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一代的年轻人,才是最追求工作稳定的一代。相比于80后那一代,万众创业,全民创新的年代,现在考公,考研后考公,读研后选调才是热词,关键词。
让大多数原生家庭家里一干二净,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的年轻人去创业?显然是不合理的。
而大多数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原本具有良好创业动机的年轻人,他们现如今的创业动机反而是最低的,为什么?因为这群人的父母刚好能在未来他生活的目标城市给他买一套房。嘿嘿,有意思的来了,这几十到几百万,原本能很好的让一群年轻人展示它的欲望,但是现在呢?
年轻人的欲望变成了一套套钢铁盒子。自由?呵呵,给老板打工,被资本家拿捏有自由?朋友,大学去听过哪怕一节思政课都问不出这么幼稚的问题。职业自由?不如说鸟笼是绿色的,还是红色的更加实在。下面是中国,日本,德国三家当代年轻人工作时长对比:
这样的工作强度之下,当代青年,最大的麻烦,就是进入低欲望状态,实际上已经进入了,生育欲望逐渐调整下降,生育欲望下降,会不会导致别的欲望下降?您猜?我反正是不猜。
自由?请别随意定义自由,何为劳动者的自由?您再猜?996是不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并不渴望资本市场的敞开胸膛,露出的自由的奶头,大家能安稳的活着,别加班猝死就好。
年轻人频繁跳槽、追求工作自主及自由,不仅仅是年轻人的个人选择,更是这个时代的方方面面所造就的。在欧美,这一代年轻人被称之为Z世代,意指受互联网、即时通讯、短讯、MP3、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影响很大的一代人。对于Z世代的种种行为现象,我们要理性看待,分析原因,不能一味地批判或吹捧。
个人认为年轻人在职场上频繁跳槽追求自主这个现象的产生,和以下几点有关:
1.工作待遇问题。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的物质水平提高了,享乐方式也变得极大丰富,年轻人又普遍有着更高的学历和文化水平,所以他们本身有着比老一辈更高的生活期望,希望自己能活得更开心、更有意义。
但职场环境反而愈发“996化”,血汗企业越来越多,导致很多员工的生活质量不增反降。看着外界的红尘万丈、人世繁华,却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加班,办公桌变成了监牢,锁住了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除非有着极高的待遇和发展前景,否则年轻人很难坚持下来,会更倾向于和这样的职业生活说拜拜。
2.生活重心化。
老一代人还可以当个心思单纯、废寝忘食的勤奋工作狂,把全部精力投入工作,生活中一切随大流就行了,也不会混得太惨。而当代年轻人则面临日益复杂且多样化的生活环境,自由度极高,风险也极大,如果活得浑浑噩噩容易被各种收智商税、被割韭菜、被煽动利用、被骗、被pua,努力工作得来的成果无法抵消生活的失败。相反,用心生活的话收益极大,这导致年轻人不得不认真经营自己的生活。
就拿购物这个事来说,现在网上各种平台鱼龙混杂,商品也五花八门,各自打着不同的旗号宣传自己。年轻人不仅需要在海量商品中仔细挑选出自己想要的东西,还要想办法追活动、享优惠,有没有赶上优惠甚至价格能差上一半多,薅羊毛成为年轻人的必备技能。
而有些商家也会有意迎合这些精打细算的年轻人,在营销上有青春化的趋势。比如聚划算今年55吾折天盛典推出的《55青春趋势白皮书》,就立足于已然成为当下消费市场主力的年轻人,发出了“青春,向世界发声”的倡导。
聚划算按照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提倡了十大关键词,比如“无限责任青年”“弹性代际”“多瓣关系”“原子化社交”“破全会友”等,概括了当下年轻人从三观到社交再到消费的大趋势。其中有提到关键词“自雇自足”,特指年轻人爱跳槽的职业心理,而关键词“羊气大方”,则描述了年轻人精打细算薅羊毛的消费倾向。
面对即将到来的聚划算55吾折天盛典,聚划算提出了一份专为z世代打造的划算z选。这份榜单参考五个维度选出,兼顾强控价格带维度(不同类目价格体现划算)、强比价维度(相同类目价格低于相似款20%)、用户评论维度、附属维度(价格低于同类商品40%)、副助标签(场景化标签分类),确保了榜单主打的划算体感。产品种类的选择上则比较全面,覆盖了年轻人的大多数需要。
3.稳定性层面的考虑。
父母一辈很多都抱着“择一城终老”的事业观,会想着一份工作干上一辈子。而当代年轻人除非能考公上岸,否则没有哪个工作是能干一辈子的,企业人员流动大且频繁,商业环境瞬息万变,就连企业本身的生存周期都不会太长。
所以年轻人对职业有着更强的危机感,也有着更强的个人意识。比起工作机会本身,他们更注重这个工作对自己的长期价值,比如能不能学一门安身立命的技能,比如有没有发展前景,比如这份工作对自己人生的意义等等,忠于职守的职业心比以前弱了,但是想收获些什么的事业心却变得更强了。为了自身的长期发展,年轻人会毫不犹豫地离开那些没什么意义又不能给人铁饭碗的岗位。
4.职场严格的等级制与个人主义的矛盾。
这一代人学历更高,精神世界更丰富,从各方面讲都都比较复杂、自我,大部分都是个人主义者,不太愿意做一颗没有感情的螺丝钉去严格服从上级。
何况现在很多工作是需要技术含量、创意甚至审美情操的,并不是完全机械性劳动。当员工的思路和领导产生分歧的时候,无论如何都要按领导的意思来。你可能为自己的审美感到自豪,为自己突然冒出的想法感到雀跃,却被领导批得一无是处。更关键的是领导有着自己的主意,却没法替你做,迫使你去发挥别人的“薛定谔的创意”,懂的都懂这到底有多难。
5.职场人际关系难处。
首先是领导和员工之间隔代,生活方式迥异。比如现在的年轻人多半讨厌酒局,也不抽烟,也不喜欢一大群人凑一块去唱ktv、找刺激,对这些中年领导偏爱的娱乐社交模式不适应。年轻人聚会很可能是一起去网吧、游乐园、剧本杀,中年领导也跟我们玩不到一块,难以沟通感情。
其次是社交原子化影响同事关系。当代年轻人更喜欢凭借兴趣爱好、价值观来交友,个体差异极大,导致同事之间不但没什么话聊,甚至容易起冲突,员工对“公司大家庭”的归属感低,相对更难融入集体。
总而言之,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更复杂,自由度和选择度更高,这就对个人的抉择智慧有着极大的要求与挑战。入错行,或者在不合适的地方浪费时间,耽误的是整个人生,毕竟现在大家都要自己为自己的人生买单,没有什么万全不变之法。
当代年轻人频繁跳槽、甚至选择自由职业,是时代背景、个人渴望以及前途焦虑等多方面的共同结果,不能用什么“年轻人踏实不住”“吃不了苦”之类的刻板印象来解释。而作为年轻人,我们也要保持理性,不可过分追求自由、放飞自我,跳槽没有错,但一定要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长期而清晰的规划。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唯有清明高远,理智守己,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抱持住自己的那一叶扁舟,直挂云帆济沧海。
人啊,很多话都是好看,面子。
比如,我没有工作,明明没有工作,而且找不到工作,捡垃圾为生。但对外呢,说身体不好,顺便走路散步,做点环保的事。
最近两年,就业压力那么大,996如此盛行。考公务员,考编制教师,甚至考研都挤破头了。
年轻人哪有那么随心?不过是找不到工作的人,被老板踢开的人,要个面子罢了。
跳槽?呵呵,找到工作就不错了,内卷到这个样子,还非要画一幅,在5-1,劳动者节日的今天,年轻人积极向上,随心而作的画面?
这是骗谁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