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这样马马虎虎来上军校的吗”
看到那么多发牢骚的,就随便写了几句,没想到挺多赞的,那就我补充几句更难听的吧:
军队是为了战争而存在的,当兵就是为了打仗——以此为目的的军人应当享有足够的生活和利益保障,不以此为目的的人怎么样其实都活该。美军各军种最高学府叫做战争学院。
现有高考制度下初筛了应试能力强的人,但是没办法区分目的、以及信仰和忠诚,不过部队的生活也足够完成一道道筛选,满广志没有拔过草吗?现在的军师级干部很多是军校毕业了,他们没拔过吗?他们很多人历经了军队90年代最寂寞和忍耐的时期,只是有人把拔草当业余的锻炼,却有人把拔草当全部了。
另外也看了很多来自基层部队的牢骚,只能说你们当时想太少或者想太多,去老野怕苦,去边防怕远,去机关怕闲……你们当初为啥要浪费别人的去学名额?要知道在边防、在舰上有多少人连草都看不到,上次去阿里地区,真的感觉人家能躺在那里就是奉献。还有那些一年里大半年都在舰上和水下的,他们怎么没那么多牢骚,哦,对!人家连信号都没有,没空在这刷知乎。
——————分割线——————
985军校,等于是点名国防科大了……
说实话很多人不爱听,科大的问题除了自身的定位有一点尴尬以外,生源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让一群没有见过世面的孩子,刚被放出来就又被圈到某个小围城里,确实很多人受不了。
分数能够上科大的,都是学校里的尖子学生,学校老师和家长都重视,到了科大发现身边的人个个都是你这学习能力,也没人重视你,都视你为集体的普通一员,难免有些失落,在地方上还可以宅着打游戏、泡图书馆来逃避,在科大你没这样的机会,军队是团队型社会,你每天都得面对集体和现实;
什么专业不对口,说得好像去了地方学校出来就能专业对口一样,为啥地方的很少抱怨,因为自由度够啊,一个毕业的本科生能搞啥科研?硕博也不是教授带着每天在实验室打下手吗?归根结底还是受不了基层部队的苦和约束;
真正适合部队的,需要的不仅是智商,更是情商,毕竟毕业就是一个管理者,带着几十人的队伍,在非生产型企业里你要带几十人那得到什么级别,历练多久才行。这是指挥类,技术类也一样,你就是一个执行者,而军队的武器和工具研发的基础需求就是简单好用。
所以那些真的有理想的,有能力的,又有关键性服从意识的才是部队需要的,本身就是一个淘汰的过程而已。不要大惊小怪,也没有那么多可埋怨的。
至于什么觉得每天扛扛圆木、打打实弹自己就能坚持下来的,都是P话,让你起床扛1小时原木去食堂、1天打个一千发步枪弹、没事练个一下午步坦协同,你就发现这些跟拔草本质上没啥区别了,(别喷,我手上的老茧就是拉枪栓拉出来的)。眼高手低要不得,这也是很多部队更喜欢陆指、海院学生的原因,更踏实,也更有信念。
那些混个工作的,还是想都别想了,军改之后真不好混,没有基层经验、那么高的淘汰率和严格的年限制下,你能混个啥?军队的本质是为了打仗,军人福利的本质,就是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找到平衡,让个人利益没有损失,同时也不会让个人利益的实现占据主导,否则那不是军队,是军阀。
军校说到底就是部队,部队,真的是一蔬一饭的英雄梦想的地方;
说点有情怀的,那就是年复一年的周而复始,其实只是为了等待那一声在你的职业生涯里不一定会真正响起的警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