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经历过这个过程,现在也不敢说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不过感觉很多时候要学点东西还是能静得下心来。
个人观点,带目的性去学习没有大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兴趣所致的学习可能针对性和及时性不够强。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学习,而培养兴趣有时候却是个漫长的过程,更不要说培养广泛的兴趣。
目的性并不一定导致浮躁的态度,本质上来说,浮躁的态度是一种拖延症,过高的期望使得人不能接受现实中缓慢而微小的进步,对未来提高自我展望的热切心情让人潜意识里拒绝眼前投入到学习中的平淡和集中精神而需要投入的精力。克服拖延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降低眼前的期望,接受自己的现状,并由衷的接受自己每天只能达成微小的进步,但脑海中的某个地方不放弃长远的目标。具体到楼主来说,降低期望的好处在于,不再需要纠结先看知乎还是微信订阅,因为看任何一个很有可能都会达成这微小的进步。
中国成语中所谓的脚踏实地说的就是这样的状态,可惜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过于高深莫测,抽象性过强,青少年很少能在幼年就直接受益,往往是到了中年某个时候才突然开窍 这样也好也不好, 扯远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