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眼问题日志,又看了眼提问者的关注和动态,我想你希望看到的应该是“一小时二十二分,绍伊古一战封神”、“根据约翰霍普金斯”、“X国肯德基蛋挞下架”……我这种人的话你平时应该是嗤之以鼻的,但有些东西还是希望你能思考一下。
想当年我也是个愤青,怨天怨地怨空气,怨完苏修怨美帝。但当时还没有观察者网、张WINWIN、神医老师、曹大佐什么的,瘾犯了只能找本不入流的网络小说,跟着主角飞到白宫上空来一发超神罗天征——爽完也就完了,贤者模式后关掉浏览器,也知道都是假的——谁能真以为搜查官就是真搜查官啊?
但现在很多人是拿小说当新闻看的。看到“和认知截然相反”的东西就“索性不再看”,又怎么能有思考的能力呢?
说难听点,我被某人拉黑之前,还捏着鼻子关注这位入关人呢。
就拿乌俄战争来说,它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考验信息收集能力的机会。
不出我所料的,一群国师翻了车。
看着国师们和扒马褂似的拼命往回圆本身就很搞笑了,但再看着评论区深信不疑的信众就很难再让人笑出来。
如何鉴别正确的信息?
多听多看,用脑思考,用逻辑思考而不是用屁股思考。
大是大非当然可以战胜事实与逻辑,但也必然招致事实与逻辑的反击。战胜的时间越长,代价越惨重。
去思考如何避免成为这个“代价”。
这是第一点。
另外我想说的是,跳出宏观,别老是整些什么宏大叙事,从小处、从身边去看问题。
很多人一说就是“一盘大棋”,站位倍高。咱也不知道现实中是干嘛地,就搁那高位问策高屋建瓴高瞻远瞩,一说话就忍不住让人捧句:“高,实在是高”。
当然,也背不住今天知乎上活跃的那几位真有些高端智囊,智库人才。平日里挤出些时间在网上敲字纯当公益活动。
就说啥啥翻车的那几头蒜,蒜什么玩意呢?
真在那个位置说“国家态度”还可以,就这帮玩意,配什么钥匙啊?
也不知道你有没有耐心看到这,感兴趣补个历史故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