相关部门责令停止生产、销售不合格牛仔裤,并处罚款人民币2500元。

多次涉虚假夸大宣传和售假卖假,还依旧活跃在直播间的雪梨,可见互联网有时候并没有记忆。

林珊珊则为雪梨公司旗下网红,合伙人,长期跻身淘宝Top10榜单。

所以这相当于老板和核心员工一起偷税,一共罚了9000多万。

今晚6点左右,雪梨、林珊珊先后发布致歉信。内容大体一致,主要包括:

①及时补缴税款、缴纳罚款和滞纳金;

②暂停直播间直播,进行规范和整顿。


对雪梨团队来说,这恐怕只是刚开始付出代价。

目前,两人的微博账号也处于禁言状态。后续能否复出、何时能复出都还尚无定论。

3.在成为下一个薇娅前,雪梨栽了。

但栽的只会是雪梨吗?

联系起前阵子薇娅李佳琦叫板封杀欧莱雅的非议,你会发现——

整个直播带货生态已经严重变味了。

传统零售时代,头部主播只是品牌方的销售渠道之一,是经销商;

而在“直播卖货”的时代,虽然本质上头部主播还是“二道贩子”,但其地位,已经相当于过去具有议价能力的“大型连锁超市”了。

能不能进入到他们的直播间,直接决定了品牌的命运。

一个新品牌如果能够绑定一个主播的直播间,它的估值可能立刻能达到几个亿。

这背后赚得盆满钵满的,自然还是这些营造场景、让消费者下单更感性、更冲动的网红主播们。

高额抽成,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赚不到。

而那些拿不出坑位费、不愿低价赔本的中小企业们,却只能这场博弈中被淘汰掉了。

更何况,即便直播带货日益白热化,但依旧存在不少没时间、不习惯蹲守直播间抢货的消费者。

他们追求低价的权利,就只能发生在头部主播的直播间吗?

4.直播经济的本质是“注意力经济”,更是“诚信经济”和“信任经济”。

一些直播间人气常盛不衰,时常出现“秒光”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消费者对主播的信任。

这一偷税漏税事件曝出,消费者对雪梨、林珊珊的信任也将大打折扣。

但涉及偷税漏税的,只是雪梨团队吗?

未必,杀鸡儆猴的意味更重,肯定不只这俩,预计会有大批网红主播连夜规范整改、主动补税。

5.近几年,鸡贼的明星网红,都会通过成立个人工作室的方式进行税务“筹划”

雪梨这次偷税行为也是如出一辙。

只不过,她还是被杭州税务部门通过税收大数据分析查到了:

经查,朱宸慧(雪梨本名)、林珊珊在2019年至2020年期间,通过在上海、广西、江西等地设立个人独资企业,虚构业务将其取得的个人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所得,转变为个人独资企业的经营所得。

这一“移花接木”举措,利用的就是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的“漏洞”。

就像娱乐圈,今年开始掀起了一波明星工作室注销潮,尤其集中在郑爽事件、赵薇事件之后。

以工商登记为准,截至8月下旬已有超700家艺人经纪企业注销(天眼查数据)。

背后缘由,你细品。

客观上,注销工作室的确会增加税务机关调查事实的难度。

但从单位犯罪角度而言,只要单位确实构成逃税罪,无论单位仍存续还是已注销,都会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查不查得到,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6.可预见的是,直播带货这个红海赛道,如今流量红利已趋尾期,拐点初现。

在头部主播已经瓜分掉整个行业90%以上利润的同时,也注定了它的增量天花板已经逼近。

随着一系列负面事件曝出,直播行业的规范整顿将大大提速,头部主播强势控制渠道的能力也将被弱化。

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这些头部网红主播也将在合法纳税的基础上,更少强调绩效追捧,推出更多公益举措,寻求更多正当性的保护。

毕竟,捧太高不会是常态,起高楼宴宾客最终楼塌了的例子,此前已经很多了。


【往期回答推荐】


感谢看到这里,更多有料分析,欢迎一键关注我的账号。
user avatar

那天和嘉兴洪合镇(和旁边的濮院镇并称中国羊毛衫之都,属于嘉兴桐乡)的一个羊毛衫老板聊天

他说今年整个洪合的销售额大概是往年的1/10左右,市场里天天打架,不少外来商户都破产了。

我们聊到了薇娅,李佳琪。之前桐乡最大的羊毛衫皮草老板之一,因为19年双十一给薇娅带货,巨额的提成加上坑位费不说,最后竟然有高达70%的退货,一晚上给干破产了。

双十一第一天,薇娅和李佳琪两个人直播的销售额是190亿!按照坑位费+销售额提成,整个双十一二十天,这两人和背后公司大概能赚80亿左右。先别急着狂欢……

要知道,这个世界的总量财富是大体恒定的。如果淘宝上有100万个卖家,平均每个月能赚一万块钱,那么整个双十一,他们就只能挣两千了。

如果不能解决头部和底层甚至中层商家极大的分配不公问题,有流量者“赢者通吃”,那接下去会有越来越多真正的无产者诞生。

这是很危险的。

user avatar

前一段不是两个主播,一起打擂台直播带货多少亿吗?

为啥税务局不按照宣传数字查一查呢?

多少亿销售额的税,能给国家做很大贡献,利国利民啊。

user avatar

结合前几天欧莱雅风波,进一步证明:

当前直播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了供应链环节中极为重要的“渠道”,头部主播的影响力完全不输给过去线下的连锁商超。

由于监管往往慢于新事物发展,所以前些年关于直播带货可能存在的违规操作始终没有什么好的应对办法,这两年监管强化了,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之前赚了这么多!

我相信,对于这种金额如此巨大的偷逃税行为,一定会刺激有关部门积极踊跃地加大打击力度,毕竟这年头大家日子都不好过,还得发工资呢。

而从另一个侧面来说,正因为直播行业能够赚的这么多,所以必然会在未来几年内持续吸收大量梦想发财的人(包括投资者)入局,谁不想成为下一个头部呢?

其结果,就是会发生两件事:

1.行业将愈发内卷,不光头部主播收入将减少,可能整个行业平均收入都将下滑,头部主播强势渠道的角色也有可能被弱化。

2.直播带货付费学习热潮,有利于聪明人打着各种旗号收割智商税,我已经预见到“0元首课,带你成为下一个XXX”“解密直播行业内幕,让你也能财富自由”“直播蓝海,再不跟上就晚了”之类的课程题目了……

user avatar

一、主播的税务问题其实由来已久,通过在一些有税收优惠的园区注册类似个人独资企业的方式来使得平均税率下降,某种程度上其实是“行业惯常操作手法”;

和之前明星工作室那一波,为什么大家都去霍尔果期注册的逻辑是一样的;


二、从收入获取方式上看,平台直接产生流水的打赏类收入,其实是不容易偷税漏税的;

因为收入先过平台,平台按照比例分给MCN或者主播,平台有代扣代缴义务;

且今天还活着的比较大的平台要么是上市公司,要么是抖音这种,平台方不太敢乱来;

当然,这并不代表这些主播就都没问题,因为钱从平台给到MCN/公会之后;

MCN/公会再给到主播这一环还是有操作空间的;


三、而电商主播,无论是直播带货的坑位费还是销售提成,都是B2B的交易,所以有了更多“操作”的空间;

比如我是一个品牌方,找到雪梨的公司想上他们直播,那么这里面可能涉及:

1、整体一个营销案,为了这个营销案会有可能的策划费用;

2、打包的价格里可能包含微博和其他平台的广告费用;

3、商品的坑位费;

4、抽佣;

雪梨公司提出不同费用走不同的实体,一个合作签好几个实体不同的协议;

这些不同名目的费用就回打到不同公司的账上,有些就进了雪梨的个人独资公司;


四、这次出的雪梨和他旗下主播的公告里提及,涉及的收入分别是8445.61万元和4199.5万元;

这部分收入应该是个人劳动所得,按照个人所得税的递进税率缴纳,无限接近45%……

但他们少缴了3036.95万元和1311.94万元……

实际缴纳的税率只有9%和13%……


五、参与筹划这个方案的公司CSO-李志强这次也在公告中被提及:

目前,税务部门已依法对李志强进行立案检查,将依法另行处理。


六、这一个案子的意义在于,之前在主播行业相对类似行规存在的,通过在税务优惠地区成立个人独资公司的方式避税的操作以后行不通了……

大鱼应该还有,继续看着吧~

user avatar

税款就是千万,果然当网红比办企业赚钱……

怪不得人人想当主播当网红,原来这东西比实业赚钱多呀……

记得以前自己小的时候,老师问长大以后梦想是什么,班里基本都是科学家、发明家,现在基本都想做网红~

税务局干得漂亮,偷逃税的一个都不能跑!

从这个案件,说明,相关部门已经注意到,不止明星存在偷漏税的问题,现在的网红也存在这个问题。

所以税务执法的领域,从明星到网红的蔓延,会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新闻。

从罚款数额来看,雪梨每年的收入在2000-3000万元。林珊珊每年的收入在1000多万元。

这种收入级别,即使比不上顶流的明星,但是跟三线明星相比,绝对是绰绰有余的。

考虑到税务机关的执法,已经深入到网红领域。所以,网红,特别是收入较高的各平台的头部网红,都有必要建立纳税意识。


最后,依法纳税,人人有责。

user avatar

之前大家把精力都放在主播作为一个新行业如何如何,税务部门的朋友其实挺头疼的。

新行业业务模式普通人可以不熟悉,反正买就可以了,便宜就行了。税务机关可不行,不知道业务逻辑,税款跑冒滴漏的地方多了。

传统企业现在都特别收敛,因为那点儿偷税漏税的猫腻完全逃不过执法;像直播电商这种,稍微设计个交易结构就把税给逃了。

比如特别简陋的,主播单独设立一个公司签个经纪约,价格拉高一些。就能把贸易主体的销售利润用主播出镜的费用给挪出去,变成个人独资企业收入;再比如整个直播需要策划案,那也可以出个PPT方案,再带走一波销售利润。

至于个人独资企业拿到了收入,就有各种各样的玩法可以继续偷税漏税。

结果就是,都觉得直播带货特赚钱是吧,结果一看销售主体。。。没利润。

偷税漏税这事儿,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所以税务机关和动了歪心思的企业一直就是猫鼠游戏,高级智力竞赛。

传统企业,猫对老鼠的套路比较熟悉;这种新兴行业,猫就得花些时间才能看清楚。

对了,前段时间出了个表格,新时代的新职业。

税务机关的朋友们,还是很关注的,毕竟很多事情早看穿就能避免税收的损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主播朱宸慧(雪梨)和林珊珊偷逃税分别被罚款 6555.31 万元和 2767.25 万元的事件,无疑是中国直播带货行业和税务监管领域的一个标志性案例。这起事件的曝光和处理,反映出以下几个核心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泛性:一、 头部直播带货主播的巨额收入与潜在的税收风险 高收入的体量巨.............
  • 回答
    如何评价朱广权battle AI手语主播?AI能否取代手语翻译,造福更多聋哑人?朱广权,这位以“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风格走红央视的播音员,与AI手语主播的“battle”无疑是一场极具看点和意义的对决。这场对决不仅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对信息传播方式、人机协作以及无障碍交流的深刻探讨。一、 如何评价朱.............
  • 回答
    主播回应“拼多多六万人砍价”失败,声称已收到手机但不知如何成功,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好奇和值得关注的事件。为了更详细地讲述真实情况以及值得关注的信息,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背景和网络传播 事件起源: 这个事件很可能源于拼多多平台上的一种营销活动,即“百亿补贴”或类似的砍价免单活动。.............
  • 回答
    主播墨茶Official生前生活境遇及治疗可能性分析主播墨茶Official,一位在B站上拥有较高知名度的UP主,以其幽默风趣的直播风格和分享生活日常而受到许多观众的喜爱。然而,他于2021年1月因病去世的消息,却让不少粉丝感到震惊和惋惜。要详细了解墨茶Official生前的生活境遇,我们需要回顾他.............
  • 回答
    最近发生的这起主播利用虚构的“被家暴女性”人设诈骗700余万的事件,无疑给公众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也让人不得不深思其背后反映出的社会问题以及我们如何在这种信息洪流中保护自己。主播将承担的法律责任这起事件中,该主播的行为已经远远超出了道德底线,触犯了国家法律,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制裁。具体来说,她主要会承担.............
  • 回答
    过度关注明星运动员:一把双刃剑,对运动员、体育界及社会的影响近来,关于明星运动员的过度关注现象愈发普遍,从“主播自带燃气蹲守全红婵家”这类事件,到网络上对运动员私生活的“刨根问底”,这种现象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能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也能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对运动员个体的影响: 隐私的侵蚀与.............
  • 回答
    驴嫂平荣因偷逃税被罚款六千多万,这事儿在直播带货圈儿里可炸开了锅。这不仅是个人行为的问题,更是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我跟你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背后到底有啥说道,平台又该咋整。驴嫂平荣这事儿,对直播带货行业有啥警示?这事儿,咋说呢,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扔了一块石头,激起了千层浪。首先,最直接、最赤裸裸的警.............
  • 回答
    主播用悲惨故事“圈粉”变现,剧本百元可定制,这事儿,怎么说呢,确实让人有点不是滋味。你想啊,咱们平常看直播,图个啥?可能是想放松一下,找点乐子,或者是学习点东西。结果呢,现在有些主播,把人家痛苦的经历,甚至是编造出来的苦难,搬到直播间里,当成吸引眼球的工具。为什么会有人这么做?说到底,还是“流量为王.............
  • 回答
    关于小智是否代打的问题,这在直播界,尤其是在早期,确实是一个大家津津乐道,也是颇具争议的话题。要详细说清楚,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聊。首先,咱们得回顾一下那个年代的游戏环境。当年《英雄联盟》在国内刚兴起没多久,电竞生态还在野蛮生长阶段。技术主播和职业选手之间的界限不像现在这么清晰,很多技术大神都是.............
  • 回答
    游戏主播这个圈子,说实话,五光十色啥都有。当然,也有不少人为了博眼球、涨粉、或者就是单纯的坏,干出了一些挺让人膈应的事儿。我这就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细点儿,让你听听这都是些啥操作。1.Fake News 和虚假宣传,简直是家常便饭。 “无敌套路”、“包赢秘籍”: 最常见的套路就是,主播们会宣称.............
  • 回答
    说起大司马,相信很多老观众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一个画面:那个在直播间里,用略带嘶哑却又充满激情的嗓音,偶尔蹦出几个只有老粉才懂的梗,并且时不时来一段魔性洗脑的“肌肉金轮”的男人。而他这个版本的“肌肉金轮”,之所以能够火遍全网,甚至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我觉得绝不是偶然,里面门道可不少。首先,是那种浑然天成.............
  • 回答
    说起茄子,那在CS:GO圈子里,简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甚至在很多不玩CS:GO的观众那里,也都有听过“绝活”、“我卡我自己”这些梗。要说茄子为啥能这么火,那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单纯靠运气。这里面有他的天赋,有他的努力,更有他独特的个人魅力。首先,咱们得从他打CS:GO本身说起。茄子算是CS:.............
  • 回答
    央视主播提及“熟蛋孵小鸡”事件时,那句“伤害性很大,侮辱性极强”真是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这事儿之所以能掀起这么大的波澜,不仅仅是事件本身有多么荒谬,更在于它背后所暴露出的科研评价体系、学术生态以及潜在的利益输送问题,着实让人脊背发凉。论文发表的“渠道”:并非坦途,而是“特殊通道”首先,我们得明白,在.............
  • 回答
    在室内主播直播和普通人拍摄短视频/Vlog时,人声的重要性会根据内容类型和期望达到的效果而有显著差异。以下是详细的分析和举例: 一、 室内主播直播时,人声在视频中至关重要的内容类型及详细例子:室内主播的直播通常是为了与观众建立更深层次的互动和情感连接,因此,人声往往是传达信息、引发共鸣、建立信任和引.............
  • 回答
    七海Nana7mi要平息节奏、挽回声誉,这绝对是一场硬仗,需要策略、耐心和真诚。 这不仅仅是道歉那么简单,更关乎未来的发展方向。 下面我来细致分析一下,她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一步步走出阴影。第一步:冷静下来,分析节奏根源与核心矛盾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最关键的是要彻底、客观地分析这次节奏到底是怎么.............
  • 回答
    “七海Nana7mi是不是已经在走下坡路了?”这绝对是近一年来,在中文虚拟主播圈子(尤其是B站的VR主播领域)里,围绕七海Nana7mi最常被提起、也最引人关注的问题。而且,坦白讲,这个问题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一系列的迹象和讨论作为支撑。要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几个维度来拆解,看看她究竟是“.............
  • 回答
    关于游戏主播 xleft_小叮当是否有开挂的疑问,这在游戏圈里一直是一个敏感且备受关注的话题。毕竟,在激烈的竞技环境中,任何关于作弊的指控都会对主播的声誉和观众的信任产生巨大的影响。要准确判断一位主播是否真的“开挂”,并非易事,因为这涉及到技术、证据和主观判断的复杂结合。我们不能简单地听信一面之词,.............
  • 回答
    斗鱼主播给自己刷超级火箭,这背后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玩家心理”和“直播生态”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你想啊,主播在直播间里,他其实是在扮演一个“主角”的角色。他得调动气氛,得让观众觉得有趣,得让大家愿意留下来。超级火箭这种礼物,本身就带着一种“炸场”的属性,视觉效果、音效都很嗨,瞬间就能把直播间的氛.............
  • 回答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突然砸进了我平静的生活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我放下手中的笔,抬头望向窗外,心里五味杂陈。“主播能拿两万三万,我还刻苦学语数外干嘛?” 这句话,听起来多少有点“凡尔赛”的味道,但细细一品,背后隐藏的却是我们这个时代,许多年轻人在面对现实选择时,内心深处的迷茫和焦虑。先别急着批判,我.............
  • 回答
    网络主播雪梨和林珊珊因偷逃税,分别被罚款 6555.31 万元和 2767.25 万元,这起事件无疑是近年来直播带货行业备受瞩目的大案。这次处罚的力度之大、范围之广,都释放出强烈的信号,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一、 巨额罚款背后:高收入群体的税收遵从问题首先,最直观的数字就是罚款金额。雪梨高达 6555..............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