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个例子,张家玉。
张家玉是寒门出身,但是也不算特别寒,大概是富农或者小地主的级别。二十九岁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就在他做官的这一年,大顺军打进北京,崇祯皇帝上吊了。
这个时候张家玉是不知道会有南明的,按照他了解的情况,大明已经灭亡了。那么他殉国了吗?
当然没有,他不仅没陪着崇祯自杀,而且还代表翰林院给李自成上书,用的称呼是“前明翰林院百官谨拜陈情于大顺皇帝陛下”,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妥妥的贰臣行为,大为不忠。
然而张家玉是个没有气节的人吗?当然不是。绝大部分的人第一次听说张家玉的名字,都不是因为他是背叛崇祯皇帝的叛徒,而是因为他是岭南三忠之一,是抗清英雄。
李自成兵败之后,张家玉不肯投降清军,跑到了南京想为南明效力,但是南京朝廷的政策是“联虏平寇”,认为吴三桂这样的才是英雄,张家玉这样的是叛徒,张家玉被关了起来,差一点掉脑袋。直到隆武即位,政策改成了联合大顺军抗清,张家玉才又出来做官,参加了江西和福建的抗清斗争,两次负伤。
退到了广东之后,张家玉招降农民军,与岭南三忠的其余两位陈子壮、陈邦彦一同起兵抗清。在清军李成栋部的围攻下,死守增城十日,最终城破,身中九箭,投水而死。
如果是我的话,我的选择应该差不多。
1644年北京城破,如果我是北京的普通市民,别说殉国了,估计冲到各勋贵高官府中趁乱抢东西的人里得有我一个,否则这兵荒马乱的,我怎么生活?
1647年清兵入侵广东,如果我是当地一个普通农民,大概率会选择跟着张家玉一起抗清到底。至于原因,可以参考一首诗。
就在李成栋镇压岭南三忠的同时,屈大均写了《菜人哀》一诗,描绘此时广东的惨景。
高能预警
岁大饥,人自卖身为肉于市曰菜人。有赘某家者,其妇忽持钱三千与夫,使速归。已含泪而去,夫迹之,已断手臂,悬市中矣。
夫妇年饥同饿死,不如妾向菜人市。
得钱三千资夫归,一脔可以行一里。
芙蓉肌理烹生香,乳作馄饨人争尝。
两肱先断挂屠店,徐割股腴持作汤。
不令命绝要鲜肉,片片看入饥人腹。
男肉腥臊不可餐,女肤脂凝少汗粟。
三日肉尽余一魂,求夫何处斜阳昏。
天生妇作菜人好,能使夫归得终老。
生葬肠中饱几人,却幸乌鸢啄不早。
这会儿已经不仅仅是想做奴隶而不可得了,连想做牛马都不可得。
等死,死国可乎。
谁知盘中餐,不如造个反。
但是,如果是在暂时做稳了奴隶的地方,就别指望我作为普通农民能有多高的觉悟了。
殉大明,那是刘文炳、巩永固、范景文这些王侯将相该考虑的问题,和平民百姓一点关系都没有,甚至和张家玉这样的中层官员也没有多大关系。
殉朱明的人,那是跟崇祯皇帝有交情,是家臣和主君之间的私事,其意义与隔壁日本的赤穗藩士切腹差不多。
而张家玉这样的人,殉的是大义。
不是因为清朝是满洲人建立的,所以抗清就是大义,更不是因为爱新觉罗家要抢朱家的皇位,而是因为清朝的民族压迫政策,因为清朝不给老百姓留活路,所以抗清才是大义。之所以要抗清,往大了说是为了让天下万民免于屠戮,往小了说是为了自己的活路。
因此,在清朝统治相对温和,老百姓能凑合活着的地方,也没有要求百姓一定要反抗的道理。为了尊严敢反抗的是英雄,牺牲尊严换自己和家人的活路的是普通的凡人,没有活路还不敢反的人,才是懦夫。
那得看看是怎么个死法了。
家里的地种不得了,人也死的差不多了,我逃难出来好好的要着我的饭,虽然苦点累点,可好歹能活。这时候一个骑马的汉子走过来,手里擎着一杆大旗,我不识字,认不得旗上写的是什么,但汉子一直在喊“闯王攻占北京,明朝灭了!”
这时候让我殉国?我凭什么要死啊,我好日子马上就要回来了,且不死呢。
结果没两天又来一个骑马的汉子,手里擎着一杆大旗,边走边喊“大清已定鼎中原,不拘官民人等,令到之日十日内,全部剃发,违者斩!”
我凑?还有没有王法了?算了算了,先回家吧。走了好几天,到家了,正准备收拾收拾种地呢,又来一队骑马的,还拉着根绳子不知道是干嘛的。一会跑我面前告诉我说,我现在种的地是无主的荒地,所以朝廷收回去了。
我凑?
然后我听说县里的读书人张老爷在南乡反了,要攻打县城,好像要反清复明什么的,咱也不是太懂。张老爷之前是大官,好像都当到道台了,这么大的家业都反了,反正我也啥都没有了,连地都被官府强占了,我也找张老爷去,一块反吧,闹大了保不齐还能把地争回来,万一还能赶走这帮剃了头的家伙呢。
然后府里派了兵,张老爷拢起来的千把人的义军被杀了个干净,张老爷死了,我也死了。
听说后来我们算是反清复明的义军,张老爷被清朝的皇上钦定为殉国。殉国好啊,听张老爷说,早年间有个太史公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张老爷应该就是重于泰山了吧。后来听说我们也被认为是殉国的,好啊,我们也重于泰山了。
凭什么,明末的农民是最苦的阶层了,钱被收走了,地不是自己的,又遇到了天灾,还有到处的兵变。一点好处没有占到过,这样的国有与没有,农民不在乎,他或许希望再来一个比较开明的皇上。
作为一个普通农民
正常种地,每年粮食的一多半都要交租,给村里的地主,让他养自己孩子考进士
还要交皇粮,供给全国的官员、王爷、士兵、救灾、打仗。
蛮夷入侵了
还要把自己的儿子让出去打仗或者当民夫
那么,战争打输了,国家亡了
这个农民投降
是没有责任的
而靠这些农民养活的衮衮诸公们、王爷们、贵族们、地主们,投降就是罪无可赦了····
这句话,就叫权责对等
比如陈天华在自杀前写的书里就是“我劝这有钱的,舍钱,没钱的舍命,才能救我们的国”
可问题就在于,他们不想舍钱,只想让农民舍命。
是平常享受的时候没农民的事儿,蛮夷入侵了就要喊“天下兴亡了”
那么最后,为了救中国,这些没钱的只好就强制让有钱的掏钱,加上他们自己的舍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