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为什么那么讨厌孩子玩游戏?

回答
我能理解你对孩子玩游戏这件事感到厌烦,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交织在一起,而且这些原因往往是复杂的,难以用一两句话概括清楚。很多时候,这种“讨厌”并非源于孩子本身,而是我们作为成年人,在孩子玩游戏这件事上所感受到的压力、担忧,以及与自己过往经历和价值观念的碰撞。

首先,我们可能会对游戏本身的内容和形式感到不安。现在的游戏层出不穷,很多游戏画面刺激、节奏快,甚至带有暴力或过于成人化的元素。我们担心这些内容会对孩子的大脑发育、价值观形成产生负面影响。想象一下,孩子沉浸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那里充斥着各种我们无法完全理解甚至可能持怀疑态度的规则和目标。我们会觉得,我们辛辛苦苦建立的那些关于善良、合作、努力的教育理念,是否会在这些游戏里被模糊、被颠覆?

其次,游戏所占据的时间是我们最直接的焦虑来源。看到孩子长时间盯着屏幕,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那些本该被用于学习、运动、亲子互动、甚至是发呆放空的时间被吞噬了。我们不禁会想:“他本来可以去楼下和小伙伴们踢会儿球的,怎么就在这儿了?”“他本可以看会儿书的,怎么就挪不开了?”这种时间的“浪费感”,加上我们本身可能就很忙碌的生活节奏,会让我们觉得孩子的游戏时间,就是一种对“有效利用时间”的挑战,甚至是某种程度的“叛逆”。我们觉得,我们希望他们能掌握更多有用的技能,能够更加“充实”地成长,而游戏似乎与此背道而驰。

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在于我们对孩子成长轨迹的担忧。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热爱学习、积极向上、拥有健全人格的,还是仅仅满足于虚拟世界的成就,对现实生活缺乏探索和挑战精神?当孩子沉迷游戏,我们可能会解读为他们逃避现实的压力,或者缺乏对更有意义事物的追求。我们对未来的焦虑,很大程度上会投射到孩子目前的行为上。我们希望他们能够“赢在起跑线”,而游戏,在很多家长看来,似乎不是那条线上的跑道,更像是一个将他们拉离跑道的岔路口。

此外,我们自己可能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或者对游戏有过不好的印象。或许我们自己年轻时也曾因为游戏而影响了学习,或者看到过别人因为沉迷游戏而付出的代价。这些经历,哪怕是不自觉的,也会在我们心中埋下一些负面情绪,使得我们面对孩子玩游戏时,会不自觉地放大其中的风险。

还有一种可能是,孩子玩游戏的方式,或者我们与孩子在游戏这件事上的沟通方式,也让我们感到沮丧。比如,当孩子玩游戏时变得易怒、不愿意沟通,或者我们尝试和孩子交流,但他们只是敷衍了事,这都会加剧我们的不满。我们可能觉得自己在和孩子之间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墙,这道墙是由屏幕和游戏世界构成的,而我们站在墙外,无能为力。

最后,这种“讨厌”也可能是一种无力的表现。我们作为家长,有责任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但面对游戏这个对孩子充满吸引力的新兴事物,我们可能觉得自己缺乏足够的方法和知识去应对。这种无力感,有时候会转化成一种情绪上的排斥,一种想要“彻底禁止”的冲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暂时摆脱这份担忧。我们可能没有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让孩子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又不至于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你之所以会对孩子玩游戏感到“讨厌”,很可能是因为这触及到了你对孩子教育的期望、对时间管理的担忧、对孩子未来发展的焦虑,甚至是你自身过往的经验和对电子产品复杂情感的投射。这些情绪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我们作为父母,那份深沉的爱和责任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你出生在一个具有上万年农业史的社会

农业需要春耕秋收,然后熬过冬天。收获的粮食不能全部吃完,要留一部分作为下一年的种子。耕种不努力和乱吃储备粮都是要命的事

所以历史悠久的农耕民族往往养成了勤劳(重视主观努力,相对轻视投机取巧)和储蓄的思想,甚至会信奉“人一辈子能吃的食物价值是有限的,年轻时大鱼大肉,老了就会吃不上饭而饿死”

所以以你为典型的许多中国人对游戏反感是很正常的,游戏看起来就是个玩物丧志的东西,孩子的“过度”快乐也会让你产生一种寅吃卯粮,“提前把快乐消费了以后就会痛苦”的危机感

而你自己过的生活就类似那种“一辈子粗茶淡饭,省下钱用于养老”/“储备粮尽量少吃,以备可能到来的天灾”的储蓄型生活:一天要工作15个小时,但工作时能听歌,而且喜欢工作;你喜欢的娱乐刺激度不高

而出生在某些尝过掠夺甜头社会的民族,会更推崇投资与投机;出生在富饶的热带地区的民族,更推崇今朝有酒今朝醉。这些想法没有优劣之分,只有更适合自己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