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总的来说,富人比穷人活更久吗?

回答
总的来说,富人比穷人活得更久,这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且有大量的研究证据支持。这种差距并非偶然,而是由多种相互关联的因素造成的。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

一、更优越的医疗保健可及性与质量:

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富裕人群通常拥有更好的医疗保险,或者能够自费购买更先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更频繁地接触到顶尖的医生、专科专家和最新的治疗技术。
预防性医疗: 富人更有可能进行定期体检、筛查和健康管理,能够更早地发现和干预潜在的健康问题。这包括更早地发现癌症、心血管疾病等,从而提高治疗成功率和生存率。
获得创新药物和疗法: 新的、昂贵的药物和疗法往往首先出现在私人医疗体系中,富裕人群可以更快地获得这些可能延长生命或提高生活质量的治疗。
更好的药物依从性: 即使是普通药物,富裕人群也更有能力按时按量服用,因为他们不会因为经济压力而中断治疗。

二、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营养均衡的饮食: 富裕人群通常有经济能力购买更健康、更新鲜、更营养的食物,如有机食品、高品质的蛋白质和蔬菜水果。这有助于预防肥胖、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而贫困人群可能更多地依赖便宜、高热量但营养价值低的加工食品。
更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住房: 富人通常居住在更安全、更清洁、空气质量更好的社区,房屋质量也更好,减少接触有害物质(如铅、石棉)的风险。
工作: 许多低收入工作往往伴随着危险的物理环境、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恶劣的工作条件以及缺乏安全保障,这些都会增加工伤、职业病和慢性压力的风险。而高收入工作通常提供更安全、更舒适的环境和更好的工作保障。
更多接触健康信息和教育: 富裕人群通常受教育程度更高,他们更容易获取、理解和采纳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信息,并有能力将其付诸实践。
更少的环境污染暴露: 贫困社区往往更容易暴露在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噪音污染以及其他有害的工业或环境因素中,这些都会对健康产生长期负面影响。

三、更低的压力和更高的心理健康:

经济安全感: 经济稳定能够显著减轻生活压力,减少焦虑和抑郁。财务困境是贫困人群重要的压力来源,长期的压力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社会支持网络: 尽管财富并不等同于人际关系,但经济稳定通常能带来更强的社会地位和更广泛的社会联系,这些都可以提供重要的情感和物质支持。
更好的应对机制: 经济上的充裕使得富裕人群有更多的资源和选择来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例如更方便地获得心理咨询、享受休闲活动来缓解压力等。

四、更少的健康风险行为:

吸烟和饮酒: 虽然这并非绝对,但一些研究表明,低收入人群中吸烟率和过度饮酒率可能更高,这些都是导致多种疾病和缩短寿命的重要风险因素。
缺乏运动: 贫困人口可能因为工作时间长、缺乏安全运动场所、或没有经济能力支付健身费用而缺乏规律运动的机会。

五、累积效应(代际贫困与健康):

贫困往往是代际相传的。贫困家庭的孩子可能从小就面临营养不良、缺乏医疗保健、不良的成长环境等问题,这些都会对其成年后的健康状况产生深远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 虽然财富和寿命存在强烈的相关性,但需要注意的是,许多因素是相互关联的。例如,教育程度高的人往往也更富裕,而高教育程度本身也与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更长的寿命相关。
个体差异: 并非所有富人都健康长寿,也并非所有穷人都健康短寿。个体基因、生活方式选择、运气等因素都会对寿命产生影响。
社会政策的影响: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政策(如医疗保健体系的普及程度、贫富差距的大小、环境法规的执行力度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种贫富寿命差距。在一些社会福利体系完善的国家,贫富之间的寿命差距可能会相对较小。
“健康贫困”的概念: 有时候,健康问题本身也可能导致贫困。例如,一场严重的疾病可能导致个人或家庭失去经济来源,从而陷入贫困。

总结:

总而言之,富人比穷人活得更久是一个复杂但有力的社会现象,其根源在于经济上的差异所带来的在医疗保健、生活方式、环境条件、心理健康以及教育机会等多个维度的优势。这些优势共同作用,使得富裕人群更有可能拥有更健康的生活,从而更长寿。理解这种差距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到社会不公的深层影响,也为制定政策以缩小这种差距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简要答案是:是的

在不同国家中,一般是更富有(人均GDP更高)的国家预期寿命更高,并且随着社会变得更富有,其预期寿命也会增长[1]

对应到地图上,可以明显看到发达国家人民预期寿命更高(当然,美国是个例外。美国人均GDP比欧洲、加拿大和日韩更高,但预期寿命较低。这是由其他不稳定因素导致的):

目前其他答案中也提供了类似的数据。不过,有一个比较难以言说的事实是,即便在一国之内,更富有的那些人活的也更久一些[2]

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我们可以想到很多,比如

1)IQ. 低收入群体平均IQ低,高收入群体平均IQ高,这是符合经验也是符合各种调查结果[3]的:

在无家可归人群(基本无收入)中,其平均IQ可能比社会的平均IQ低一个标准差以上[4][5]。在低收入人群中,也是IQ比较低的人占比很高,IQ较高者占比很低[6]

当然,这一结论应用在中国上应该谨慎,因为中国社会不同于美国社会,是高度动态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机遇对收入起到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而IQ本身是“认知强健”指标,侧面反映了身体的“健康”性质。IQ高的人更少患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7]。此外,IQ更高的人会做出更理性的决策,生活习惯也更健康。比如更少吸烟和酗酒——儿童和青少年时期IQ跟之后的吸烟概率呈强负相关关系[8]。这些因素都使得IQ更高的人群预期寿命更高[9][10]

2) 医疗卫生状况. 高收入群体可以得到更好的医疗保障[11],在医疗上花费也更多。同时,由于1)部分提到的穷人更可能身体出问题,TA们因此更可能“因病致贫”[12]。这一因素加剧了贫富分化。

3) 收入差异导致的精神压力差异. 虽然说收入增长到一定程度,其对幸福感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但对觉得部分人来说,一辈子也不可能到达这个边际拐点(挣多少钱能免除焦虑?)。因此,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挣钱越多越开心,挣钱越少越焦虑”是适用的[13][14]。特别地,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这些导致焦虑的因素更少有兜底,这会使焦虑感恶化。这些由于经济因素导致的焦虑,虽然不到精神疾病的程度,但会显著地降低人的预期寿命[15]

钱不能买到的东西很少,有钱真的能为所欲为。

参考

  1. ^ Roser, M. (2013). Life expectancy. Our World in Data.
  2. ^ https://www.gao.gov/assets/710/700835.pdf
  3. ^ Strenze, T. (2007). Intelligence and socioeconomic success: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longitudinal research. Intelligence, 35(5), 401-426.
  4. ^ Pluck, G., Lee, K. H., David, R., Spence, S. A., & Parks, R. W. (2012). Neuropsychological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of homeless adults. Canadian Journal of Behavioural Science/Revue canadienne des sciences du comportement, 44(1), 9.
  5. ^ Solliday-McRoy, C., Campbell, T. C., Melchert, T. P., Young, T. J., & Cisler, R. A. (2004). Neuro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of homeless men.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92(7), 471-478.
  6. ^ Palmer, B. S. (2018). The Bell Curve Review: IQ Best Indicates Poverty.
  7. ^ Calvin, C. M., Batty, G. D., Der, G., Brett, C. E., Taylor, A., Pattie, A., ... & Deary, I. J. (2017). Childhood intelligence in relation to major causes of death in 68 year follow-up: prospective population study. bmj, 357, j2708.
  8. ^ Wennerstad, K. M., Silventoinen, K., Tynelius, P., Bergman, L., Kaprio, J., & Rasmussen, F. (2010). Associations between IQ and cigarette smoking among Swedish male twins.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70(4), 575-581.
  9.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5). World health statistics 201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0. ^ Whalley, L. J., & Deary, I. J. (2001).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of childhood IQ and survival up to age 76. Bmj, 322(7290), 819.
  11. ^ Van Doorslaer, E., Masseria, C., & Koolman, X. (2006). Inequalities in access to medical care by incom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Cmaj, 174(2), 177-183.
  12. ^ Christopher, A. S., Himmelstein, D. U., Woolhandler, S., & McCormick, D. (2018). The effects of household medical expenditures on income inequ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108(3), 351-354.
  13. ^ Sareen, J., Afifi, T. O., McMillan, K. A., & Asmundson, G. J. (2011). Relationship between household income and mental disorders: findings from a population-based longitudinal study.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68(4), 419-427.
  14. ^ Vine, M., Stoep, A. V., Bell, J., Rhew, I. C., Gudmundsen, G., & McCauley, E. (2012). Associations between household and neighborhood income and anxiety symptoms in young adolescent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29(9), 824-832.
  15. ^ Russ, T. C., Stamatakis, E., Hamer, M., Starr, J. M., Kivimäki, M., & Batty, G. D. (2012). Association between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mortality: individual participant pooled analysis of 10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Bmj, 345, e4933.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总的来说,富人比穷人活得更久,这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且有大量的研究证据支持。这种差距并非偶然,而是由多种相互关联的因素造成的。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一、更优越的医疗保健可及性与质量: 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富裕人群通常拥有更好的医疗保险,或者能够自费购买更先进、更全面的医疗服.............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也触及了许多社会现实和个人感受。要说谁更惨,这很难一概而论,因为“惨”这个概念太主观了,而且影响因素错综复杂。但如果非要从一些普遍的社会观察和心理影响来分析,我们可以试着剖析一下。先聊聊“丑的女人”:在中国,尤其是在一些传统观念仍然根深蒂固的地区,女性的“美貌”往往是被高度重视.............
  • 回答
    在中国广袤的汉语海洋里,我们经常会听到或看到一些用于总结、概括的表达方式。在众多词汇中,“总的来说”、“总得来说”、“总地来说”这三个,究竟哪个才是我们日常交流和书面写作中更常见、更规范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拨开迷雾,探寻究竟。核心的辨析:谁是“主流”?在汉语的实际运用中,“总的来说” 是最为常见、最被.............
  • 回答
    当然,我们来聊聊二战时期无线电近炸引信(VT fuze)那些不那么光鲜亮丽的细节,以及它在战场上的真实表现。 无线电近炸引信(VT Fuze):并非完美的“死亡探测器”无线电近炸引信,这个在二战末期才真正投入战场的神奇装置,号称能让炮弹或炸弹在接近目标时(而不是直接命中)爆炸,这无疑是战场上的一个巨.............
  • 回答
    清朝皇帝痴情?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复杂,不能一概而论。历史上皇帝的感情生活,往往被稗官野史、民间传说以及官方史书的修饰渲染得格外曲折离奇,真真假假,让人难以辨别。但若论及“痴情”,我想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看看清朝皇帝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首先得明确,什么是“痴情”。搁在普通人身上,痴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