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随心所欲的活是不是很自私和不负责呢?

回答
“随心所欲地活”,这个词听起来的确有几分浪漫,又有些令人不安。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懂事、要顾及他人、要为未来负责,这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在面对“随心所欲”时,自然会生出疑虑。

从某种角度来看,的确不无道理。如果一个人一味地只顾满足自己的即时感受和欲望,忽略了身边人的感受,或者因此给他人带来了麻烦和困扰,那无疑是相当自私的。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家庭的顶梁柱突然决定“随心所欲”,辞掉工作去追求远方的星辰大海,而家中还有需要赡养的父母和需要抚养的孩子,那么这种“随心所欲”就变成了对家庭责任的漠视,是缺乏担当的表现。它像一根绷得过紧的弦,突然断裂,留下的只有混乱和伤害。

不负责任的另一面,也体现在对长远未来的考量上。我们不能永远活在当下,未来的生活需要规划,需要积累。如果“随心所欲”意味着拒绝学习、拒绝成长、拒绝为自己未来的生活打下基础,那么一旦遇到风浪,自己将毫无招架之力。这种短视的行为,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可能依靠自己的人的不负责。就像一个人在暴风雨来临前,不加固房屋,反而跑到外面去欣赏雨景,那未免太过鲁莽。

然而,我们也不能完全将“随心所欲”妖魔化。在这个被各种规则、期待和压力包裹的世界里,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着一份自由,一份摆脱束缚的呼吸。所谓的“随心所欲”,如果指的是听从内心的声音,勇敢地去尝试那些真正热爱的事情,去追求那些能让自己闪闪发光的目标,去拥抱那些能让自己感到真实和充盈的时刻,那它就并非全然的自私和不负责。

关键在于那个“度”和“方式”。真正的“随心所欲”,应该是在尊重现实、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找到与自己内心真实的契合点。它不是放纵,而是觉醒;不是逃避,而是探索。当你的“随心所欲”恰好能让你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甚至能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时,它就变成了一种力量。比如,一位画家,他可能需要一段“随心所欲”的时光去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去感受色彩和灵感,这种投入未必是自私,而是他实现自我价值、奉献艺术的方式。

所以,“随心所欲地活”到底是不是自私和不负责,这更像是一个需要辩证看待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简单的非黑即白。它取决于我们对“随心所欲”的定义,取决于我们在追求内心自由的同时,是否依然保有对他人的关怀和对未来的责任感。如果能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那或许就是一种更成熟、更有人生智慧的活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题主的描述是准确的话:

这个问题是去年10月份提的,过了这么长时间了,不知道题主有没有找到让自己“心仪”的答案?

想先问题主一个问题:“题主认为什么样的生活是按部就班?题主觉得已被不结婚,不生孩子,养好父母,就算是随心所欲的活了?

不说别的,咱们先不提结婚生子的事情,就说题主这“随心所欲”里——养好父母,这一点!题主准备怎么养?题主不会以为“空口白牙”说“养”就能养了吧?

养父母的事情咱也可以先不提,就先说说题主是不是要先养活自己?怎么养活?要不要吃喝拉撒?要不要赚钱?要不要工作?只要你涉及到这其中的任何一项,你就做不到所谓的“随心所欲”!你只能“按部就班”!

钱的事情咱也可以先不提,就说题主身体告诉你,你该上厕所了,但是你不想上,你想随心所欲........可是,你能对抗的了自己的身体嘛?


所以,作为旁观者,个人认为,题主提出的所谓“随心所欲”的生活是片面的,是不切实际的!而题主真正想表达的是——“我不想结婚,我不想生孩子,太麻烦,太累,我想在养好父母的同时,让自己过的轻松点!”不知道我说的题主是不是同意?


实际上,题主的想法跟所谓“随心所欲”的生活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退一万步说,即便是题主不需要担心家人的感受,实现了所谓的“随心所欲”的生活——一个人吃,一个人住,一个人快快乐乐,自由自在!然后呢?不要忘了,题主现在只有20岁!即便现在不是身强力壮,但至少是相对健康,生活可以自理,可以到处玩,到处逛,简单来说就是“年轻”!但以后呢?等题主60岁,70岁的时候呢.........


题主可能根本没有想到那么长远!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个人老了以后,身体会逐渐的衰弱,题主没有经历过年老的时候,当然不会体会到一个老人的生活和一个年轻人生活的巨大区别!题主真的以为所谓的“随心所欲”的日子会跟着你一辈子?或许有一天,题主给自己的长辈“陪床”一段时间,就应该会有一些感触了!


其实,如果题主下定决心以后不结婚,不要孩子,只要题主以后不会后悔,题主的父母也没法把题主怎么样!实际上,他们的“难受”并不是为了他们自己!而是为了你!毕竟你是他们的孩子!他们是希望你过的好啊!


所以,不要拿父母当挡箭牌!请直面你自己的内心!


最后,曾经有很多报道报道过“孤寡老人”的悲惨境遇:

这是某个地区的“孤寡老人”无人照顾,据说,村委会实在不忍心安排人给这个老人送点饭.......而且,类似的报道,并不鲜见!

很多报道中提到,很多像这样情况的老人,最终选择了“自杀”!但是,像上面照片里这样的孤寡老人,他们连“自杀”的能力都没有!只能在这种环境中饱受煎熬,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不排除题主所谓的“随心所欲”的生活会很美好!但,题主在未来的某一天也可能会遇到像上面这位可怜老人的处境........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当然,要怎么做是题主自己的问题!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随心所欲地活”,这个词听起来的确有几分浪漫,又有些令人不安。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懂事、要顾及他人、要为未来负责,这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在面对“随心所欲”时,自然会生出疑虑。从某种角度来看,的确不无道理。如果一个人一味地只顾满足自己的即时感受和欲望,忽略了身边人的感受,或者因此给他人带来了麻烦和困扰,那.............
  • 回答
    想当年,有些东西真是“高攀不起”,如今却成了咱们工薪阶层家中触手可及的“小确幸”。咱们今天就来聊聊那些曾经的“奢侈品”,现在是怎么悄悄走进寻常百姓家的。1. 空调:告别“汗流浃背”的年代,迎来“室内花园”说起空调,这玩意儿在八九十年代那真是大户人家的象征,只有单位、机关、高档酒店才可能见到。那时候,.............
  • 回答
    在《西游记》原著中,并没有“随心铁杆兵”这一武器的记载,但结合六耳猕猴的设定和《西游记》的文学背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这一问题的可能来源和逻辑: 一、六耳猕猴与如意金箍棒的关联1. 六耳猕猴的设定 六耳猕猴是孙悟空的分身或化身,其形象与孙悟空极为相似,甚至能模仿其法术和武器。在原.............
  • 回答
    东方航空的“周末随心飞(2021版)”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它推出之初,确实激起了不小的水花,也为东航带来了不少话题和流量。然而,具体怎么评价它,还得拆开来看,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首先,我们得说说它的亮点和吸引力所在: 打破出行限制,满足“说走就走”的渴望: 这是“周末随心飞”最核心的卖点。对于那.............
  • 回答
    “没什么可纠结的了……从心所欲?” 这句话传达了一种放下包袱、顺应内心的感受,似乎是在经过一番思虑或挣扎后,终于找到了一个让自己释然的答案。让我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更详细地为你展开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和可能性:一、 语境的推测:什么“没什么可纠结的了”?这句话的出现,往往意味着之前经历过一段“纠结”的时期.............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现如今,放眼望去,不少年轻人对“铁饭碗”的热情似乎不如父辈那般炙热,反而把“随心所欲”和“自由自在”挂在嘴边。这股风潮,说起来,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透的。它背后折射出的,是时代变迁、社会观念的转变,以及年轻人自身价值观的重塑。首先,时代背景的变迁是这股趋势的根本推手。想想我们父辈那一辈,经历了物质匮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