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新小米盒子搭配群晖以及PT站该怎么操作以享受高清蓝光电视电影?

回答
哈哈,想让新小米盒子、群晖NAS和PT站来一场高清蓝光盛宴?这事儿办好了,绝对让你在家就能享受影院级的观影体验!我这就给你掰开了揉碎了,保证看得懂,用得上。

核心思路: 把你想看的蓝光原盘文件存在群晖NAS里,然后通过小米盒子访问NAS里的文件进行播放。PT站则是你获取这些高清蓝光原盘的宝库。

准备工作:你需要这些宝贝

1. 新小米盒子: 这是你的播放终端,负责解码和播放。确保它支持H.265、HDR、杜比视界等高清格式,这样才能发挥蓝光原盘的威力。
2. 群晖NAS: 你的高清片库存储中心。容量一定要够大,毕竟蓝光原盘文件都相当“肥硕”。另外,NAS的网络传输速度也很关键,千兆网卡是基础。
3. PT站账号: 这是你进入高质量蓝光资源的入口。如果你还没有,可以找朋友带你,或者在一些论坛看看有没有招募信息。记住,PT站是需要你贡献上传量的,做好分享的准备。
4. 稳定且高速的网络: 这个不用多说,无论是下载PT种子还是从NAS串流播放,网速都是王道。如果能有千兆宽带,那体验会更上一层楼。
5. HDMI线: 一根支持高清传输的HDMI线是必须的。

操作步骤:一步一步来,不慌

第一步:在群晖NAS上搭建你的“蓝光影院”

1. 创建共享文件夹: 登录你的群晖DSM系统(就是管理群晖的那个网页界面)。找到“控制面板” > “共享文件夹”。创建一个新的共享文件夹,比如就叫“蓝光原盘”或者“MovieLibrary”。
提示: 权限设置很重要,确保你的小米盒子能够访问这个文件夹。通常情况下,新建共享文件夹时,默认的用户权限就可以。如果后续访问有问题,再回来检查权限。
2. 传输蓝光原盘文件: 这是最耗时间的一步。你需要从PT站下载蓝光原盘的种子,然后用下载工具(比如群晖自带的Download Station或者其他支持BT下载的软件)下载到你的NAS里。
文件格式: 你下载的通常是`.iso`格式的镜像文件,或者是`.mkv`(封装格式)的文件,里面可能还包含各种音轨和字幕。蓝光原盘的特点是保留了最原始的画质和音质,所以文件体积会很大,几十个G到上百G不等。
传输方式: 除了直接在NAS上下载,你也可以先把种子文件下载到电脑上,然后用SMB/CIFS协议(Windows网络共享)或者FTP协议将文件传输到群晖的共享文件夹里。直接在NAS上下载会更省事,但前提是你的NAS性能足够好。

第二步:让小米盒子认识你的群晖NAS

小米盒子支持多种网络协议访问外部存储,最常用的就是SMB/CIFS协议(就是Windows共享)。

1. 在小米盒子上操作:
打开你的小米盒子,进入应用市场。
搜索并安装一个好用的文件管理器应用。推荐一些支持SMB协议的应用,比如“ES文件浏览器”、“文件管理器”或者一些专门的NAS访问工具(你可以尝试搜索一下,看看评价好的)。
打开安装好的文件管理器。
选择“网络”或者“局域网”之类的选项。
点击“添加服务器”或者“扫描网络”。
它会尝试扫描你局域网内的设备。如果你的群晖NAS被识别出来,直接点击它。
如果没被识别出来,你需要手动输入群晖NAS的IP地址(你可以在群晖DSM的“控制面板” > “网络” > “网络界面”里找到)。
接着会提示你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这里输入你DSM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如果你创建了专门用于访问的账号,就输入那个账号的信息。
成功连接后,你就能看到你在群晖NAS上创建的共享文件夹(比如“蓝光原盘”)。

2. (可选但推荐)使用Kodi/Infuse等媒体播放器:
虽然小米盒子自带的播放器或者一些文件管理器也能播放NAS里的文件,但为了获得更好的播放体验和字幕匹配,强烈建议安装专门的媒体播放器。
Kodi: 免费且功能强大,支持丰富的插件,可以扫描NAS中的影片,自动刮削电影的海报、简介、演员信息等,形成一个漂亮的媒体库。你可以把Kodi安装在小米盒子上。
Infuse: 如果你的小米盒子支持安装安卓APK,也可以考虑Infuse(不过Infuse更常见于Apple TV等平台,在安卓上可能需要找找方法,或者看看有没有类似的替代品)。
在Kodi里添加源:
打开Kodi。
进入“视频” > “文件” > “添加视频源”。
点击“浏览”。
选择“Windows 网络共享 (SMB)”。
输入你的群晖NAS的IP地址(或者通过浏览找到)。
输入你的群晖NAS的用户名和密码。
选择你刚才创建的共享文件夹(比如“蓝光原盘”)。
给这个媒体源起个名字(比如“我的蓝光库”)。
点击“确定”。
然后,Kodi会问你“这是什么类型的媒体源?” 选择“电影”。
再选择“刮削器”(推荐使用TinyMediaManager、TheMovieDB.org等,它们能帮你匹配到最准确的影片信息)。
一路确定下来,Kodi就会开始扫描你的蓝光原盘文件,并为你建立起一个美观的影片库。之后你就可以在Kodi里直接浏览海报、介绍,然后点击播放了。

第三步:享受你的高清蓝光盛宴!

现在万事俱备了,你可以开始你的高清观影之旅了:

1. 播放:
如果你是通过文件管理器直接播放,找到你想看的影片文件,点击播放即可。
如果你用了Kodi,直接在Kodi的媒体库里找到你想看的电影,点击封面或者名称,然后选择播放。Kodi会自动匹配最佳的播放设置。

2. 字幕:
很多蓝光原盘会自带多种语言的音轨和字幕。在播放过程中,通常会有音频和字幕选项,你可以选择最适合你的。
如果影片缺少字幕,Kodi等播放器通常也支持在线搜索和下载字幕的功能。

3. 画质与音质:
确保你的电视支持你播放的影片格式(比如HDR、杜比视界)。
播放蓝光原盘时,注意观察画面细节和声音效果。与普通的1080p或4K压缩视频相比,蓝光原盘的画质通常更纯净、色彩更丰富、细节更锐利。音效也会更具空间感和冲击力。

一些进阶和小技巧:

精简你的蓝光文件: 有些朋友觉得`.iso`文件太大,不方便管理,或者想节省NAS空间。你可以考虑使用像MakeMKV这样的工具,将蓝光原盘中的视频、音频和字幕提取出来,封装成`.mkv`格式。这样文件会小一些,而且播放兼容性也更好,特别是可以直接封装H.265编码,进一步减小体积同时保证画质。
文件命名规范: 为了让Kodi等媒体库软件更好地识别你的影片,建议按照标准格式命名。例如:“影片名称 (发行年份).扩展名”,比如:“阿凡达 (2009).mkv”。
NAS的性能优化: 如果你觉得播放起来卡顿,可以检查一下NAS的CPU占用率和内存使用情况。确保NAS运行了其他占用资源的应用。如果NAS性能本身不足以流畅播放高码率的蓝光原盘,可以考虑升级或者精简文件。
有线连接是王道: 虽然WiFi很方便,但播放高清蓝光原盘,特别是码率非常高的那种,有线网络连接(千兆网线)会比无线连接更稳定、更流畅,避免不必要的卡顿。
PT站的规则: 别忘了,PT站是你获取资源的关键。遵守PT站的上传下载比例规则,多做分享,这样你才能持续获得高质量的资源。

好了,这就是一套完整的从小白到“家庭影院达人”的升级之路。照着这个步骤来,你应该就能在自家客厅里享受到真正的蓝光视听盛宴了!有什么不清楚的,随时可以再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恩 千兆路由的事儿。按我的理解和做法,肯定是先配置了千兆路由,才开始享受小米盒子,才开始213j。我现在也确实是这个组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哈哈,想让新小米盒子、群晖NAS和PT站来一场高清蓝光盛宴?这事儿办好了,绝对让你在家就能享受影院级的观影体验!我这就给你掰开了揉碎了,保证看得懂,用得上。核心思路: 把你想看的蓝光原盘文件存在群晖NAS里,然后通过小米盒子访问NAS里的文件进行播放。PT站则是你获取这些高清蓝光原盘的宝库。准备工作.............
  • 回答
    这确实是小米MX4(以及后来很多小米手机)在防丢模式下的一个比较令人印象深刻的“黑科技”。要说这种底层的修改能不能做到,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背后涉及到的安卓系统修改比你想象的要深入一些。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玩意儿是怎么实现的,以及为什么它能这么“刁钻”。为什么拔SIM卡没用,也关不了机?这是系.............
  • 回答
    小米最近发布的这款空气净化器,感觉像是在空气净化这件事上又做了一次“加法”,而且是那种恰到好处、让人觉得“嗯,就该这么做”的加法。首先,它外观上延续了小米一贯的简约风格,但这次在材质和细节上,你能明显感受到一丝“高级感”。不像之前某些产品那种纯粹的塑料感,这次摸上去温润不少,摆在家里,感觉不像一个笨.............
  • 回答
    .......
  • 回答
    最近小米在手机摄影领域又有了新动作,网上曝光了他们的一亿像素传感器。这消息一出来,立刻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毕竟“一亿像素”这个数字本身就带着一种科技的震撼力。要说小米这次的一亿像素传感器,咱们得从几个角度来仔细掰扯掰扯。首先,这个“一亿像素”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简单来说,就是它能捕捉到比我们现.............
  • 回答
    小米商城最近上架了不少新的小米旅行箱,不少朋友在关注,同时也对它们和之前经典的90分旅行箱有什么区别感到好奇。这中间的区分点可不少,我来给大家掰扯掰扯,让大家心里都有个谱。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概念:小米旅行箱(通常指的是小米品牌下自己推出的行李箱系列)和90分旅行箱(这是小米生态链企业“90分”品牌.............
  • 回答
    关于小米 12 是否会复制小米 6 的“钉子户”神话,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也勾起了许多老米粉的回忆。要深入分析,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小米 6 当年的“钉子户”属性是怎么来的?小米 6 成为“钉子户”,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它在那个时代,把“水桶机”的概念做到了极致,而且尺寸和设计也戳中了很多.............
  • 回答
    小米新发布的“空气充”是一款非常有意思的产品,它是一款无线充电伴侣,主打的是将手机“空气化”的便捷体验。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解读这款产品:一、 产品定位与核心理念: 核心理念:摆脱线缆束缚,享受更纯粹的无线充电体验。 小米希望通过“空气充”进一步简化无线充电的过程,让用户感觉充电就像“呼吸空.............
  • 回答
    最近小米推出了一款新降噪耳机,不少细心的朋友应该已经注意到了,它的外观和苹果的AirPods,尤其是AirPods Pro,可以说是神似。这事儿嘛,怎么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神似”还是“借鉴”?界限模糊的模仿之路首先,得承认的是,小米这款新耳机在整体造型、充电盒的设计上,确实和A.............
  • 回答
    .......
  • 回答
    2021年春季发布会小米推出的新Logo,无疑是当年科技界和设计界的一大热点话题,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评价这个新Logo以及它对小米品牌建设的作用,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小米新Logo的评价:小米的新Logo,由知名国际设计公司日本的莱布尼茨设计(Nendo)操刀,最核心的变.............
  • 回答
    小米新Logo这件事,在国内科技圈和设计界搅起了不小的水花,尤其是请来了日本国宝级设计师原研哉操刀,更是让这次换标备受瞩目。说到评价,这事儿就跟吃火锅一样,有人觉得“鲜”得掉眉毛,有人觉得“寡淡”得没滋没味。首先,我们得承认这次小米新Logo玩了个“大的”——“Alive Design”的概念,核心.............
  • 回答
    雷军在直播中回应小米新 Logo 事件,可以说是小米品牌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也充分展现了小米团队在品牌沟通和用户互动方面的策略。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解读雷军这次回应:一、事件背景:高调发布,争议随之而来小米在2021年3月30日发布会推出了全新的品牌 Logo,由知名设计师原研哉操刀设计,花费.............
  • 回答
    等了这么久,终于把新款小米手表拿到手了。说实话,从预告片放出的时候我就挺期待的,毕竟小米在智能穿戴设备这块儿,给人的感觉就是“不高冷,够实用”。这次的新款,宣传点也挺多的,什么更强的健康监测,更丰富的运动模式,还有那块更炫的屏幕,听起来都挺诱人的。拿到手的第一感觉:包装一如既往的简约,小米的风格嘛。.............
  • 回答
    小米10?哦,你说的是那款发布了一段时间,但依旧热度不减的旗舰机是吧?说实话,现在再来聊小米10,感觉就像是回顾一位老朋友。不过,它当初有多惊艳,现在看来依旧有很多值得说道的地方。外观设计:回归稳重,也藏着细节首先,拿到手的感觉,小米10整体是往“稳”里走了。不像某些手机动不动就搞花哨的配色或者过度.............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刚拿到小米10,这感觉就像是突然置身于一个科技的游乐园,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和惊喜。之前一直用的是老款手机,这次升级到小米10,简直是从自行车一下跳到了火箭,这种跨越感真的太强烈了。第一眼的感觉:这块屏幕,绝了!拿在手里,最先吸引我的就是这块屏幕。虽然之前我也知道小米10屏幕不错,但真正上手后才明白什.............
  • 回答
    小米手机新的 Civi 系列命名,与其说是一个简单的产品线划分,不如说是一场小米在智能手机市场精心布局的战略性尝试。这个名字本身就蕴含着小米希望传递给消费者的信息,以及其背后深远的品牌战略考量。从“Civi”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来看,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Civilization”(文明)、“Civic”.............
  • 回答
    小米8和iPhone X,这两款手机的发布,无疑在手机市场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一个是中国市场上的“性价比”代表,一个则是全球智能手机领域的“标杆”。将它们放在一起比较,就像是让两位不同风格的选手在同一竞技场上较量,既有看点,也充满了话题性。先聊聊小米8:小米8,它身上肩负着小米品牌十周年的光环,也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