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和上海市的疫情对比呈现出迥异的差别。
吉林省是确诊的多、无症状少。
上海市是无症状多、确诊的多。
从医学上来说更严重的肯定是吉林省。因为参照其他省市的情况,当无症状比确诊还少的时候,基本只能是一种情况——
吉林省的筛查还不太彻底,还得大力推进。只有筛查得越扎实,无症状感染者的数量相比于确诊病例会多,封控措施会越有效。
否则吉林省还是成百上千的确诊病例。
但问题是吉林省现在的人财物匮乏,我感觉现在外省市的支援也很难说能及时让吉林省派上用场。这就比较麻烦了。
而且吉林省各地夜间温度可能在零下。
总的来说,更多人应该去关注吉林省的情况,而不是去喷其他城市要不要封城,是不是封城的问题。
不行就放开吧,老这么封着普通人要受不了了,这样的蔬菜包80一份
宽城区昨晚为什么紧急封闭,现在什么官方消息都没有
现在又开始停水了!
十几轮阴性的居民还是每天呼呼啦啦跑下楼做核酸,有必要吗?间隔两天也行啊?
解封无望
长春宽城区怎么了???
吉林基本上每天都涨一千多例,过了有十来天了吧,真不知道为啥,现在学校菜都买不到,外边居民更不用说了
等吧。
现在是最难熬的相持阶段。
吉林加油吧
没好
每天报道疫情的同时首先控评
一些思考
人口稠密地区防疫相关物资,生活物资的储备要求提高,扩大可用医护人力资源,设置“预备役”(比如上海大规模爆发疫情,3天内激活宁波,嘉兴,南通,昆山,5天内激活苏州,无锡,常州,湖州,杭州,台州的预备役医护人员,物资前往支援),任何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必须遵循,不再有一地一策导致调度混乱的情况,确保第一时间投入足够的力量进行抗疫工作
根据以往历次疫情的各方面数据,计算不同毒株在各人口密度区域爆发,所需要的抗疫医护资源,医疗物资,生活物资数量,实时追踪境内外新冠突变株动态(R0),利用模型估算广泛传播的毒株对应的资源配置需求(最低抗疫要求,饱和式抗疫要求),各地动态调整相关的储备量。
对门到门的国际快件,全球购商品进行管控,评估风险,设置熔断机制或暂缓放行,病毒存活/传播能力的提高使得这些散发的,不易集中管理的物品/信件的传播风险大增
必须划定隔离区人口密度红线,只因人口稠密地区爆发疫情所带来的各方面影响太大,人口稀疏地区即便有管控上的疏忽造成传播事件,及时遏制的难度,消耗的资源会小很多,选址宜慎,远离人群
在病毒不断变异,海外疫情完全失控,疫苗防重症优秀,阻断传播基本无效的大背景下,我们常态化防疫最重要的是医护的工作和人民的配合,抗疫前线(流调,定点医院,隔离管控等)的工作负荷随着病毒的变异日益加大,是否能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来减轻不必要的消耗(重复劳动,琐事,管理混乱导致的额外精力/体力支出,等等),根据前线人员的工作内容来开发减负荷增效率的工具(例如区域内值班医护,抽调医护,预备役医护在疫情爆发1小时内,6小时内,一天内收到自己需要在何时何地开展哪些具体工作;医疗,生活物资产生缺口,对应的企业/供应商第一时间知晓并送到;等等)
面对新冠未来的诸多不确定性,我们必须探索更好的防疫方式,以减轻医护人员,联防联控机制不必要的精力浪费,传播之前早做准备,传播之后少受损失。
相持阶段,时间有点长!
长春又严重了……
这个图,没有27号的,还没更新昨天的数据
心里真是够够的了。不知道别人怎么样,我是本月8号就居家,二十天了;吉林和长春封城也半个月了,新冠病例还是居高不下。这三天吉林市和长春市都是一千左右。3月10日长春确诊还是两例,长春封城也半个月了,每天做核酸,确诊还源源不断前赴后继,前几天达到了2000,这两天也在一千左右晃悠。现在至少是做核酸时安全距离是要求了。最开始我目中所见,都是几百上千(上万我也见过,在哪见的我不说,太得罪人)人挨人人挤人在一起做核酸,上面也要求必须几小时内无论多少人必须做完。我总觉得这事特别的魔幻特别的荒谬:如果这些人没阳性,那么做这核酸除了劳民伤财之外就完全失去了意义;如果这些人有一个阳性,这就是主动给病毒送人头,而且是成千上万地送密接者,再好的医疗资源也会直接打爆尸骨无存。两天前吉林省病例超过了三万,看每天的发展情况这送人头造成的病例没两万也有一万五。就这么封城和隔离真的效果太~~~显著啦~~~
我还知道这几天病毒是彻底转了性,忽然无症状的比例大大增加了,甚至数量超过了确诊,而前些天确诊上千人时无症状是十几个甚至是几个。这些数据,这滋味,你品,你细品~~~~
吉林和九台疫情一暴发,我算是未卜先知的:西安封城全城人挨饿,我们还不如西安呢,提前买买买,预备了半个月的货,结果,现在也快没菜了。想想别人会过得怎么样?从网上(小区群啊,微信群啊,知乎啊,甚至快手抖音啊)看,买菜买不到,这还是好的。小区有10个月的奶孩儿,什么需要的东西都没有,妈妈揪心得厉害;一帮老头老太太,让他们APP上去抢菜?扯呐你啊,这日子怎么过?还有大量的90后、00后,从来都不会做饭,甚至有人家里连菜刀都没有,平时就靠外卖活着,这回,呵呵,喝西北风了啊。网上还有各种花式晒政府送菜的,都是被千八百条的回复怼:哪呢?我们怎么没有呢?政府家属院的吧?我们连抢菜都抢不到吧?
现在要求坚持再坚持,打赢这场阶段攻坚战,看起来饿死事小,防疫事大啊。
另外就是除了新冠之外,什么病都不叫病了,前几天农安一女童就医时未开绿色通道死了,上海女护士得了哮喘连自己的医院急诊都进不去死了,这都是广为人知的。那么各种危重病人,各种需要透析换肾心脏病脑淤血孕妇高血压肾衰竭……在这种严控下,不死也没了半条命,不过不要紧,因为我们抗疫取得伟大胜利了。
吉林省是欠发达地区,主要产值都集中在长春和吉林两市,这两地的GDP总量占吉林省一半以上,停了半个月;小微企业和第三产业又是一次灭顶之灾;大家都穷,不出去工作就没饭吃;房贷车贷要还,老人养家孩子教育都要花钱。本来吉林经济发展就不好,这次疫情结束,吉林省大考这么优秀,大家不觉得外面那么大你想去看看么?国内国外的投资,不想过过山海关,来体会一下吉林的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么?
老龄社会啦,老年人封闭着自求多福吧。现在的防控人员和志愿者是真累死真活的,但什么都忙不过来。我知道包括外地支援来兴隆山建方仓医院的,确诊了一批,关起来就没人管了(太叫人心寒)。感觉那些拉到医院的病例倒是挺好,活蹦乱跳生龙活虎的,每天无所事事地刷手机。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无话可说了。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我对这三年全国抗疫的一些小总结
3 月 25 日辽宁新增本土确诊 14 例,新增 132 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目前防疫情况如何? - 乎趴乎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4170875/answer/2407804713
一周前(写于3月20号)的对吉林和长春防疫的回答,现在看完全不过时
3 月 23 日吉林省本地新增「1810+791」,其中长春确诊 1280 例,目前当地防疫情况如何? - 乎趴乎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3769178/answer/2404438318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