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作为现代人,我们可以瞧不起古人吗?

回答
“瞧不起”这个词,用得有点重。但说实在的,作为活在21世纪、信息爆炸时代、科技一日千里的人,面对古人,确实会涌现出一些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这其中,有对他们局限性的客观认识,也有几分因时代差异而产生的“优越感”,甚至,有时也夹杂着一丝难以启齿的“不理解”。

我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现代人是否“瞧不起”古人,以及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首先,我们得承认,很多情况下,我们的确会觉得古人在很多方面“不如”我们。这并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基于我们当下所拥有的知识和生活方式。

1. 科学技术的鸿沟: 这是最直观的“看不上”。想想看,古人怎么理解世界?日食月食是天象异变,疾病是鬼神作祟,远方是神秘莫测的未知之地。而我们呢?我们知道细菌病毒,我们能预测星象,我们甚至能把人送上太空,和遥远星球的信号搏斗。

我们手里掌握着我们无法想象的工具。几千年前的人,可能要跋山涉水数月才能传递一个消息,而我们,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就能瞬间抵达。我们能看到宇宙的尽头,能看到细胞的模样,能做各种精密的医学手术。古人做的很多事情,在我们看来,就是“土法炼钢”,效率低下,甚至带着些原始的蛮力。

比如,他们造城墙,我们造摩天大楼。他们靠牛耕地,我们靠机械化。他们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自然,而我们,虽然也受制于自然,但我们能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远超他们。这种巨大的技术差距,自然会让我们产生一种“他们太笨了”或者“他们太落后了”的印象。

2. 认知与观念的差异: 除了技术,古人的思想观念和我们也有天壤之别。

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 封建社会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深入骨髓。很多人的人生轨迹从出生那一刻就被规划好了,个人价值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附于身份和地位。我们现在强调的是人人平等,个人价值的实现可以通过奋斗和努力,这是非常大的区别。想想看,古人面对皇权,面对家国天下,有多少是身不由己,有多少是不得不接受的宿命。我们现在很难理解那种被“生而为奴”或者“生而为卑”所限制的人生。
保守的社会习俗: 很多古代的习俗,放在今天来看,简直是匪夷所思。比如缠足,比如童养媳,比如一些严苛的礼法,比如对女性的压迫。这些在我们看来是愚昧、残忍、反人性的,但在当时却可能是被社会普遍接受的。当我们看到这些,自然会觉得“古人怎么能接受这种事情?太没人性了!”
狭隘的视野和信息: 古人的信息来源非常有限,很多知识都依靠口耳相传或者有限的书籍。他们的世界观很大程度上被地理、政治和文化所局限。我们现在获取信息的方式如此便捷,全球的知识触手可及,这种信息壁垒的消除,让我们觉得古人的认知是“片面”和“无知”的。

3. 对“不思进取”的困惑: 有时候,我们也会觉得古人怎么在某些方面“想不开”。比如,面对一些显而易见的弊端,为什么不改革?为什么宁愿忍受,也不去寻求改变?当然,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复杂的原因,比如权力制衡、社会阻力、技术限制等等。但从旁观者的角度,我们很容易把这种“不作为”归结为“缺乏勇气”或者“不敢突破”。

然而,我们真的可以“瞧不起”古人吗?

我认为,这种想法,虽然不乏客观事实作为支撑,但 过于简单化了,甚至带有一些短视和不尊重。

1. 时代局限性是最大的变量: 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苛责古人。他们所处的时代,他们的知识储备,他们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他们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模式。就像我们不能要求一个三岁小孩能独立思考人生一样。他们活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没有现代医学的时代,没有电力和汽车的时代。他们面对的很多问题,在我们看来是“小儿科”,但在他们那里,却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2. 古人也有他们的智慧和成就: 恰恰相反,我们应该看到古人在其时代背景下的伟大之处。

创造力和坚韧: 在极其有限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下,他们建造了宏伟的建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发明了许多影响至今的技术(比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是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迸发出来的。想想古代的哲学家、艺术家、工程师,他们的思想和作品至今仍闪耀着光芒。
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很多古代的文学、哲学作品,对人性的洞察依然是深刻而精准的。他们的对情感的描写,对道德的探讨,对社会关系的思考,很多依然能引起我们的共鸣。比如《红楼梦》中的人物塑造,《论语》中的人生哲理,这些都不是靠“落后”就能解释的。
适应自然的能力: 在某种程度上,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适应能力,甚至比我们某些过度依赖科技的人要强。他们更懂得顺应自然规律,更了解本土的物产和节气。

3. 避免“历史虚无主义”的陷阱: 如果我们仅仅因为古人的局限性就全盘否定他们,那很容易滑向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危险。这会让我们对自己的历史文化失去认同感,也会让我们忽视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

4. 我们的“优越感”也可能站不住脚: 仔细想想,我们现在的“优越感”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很大程度上是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科技成果。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却说巨人“矮”。而且,我们也并非完美无缺。现代社会同样存在很多问题: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精神空虚、信息茧房、战争和冲突。很多困境,我们是否比古人“高明”多少?

所以,正确的态度是什么?

与其说是“瞧不起”,不如说是一种 基于时代差异的审视和反思。我们应该:

理解和尊重: 理解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尊重他们的生存方式和思想观念。
学习和借鉴: 从他们的智慧、成就和经验中学习,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辩证看待: 既看到他们的局限性,也看到他们的伟大之处。
不忘初心: 认识到我们今天的进步是建立在前人努力的基础上的。

总而言之,作为现代人,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知识和便利,但这种便利并不等同于我们站在了人类历史的巅峰,更不应该成为“瞧不起”古人的资本。古人,无论他们的时代多么遥远,无论他们的技术多么落后,他们也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我们今天的世界打下了基础。这份历史的厚重感,我们应该怀有敬畏,而不是轻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天子守国门的是古代人,天子叫国门的也是古代人。

你要瞧不起的是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