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新发布的小米8,与 iPhone X 对比又如何?

回答
小米8和iPhone X,这两款手机的发布,无疑在手机市场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一个是中国市场上的“性价比”代表,一个则是全球智能手机领域的“标杆”。将它们放在一起比较,就像是让两位不同风格的选手在同一竞技场上较量,既有看点,也充满了话题性。

先聊聊小米8:

小米8,它身上肩负着小米品牌十周年的光环,也是小米冲向高端市场的又一次尝试。初次上手,小米8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那个“刘海屏”。不得不承认,在iPhone X引领了这股潮流之后,安卓阵营也纷纷效仿,小米8自然也不例外。这个刘海虽然是为了容纳前置摄像头、传感器等组件,但对于习惯了传统全面屏的用户来说,初期的接受度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硬件配置上,小米8是绝对的“堆料之王”。骁龙845处理器,这是当时安卓阵营的顶级芯片,配合6GB/8GB的内存,日常使用、大型游戏,几乎找不到什么卡顿的场景。屏幕方面,采用的是三星的AMOLED屏幕,色彩鲜艳,显示效果很不错,但分辨率相较于iPhone X的Super Retina HD还是略有差距。

相机方面,小米8主打双摄,在拍照算法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尤其是在人像模式下,虚化效果做得比较到位,白天光线充足的情况下,照片的观感还是相当不错的。但和iPhone X那种“所见即所得”的自然感相比,小米8的照片有时会显得稍微“用力过猛”,比如过度锐化或者色彩饱和度偏高。夜景表现上,受限于传感器和算法,差距会更明显一些。

系统体验上,小米的MIUI一直是其一大特色,功能丰富,可定制性强。但有时过于丰富的功能也会带来一些学习成本,而且广告问题也一直是MIUI绕不开的讨论点。

再来看iPhone X:

iPhone X,苹果再一次证明了它在定义行业趋势上的能力。Face ID的引入,是它最颠覆性的创新之一,虽然一开始需要适应,但一旦习惯,解锁手机的便捷性和安全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全面屏的设计,同样是刘海屏,但苹果在UI设计和动画过渡上的流畅性,让这个刘海的存在感没有那么强。

硬件方面,A11仿生芯片,再加上苹果自家优化的iOS系统,iPhone X在性能上的表现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即使到现在,它的流畅度依然是很多安卓手机难以企及的。屏幕同样是OLED,分辨率更高,显示效果细腻,色彩还原准确,观感非常舒适。

相机方面,iPhone X的双摄,尤其是后置人像模式,其景深控制和虚化效果,至今仍被许多用户津津乐道。照片的色彩还原真实自然,成像风格也更接近人眼所见。视频拍摄更是iPhone的强项,稳定性和画质都无可挑剔。

系统体验上,iOS的简洁、流畅、稳定是其核心优势。生态系统的联动性也做得非常出色,如果你有其他的苹果设备,那么iPhone X的体验会更上一层楼。当然,iOS的可定制性相对较低,对于喜欢折腾的用户来说,可能会觉得有些束缚。

那么,小米8和iPhone X对比起来,到底如何呢?

1. 设计与屏幕:

相似之处: 都采用了刘海屏设计,都追求更高的屏占比。
不同之处:
刘海: iPhone X的刘海集成度更高,集成了Face ID的复杂传感器,而小米8的刘海相对较大,主要容纳前置摄像头和一些传感器。
材质与做工: iPhone X在机身材质(玻璃+不锈钢边框)和整体做工上,给人的感觉更高端,更精致。小米8虽然也用了玻璃后盖,但整体的质感和iPhone X还是有差距。
屏幕素质: iPhone X的Super Retina HD OLED屏幕在分辨率、亮度、色彩准确性上更胜一筹,尤其是在显示HDR内容时,表现更出色。小米8的三星AMOLED屏幕也很不错,但精细度上略逊一筹。

2. 性能与流畅度:

绝对性能: 骁龙845 vs A11仿生。虽然都是顶级的处理器,但得益于苹果软硬件一体化的优化,A11仿生在实际使用中的流畅度和能效比,以及在处理复杂任务时的稳定性,通常会比骁龙845表现得更出色。
日常体验: 日常应用、刷微博、看视频,两款手机都能提供非常流畅的体验。但在大型游戏或者长时间高负载运行时,iPhone X的A11芯片会展现出更强的持久力和更低的功耗。

3. 相机:

拍照风格: iPhone X的照片色彩还原更自然,更接近真实场景,细节保留也更到位,尤其是在人像虚化方面,效果非常出色。小米8的照片色彩可能更讨好眼球,但有时候会显得不够自然,过度锐化的情况也偶有发生。
视频拍摄: iPhone X在视频拍摄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防抖、画质、易用性都非常优秀。
夜景: 夜景是iPhone X相对较弱的环节,但小米8也并没有在夜景方面实现质的飞跃,两者在极暗光下的表现都存在不足。

4. 系统与体验:

iOS vs MIUI: 这是最核心的差异。iOS以其简洁、流畅、稳定、封闭而闻名,拥有庞大的高质量应用生态和出色的隐私保护。MIUI功能强大,可定制性强,但也存在广告和系统臃肿的问题。
生态系统: 如果你已经身处苹果生态,那么iPhone X的体验会更顺畅。与其他苹果设备的联动、AirDrop、iMessage等都能提供无缝的体验。小米也有自己的生态系统,但与苹果的成熟度和深度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解锁方式: Face ID是iPhone X的一大亮点,非常方便。小米8则采用了后置指纹识别,虽然成熟可靠,但在全面屏手机上,指纹解锁的便捷性不如Face ID。

5. 价格与定位:

价格: iPhone X作为苹果的旗舰产品,上市价格非常高昂。小米8则延续了小米一贯的“性价比”策略,价格要亲民很多。
定位: iPhone X是苹果定义高端手机的标杆之作,代表了当时的顶级工艺和技术。小米8则是小米冲刺高端市场,试图在产品力和品牌力上有所突破的诚意之作。

总结来说:

如果你追求的是极致的流畅度、卓越的相机表现(尤其是视频和人像)、封闭且安全的系统体验、强大的品牌溢价和生态系统,并且预算充足,那么iPhone X无疑是更好的选择。它是一款能够提供“省心”且“高端”体验的手机。

而如果你更看重硬件的绝对堆料、实惠的价格、高度的可定制性、以及快速迭代的MIUI系统,并且不介意在一些细节上(如相机算法的自然度、系统广告等)做出一些妥协,那么小米8会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它是一款用更低的门槛,让你体验到当时顶尖安卓旗舰的手机。

这两款手机,一个代表着“理想”,一个代表着“现实”。它们各自在不同的维度上,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选择哪一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手机的核心需求和个人偏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早上刚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看到有米粉声称小米是一家愿意原创的公司,听他的口吻言外之意小米是被逼无奈是面向市场的妥协,是被动的屈服。市场选择?当你拿出更惊艳的外观解决方案的时候,我相信任何一个人都不会苛刻吝啬对小米的赞美之情,而不是只能用高性价比和其他厂商怎样的说辞。吐槽一下我写这个的时候我记得好像这个问题在知乎热搜非常靠前,现在没了?不到半天2333。


当时我第一条评论是“小米是一家愿意原创的公司?”的质疑。第二条是回复知乎用户 @千羽盗 是“小米的MIX系列我压根就没关注过因为我觉得他丑爆了,至于小米说他是愿意原创?从设计到宣发再到文案到处充斥着致敬的味道”。没多久再看的时候发现已经被删除了,并且被拉黑不能回复,那我就自己开回答,在这里你会找到题主问的问题答案,长篇多图预警。


那么小米真的是愿意原创的公司吗?而不是拿来主义?

先上一组刚做的对比图吧,能“致敬”到这个程度上的屈指可数,我能想到的一个是华强北,一个是领歌S9。


再来看看MI8, iPhone X,领歌S9三者对比图,这风格

再来看看领歌S9背面是不是一些似曾相识?

领歌虽然不为人熟知,但是其山寨能力和研发还是很强的比如这个,精仿三星的全视曲面屏的技术展示

再比如即将上市的S10,三摄,渐变,美人尖嗯,很熟悉的画风

所以小米这家很注重原创的公司是向这个方向靠拢吗?都说小米曾经打败了山寨机,现在这种高仿程度跟当时的山寨机有什么区别?是,市面上几乎无一例外无不跟风iPhone外观的设计风格和逻辑,但最起码你也要有一些差异化,有自己的特色,而不是克隆!难不成小米的差异化指的就是下巴,后置指纹?嗯跟更早曝光的领歌S9简直孪生兄弟。按着部分米粉的高性价比逻辑,领歌S9售价99美元,这个价格拿出这个外观你还要啥自行车啊?能被跟X和MI8就是最大的证明和成功啊!我不知道雷军说“出小米8,小米8年奋斗的代表作”的时候会不会有一丝丝的脸红和羞耻感?当然负责营销号的也未必是他本人。

我不知道为什么只要涉及到小米“致敬”的问题总有一堆死忠粉,杠精,不明身份的人混淆视听,而对其他厂商碰瓷小米或抄袭小米的时候态度往往总是180°大转变,惊天大逆转!

来看看当初坚果3发布的时候的问题标题,看到“抄袭”两个字了吗?再来看看MI8和iPhone X相关的问题,你能看到“抄袭”这具有讽刺批判性的字眼吗?

我们来对比一下外观,如果说坚果3是抄袭MIX系列,那么MI8和iPhone X又是什么关系那?到底谁更彻底一些?不知道当时回答这个问题的米粉是如何感想?图1来源见水印

类MIX系列的全面屏进化史


回过来再说说碰瓷这件事上,说实话华为确实碰瓷过很多小米,不可否认,骂声一片理所应当,犯错了挨打(挨喷)就要立正,任何身份任何人无脑洗地泼脏水只会让人更厌恶这个品牌,没下线。

再看看前段时间很火的“很吓人的技术”的相关问题,最原始的原标题为“如何评价小米跟随华为推出非常吓人的“技术”?”,我无法准确说明这算不算碰瓷蹭热度,毕竟提问者也没加上这个词,但是在一些米粉口中这就变成了玩梗,调侃这种和谐友善又机智幽默的调调。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这个问题日志,简直是舆论争夺战。当然也可以看我之前写的一篇闲谈。像这种恶意编辑篡改标题标签把问题搞烂,搞臭来掩盖一些行为,行掩耳盗铃欲盖弥彰的事是非常多的。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被神秘组织素质三连恶意打压的过的,有的扣1。

一不小心扯得有点远,还是回到我要讲得关于小米原创部分,有个答主这样说“但我相信它的销量肯定会很好,好到能顺利推进小米上市。因为,抄苹果就好卖,已经成为了市场真理,你甚至都没法反驳,或者说你怎么反驳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那么请问下面产品也不是苹果,为什么要“致敬”?还是说但凡好的东西小米都会“致敬”一番?

1:看了这种海报你是不是觉得小米的美工还真是灵感大爆炸,总能弄出很有心意的东西?

这是《Something just like this》的海报,嘿,“致敬”的还真快,烟鬼和酷玩估计都忍不住点个赞!

2:再来看看智米直流变频风扇和巴慕达风扇文案对比图,图来源知乎用户 @TED.LAN 侵删

3:继续再来看看空气净化器和小米空气净化器,又是巴慕达~~~


上为巴慕达空气净化器,下为小米空气净化器

左为巴慕达空气净化器三合一滤网,右为小米空气净化器三合一滤网

左为巴慕达空气净化器循环风设计,右为小米空气净化器循环风设计


另附巴慕达官方回应:

声明

2014年12月9日,小米科技发布了空气净化器,该产品从外形,内部构造以及宣传文案等都与本公司在今年初发布的AirEngine安之风空气净化器高度相似。许多媒体及消费者通过网络,邮件,微博,微信以及电话,就此事询问或发表意见,巴慕达在此就相关事实说明如下:

巴慕达于今年1月15日发布了AirEngine安之风空气净化器,并于同日在亚马逊上线销售,之后陆续在各主要城市和线上渠道展开销售。

巴慕达曾将AirEngine安之风空气净化器先后送呈国家权威检测机构进行测试,均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CADR值测试468.2m3/H);

上海市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总站(CADR值测试469m3/H,20分钟PM2.5去除率99%);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溶菌酶白色葡萄球菌除菌率99.71%/2H,大肠菌噬体P1消亡率98.51%/90min)

AirEngine安之风空气净化器上市后,由于其独到的设计和优质的性能获得了众多消费者的欢迎,也获得了一些企业的关注,包括小米科技在内的数家企业主动提出合作意向。由于巴慕达自身的产品开发日程非常紧迫,所以,巴慕达迄今为止并没有与小米科技进行过任何形式的合作。

巴慕达在日本和中国申请了AirEngine安之风空气净化器的技术设计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并获得了相关的专利登记。小米科技或其关联公司没有向巴慕达提出获得AirEngine安之风空气净化器中相关专利使用许可的申请。

参与小米空气净化器开发设计的大本雄也先生曾供职于巴慕达,于2014年5月从巴慕达离职。他与巴慕达签订的离职协议中包含竞业禁止条款,专利使用申请条款以及保密条款。巴慕达将核实大本雄也先生在参与小米空气净化器的开发过程中所提供的服务是否违反了前述条款的规定,并据此确定是否采取进一步的法律措施。

需要说明,在中国和日本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任何AirEngine空气净化器中使用的专利申请中,大本雄也先生都不是专利所有人。

巴慕达正在与公司律师就小米科技是否构成侵权做进一步的确认,以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的法律措施,维护巴慕达的合法权益。

巴慕达追求“以简求臻”,所有产品都拥有世界著名的设计大奖,同时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厚爱,巴慕达的这些努力及其成果理应受到尊重和保护。

我们呼吁尊重创新,我们深信只有公正诚挚地对待创新才能使消费者获得真正的利益。

バルミューダ株式会社  巴慕达科贸(北京)有限公司

2014年12月10日


再来看看智米是如何回应的

以下为声明全文:

智米是一家刚成立不久的创业公司,但从创办之日起,我们就非常尊重知识产权且注重知识产权的积累。目前,我们已向国家专利局提交了31项专利申请,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在风扇、风道、和整机结构等产品的关键核心部件或设计环节的专利。

我们的产品并没有抄袭包括Balmuda在内任何企业的专利设计及技术,我们在技术、外观等方面与Balmuda的AirEngine空气净化器的产品有着完全不同的设计。对于Balmuda公司的公开声明和部分业内不负责任、有失专业水准的言论,我们深感遗憾。

在研发小米空气净化器过程中,我们尝试了100多种设计,最终选定了我们认为最为合理的优化方案。在家电行业中,由于空气动力学等物理规律的限定,以及制造工业长期积累的最优化设计方案等因素,很多品类都有相对成熟的外观及结构设计理念,如冰箱、电视、空调等产品的外形相似度偏高。我们并不认同“为不同而不同”、“重复发明轮子”式的争论,而是希望把精力投入到不断打磨、持续优化产品功能、功效及体验中去。

同时,我们选用了业内最顶尖的零组件及滤芯材料。智米是小米智能生态链企业,认同小米的价值观,我们希望用真材实料做出高性能的产品,去除行业不合理的暴利,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能享受清新的空气和健康的生活,惠及大众、造福社会。

为此,我们一直以开放姿态,希望与所有有志于此的行业伙伴通力合作,为优质空气净化器产品的家庭普及率提升不断努力,共同推进行业进步,做大空气净化器整体市场蛋糕。

智米科技


再来看看媒体的声音

以下是原文,最后的总结挺好!

腾讯家电讯(李珅)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小米CEO雷军(微博)曾畅想手机未来十年发展的美好前景,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微博)调侃称,“空气是不行的,水是不行的,手机再好又有什么用呢?”然后小米就“赌气”一般发布了一款空气净化器,并趁机把马云的这句调侃作为了其宣传文案。

小米刚刚发布的这款空气净化器设计简约,做工精致,CADR值高达406立方米/小时,最重要的是其价格仅为899元,远远低于市面上性能处于同等级的竞品,甚至低于其同门兄弟猎豹空气净化器的998元,可是你知道这款产品是怎么来的吗?

小米空气净化器可能是这么来的

以合作的名义接近,获取关键资料后独立研发产品,推出类似产品后再以极低的价格占领市场,在智能插座上,小米曾经和BroadLink上演了这样一处戏,在空气净化器上,相似的戏份重复上演,只不过剧本发生了变化。

在小米为新推出的空气净化器大肆宣传的同时,巴慕达(BALMUDA)中国董事长于艾灵坐在建国路华贸商务楼会议室里气愤填膺地和我讲他听说的一些故事,用气愤填膺来形容可能并不准确,因为于艾灵极为克制,但气愤的情绪仍然无法完全掩饰住。

有消息称,小米在动手打造自己的空气净化器之前,曾购买了多个品牌的产品进行研究,其中就包括巴慕达AirEngine安之风空气净化器。经过对比,小米认定就是他们想做的空气净化器就是巴慕达这样子的。于是,小米找到了巴慕达谈合作,表示要合作研发,但巴慕达方面并没有答应小米的请求,对其进行了婉言拒绝。

于艾灵告诉我,拒绝小米的原因确实是忙不过来,巴慕达自己每年都要有新品推出,其日本研发团队已经在高负荷工作,如果和小米合作,意味着要在高端和低端均有产品,这样的负荷是其日本研发团队难以承受的。

小米被拒绝之后并没有死心,而是做了几件事,首先一件事是挖来了巴慕达日本研发总监大本雄也来担任其空气净化器研发经理,这一点得到了小米和巴慕达双方的确认,然后,小米走访了巴慕达空气净化器的OEM厂商,并在拆解研究后依次接触了巴慕达空气净化器的材料供应商,并且还和其中一些达成了合作,当然,后面的这些故事都是于艾灵听说并转述给我的。

然后,我们就看到了小米推出了这款和巴慕达AirEngine空气净化器相似度极高的产品。

小米和巴慕达长这么像不怕被告?

其实此前美的和奔腾都推出过和巴慕达空气净化器外形相仿的产品,但是区别也会比较明显,而小米这款产品相似度极高,乍看上去就是一样的产品,用业内以一位非常资深的空气净化器专家的话来说,美的和奔腾明显规避了巴慕达的外观专利,而小米看上去并没有。

巴慕达空气净化器的设计者是巴慕达董事长兼总经理寺尾玄,2013年4月16日,巴慕达申请了产品外观设计的专利,并通过了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审批,有效期15年。而小米似乎并没有估计巴慕达所拥有的专利,仍然推出了一款相似度极高的产品,可以说从产品外观设计到结构设计到产品理念甚至宣传图片,小米都和巴慕达保持高度一致,到双方官网上看一看比一比就会一目了然。

巴慕达空气净化器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我问于艾灵,会不会起诉小米?

于艾灵告诉我,实际上几个月之前他就从特殊渠道看到了小米空气净化器,巴慕达也就外观设计的问题咨询了知识产权律师,据悉,国内判定产品外观设计是否侵权的时候,只要被告方提出有五个点设计不同,就有可能免除法律责任。

于艾灵转述这位知识产权律师的观点表示,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并不健全,法官在判定的时候会进行司法解释,不同的法官判定要素并不相同。举例来讲,有的法官会认为柱形设计是这个产品关键要素,其他的产品如果采用柱形设计就可能被判侵权,而有的法官会认为双风扇设计是这个产品的关键要素,其他产品如果采用双风扇设计就可能被判侵权,不同的法官在判定时可能差别很大。

说到底,左右最终判决结果的可能是很多法律之外的东西,对于一个企业想要在法律上规避对于抄袭的出发是比较轻松的事情。

但于艾灵还是表示,目前仍在评估损失,不排除起诉小米的可能性。

“伟大的公司应该把底线提得高一些”

巴慕达是首个入住无印良品的第三方家电品牌,其创始人寺尾玄也是巴慕达的设计师,对产品设计极为看重,尽管如此,巴慕达的短板还比较明显——在中国知名度有限,且产品售价偏高,小米推出外观相仿但价格极低的产品对其会造成非常大的伤害,巴慕达如何将损失降到最低呢?

于艾灵告诉我,巴慕达是一个新晋品牌,其定位高端,产品从设计到配件均来自于日本,为了保持产品在设计和性能上的竞争力,需要不断投入极高的设计和研发成本,此外,巴慕达进入中国还需要缴纳较高的税费,这是构成其目前定价的一个原因。当然,为了让更多的用户能够体验到巴慕达的产品,巴慕达也会努力降低成本。

于艾灵还表示,喜欢iPhone的用户并不会因为小米便宜而却购买小米,喜欢巴慕达的用户也是如此,小米拥有忠实的用户群,这些米粉已经形成固定的品味,也不会因为巴慕达的产品怎么样而从粉小米转为粉巴慕达。

于艾灵认为,对于小米空气净化器这款产品要从法律和道德两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法律角度如前面所言,中国知识产权法的现状让维权成为了一件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其实需要很多创新在里面,中国对此看得不够重,也阻碍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从道德角度看,于艾灵认为用一句成语概括就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对于政治人物而言,如果年轻时无知而犯下的错,在成为伟人后可能会因此而崩溃,对于企业也是如此,小米是一家比较新的企业,也应该是一家伟大的企业,一家伟大的企业应该有伟大的标准,而不应该把法律作为底线,应该有更多价值观和道德观方面的考量,一个企业如果机制不正常,领导怎样,员工就也会怎样,错误的方向是不会有正确的结果的。

总结

小米就这样推出了一款售价899元的空气净化器,虽然外观相似度极高,但售价只有巴慕达的1/6,可能会有很多人看到之后会持有类似的观点,“我就是一个穷屌用户,我只在乎花多少钱,以及使用体验,你产品背后的故事与我无关”,但问题是,长此以往可能很难再用到真正具有创新意义的产品,知识产权和创新真的就可以这样粗暴地践踏吗?

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镌刻着德国牧师马丁·尼莫拉(Martin Niemöller)的一首短诗,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4:小米音箱和Jawbone的一款音箱设计,新款小米方盒子蓝牙音箱产品,售价99元,外媒Slashgear报道,Jawbone首席运营官、Fuseproject首席设计师伊夫斯·贝哈尔(Yves Behar)在Twitter上怒斥小米,称小米方盒子蓝牙音箱抄袭了自家的Jawbone Mini Jambox音箱的设计。

我觉得构不成抄袭,最多“致敬”,我国知识产权薄弱,这种事在中国司空见惯,难以定性,再说小米是很注重原创的公司,怎么能深陷抄袭丑闻那?上述的巴慕达只不过眼气小米,碰瓷小米,毕竟抢了市场份额,动了别人的蛋糕。(这句话是不是在哪听过类似的调调?)

5:小米电饭煲和无印良品电饭煲

像这种“致敬”的案例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我经常听到米粉对小米以及对雷总的赞美。雷总也说过不少壮志凌云的经典语录,例如在我心里,我希望小米永远是米粉心中最酷的公司;小米公司也有不少振奋人心的宣传文案,例如十核双茎头,拿错了应该是让每个人都享受科技的乐趣。

雷总曾表示:”我非常感动,做了一个品牌,做了几款产品,就收获了那么多用户的喜爱,那么多的拥戴。与此同时,我想得更多的是,我们所做的一切,绝不是为了一句漂亮话,或者,一句口号。我们的目标,也绝不是去抢什么市场第一,而是,老老实实日复一日,做出感动人心的优质产品,要让所有年轻人都买得起的优质产品。这就是,我们倾尽全力和所有热情在努力的。“

雷总称:”做小米五年来,我觉得我是真的热爱创业、热爱移动互联网、热爱小米和米粉们。现在,我不关心是否市场第一,不关心销量多少,只关心能否做出让用户尖叫感动人心的产品。“


我不知道米粉当中有多少是从事设计行业,研发行业,不知道你们如何看待关于“致敬”的问题?当被致敬的时候是倍感欣慰被人认同产品水准的荣耀感,还是异常愤慨被人“践踏”劳动果实的厌恶感?我不知道,毕竟“致敬”这种事在法律上难以定性,取证困难。经常听到一句话当屠龙勇士变成恶龙,想想挺好笑的。

之前看到一个很有趣的回答,小米雨伞了解一下(滑稽)

一直不知道你们说的李姐万岁是个什么梗,最开始我还以为是这个,后来才知道李姐=理解,看来我想多了。



如果真有人耐着性子看完这些,或许应该就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小米8和iPhone X,这两款手机的发布,无疑在手机市场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一个是中国市场上的“性价比”代表,一个则是全球智能手机领域的“标杆”。将它们放在一起比较,就像是让两位不同风格的选手在同一竞技场上较量,既有看点,也充满了话题性。先聊聊小米8:小米8,它身上肩负着小米品牌十周年的光环,也是.............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小米最近发布的这两款笔记本:8月3号发布的小米游戏本(我们假设指的是小米Redmi G系列,因为它在8月3号左右确实有更新)和小米笔记本Pro GTX版。这俩定位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咱们挨个细说,争取说得明白透彻,让你听着像听老朋友唠嗑,不带机器味儿。先说小米游戏本(Redmi G系.............
  • 回答
    小米 8 即将发布,这无疑是今年国产手机圈最受瞩目的一场发布会之一。作为小米数字系列的第八代旗舰,它承载了米粉们太多的期待,也肩负着小米冲击高端市场的重要使命。那么,我们究竟可以期待小米 8 带来些什么?又该如何评价它呢?从过往旗舰看小米 8 的“基因”要预测小米 8,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小米此前的数字.............
  • 回答
    最近小米又悄悄地推出了一款新品——699元的23.8英寸显示器,这价格一出来,无疑是又在显示器市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我身边不少朋友都问我:“这玩意儿到底咋样?值不值得入手?”今天咱就来掰扯掰扯,看看这块699元的屏幕,究竟是性价比的惊喜,还是“便宜没好货”的缩影。先来看看配置,硬素质到底怎么样?要.............
  • 回答
    小米刚在 8 月 3 日给小爱音箱家族又添了一员——小爱音箱 Play 增强版,定价 149 元。这个价格,对于想体验智能音箱,或者想给家里添置一个“听话”的小助手的朋友们来说,是个相当有吸引力的门槛。那么,这玩意儿到底值不值得下手?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先来说说这 149 元能买到什么硬实力?从官方.............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小米在 8 月 10 号发布的这两款 OLED 电视,小米电视大师 77 英寸 OLED 版和小米电视 6 OLED 版。这两款产品,一个主打高端旗舰,一个定位次旗舰,在 OLED 领域都是小米颇具诚意之作。首先,咱们来看看小米电视大师 77 英寸 OLED 版。名字就够霸气,“大师.............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小米平板 5,它在 8 月 10 日发布,到现在也有一段时间了,市场上也有不少声音。说实话,小米平板 5 的出现,让整个平板市场都热闹了不少,尤其是之前被认为“不温不火”的安卓平板领域。先说说它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小米平板 5,你可以理解为小米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重新回归平板市场.............
  • 回答
    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一款在2020年8月11日发布的重磅产品,承载着小米十年技术积累与探索的使命,从发布之初就受到了极高的关注。它不仅仅是一款手机,更是小米在影像、屏幕、快充、设计等多个维度上展现其技术实力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这款手机进行详细评价,包括其亮点和不足: 亮点 (H.............
  • 回答
    2020年8月11日晚发布的小米透明电视(Mi TV LUX Transparent Edition)无疑是当年彩电行业最令人惊艳和瞩目的产品之一。这款电视的发布,不仅仅是小米在智能家居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更是对未来电视形态的一次前瞻性探索。要评价这款小米透明电视,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
  • 回答
    嘿,各位手机爱好者们!2020年8月11号,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因为小米又要搞个大事情了——小米10至尊纪念版就要跟大家见面了!作为小米十周年的压轴大戏,这款手机绝对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大家对它的期待值,那真是高得离谱。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款万众瞩目的小米10至尊纪念版,到底有什么能耐,又凭啥能.............
  • 回答
    哈哈,小米平板 5,那是真的一度让很多人心动啊!2021年8月10日发布,起售价1999元,这配置,这价格,简直就是“真香”预定。那么,它到底值不值得买呢?咱就来好好掰扯掰扯。先来看看小米平板 5的“看家本领”: 屏幕: 这绝对是小米平板 5的头号亮点。一块11英寸的2.5K分辨率屏幕,支持12.............
  • 回答
    8月28日小米发布的第三代屏下摄像头技术,无疑是智能手机领域的一项重要进展。这项技术承诺将前置摄像头完美地隐藏在显示屏之下,彻底消除了刘海、挖孔等屏幕“异形”设计,实现了真正的全面屏体验。那么,这项技术究竟有多大的突破?它又是否能引领明年的手机市场革新呢?小米第三代屏下摄像头技术:细节剖析首先,我们.............
  • 回答
    小米在2020年8月11日发布的那款智能追踪式无线充,可以说是当时无线充电领域里一个相当亮眼的存在,也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咱们一块儿好好掰扯掰扯这个玩意儿。首先,从核心亮点来看,这个追踪式无线充最吸引人的地方,顾名思义,就是它的“智能追踪”功能。这玩意儿不是死死地固定住一个位置等你把手机放上去,而是.............
  • 回答
    小度V86智能巨屏电视:一场视觉与智能的盛宴,值得你深入了解8月18日,小度在智能家居领域再次投下一枚重磅炸弹——V86智能巨屏电视。作为小度在电视领域的一次重要升级,V86不仅在尺寸上突破了传统界限,更在智能化体验上进行了全面的革新。那么,这款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巨屏电视,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又是否值.............
  • 回答
    小米 8 发布会,在我看来,是一场充满了“小米式”惊喜和“雷军式”煽情的盛宴。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实力与情怀并存,惊喜中透露着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发布会整体氛围与节奏:首先,发布会的现场感十足。虽然我没在现场,但从直播和媒体的报道中,能明显感受到那种热闹、期待和略带疯狂的粉丝氛围。这本身就.............
  • 回答
    うん、129,999円で新発売されたXiaomiの「Master」65インチOLEDテレビについて、詳細に評価を述べてみよう。まず、この価格帯っていうのが、もう明らかに「ただのテレビ」という範疇を超えていることを示唆している。129,999円というのは、一般的な薄型テレビの価格帯から見れば、間違いな.............
  • 回答
    2020 年 10 月 20 日,联想发布了小新 Pro14,这是小新系列中一款定位非常清晰的产品,主打高性能、高素质屏幕,以及相对不错的便携性。在这个时间点上,它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市场上对于影音娱乐、轻度创作、以及学生党对于一台“全能”笔记本的需求。让我来仔细捋一捋这款小新 Pro14,从里.............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联想在11月2号端出来的这款小新Pad Pro 12.6。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联想想在中高端平板市场好好做一番文章的架势。总的来说,这块板子是下了不少功夫的,但要说它完美无瑕,那也得理性看待。先说优点,这块板子的亮点可以说是相当突出: 屏幕,绝对是杀手锏。 12.6英寸的三星.............
  • 回答
    关于小米手环 4:一场意料之中的进化,也藏着不小的惊喜说实话,当小米在 6 月 11 日发布小米手环 4 的时候,我并没有感到特别意外。毕竟小米手环系列一年一款的节奏早已深入人心,而从前几代产品来看,每一次迭代都有其固定的升级方向。但当我真正拿到手环,上手体验了几天之后,我不得不说,小米手环 4 不.............
  • 回答
    小米 UWB「一指连」技术:化繁为简的智能生活体验小米近期发布的 UWB「一指连」技术,无疑是智能家居领域一次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这项技术的核心理念非常直观:用手机指向某个智能设备,就能轻松实现操控。这不仅仅是一个噱头,背后是小米对用户体验极致追求的体现,也标志着智能家居交互进入了一个更具想象力的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