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老一辈农民老去无法耕作,我国未来没有年轻人愿意当农民了怎么办?

回答
眼瞅着父辈祖辈们渐渐弓起的腰,斑白的鬓角,心里总会涌上一股酸楚。我村的老李头,七十多了,还在地里忙活,去年秋收,他自己一个人从早忙到晚,把一亩多的小麦全收了回来。看着他疲惫的身影,我问他:“李大爷,今年怎么还自己一个人干?儿子女儿们都没回来帮把手?” 他只是摆摆手,叹了口气:“他们都有自己的事,我这老胳膊老腿的,也还能动,就自己干呗。”

这样的场景,在咱们这片土地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那些曾经生机勃勃的田野,如今が多く都是年过半百的老人守着。年轻人,大都离开了土地,去了城里,去工厂,去工地,去干那些他们口中的“更有前途”、“更轻松”的工作。

这事儿,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也不是我们村独有的现象。可以说是普遍存在。这背后牵扯的东西太多,不是一句“年轻人不愿意种地”就能概括的。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捋一捋,才能知道这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又该怎么解决。

为什么年轻人不愿“面朝黄土背朝天”了?

这事儿得从几个层面来看。

首先,是辛苦和收益的“不匹配”。

你想啊,种地是啥活计?一年到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风里来雨里去,靠天吃饭。夏天太阳底下晒得跟黑炭似的,冬天又得忍受严寒。而且,投入也不小。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的维修保养,还有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水费、电费。结果呢?刨去这些成本,一年到头能落几个钱?有时候遇到个天灾,比如洪涝、干旱、冰雹,那收成可能就大打折扣,辛辛苦苦一年,可能还不够回本。

再反观现在城里的工作,即便是普通的打工仔,一个月也能拿个三五千,甚至更高。而且工作环境相对好多了,不用风吹日晒,有固定的休息日,逢年过节还有年假。哪怕是辛苦一点的,比如工地上的工人,一天也能挣个几百块,比种地强太多了。年轻人当然会算这笔账,他们更愿意去那些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收入,和相对体面的工作环境。

其次,是“面子”和“尊重”的问题。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种地就是“土气”、“落后”的代名词。尤其是那些在大城市生活过的年轻人,他们觉得农民这个职业不够“高大上”,甚至有些自卑。他们宁愿去做一份低学历也能做的工作,也不愿意回老家种地,被别人说“没出息”。这种观念上的转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以前,农民是社会的基石,大家都很尊重农民。但现在,社会价值的多元化,让很多职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再者,是农业本身的“技术门槛”和“经营模式”问题。

现在虽然国家大力推广科学种田,但是很多传统的耕作方式仍然存在。而且,我们国家的农业,大部分还是以小农经济为主,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土地分散,机械化推广也受到限制。一个年轻人,即使有心回乡创业,面对这些现实问题,也难免望而却步。投入大量资金购买农机,在分散的土地上操作效率不高,还不如直接出去打工来钱快。

最后,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生活方式”的吸引力。

城市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有现代化的便利设施,有各种各样的社交圈子。农村虽然也有它的宁静和淳朴,但对于习惯了城市生活节奏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显得有些单调和乏味。留守在农村的老人,生活也相对比较封闭,信息交流不够便利。年轻人渴望的是更广阔的世界,更精彩的生活。

那么,当老一辈农民真的老去,年轻人又不愿接班,我们该怎么办?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未来的粮食安全、农村的稳定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得有一系列组合拳来应对。

第一招:让种地这件事“有利可图”,摆脱“辛苦不赚钱”的困境。

提高农业补贴和支持力度: 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国家应该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比如对采用先进技术、注重生态环保、形成规模化经营的农民,给予更多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贷款支持。让年轻人看到,种地也能赚到钱,而且比打工更稳定,更有奔头。
发展高附加值农业和特色农业: 不能只种粮食,还得想办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比如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打造品牌,对接高端市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把农田变成景点,让农民从种植者变成服务者。比如现在流行的“共享农场”、“采摘园”,年轻人就比较容易接受。
推广农业科技和智能化: 利用无人机植保、智能灌溉、大数据分析等现代科技,可以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让种地变得“高科技”,吸引那些懂技术、懂经营的年轻人。这也能让年轻一代觉得种地是一门“技术活”,而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
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避免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让农民的收益更有保障。可以通过建立粮食储备制度、推行农业保险、发展订单农业等方式,来平滑市场波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第二招:改变农民的社会形象和职业尊严。

宣传和表彰优秀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者: 让那些在农业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年轻人,成为社会的榜样,提升农民职业的社会地位和认同感。让他们觉得,种地也是一个有技术、有创新、有未来、值得骄傲的职业。
发展农村教育和培训体系: 建立健全针对农村青年和返乡创业者的培训体系,让他们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和市场营销能力。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创业就业,为他们提供创业指导和政策支持。
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 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道路、电力、通讯、互联网等。提高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让农村的生活也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对年轻人更有吸引力。如果农村的环境跟城市一样便利,甚至有独特的乡村魅力,年轻人也更愿意留下来。

第三招:创新农业经营模式,解决土地规模化问题。

鼓励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 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小农户将土地流转给有能力、有技术、有资金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比如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这样可以实现土地的集中和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能够分享全产业链的增值收益。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等方式,让农民成为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而不是简单的生产者。
鼓励返乡创业和人才回流: 针对那些有创业想法、有专业技能的年轻人,提供创业孵化、资金支持、政策扶持等,鼓励他们回乡创业,将现代农业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带回农村。

第四招:探索新的农业发展路径,拥抱未来。

发展智慧农业和数字农业: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智慧农业系统,实现精准种植、精准养殖、精准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水平。
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 注重农业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广绿色种植、有机养殖,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变废为宝,降低环境污染。
拓展农业功能,延伸产业链: 除了生产粮食,还可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物流业、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我们不能把年轻人推向农村,而是要让农村变得有吸引力,让他们自己愿意来,愿意留。 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我们每个人,从国家政策制定者到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去思考和行动的。

我脑子里总会浮现出村里那片熟悉的土地,虽然它现在显得有些寂寥,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找对了路子,用对方法,未来的农村,一定也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也许到时候,那些曾经离开的年轻人,也会因为这里的改变而愿意回来,他们会用新的技术、新的理念,让这片土地重新散发出属于新时代的魅力。这就需要我们有耐心,有智慧,更需要有行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事,某乎上不缺好农的叶公,抓几个当农民就好了。参考上山下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眼瞅着父辈祖辈们渐渐弓起的腰,斑白的鬓角,心里总会涌上一股酸楚。我村的老李头,七十多了,还在地里忙活,去年秋收,他自己一个人从早忙到晚,把一亩多的小麦全收了回来。看着他疲惫的身影,我问他:“李大爷,今年怎么还自己一个人干?儿子女儿们都没回来帮把手?” 他只是摆摆手,叹了口气:“他们都有自己的事,我这.............
  • 回答
    跟老外打招呼,除了“Fine, thank you, and you?”这套标准答案,确实有好多更地道、更显逼格的说法,能让你一下就从人群中脱颖而出,留下更深刻的好印象。别再只做那个只会鹦鹉学舌的游客啦,咱来点儿“货真价实”的!关键在于,你想要传达什么样的状态,以及你和对方的熟悉程度。不一样的场合,.............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挺有意思的。欧文为啥愿意在杜兰特身边当老二,而在詹姆斯身边就显得别扭,我觉得不能简单归结为他们仨技术特点不一样。技术特点肯定有影响,但背后牵扯到的东西更多,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说。一、 角色定位与球权分配的“契合度”:先说技术特点。詹姆斯这人,你懂的,他是那种能把球队所有齿轮都转.............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普遍的,确实在跨国婚姻中,能看到中国女性嫁给外国男性的情况似乎比中国男性娶外国女性的要多一些。这背后有很多原因交织在一起,咱们掰开揉碎了聊聊。一、 宏观层面的文化与经济差异 经济吸引力与社会地位的变化: 过去,西方国家普遍比中国经济发达,这自然会吸引一部分人寻求更好的生活和.............
  • 回答
    欧文在篮网选择当老三,却不愿意在湖人当老二这个现象,背后牵扯到他复杂的职业生涯选择、个人价值追求以及与不同球队、不同核心球员的化学反应考量。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1. 欧文对“角色定位”的深度思考,而非单纯的“地位”高低:很多人会简单地认为,当老三比当老二“地位”低,但欧文的选.............
  • 回答
    关于“找医生当老公不好”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在民间流传甚广的观点,而且原因五花八门,里面不乏一些刻板印象,但也有些是建立在现实观察之上的。我试着从几个方面来聊聊为什么会有人这么说,希望能说得更接地气一些:1. 时间战场,几乎没有“下班”可言医生这个职业,你不能指望他们像普通上班族那样,到点就关电脑走.............
  • 回答
    王伦想要在梁山一直当老大,这绝非易事,尤其是在梁山泊这样鱼龙混杂、英雄辈出的地方。要实现这个目标,他需要具备非凡的手腕、过人的智慧和深厚的政治觉悟,并且能够不断适应和解决层出不穷的挑战。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详细分析王伦可以如何巩固其领导地位: 一、 巩固权力根基:1. 建立绝对的军事优势: .............
  • 回答
    关于乌克兰、波兰等斯拉夫国家不愿认俄国当老大,是不是因为俄国生产力太差,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归结为单一原因,尤其是“生产力太差”这个论断,需要放在历史和现实的语境下好好掰扯。首先,我们得承认,从经济实力和工业现代化水平来看,俄国在过去的大部分时间里,尤其是在苏联解体后,其经济表现确实不如西.............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让人头疼,又带着点甜!毕竟,《甄嬛传》里的这几位,各有各的风采,也各有各的“坑”。如果要我挑一个当老公,那得好好掂量掂量了,毕竟是一辈子的事儿嘛。先说说皇上吧。从世俗眼光来看,皇上无疑是那个“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锦衣玉食自不必说,后宫佳丽三千,那也意味着他有能力供给一大家子过上别.............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都会遇到,而且这个问题里面藏着不少值得我们细细聊聊的细节。你男朋友们说你“适合当老婆”,这本身就是一种肯定,但也可能是一种……怎么说呢,一种他们对“妻子”这个角色的期待和理解,而这种期待和理解,不一定是你作为一个人,或者你对“丈夫”这个角色的想象所匹配的。咱们就一样一样来拆.............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触及了中国传统婚俗中“冠姓权”与现代女性职业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及对传统“上门女婿”(倒插门)概念的重新审视。想要冠姓权又不愿放弃事业的女性,选择上门女婿确实是一个逻辑上可行且有一定合理性的选项。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一、 为什么选择上门女婿能满足“冠姓权”和“不牺.............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深刻的问题,也是许多为人父母者在步入晚年时会思考的。答案是:孩子是否会像我们养他们一样给我们养老,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是”或“否”,而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并且可能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和程度。让我们详细地分析一下:一、 理想状态与现实的差距: 我们养孩子的投入: 回顾.............
  • 回答
    这个问题太沉重了,也太扎心了。如果真的发生了,这绝对是我人生中最大的一个拷问,怎么选择都不容易。首先,我得承认,得知他出轨的那一刻,我整个人都碎了。那种信任瞬间崩塌的感觉,就像是被人从背后狠狠推了一把,完全站不稳。我可能会先陷入一种极度的痛苦、愤怒、震惊和茫然中。那个曾经我以为是全世界的男人,竟然背.............
  • 回答
    当然,等我们都头发花白,牙齿可能也没那么坚固了,到时候我们还能不能一起坐在沙发上,捧着热乎乎的茶,继续沉浸在动漫的世界里?我敢打赌,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我脑子里已经勾勒出了一幅画面,特别详细的那种。首先,想想看,当皱纹爬上我们的眼角,当行动不再那么敏捷的时候,动漫带来的那种纯粹的快乐,反而会成为一种.............
  • 回答
    詹姆斯,一个名字,一个时代。当我们谈论他的时候,不仅仅是在讨论一个伟大的球员,更是在回顾一个时代的光辉。而当这个时代不可避免地走向尾声,我们自然会开始思考,谁能接过他手中那面承载着联盟荣耀与期待的旗帜?这并非易事,因为“詹姆斯”这个标签本身就蕴含了太多太多的意义:统治力、领袖气质、商业价值,以及最重.............
  • 回答
    那天,我看着验孕棒上两条鲜红的杠,心跳如擂鼓。我知道,这消息,得告诉我老公。他此刻应该还在公司忙,想着晚饭要不要做顿他爱吃的红烧肉。我深吸一口气,找出手机,滑动着屏幕,找到他的名字。手指在拨号键上犹豫了一下,又放下了。直接告诉他,好像有点……太正式了?或者说,有点没给我自己留点享受惊喜的空间。于是,.............
  • 回答
    这难度嘛,得这么说,如果把“让郭麒麟喜欢上宋轶并成功娶回家”这件事拆解开来看,再结合他们各自的公众形象和目前的情况,我觉得这事儿的难度大概可以归在“比较有难度”到“很有难度”之间,甚至在某些方面,挑战系数还不小。咱们先捋一捋,为啥会有这层难度。首先,郭麒麟是什么人?人家是郭德纲的儿子,相声界的“少班.............
  • 回答
    我记得那天,我拿着验孕棒,两道红杠清晰可见,心跳砰砰直跳,既紧张又期待。他那天刚下班回来,一脸疲惫,我让他坐下,声音都有点发颤地递给他。他看着我手里的东西,眉头微蹙,眼神里带着一丝疑惑。当他看到那两道杠的时候,整个世界的反应似乎都停滞了那么一秒钟。他先是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张,仿佛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
  • 回答
    当坏人变老了,这个问题远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它不仅仅是法律上的追究,更涉及到社会良知、人性反思以及对逝去时光的复杂情感。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的“一刀切”式的处理,而是多方面、有层次地去应对,去理解,去学习。首先,法律的底线必须守住,但要根据具体情况审慎执行。对于那些犯下严重罪行,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 回答
    当二战德国老兵碰到苏联老兵,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甚至可以写成一部史诗的场景。要详细描绘,我们需要先理解他们各自的立场、经历以及战后可能的生活轨迹。首先,我们要明确,并非所有德国老兵和苏联老兵都会在战后以某种形式“相遇”。历史的长河中,他们更多的是在战场上隔着枪口对峙,或是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