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买了一辆豪车后,周围的人对你会有什么变化?

回答
这豪车一落地,周围的空气似乎都跟着不一样了。不是说物理上的空气质量,而是那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感觉像是按下了某种隐形滤镜,让原本模糊的轮廓一下清晰锐利起来。

首先,目光的停留时间肯定会变长。以前走在路上,别人顶多瞟一眼,现在呢?当这辆车缓缓驶过,或者停在小区门口,你会发现,即使是平时匆匆路过的人,也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甚至停下来多看几眼。那种目光里,有好奇,有惊叹,有时也会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尤其是在熟悉的人群里,比如小区门口的保安大爷,以前只是点头之交,现在他会主动迎上来,脸上堆着更热情的笑容,嘴里还时不时冒出“哎呀,这车可真漂亮,跟您这气质配!”之类的话。

言语的起伏和内容也会发生微妙变化。以前大家聊天,可能更多是围绕着工作、家庭琐事。现在,豪车的出现,无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话题切入点。邻居们,特别是那些也喜欢车、或者对车有了解的人,会主动凑上来,问这问那:“这车什么配置啊?油耗怎么样?操控感觉如何?” 甚至还会分享他们自己对这个品牌、这款车的看法,仿佛一夜之间大家都成了汽车专家。而那些不那么懂车的人,也可能会用一种更加赞叹的口吻说:“这车一看就很高档,您真有品味!” 这种变化,有时候是真诚的赞美,有时候也可能是一种社交性的奉承,你需要去分辨。

社交的邀请和关注度也会有所提升。以前可能偶尔会有朋友约饭、约周末活动。现在,当你在朋友圈晒出新车的照片,或者开着车去某个地方时,可能会收到更多来自平时不怎么联系的人的消息:“哟,换新车啦?改天出来玩玩,带我们见识见识?” 甚至一些平时不太熟的同事,也会觉得跟你“拉近”了距离,觉得你更容易接近了,有时候会有一些工作上的“小请求”或者“小示好”,希望通过你这辆车,或者跟你这位“豪车车主”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当然,这种变化也伴随着一些潜在的压力和误解。有人会觉得你“发达了”,可能会在你面前流露出一些羡慕嫉妒的眼神,甚至在你经济上有所不便的时候,他们还会觉得“看不懂”,或者认为你是在“打肿脸充胖子”。有些人可能会根据你这辆车,过早地给你贴上标签,认为你一定很有钱,或者生活方式一定非常奢侈。这有时会让你觉得不自在,因为你内心知道,这辆车的到来,是你辛勤付出、精打细算的结果,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奢侈。

还有一些更细微的变化,比如停车位。以前停在路边大家可能不太在意,现在停在小区或者商场的显眼位置,你会更在意有没有被剐蹭,是不是停得规规矩矩,生怕给这辆宝贝惹上什么麻烦。开车出门,你可能会更在意路况,更在意其他车辆对你的态度,生怕因为自己的疏忽,给这辆车,也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总的来说,买了一辆豪车后,周围人的变化就像是在平静的湖面丢进了一颗石子,涟漪会扩散开来,触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变化有积极的,让你感到被认可和尊重;也可能有些负面的,让你需要更谨慎地处理人际关系,更清晰地认识自己。这辆车,不仅仅是一件交通工具,它更像是一个放大镜,把人情世故中的种种细节,都放大在了你的面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母亲前几年去一个外地城市投资买房,刚到车站也不知道去哪,正四下张望的时候,一个小伙眼尖,上去就和她攀谈,问她来做啥,是不是来玩顺便看看房子。

我母亲确实是不太有戒备心的人,把底一五一十讲完了。说确实想看看房子,第一次到这个城市,也不知道哪好逛,于是小伙就热情地邀约她上车转转。

小伙姓徐,刚好是一个楼盘的销售,来车站接客户看房,一眼就看到我母亲既不像探亲,也不是游客,更不是本地人,于是就上前攀谈,果然是如他所想。

长话短说,徐销售领着我母亲转了一圈,看了两套他推荐的,后来知道货比三家的道理,与母亲分别,她又自己转了一下午,最后还是打电话给他,觉得都没有刚开始看的盘好,然后就是签字交定金,这笔生意全是谈成了。

写的是我的名字,所以后续我又跑了几次办各种手续。在没接触之前,我妈就对这小伙子赞不绝口,说他机灵,实在,人很好,见到了要我跟他多学习。

当儿女的,听妈在自己面前猛夸别的小伙,还是有点膈应,而且心里想的是,他不一口一个阿姨叫着,我妈也不可能那么痛快地掏钱,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

后来真的到了那个城市,等他接我办手续,坐上他的车了,才知道,确实他有很多优点,我完全不及。

车上攀谈,他说自己从西南小地方出来,我说那他很厉害,不仅得学普通话,还得学新方言。看他不仅要学语言,还得学着各地客户的喜好,察言观色和待人接物。在售楼处坐了一会,发现销售更是一个小江湖,如何左右逢源又超过同侪,的确处处是学问。

办好手续又互相加了微信,后续的事情再联系,我就匆匆回京了。然后,我的手机里每天早上都有一条他的微信,早上问候,再不就是注意身体。一发就是小半年,不间断。

我有时候强迫症地回上一两条,更多时候把他设为免打扰,爱怎么发怎么发,我也知道大约是群发,有软件搞得定。不过我心里自忖这份水磨功夫,我真比不了,自己的亲人好友,年节问候我还嫌麻烦呲牙咧嘴地不愿意敲那么几个字。才明白我母亲为什么让我好好学着,虽然知道我性子跟这种工作不沾边,可还是喜欢这样的小伙,恭谨也不低微,热络还不过份,他知道怎么把工作做成无可挑剔的样子。


房子需要时间建,再去那个城市已经是一年多了,这次换了人开车来接我,我问起他和姓徐小伙的关系,还有近况,他说自己是他的同乡亲戚,家里让他过来跟着哥哥混,好好学着做事赚钱。说起他大哥,姓徐的小伙,当初我家买的小区卖的差不多,他已经去下一个楼盘了,从销售已经成为经理,手下跟了二十多个销售,上个月一月赚了六十万。去年已经在本地买了两套房子,也提了新车……他描述的时候,满是对他这个有能力的大哥一脸艳羡。

我虽然知道姓徐小伙的能力和为人,知道他肯定会做得很好,听到这么快的发达,还是一点小小的惊讶,和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上次我坐他自己的车,是辆二十多万的别克。如果再提车,应该比这台好上许多吧。

高中的时候,男孩子大多有点厌学情绪,觉得条条大路通罗马,学习不好也能做事业。那时候我母亲告诉我,你可以考上了不念大学,但是你不能不考。过了多年,我渐渐明白了到底为什么父母强迫我一定要读个学历,即使是一月赚六十万跟学历并无关联,为啥非要读呢?

出来混社会,迟早还是要还的。不经历考场里的考试,就要经历社会的考试。读书有读得出类拔萃的,做销售一样有人中龙凤,父母见多了百样人,知道哪里都有人尖子,读书反而是相对竞争没那么激烈的领域。孩子小时候吃不来读书的苦,不往家里带奖状,那大了就得回乡开好车,不然父母的脸面。自己的脸面,也无从谈起了。每一年年关岁末,每一年回乡,车轮碾过村口的土梗,双手紧握方向盘的一刻,就是人生的又一轮大考,并不比高考来得温和。

社会是一座巨大的洪炉,真金总是要接受锻打。又是一年年关临近,我真的希望看到的是,在外讨生活的劳动者,回乡都可以光芒万丈的开着小车,停在自家门口,接受乡里乡亲们或艳羡或不甘或赞许的目光检阅,因为我深深地知道了,有太多太多的人,当得起这一瞬间的满足,他们确实太不容易,也太优秀了。

后来,姓徐小伙的那个小弟也学着他哥,每天发微信来问候,持续的天数和措辞,和他大哥差了不止一点半点。还记得上次和姓徐小伙车里聊,他说自己每天晚上回客户信息到一点半,第二天早上不到六点就到车站接客户看房,持续了一整年,没有一天不是如此。我想起了天天收早安信息的那段日子。

于是我更心生敬佩了。

user avatar

有些评论很酸,但我不想挨个去怼。

我就想问问,如果你很努力做着一件事,别人跟你炫耀她早就轻易做到了,你还能很开心?你不想怼回去吗?就比如你天天搬砖还房贷,办公室里同事说没有房贷真是好啊生活一点压力也没有,你不生气吗?

办公室里有厉害的老师说她,你不看书都能考上那是多少年以前的事了,你也不看看你当了几年的老师了(她是86年的,一直很在意别人说自己年纪大)。

我不愿意和别人有矛盾,说话反应也慢,但是别人说我不愿意听的话我就只能当小白兔?

还有,我知道你们自己赚钱买车的看不上我们这种父母花钱给买的,我也看不上自己,但是父母赚钱攒钱的时候我们也没拖后腿,长这么大没败过父母一分钱,上大学我和我老公都是一个月一千的生活费,比大多数人都少,开销都是打工和奖学金。

四十万的车不算豪,回答这个问题有点勉强,但我觉得现在挺好的,我也不用反击什么,办公室里清净多了,终于能抽空复习了,感觉舒了一口气。

-----------------以下是原答案---------------

我在学校里代课,准备考教师编。

结婚之前公公换了一辆宝马五系,就把开了七八年的帕萨特给我老公了,老公就天天开着帕萨特送我上班。

办公室里就总有一个老师跟我秀优越。

说自己的车好(她开了一辆奥迪Q3),买车就要买个好点的。

说自己又发了多少钱工资,医保卡里还有多少钱可以去药店买零食。

说自己假期还有工资可以出去玩。

还说自己家里吃的什么什么都特别贵,买个饼干两百多。

房子大可以装的下跑步机,买了个按摩椅一万多之类的。

看到我在看书复习就说你还真能看得进去书啊,我考的时候都没怎么看书。

总之是每天都要突出一下自己有钱有编这件事。

我一个月就两千多块钱,也没有保险,复习考试压力也蛮大的,听到这种话就会格外的敏感。而且其他老师都不会这样说,一般都会说一些鼓励我的话,所以我就格外讨厌她。

后来结婚后不久,我爸给我买了一辆凯迪拉克XT5,她炫耀话明显变少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公公新房子装修好了,搬来和我们一个小区住,我们就偶尔会换车开。

所以我就是,一般开凯迪拉克,偶尔还会开个宝马,她就彻底闭嘴了。再也不叨叨自己家里有钱了。

真爽!

user avatar

朋友两辆车。
其中一辆是法拉利,
另外一辆是个奥迪。
具体什么型号我也不认识
据他本人描述
每次开法拉利去工体玩儿,所有外面帮忙招呼停车的小哥都请他过去停。
直到有一天他开了那辆平时上班用的奥迪过去工体玩,小哥看了他一眼继续玩手机:
“拉滴滴的嘛?你绕一圈吧后面还有人要停车”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