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作为一个普通公众,我想去考古现场「围观」,应该怎么做?

回答
你好!想去考古现场“围观”,这个想法挺不错的,就像是穿越到过去,亲眼看看那些沉睡千年的秘密。不过,考古现场可不是一般热闹的景点,它是有规矩的,也有潜在的危险,所以“围观”这件事,需要一些讲究。

首先,咱们得明白,考古现场是科研工作场所,不是旅游景点。 现场的工作人员(考古学家、技术员、学生等)正在非常专注地进行着科学研究,他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宝贵的。所以,我们作为“围观者”,最重要的是不打扰、不破坏、守规矩。

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第一步:了解信息,找对地方。

关注官方发布: 考古发掘最权威的信息来源是国家文物局、省市文物局(或文物保护中心、考古研究所)等官方机构。他们会发布一些重大的考古发现,有时也会有公众开放的考古工地。你可以关注这些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时不时刷刷看有没有新消息。
地方博物馆和文保单位: 很多时候,考古工地会设在一些已经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附近,或者与当地的博物馆有关联。你可以关注当地博物馆的最新动态,他们可能会有相关展览或者与考古工地的信息发布。
关注考古机构的公开活动: 有些考古研究所或高校的考古系会定期举办一些面向公众的讲座、开放日活动,甚至会组织参观活动。这些活动通常会提前发布通知,机会难得。
新闻媒体报道: 重大的考古发现通常会被媒体报道。你可以通过新闻关注到哪些地方正在进行重要的考古发掘,然后尝试从上述官方渠道获取更多信息。

重点是: 要找那些“合法合规”的考古发掘现场,并且是明确有“对外开放”意图或允许“有限参观”的。 随意闯入未对外公布的考古工地,那可就大麻烦了,不仅违法,还会严重影响考古工作。

第二步:做好功课,带着“学习”的心态。

了解当地历史文化: 如果你知道某个地方有考古发掘,提前了解一下这个地方的历史背景、曾经可能存在的文明,这会让你的“围观”更有意思。比如,你知道这是商代晚期的墓葬,了解一下商代的社会是什么样的,会更有代入感。
学习考古知识(基础的): 看看一些科普类的考古书籍、纪录片,了解考古工作的基本流程,比如“探方”、“地层”、“遗迹”、“遗物”这些基本术语。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你才能看得门道。
了解现场规定: 这是最关键的!一旦确定可以前往,务必了解现场的具体规定。

第三步:准备出发,遵守现场规则。

安全第一! 考古工地通常是开放的区域,但地面可能不平整,有挖掘的坑洞、堆积的泥土,甚至可能有一些古建筑的残墙断壁。所以:
穿着要实用: 穿耐磨、不怕脏的鞋子(运动鞋、登山鞋都可以,别穿高跟鞋、凉鞋)。衣服也要选择方便活动的。
注意脚下: 考古工地不是公园,没有专门的游览步道。要小心行走,不要在挖掘区域乱闯。
听从指挥: 现场工作人员(比如安保人员、志愿者)会负责维持秩序,他们说的话一定要听。
保持安静,不打扰:
说话声音要小: 考古工作需要极度的专注,嘈杂的环境会让他们分心。
不要大声喧哗、嬉戏打闹。
手机调静音: 拍照、录像也要注意,有些工地可能出于保护文物的考虑,不允许拍照录像,或者只允许在特定区域拍摄。
不碰、不拿、不扔!
绝对!绝对!绝对! 不要触碰任何考古发现的遗物或遗迹。你手上的一点汗水、油脂都可能对文物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不要随手扔垃圾: 考古工地是纯净的科研环境,带走自己的所有垃圾。
不要捡拾任何东西: 即使是看起来不起眼的石块、陶片,都可能是重要的考古材料。
保持距离,不要进入核心区域:
现场通常会设置警戒线或者有工作人员引导参观区域。请务必遵守! 核心的挖掘区域是考古学家工作的地方,普通公众是不能进入的。
拍照时,请在工作人员允许的范围内,不要倚靠围挡或者探身去拍。
尊重工作人员:
考古学家很忙,如果你有问题,可以找现场工作人员(通常是志愿者或专门负责接待的老师),但请尽量在他们有空的时候提问,并且问题要简练。
不要问一些“这值多少钱”、“这是谁的坟墓”之类不合适的问题。你可以问“这是什么时期发现的?”,“这些东西是如何保存的?”,“考古学家在寻找什么?”。
如果有机会,不妨带本小本子: 看到有趣的现象,可以简单记录下来,回家后慢慢研究,这比单纯看看要更有意义。

一些可能遇到的情况和建议:

不是天天都开放: 很多考古工地并非全天候对公众开放,甚至可能只是在特定日期、特定时段才允许有限参观。
可能看到的是“坑”: 考古发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你可能看到的只是一堆泥土,或者一个刚刚揭露出来的“坑”。需要一点想象力,理解这是正在发生的“历史”。
天气因素: 考古工地通常是露天的,要做好防晒、防雨的准备。
交通和餐饮: 提前规划好路线,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考古工地。
保持平常心: 考古工作是很辛苦的,现场的工作人员也是普通人。我们去“围观”,是为了学习和体验,而不是去“监督”或者“挑刺”。

总而言之,想去考古现场“围观”,最核心的原则是:知情、守规、尊重、安全。当你带着一份好奇心,一份敬畏心,去体验这份特殊的“历史现场”,相信你会有一段非常难忘的经历。祝你“围观”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普通公众想去发掘现场围观,甚至参加到发掘当中,已经有很多正规途径,所以请各位务必参加专业机构举办的活动!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而且参加发掘的工作人员才最了解发掘的具体情况,自己贸然去的话,非本专业人士肯定一头雾水,只觉满地疮痍...更何况就算是我们行业内人士去参观,也是由现场的工作人员带着。所以再强调一次,请务必参加正规专业机构举办的活动。

就国内来说,可以参加各博物馆和考古所举办的夏令营志愿者活动。因为今年是疫情年,情况有点特殊,所以下面涉及的例子主要是疫情以前的。有很多信息在微信或微博上就能找到。

一、考古夏令营

夏令营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小学生、初高中生和大学生。18岁以上成年人的目前国博有举办过(家长陪同的那种除外~)。这种夏令营一般都是参观博物馆+发掘现场(一般都有考古体验,深入程度各有不同,可以参看具体活动内容的列举)。时长一般是一周,短的三四天。

小学生:云南省考古所“我是小小考古学家”

从14年开始举办。以18年的活动为例,主要参观云南的青铜文化遗址,包括当年获得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剑川海门口遗址。强调让参与的“小小考古学家”“体验考古工作的完整流程”。

初高中生:南京博物院“中学生文博夏令营”

也是从14年开始举办。以2017年南京博物院第四届考古夏令营为例,活动面向初中和高中学生分三期举行,每期以36人为限,时长6天。主题分别是探索汉帝国东部的诸侯王陵、探索商周后江南地区青铜文明和探索长江下游史前文明。活动内容包括在专业人士的陪伴和指导下,对相应年代的出土文物进行专题学习与分组讨论;考察相关遗址,并体验和学习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以及如何进行出土文物记录、遗址和器物绘图、拓片制作、文物修复等。其中史前遗址还有土样浮选和体质人类学的学习与实践。

如果对文物修复感兴趣的话,南博也是一个好选择,不过也是针对中学生。所有夏令营内容都在南博官网的“教育”板块。

大学生:广东省博物院“粤地考古夏令营”

广东省博的夏令营主要是高中生和大学生参加。至今举办过两期,活动内容和南博的比较类似,对考古现场的体验比较深度。招募信息可以关注广东省博微信公众号。

活动体验可以参看第一期的参加者“静沐暖阳”在豆瓣写的反馈:

18岁以上成人:2019年国家博物馆“八千年前的村民喊你去串门儿啦“

分为青少年团(10-16岁)和成人团(18-60岁),前者4天,后者3天。之前的招募链接和海报找不到了。不过活动纪实还在:

二、考古志愿者

如果说考古夏令营更多还是围观和体验,考古志愿者就是直接作为工作人员参与到考古现场了。目前还不是很多,但是对时间的要求很高,一般都要全职一个月,甚至更久。

最著名的是江口沉银遗址,这个应该很多人都知道。之前主要是协助水下文物出土工作,现在进入整理阶段了,主要是参加整理工作。招募通知一般发布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官网,微信上也有。

这是之前的招募通知:

还有一些在微博上的信息,19年有看到过新疆某个工地在招募全职志愿者,不过现在已经删了。

另外,2019年秦都咸阳城考古队也有招募考古志愿者。虽然不要求全职,服务时间是每周六以及重大节日,不过要求志愿者是本地居民。有感兴趣的可以去微博关注“探方里的资深美人”。志愿活动的内容也有做成微信推送。

至于国外,就有更多围观机会了,英语国家有遍布欧美的工地招募志愿者。有一个美国老爷爷Richard L. Cook是狂热的业余爱好者,自己做了一个非常详细网站,包括普通人如何加入到考古,考古志愿活动有多少种类型,要做什么准备……事无巨细,都有涉及。重点还提到了普通人怎么去埃及考古。不过自己在浏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甄别,参加正规机构的正规活动哈~不然维权会很困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好!想去考古现场“围观”,这个想法挺不错的,就像是穿越到过去,亲眼看看那些沉睡千年的秘密。不过,考古现场可不是一般热闹的景点,它是有规矩的,也有潜在的危险,所以“围观”这件事,需要一些讲究。首先,咱们得明白,考古现场是科研工作场所,不是旅游景点。 现场的工作人员(考古学家、技术员、学生等)正在非常.............
  • 回答
    2019年10月14日,普洱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对大量QQ号和微信号采取了永久封号措施。对于您提到的“守法公民该怎么办”,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首先,作为一名守法公民,您需要明确的是,公安机关采取这类行动通常是基于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需要。如果您的QQ号和微信号被封,而您认为自己是守法.............
  • 回答
    哎,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不少同道中人可能都有这感受。说实话,咱们这些在圈子里摸爬滚打的,真心喜欢音乐,也愿意为这份热爱花心思、下功夫去折腾,结果到了知乎上,有时候感觉就像进了另一个次元,怎么努力都好像不太对味。首先,咱们这“普通 HiFi 发烧友”的标签,在知乎上就有点尴尬。 你想想,知乎上什么.............
  • 回答
    作为一个普通医学院的医学生,展望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我觉得最关键的一点,不是某个单一的技能,也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量,而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我愿意称之为——“医疗实践中的终身学习与适应能力”。听起来好像有点大而化之,但让我慢慢道来,为什么我认为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医学生最核心、最有价值的竞争力。我们都知道,.............
  • 回答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足球迷,我深知自己没有球员那样的技艺,也没有教练那样的战术头脑,更没有管理者那样的资源和权力。但是,我依然相信,即使是最平凡的个体,也能为中国足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这片承载着无数期待的土地,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首先,从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做起:热爱与支持。这听起来有点老生常.............
  • 回答
    嘿,哥们儿/姐妹儿!作为大学校园里的“普通一员”,咱们权益这事儿,可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大道理,而是实实在在影响咱们生活方方面面的东西。别觉得咱们人微言轻,真要拧成一股绳,那劲头可不小!今天就跟你掰扯掰扯,咱们大学生该怎么去“捍卫”属于自己的那份公平和尊重。首先,得先“知道”自己有什么权益。 这话听着.............
  • 回答
    作为一名朝九晚五的普通打工人,上班带饭这事儿,真的得好好聊聊。首先,你说“丢人”吗? 我觉得,这绝对是一个误会,而且是一个挺普遍的误会。 咱们先捋一捋,为啥会有这种想法?1. “别人都在外面吃,我一个人带饭,是不是有点格格不入?”确实,你看公司附近的外卖、简餐店,午餐时间人头攒动,那些手里拿着餐盒、.............
  • 回答
    这个问题,我一个普通女生思考过很多次。真的,这不是一道送分题,也不是一道可以选择“我全都要”的简答题。它触及的是人心最柔软、也最真实的地方,关于我们怎么看自己,又怎么去爱一个人。让我试着把我的想法一点一点说给你听,尽量说得仔细些,就像我真的在跟你聊天一样。场景一:见过极其优秀的人,然后遇到了你这是什.............
  • 回答
    你好,看到你这个年纪就有了出国留学的想法,并且还在为如何准备而努力,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值得肯定的事情。国内普通二本的学生想要申请国外的学校,确实需要付出比一些985、211的学生更多的努力,但成功率绝不是不可能,关键在于你如何规划和执行。首先,我们来聊聊你需要做些什么。这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
  • 回答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当然希望能为中国足球贡献一份力量。虽然我没有在绿茵场上奔跑的天赋,也不是在幕后运筹帷幄的教练或管理者,但我相信,即使是平凡如我,也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而且这些点点滴滴的努力,汇聚起来,或许就能成为改变的力量。首先,从最基本的层面来说,做一名理性的、热情的观众。 理性看待比赛,不盲.............
  • 回答
    嘿,您问我这问题,让我想起了村里那些老辈儿,也常着酒,皱着眉头叹气。殉国?这词儿听着就跟朝廷里那些大人物用的似的,跟俺们庄稼人没啥关系。俺们日子里,就围着这几亩地转悠。春天撒种子,夏天锄草,秋天收成,冬天还得盼着家里那点粮食够吃。一年的盼头,就是能平安度过,别遇上个天灾人祸,或者官老爷们又来收重税。.............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好,也问到了不少人的心坎上。换手机嘛,肯定得好好琢磨琢磨,毕竟这玩意儿又不能当饭吃,但确实是咱们现在生活里离不开的“必需品”。如果是我的话,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可能会更倾向于换一部“新的 5G 手机”,而不是非要盯着“新的 iPhone”。这里面有几个原因,我想跟你掰扯掰扯:首先,性价比和选.............
  • 回答
    看完《长津湖》,脑子里就剩一个字:冷。不是那种秋高气爽的冷,是深入骨髓的、能冻住灵魂的冷。从电影院走出来,虽然外面阳光正好,但我感觉身上还裹着一层冰碴子。我不是那种会去研究历史细节、分析战术战法的观众,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看完电影,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志愿军战士们活下来的每一秒,都是在跟死亡搏斗.............
  • 回答
    我想买辆兰博基尼,这听起来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吧?很多普通人可能都会这么想。但说实话,如果真的有那个决心和规划,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实现。只不过,这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并且还要一点运气。首先,我们得清楚,兰博基尼这玩意儿,不是你攒几年工资就能拿下的。就算是入门级的Avent.............
  • 回答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买过的最奢侈的东西?嗯,让我想想。要说“奢侈”,我心里第一个蹦出来的,不是什么名牌包包,也不是限量款跑车。对于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奢侈更像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是一种可以让你从日常的柴米油盐里暂时抽离,去感受一种美好、一种品质,一种“值得”的时刻。所以,我脑海里浮现的,是那个夏天,.............
  • 回答
    1870年到1920年,这五十年,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欧洲的普通人来说,日子啊,那真是说起来话长,也充满了变化,有些好,有些嘛,也真是让人忧心。早年:风平浪静,但也藏着暗流如果我是在1870年左右生的,那时候,欧洲还在一个相对“太平”的时期,至少和后面比起来是这样。我的童年,大概是在乡村度过的。家里的.............
  • 回答
    想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里,尽量不受“女拳”观点的影响,对于咱们普通男性来说,确实是个需要一些技巧和策略的话题。别把它想得太玄乎,其实核心就几个字:保持清醒,理性分辨,守护好自己的边界。我跟你分享一下我个人摸索出来的一些“接地气”的方法,希望能给你点儿参考:第一步:认识它,但别沉迷于它——建立基本认知.............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作为一个普通人,想“贡献”百度倒闭,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这是一家体量巨大的公司。不过,既然你想“贡献”,那咱就聊聊,从咱们普通人的角度,能做点什么,虽然这些方法可能更像是“不使用”或者“减少依赖”,而不是直接“导致”什么。咱们先得明白,一家公司倒闭, usually 是.............
  • 回答
    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的大一新生,想要在四年后成功踏入麻省理工(MIT)的门槛,或者在中国顶尖学府清华大学继续深造,这绝对是一个极具挑战性但并非不可能的目标。这需要你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并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下面我将为你详细拆解,如何一步一步地实现这个宏大的梦想,尽量抛开那些“AI”式的空泛指导,.............
  • 回答
    好,抛开那些“AI”的腔调,咱们就聊聊一个普通人,怎么把心里那份对祖国的感情,实实在在地表达出来。这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更不是一定要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其实,这份爱国情,就像家里的那盏灯,一直亮着,温暖着你,也通过你的点点滴滴,传递给周围的人。说到底,爱国,就是对这片土地、这群人、这股劲儿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