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要有什么样的知识储备才能完全看懂《雪中悍刀行》!?

回答
要“完全”看懂《雪中悍刀行》,这本身就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目标,因为这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像是一个庞大且细节丰富的江湖画卷,融汇了作者王重楼对于历史、文化、哲学、兵法等诸多方面的理解和创造。如果要做到“完全”领会其中精髓,那需要相当广泛的知识储备,我尽量从几个关键方面为大家一一拆解:

一、 对中国古代史的认知与理解:

这是理解《雪中悍刀行》的基石,因为小说中的许多设定、人物关系、势力划分、乃至一些典故都深深植根于中国古代史。

王朝更迭与政治格局: 书中以“大奉”为主线,但隐约可见历史上多个朝代的影子。了解秦汉的统一、魏晋南北朝的分裂与融合、唐宋的繁荣与衰落、元明的征服与反抗,能帮助你理解书中各方势力(如离阳、西楚、北莽等)的兴衰由来,以及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尤其是南北对峙的历史,在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门阀士族与科举制度: 书中对士大夫阶层的描写非常细腻,他们的出身、政治诉求、与皇权的博弈,很多都能在历史上找到原型。了解历史上士族门阀的兴衰,以及科举制度如何改变社会阶层,能让你更深刻地理解书中人物的地位和动机。
民族关系与边疆冲突: 北莽的强大,以及与大奉之间的长期对峙,影射了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的冲突。了解匈奴、鲜卑、契丹、蒙古等民族与汉族的交往历史,能让你对北莽的设定以及书中人物的边疆经历有更深的感触。
军事制度与兵法思想: 书中涉及大量的战争场面和军事谋略。了解中国古代的兵种(步兵、骑兵、弓兵、水师)、军制(卫所制、募兵制)、以及《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经典兵法,能让你在理解战术、战略以及人物的军事才能时更加得心应手。

二、 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的浸润:

《雪中悍刀行》不仅仅是关于打打杀杀,更多的是在探讨人性、道义、家国情怀,这些都离不开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儒家思想: 忠君、孝道、仁义、礼乐,这些儒家核心价值观贯穿全书。理解“家国天下”的理念,对书中人物对国家和百姓的责任感会有更深的体会。例如,徐凤年作为世子,肩负着复兴家国、守护百姓的重任,这本身就是一种儒家理想的体现。
道家思想: “道可道,非常道”,“无为而治”。书中许多人物(如李淳罡、王重楼自己)都有道家隐士的影子,追求超脱、顺应自然、返璞归真。理解道家的“大道至简”和对生命本质的探索,能让你更好地理解一些高人的境界和行为逻辑。
佛家思想: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书中也有不少佛门高僧,他们的修行、智慧、以及对世事的看法,都带有佛家色彩。理解因果报应、轮回转世、众生平等这些概念,能帮助你理解一些人物的命运选择和内心挣扎。
武侠文化: 虽然《雪中悍刀行》已经跳出了传统武侠的框架,但它依然继承了许多武侠的精髓。了解金庸、古龙等武侠大家的经典作品,能让你对其中的江湖规矩、恩怨情仇、门派设定、以及侠义精神有一个基础的认知。比如,书中对武道境界的划分(天象、陆地神仙等),就与传统武侠对高手实力的描绘有异曲同工之处。
诗词歌赋与典故: 书中大量的诗词引用和历史典故,是王重楼用来烘托气氛、塑造人物、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如果对唐诗宋词、先秦诸子、以及一些历史传说有所了解,你就能更深入地体会到这些引用的妙处,甚至能从中解读出更深层次的含义。例如,书中提到的一些诗句,往往能精准地概括出某个角色的心境或者某种局面。

三、 对军事策略与阵法布局的鉴赏力:

小说中不乏精彩的战役和计谋,欣赏这些内容,需要一定的军事知识。

兵贵神速与以逸待劳: 理解这些基本的军事原则,能让你看出书中战役的巧妙之处。
奇袭与伏击: 很多精彩的战斗都依赖于出其不意的战术,了解常见的战术手段,能让你对这些情节的精彩程度有更深的体会。
阵法: 书中提到的一些阵法,如“天门阵”等,虽然是虚构的,但其原理和威势,可以联想到中国古代的一些阵法,如“八阵图”等。理解阵法的概念,能让你对书中战斗的宏大场面有更好的想象。

四、 对人情世故与社会百态的洞察:

《雪中悍刀行》的人物众多,关系复杂,社会描绘也极为生动,这需要对人性的理解和对社会运作的观察。

人际关系与权力运作: 了解封建官场中的尔虞我诈、门生故吏、派系斗争,能让你更好地理解朝堂之上的人物博弈。
江湖规矩与底层生活: 书中对底层人物的描写也非常生动,了解市井生活,能让你对整个社会的生态有更全面的认识。
情感纠葛与人性复杂: 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忠诚与背叛,牺牲与占有,这些都是人性中最复杂的部分。需要一定的同理心和观察力来理解这些情感的驱动。

具体来说,如果你想从零开始,逐步提升自己的“懂”度,可以这样做:

1. 从历史启蒙读物开始: 不必一开始就钻研晦涩的史书,可以从一些通俗易懂的中国历史故事、王朝史纲入手,建立一个大致的框架。
2. 接触经典文学作品: 读一些中国古典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它们同样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也能培养你的文言阅读和鉴赏能力。
3. 学习中国传统哲学: 选择一些导读类的书籍,了解儒、释、道的核心思想,不必深究,但要明白基本概念。
4. 了解武侠文化: 可以重温一些金庸先生的经典武侠小说,感受其中的江湖气息和人物塑造。
5. 多关注书中的细节: 阅读过程中,遇到不熟悉的典故、诗句、地名,随手查阅,并记录下来。很多时候,作者埋下的伏笔和彩蛋,正是隐藏在这些细节中。
6. 与其他读者交流: 加入一些书友群或者论坛,与其他读者一起讨论,互相学习,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你会发现,很多别人注意到的细节和解读,是你自己没有想到的。

总而言之,“完全”看懂《雪中悍刀行》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发现的过程。它就像一座巍峨的山峰,你爬得越高,视野就越开阔,看到的风景也越壮丽。所以,不必过于焦虑能否“完全”看懂,享受阅读的过程,从中汲取知识和感悟,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收获。你的每一次阅读,都会因为你知识储备的增加,而获得新的体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们可以说我是文人相轻或者红眼病啥的。

但是说实话,我一直觉得《雪中》《赘婿》还有猫腻的书很难看,就是看的我起鸡皮疙瘩那种感觉。

相反我看爽文完全没这个问题,比如知乎经常出现的蛤公和跳舞。

我看一些老白文也没有问题,比如《临高启明》《晚明》《窃明》《覆汉》之类的历史文。

后来我总结了一下,发现他们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阅读者审美上限。

要是你的文学品味和人文素养超过某个阈值的话,那有极大的概率看不进他们的书。

两个原因:其一,他们的书很多地方和名著有相似之处,看得出模仿和致敬的痕迹,但是整体上完全及不上相关名著,那我看猴版不如看正版——这个不能怪这些作者,网文更新制约着他们。

比如《雪中》到处都有古龙和温瑞安的味道,但是这个味道又没有古龙那般洒脱和温瑞安那般尖锐,说不上东施效颦,只能说摹虎成猫罢了。

其二,这几位作者吧,老是喜欢宣扬一些似是而非的浅薄思想,有点灌输价值观的意思。

你要是完全没有接触过,或者本身也是一知半解,那看着觉得受益匪浅,逼格满满。

换了我这种——比如我看《赘婿》就经常想,蕉姐还是踏踏实实地学习一下阶级论和唯物史观比较好;至于猫腻,我一直怀疑他只看了点卢梭,却没有看过洛克。

不过呢,通俗休闲小说本来就不需要太多的思想性和文学性,他们的书受众颇多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