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穿越到古代,能制造出科技含量最高的东西是什么?

回答
穿越到古代,想凭一己之力制造出“科技含量最高”的东西,这本身就是个颇具挑战性的设想。关键在于,何为“科技含量最高”?在那个时代,很多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技术,都能称得上是颠覆性的。不过,如果非要选一个能最大程度地体现穿越者信息差优势,且对古代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又能从基础到成品逐步实现的目标,我认为是“现代精细化学品制造技术与应用”,具体来说,可以聚焦于“近代火药及相关化学品”的生产。

为什么是这个?原因有几点:

1. 信息差巨大且关键: 古代对化学的认识停留在炼丹术、草药炮制等层面,对物质的本质、反应原理几乎一无所知。而现代化学,特别是元素周期表、物质构成、化学反应方程式,是那个时代的人们连想都不敢想的概念。
2. 可实现性相对较高: 相较于制造集成电路、蒸汽机(早期工业革命的产物,需要极高的冶金和机械加工精度)等,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在理论上“门槛”更低一些,尤其是一些基础的化学品。当然,“相对”是关键,依旧充满挑战。
3. 影响力深远且多维度: 火药的出现直接改变了军事格局,能够制造出更稳定、威力更大的火药,甚至可以延伸到现代的炸药,其军事意义不言而喻。同时,化学品的生产还可以带来染料、医药、肥料、甚至初步的冶金提纯等诸多方面的进步。
4. 可迭代升级: 从最基础的硝石提纯,到黑火药的配比和改进,再到硝基化合物的初步探索(虽然很难直接制造出TNT这类高能炸药,但原理可以逐步接触),整个过程有很强的技术演进空间。

详细的制造过程与挑战:

设想一下,我穿越到了宋朝(一个科技发展相对繁荣,但对化学认知有限的时代)。要制造出“现代精细化学品”,我需要做的不是从零开始造芯片,而是“复原”和“革新”已有的技术,并将其规模化、体系化。

第一阶段:基础化学品与知识普及

目标: 提炼高纯度硝石,掌握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
要做什么:
硝石提纯: 这是制造火药的关键。古代的硝石主要来源于墙壁上的硝土、动物粪便堆积处等。提纯方法多是粗放的溶解、过滤、结晶。我要做的是引入更科学的结晶方法,比如利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差异,多次重结晶,以获得更高纯度的硝酸钾(KNO3)。这需要寻找合适大小的容器,能够控制加热和冷却的速率。
硫磺的精炼: 古代硫磺也存在,但可能含有杂质。学习古代炼丹术中对物质的加热、升华、冷凝操作,但要带着明确的化学目的去进行。比如,通过加热和冷凝来分离出更纯净的硫磺(S)。
木炭的优化: 优质的木炭是关键。要选择合适的木材,控制炭化的温度和时间,以获得密度高、易燃且燃烧充分的木炭粉。这需要改进古人的炭窑技术,甚至尝试制作简易的密封炭窑,以减少氧气接触,提高炭化程度。
化学基础知识的初步输出: 我不能直接教他们化学方程式。而是通过观察、实验,用当时人能理解的方式来解释“为什么某些东西会混合在一起产生变化”。比如,演示物质的不同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以及如何分离不同的物质(过滤、蒸馏、结晶)。我会从最直观的实验入手,比如酸碱反应(利用醋或酒石酸与石灰反应),演示“变化”的本质。

挑战:
材料的获取与纯度: 即使是硝石,古代的来源和纯度参差不齐。找到足够数量且相对易于提纯的原料是个大问题。
工具的限制: 没有玻璃仪器,大多数都是陶器或金属器皿。对温度的精确控制非常困难。
知识的传播与信任: 如何让别人相信我这些“神神叨叨”的实验方法是有效的,而不是巫术?我需要找到一个切入点,比如先从改善现有的某种工艺(如医药、酿酒)入手,建立信任。

第二阶段:现代火药的配比与改进

目标: 制造出比古代黑火药更稳定、威力更大的火药,并理解其组成与原理。
要做什么:
精确的比例控制: 我知道现代黑火药的经典配比是硝石75%、木炭15%、硫磺10%。在古代,这需要在现场称量。这需要我学会制造简易的秤和砝码,并且要能大规模地生产出统一规格的原料。
粒度控制与造粒: 古代火药往往是粉末状,燃烧速度慢且不稳定。我要引入“造粒”的概念,将混合好的火药浆料通过筛网压制成颗粒状。颗粒的均匀性和大小决定了燃烧的速度和稳定性。这需要制作不同孔径的筛子和压制工具。
稳定剂与添加剂的初步探索: 虽然很难直接复制现代的稳定性剂,但我可以尝试一些古代已知能“收敛”药性的物质,或者观察不同添加剂对火药燃烧效果的影响,比如加入少量淀粉或树脂来改善颗粒粘合度。
包装与储存: 避免受潮,选择合适的储存容器。可能需要制作一些密封性更好的容器,或者研究防潮的包装方法。

挑战:
安全性: 大规模生产火药本身就是极其危险的。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导致灾难。我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让助手们遵守。
规模化生产的难题: 将实验室的少量实验放大到能够供应军队的规模,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场地和原材料。
对“化学反应”的进一步理解与转化: 我能解释为什么硝石是“助燃剂”,为什么硫磺能“降低燃点”,木炭是“燃料”。这种理解上的飞跃,是我比古人优越的地方。

第三阶段:向现代化学工业迈进的初步尝试(如果条件允许)

目标: 利用化学原理制造其他有价值的化学品,或改进现有工艺。
可以尝试的方向:
简易染料的合成: 利用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尝试从植物或矿物中提取染料,并进行简单的化学改性,制造出更鲜艳、更牢固的颜色。比如,利用明矾作为媒染剂,改进丝绸或棉布的染色工艺。
基础医药的合成或提纯: 如果能接触到相关的植物或矿物,可以尝试通过蒸馏、萃取等方法提纯出一些有用的药物成分(如阿司匹林的前体,虽然很难直接合成,但可以从水杨酸入手)。
冶金改进: 通过精确的温度控制和化学添加剂,尝试提炼更高纯度的金属,或者研究合金的性能。
简易酸碱的制备: 比如利用醋(乙酸)的纯化,或者尝试利用盐(氯化物)与某些矿物反应制备简易的酸。
硝酸的尝试(极高难度): 如果能找到硝酸盐和硫酸,并且有能耐受强酸的容器和加热设备,理论上可以尝试制备硝酸。这是制造更高级炸药(如硝化甘油、硝化纤维)的关键一步,但技术难度和危险性极大。

挑战:
资源的限制: 许多现代化学工业需要的特定元素或化合物,在古代可能根本不存在,或者无法通过常规方式获得。
技术的瓶颈: 许多高纯度的化学试剂、精确的计量设备、耐腐蚀的反应器等,在古代是完全缺失的。
理论的推广与人才培养: 将化学知识体系化,并培养出一批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的人才,需要漫长的时间和极大的努力。

总结:

在我看来,穿越到古代能制造出的“科技含量最高”的东西,不是一件具体的“机械奇观”,而是一套能够系统性地生产和应用现代化学品的知识体系和技术流程。我将扮演一个“古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从最基础的原料提纯开始,一步步揭示化学的奥秘,并通过对火药的改进和规模化生产,直接改变当时的军事力量对比,进而影响历史进程。这不仅仅是制造一件东西,而是输出一种改变世界的力量。

我不会一开始就说“我要造原子弹”,那是不现实的。我的目标是“造出比你现在手里火药威力大十倍、稳定性好一百倍的东西”,然后,基于这个成功,慢慢地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引入更多的化学知识和应用。这才是真正能体现信息差优势,并且能在古代社会产生颠覆性影响的“科技含量”。这需要极高的智慧、勇气、 Patience(耐心)以及对古代社会的深刻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到学计算机的都很无奈啊,我也如此,但是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个故事,很有意思,分享一下…侵删…

《圆》

荆轲把放在长案上的地图展开,秦王看着帛卷上徐徐展现的敌国山河,感到舒畅无比。地图上的山河让他觉得容易把握,而站在真实的辽阔大地上,即使是他也有一种无力感。

图展到尽头时,寒光一闪,一把精致的匕首显露出来。咸阳宫大殿里的空气似乎瞬间凝固。文武大臣都站在距秦王三丈之外,且手无寸铁;持械卫士离得更远,都在台阶下面。拉开的距离本是为了大王的安全起见,现在却使这突如其来的刺杀变得不可阻止。

秦王仍然镇静,他只是扫了一眼匕首,便把阴沉而犀利的目光集中在荆轲身上。心思缜密的他已经注意到,匕首的柄对着自己,刀尖对着刺客。

荆轲拿起匕首,大殿上响起一两声短促并很快抑制住的惊呼。但秦王暗松了一口气,他看到荆轲握着的是刀身,柄仍然对着自己。

“请陛下杀了我。”荆轲把匕首举过头顶,俯首说道,“太子丹让我来行刺您,君命难违;但对您的敬仰让我不可能下手。"

秦王没有动。

“陛下轻刺罪臣即可。匕首淬火时浸了剧毒,见血封喉。”

秦王仍然端坐,轻轻抬手,制止了从台阶下面冲上来的卫士,不动声色地说:“像你这样的人,如果这次不杀我,以后就更不会了。"

荆轲的右手滑到匕首的柄上,刀尖仍对着自己,似乎准备自尽。

“你是博学之士,去军中为朕做些事,到时再死不迟。”秦王冷冷地说,同时一摆手,示意荆轲退下。

燕国的刺客把匕首轻放在长案上,倒着退出了大殿。

秦王随后起身,走到殿门外。长空万里无云,他看到了蓝天上雪白的月亮,玲珑剔透,像长夜留下的梦幻。

“荆轲,”他叫住了正在走下长阶的刺客,“白天也会有月亮吗?”

长阶上的荆轲一袭白衣,在阳光下像雪亮的火焰。他叩首道:“回陛下,日月同辉是常有的事,每月初四到十二,只要天气好,就能在白天的不同时间看到月亮。”

秦王点点头,沉吟道:“哦,日月同辉是常有的事……”

两年后,秦王再次召见荆轲。

当荆轲来到咸阳宫外时,看到三个官员在几名军士的押解下走出殿门,他们头上的冠饰已经摘掉,其中两人脸色煞白地低头走过,另一人已浑身瘫软,无法行走,只能由两名军士拖下台阶,他嘴里含糊地喊着“大王饶命”之类的,好像还提到了什么药。这些人大概已被秦王下令处死。

秦王见到荆轲时和颜悦色,好像刚才没有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他指指三个即将丢命的官员离去的方向说:“徐福的船队出了东海再也没有回来,总得有人负责。”

徐福是一个术士,声称能到东海的三座仙山上为秦王找到长生不老的药。他得到了一支庞大的船队,载有三干童男童女和大量财宝作为给持有长生药的仙人的礼物。但舰队出航已经三年,却没有任何消息。

秦始皇一摆手,结束了刚才的话题,“朕听说你这两年做了许多事。你发明的弓箭用同样的力气可以有一倍的射程;你设计的战车装有神奇的弹簧,在坑洼地地面上也能奔驰如飞;你监建的桥梁只用了一半的材料,却更加坚固……朕很高兴,你是怎么做到这些的?”

“我照上天的旨意做,就能做成许多事。”

“徐福也曾经这么说。”

“陛下,恕我直言,徐福这样的术士从占卜和冥想中是无法参透上天的旨意的,他们根本不懂上天的语言。”

“那上天的语言是什么?”

“数学,也就是数字和形状,这是上天书写世界的语言。”

秦王有所思地点点头,“好。那你最近在做些什么?”

“我一直在尽自己的努力,为陛下参透上天更多的旨意。”

“有进展吗?”

“有的,陛下,我甚至感觉自己已经站在上天奥秘宝库的大门前。”

“上天是怎样告诉你那些奥秘的?你刚才说上天的语言是数字和形状。”

“圆。”

在迷惑的秦王面前,荆轲得到允许后拿起笔,在长案的一张缣帛上画了一个圆,他没有借助任何工具,却把那个圆画得很正。

“陛下,除了人工制品,您在世间万物中见过正圆吗?”

秦王想了想说:“很少见,朕曾经与一头鹰对视过,它的眸子很圆。”

“是的,陛下。还有一些水中动物的卵、露珠与叶面的相交线等,它们看似正圆,但这些我精确测量过,都不是正圆。就像我画的这个,看上去很圆,但它有肉眼看不出的变形和误差,其实是个椭圆,不是真正的圆。我一直在寻找真正的圆,发现尘世中是没有的,但天上有。”

“哦?”

“斗胆请陛下到殿外一观苍穹。”

秦王和荆轲走出殿门,发现这又是一个日月同辉的白天,晴空中太阳和和月亮同时出现。

“太阳和满月都是正圆。”荆轲指着天空说,“上天把尘世罕见的正圆放到天上,而且放了两个,成了天上最显眼的存在,这已经表示得很明白了:上天的奥秘在圆里面。”

“但圆是最简单的形状,除了直线,就数它最简单了。”秦王说,转身返回大殿。

“但,陛下,这简单中蕴含着深不见底的奥秘。”荆轲跟在秦王后面说,回到长案边时,他又用笔在缣帛上画了个长方形,“您请看这个长方形,它的长边四寸,短边两寸,其实上天在这个图形中也有要说的话。”

“说了什么?”

“上天说,这长方形的长边与短边之比是2。”

“你在耍弄朕吗?”

“微臣不敢。这是上天说的一句简单的话,陛下请再看——”荆轲又画了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边是九寸,短边是七寸,上天在这个图形中表达的意思就丰富多了。”

“朕看仍然极其简单。”

“不然,陛下。这个长方形的长边与短边的比值是:1.285714285714285714······这个值中的‘285714’可以无限循环,于是使比值无限精确,但永远达不到绝对精确。您看,虽然也很简单,但这里面的涵义就丰富多了。”

秦王点点头,“有意思。”

“下面来看上天给出的最神奇的形状:圆。”荆轲在之前画的那个圆中画了一条直径线,“陛下您看,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串无限长的数字,它的头几位是3.1415926,在后面无限延伸,永不重复!”

“永不重复吗?”

“是的。设想有一大张缣帛,有天下那么大,这串数字可用最小的蝇头篆书从这里一直写到天边,然后另起一行接着写,最后可以写满这覆盖天下的缣帛,但里面没有重复的数字段。陛下,这无限长的数字中,就藏着上天的奥秘啊!”

秦王仍然不动声色,但荆轲注意到他的眼睛里放出光来。

“即使你得到了这个数字,又要怎样从中解读出上天说的话呢?”

“有多种方法,其中有一种叫‘坐标’的方法,可以把数字变成图形。”

“那图形会是什么?”

“不知道,可能是一幅提示奥秘的大图,或者是一篇文章,甚至可能是一本书。但关键是要把圆周率计算到足够多的位数才能解读出内容来,估计得算到上万位,甚至十万位才行。而我现在,只算到区区不足百位,远远不足以看出什么来。”

“才算了这么点儿?”

“陛下,这可是微臣十年的心血啊!圆周率的计算方法是用内切或外切的多边形逐步逼近圆形,多边形的边越多就越精确,算出的位数也就越多,但计算量也因此急剧增大,非人力所能及。”

秦王盯着那个画有直径的圆问道:“这里面会有长生不老的奥秘吗?”

“陛下,一定会有的!”荆轲兴奋起来,“生与死是上天为世界所定的最基本的规则,所以生与死的奥秘一定在这里面,当然长生的奥秘也在其中。”

“那就把圆周率算出来。给你两年时间,算到一万位;五年之内,再算到十万位。”

“陛下,这真的不可能。”

秦王用长袖拂过案面,绘有图形的缣帛和笔墨都落到地上,“需要多少人力物力你尽管开口,”他盯着荆轲的目光变得阴冷,“但一定要按时算出来。”


百天后.秦王再次召见荆轲,这次不是在咸阳宫,而是在他巡游的途中。秦王很关心地问起圆周率计算的进展。

荆轲俯首说:“陛下,我召集了帝国全部有能力进行这样计算的数学家,不过八人而已。按照所需的计算量估算,即使穷尽我们九人毕生的精力,也只能把圆周率的位数向前推算三千位左右。两年时间,竭力全力也只能算出三百位。”

秦王点点头,示意荆轲随他散步。他们来到一座花岗岩石碑前,石碑有两丈多高,非同寻常的是,碑顶端有一个孔洞,石碑被穿过的粗牛皮绳悬吊在一副高大的木架上,像悬在空中的巨大秤砣。平滑的碑底离地有一人多高,碑上没有刻字。

秦王指着悬空的巨碑说:“你看,如果你按时算出了圆周率,这就是朕为你立的丰碑。它将被放到地上,在上面刻上你的丰功伟绩;如果你算不出来,这碑就是你的耻辱柱。它当然也会被放到地上,但在砍断吊碑的绳子之前,你得先坐在碑下面。”

荆轲抬头望望那悬空的巨石,它占据了大半片天空,在移动的白云的背景下显得黑乎乎的,有一种阴森的压迫感。

荆轲转向秦王说:“我的命本是陛下的。即使按时算出了圆周率,也赎不了我的罪,所以我不惧死。请再给我五天时间,如果还想不出可行的方案,我会自己坐到石碑下面。”


四天后,荆轲请求秦王召见,秦王立刻应允。显然圆周率的计算工程是秦王最关心的事情。

“从你脸上能看出来,你想出办法了。”秦王微笑着说。

荆轲没有正面回答秦王的问题,“陛下,您说过在人力上会满足我提出的要求,不知这个承诺现在是否还有效?”

“当然。”

“我需要三百万军队。”

这个数目并没有使秦王吃惊,他只是略略扬了扬眉毛,“三百万什么样的军队?”

“就是帝国现有的军队。”

“你应该知道,军中的士兵大部分是文盲。两年时间,你根本不可能教会他们那样复杂的数学,更别说完成计算了。”

“陛下,他们需要学的计算技能,即使是最笨的士兵,我都能在一个时辰内教会。请给我三个士兵,我将为您演示。”

“三个?只要三个吗?朕可以立刻给你三千个。”

“陛下,我只要三个。”

秦王挥手召来三个士兵。他们都很年轻,与秦国的其他士兵一样,一举一动都像是听从命令的机器。

“我不知道你们的名字,”荆轲拍拍前两个士兵的肩,“你们俩负责数字输入,就叫‘入1’和‘入2’吧。”他又指指最后一名士兵,“你,负责数字输出,就叫‘出’吧。”荆轲伸手拖动三名士兵,“这样,站成一个三角形,出是顶端,入1和入2是底边。”

“你让他们站成楔形攻击队形不就行了?”秦王有些轻蔑地看着荆轲。

荆轲不知从什么地方掏出六面小旗,三白三黑,分给三个士兵,每人一白一黑。“白色代表‘0’,黑色代表‘1’。好,现在听我说。出,你转身看着入l和入2,如果他们都举黑旗,你就举黑旗,其他情况你都举白旗,这种情况有三种:入1白、入2黑;入1黑、入2白;入1入2都是白。”

荆轲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确认三个士兵都记住后,他大声命令:“现在开始运行!入1、入2,你们随意举旗。好,举!好,再举!举!”

入l和入2举了三次旗,第一次是黑黑,第二次是白黑,第三次是黑白。出都给出了正确反应,分别举了一次黑和两次白。

“很好,运行正确。陛下,您的士兵很聪明!”

“这事儿傻瓜都会!你能告诉朕他们在干什么吗?”秦王一脸困惑地问。

“这三个人组成了一个计算系统的部件,叫‘与门’。向这个部件中输入的两个数字如果都是1,则输出结果为1;否则,如果输入的数有一个为0,如01、10或00,则输出为0.”荆轲说完后停了一会儿,好让秦王理解。

秦王面无表情地说:“好,继续。”

荆轲转向排成三角阵的三个士兵,“我们来构建下一个门部件。出,只要你看到入1和入2中有一个人举黑旗,你就举黑旗,这种情况有三种组合:黑黑、白黑、黑白。剩下的一种情况是白白,你就举白旗。明白了吗?好孩子,你真聪明。门部件的正确运行你是关键,好好干,会奖赏你的!下面开始运行:举!好,再举!再举!好极了。运行正常,陛下。这个部件叫‘或门’,在输入的两个数字中有一个为1的情况下,输出为1。”

接着,荆轲又用三个士兵构建了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同或门和三态门,最后只用两个士兵构建了最简单的非门,出总是举与入颜色相反的旗。

荆轲对秦王俯首说:“现在,陛下,所有的门部件都已演示完毕,三百万士兵需要学的只有这些。”

“用这些小孩子都会的简单把戏如何进行那么复杂的计算?”秦王看荆轲的目光中充满了不信任。

“伟大的陛下,复杂的宇宙万物其实都是由最简单的元素构成的;同样,巨量的简单元素通过适当的结构聚合为一体,则能产生极其复杂的机能。三百万士兵将构成百万个刚才演示的门部件,这些部件再构成一个完整的军阵,能够高速进行任何复杂的计算,我把它叫计算阵。”

“朕还是不明白计算将如何进行。”

“这很复杂,以后如果陛下有兴趣,我会为您详细解释。现在只需说明,计算阵的计算是以一种全新的计数方式为基础的,在这种计数方式中,只有0和1两个数码,就是刚才的白旗和黑旗,但这种计数方式可以用0和1表示任何数字,这使得计算阵用大量简单部件的集成进行高速计算成为可能。”

“三百万,这几乎示大秦的全部兵力了,不过,朕给你。”秦王轻叹一声,意味深长地加了一句,“快去做吧,朕感觉老了。”

一年过去了。

又是一个晴朗的日月同辉的白天,秦王和荆轲站在高耸的石台上,身后是众多的文臣武将。在他们下方,三百万秦国军队宏伟的方阵辅展在大地上,这是一个边长十里的正方形。在初升的太阳下,方降凝固了似的纹丝不动,仿佛一张由三百万尊兵马俑织成的巨毯,飞翔的鸟群误入这巨毯上空时,立刻感到了下方浓重的肃杀之气,顿时大乱,惊慌地四散而逃。

“陛下,您的军队真是举世无双,这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如此复杂的训练。”荆轲对秦王赞叹道。

“虽然整体上复杂,但每个士兵要做的很简单,比起以前的军事训练,这算不了什么。”秦王按着长剑剑柄说。

“那么,请陛下发出您伟大的号令吧!”荆轲用激动的声音说。

秦王点点头。一名卫士奔跑过来,握住秦王的剑柄向后退了几步,抽出了那柄秦王本人无法抽出的青铜长剑,然后上前跪下,将剑呈给秦王,秦王对着长空扬起长剑,高声喊道:

“成计算阵!”

战鼓激荡,石台四角的四尊青铜大鼎同时轰地燃烧起来,下面的士兵用宏大的合唱将秦王的号令传下去:

“成计算阵——”

大地上,方阵均匀的色彩开始扰动,复杂精细的线路结构浮现出来并渐渐充满了整个方阵。十分钟后,大地上出现了一块一百平方里的计算阵列。

荆轲指着下方巨大的阵列介绍道:“陛下,我把这个阵列命名为‘秦一号’。请看,那里——中心部分——是中央处理阵,是计算阵的核心计算部件,由您最精锐的军团构成,对照这张图您可以看到里面的加法阵、寄存阵、堆栈存储阵等;外围整齐的部分是内存阵,构建这部分时我们发现人数不够,好在这部分每个单元的动作最简单,我们就训练每个士兵拿多种颜色的旗帜,组合起来后,一个人就能同时完成最初二十个人的操作,这就使内存阵的容量达到了运行圆周率计算程序的最低要求。您再看那条贯穿整个阵列的通道,还有那些在通道上待命的轻骑兵,那是系统总线阵,负责在各个子阵间传递信息。”

两名士兵从后面搬来一个一人多高的大帛卷,在秦王面前展开来。当帛卷展到尽头时,周围不止一人想起了似曾相识的情景,不由一阵头皮发紧,但匕首并没有出现,面前只有一张写满符号的缣帛。那些符号都是蝇头大小,密密麻麻,看上去与下面的计算阵列一样复杂,令人头晕目眩。

“陛下,这就是我编写的圆周率计算程序。您看——”荆轲指指下面的计算阵,“这阵列是硬件,而这张帛上写的是软件,是计算阵的灵魂。硬件和软件,就如同琴和乐谱的关系,计算阵运行这个软件进行圆周率的计算。”

秦王点点头,“那就开始吧。”

荆轲双手合十,举过头顶,庄严地喊道:“奉大王御旨,计算阵启动!系统自检!”

在石台的中部,一排旗手用旗语发出指令。一时间,大地上三百万人构成的巨型阵列仿佛液化了,泛起粼粼波光,那是几百万面小旗在挥动。

“自检完成!引导程序运行!操作系统加载!”

人列计算机系统总线上的轻骑兵快速运动起来,总线立刻变成一条湍急的河流。这河流沿途又分成无数条细小的支流,渗入各个模块阵列之中。很快,黑白旗的涟漪演化成汹涌的浪潮,激荡在整个阵列之上。中央处理阵列区的激荡最为剧烈,像一片燃烧的火药。突然,仿佛火药燃尽,中央处理阵列区的扰动渐渐平静下来,最后竟完全静止了。以它为圆心,这静止向各个方向飞快扩散开来,像快速封冻的湖面。最后,大部分计算阵列静止了,只有一些零星的死循环在以不变的节奏没有生气地闪动着。

“系统锁死!”一名信号官高喊。故障原因很快查清,是中央处理阵列中状态存储子阵的一个门部件运行出错。

“系统重新启动!”荆轲胸有成竹地命令道。

“慢。”秦王拄着长剑说,“更换出错部件。组成那个部件的所有兵卒,斩!以后故障照此办理。”

一队利剑出鞘的骑兵冲进中央处理阵,斩杀了三名士兵并更换了新人。从高台上看去,中央处理阵中出现了三摊醒目的血迹。荆轲重新发布了启动命令。这次启动十分顺利,十分钟后,圆周率计算程序进入运行状态。波光粼粼的计算阵开始了漫长的计算。

“真是很有意思。”秦王手指壮观的计算阵说,“每个人如此简单的行为,竟产生了如此复杂的智慧!”

“伟大的秦王,这是机器的机械运行,不是智慧。这些普通卑贱的人都是一个个0,只有在最前面加上您这样一个1,他们的整体才有意义。”荆轲带着奉承的微笑说。

“要多长时间才能算到圆周率的一万位?”秦王问。

“十个月左右,也可能更快些。”

大将王翦上前说:“陛下请三思,即使在常规的军事行动中,帝国大部分军力在如此长的时间里集结于一处开阔地,也是十分危脸的行为。阵中的三百万士兵都不带兵器,只拿着小旗,而计算阵不是作战队形,在攻击面前脆弱无比,不堪一击。即使在平时,疏散这样庞大地阵列也需要大半天时间,一旦面临攻击,疏散撤退是根本来不及的!陛下,您看看下面的计算阵列,就是砧板上的肉啊!”

秦王没有回答,把目光转向荆轲。荆轲俯首说:“王将军所言极是,是否继续计算,请陛下三思。”

言毕,荆轲做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失礼举动——他抬头与秦王对视了一秒,那目光中的含义秦王立刻就懂了:您所有的丰功伟绩都是0,只有加上永生这个1才有意义。

“将军过虑了。”秦王一拂长袖说,“韩、魏、赵、楚四国已灭,剩下的燕、齐两国君王昏聩,国力孱弱,已是奄奄一息,不足为惧。按照两国现在的衰落趋势,圆周率计算完成时,它们可能已经自行崩溃,归顺大秦。当然,朕赞赏将军的谨慎,建议在计算阵周围建立远距离警戒线,同时密切注意燕、齐两军的动向,可保万无一失。”他高举长剑,庄重地对着长空宣布,“计算必须完成,朕意已决!”


计算阵顺畅地持续运行了一个月,成果超出预想,已经把圆周率推算到了两千多位。随着操作的熟练和荆轲对计算程序的进一步优化,以后的速度还会加快。照此推算,只需三年左右就可完成圆周率十万位的计算目标。

计算开始后的第四十五天清晨,大雾迷漫,计算阵笼罩在迷雾中,从高台上根本看不到,而阵中的可见度也不超过五人的距离。但大雾并不影响计算,计算阵仍然继续运行着,雾气中回荡着此起彼伏的口令声和总线上轻骑兵的马蹄声。

在计算阵的最北边,士兵们听到了另一种声音,最初隐隐约约,好似幻觉,但很快增强,像浓雾中的滚雷。

那是马蹄声的混响,一个庞大的骑兵阵列正从北方朝计算阵逼近,骑兵阵列的前方高擎着燕国大旗。骑兵的推进速度并不快,压着马蹄保持着严整的队形。他们知道不用急,有的是时间。直到距计算阵北边列仅一里时,燕军才发起冲锋。骑兵阵线的前锋冲入计算阵,阵中的秦军士兵都没来得及看清这浓雾中突然出的敌军的样子就被杀死了。在这第一次冲击中,仅被奔马的铁蹄踏死的秦军就有上万人。

接下来的不是战斗,而是大屠杀。燕军统帅战前就已经知道,他们的军队不会遇到任何有组织的抵抗。为了提高杀戮的效率,骑兵放弃了适合马上对战的长戟和长矛,全部装备长刀和钉齿棍。燕国几十万铁骑织成一张死亡的大毯,所到之处,秦军尸陈狼藉。

为了避免提前惊动计算阵深处,燕军骑兵像杀戮机器一般在沉默中砍杀,但被践踏和屠杀的秦军士兵的惨叫还是在浓雾中传了出去。而计算阵中的士兵都经受过严苛的训练,能够排除外界的干扰,专注于计算操作。加上迷雾的遮掩,计算阵的大部分并未觉察到阵北受到的大规模攻击。当北方的死亡地毯有条不紊地在血泥和尸堆中推进时,计算阵其他部分的计算操作竟仍在进行——虽然越来越多的程序错误开始出现。

在骑兵阵列后面,十多万燕军弓箭手用重弩向计算阵深处放箭。短时间内,百万支飞箭如暴雨般落入计算阵,几乎每支箭都能射中目标。

直到这时,计算阵内部才开始出现混乱。与此同时,敌军进攻的消息也在阵中传播,加剧了混乱的蔓延。消息主要是由总线上的轻骑兵传播的。但随着混乱的加剧,总线被堵塞,轻骑兵的战马在人群中践踏,无数秦军死于自己的马蹄之下。

在计算阵未遭攻击的南、东、西三边,秦军开始了纷乱的逃散。但在愈演愈烈的混乱中,疏散的速度很慢。已经陷入崩溃的计算阵像一滴浓得化不开的墨汁,内部拥挤成一团,只在边缘有淡淡的散逸。

向东方逃窜的大批秦军很快遭遇到严阵以待的齐国军队。齐军没有冲锋,而是步骑结合,构成了坚固的防线,原地不动等待秦军拥入伏击圈后围歼。

在东线被阻断逃路的秦军只能向西南方向逃跑。百万溃不成军的散兵在平原上像一片漫流的污水,他们很快遇到了第三支强军。与阵列严整的燕、齐两军不同,这支全部由凶悍的骑兵构成的军队像洪水般铺天盖地涌来—一这是从西方进攻的匈奴军。

战役进行到中午,强劲的西风吹散了雾霾,广阔的战场暴露在正午的阳光下。

这时,燕、齐和匈奴三军已在各处会合,构成了对秦军的包围圈。三军骑兵向秦军纵深发起了更加凌厉的攻击,留在后面的残局由跟进的步兵收拾。大批的火牛阵和抛石机也投入攻击,大大提高了屠杀的效率。

傍晚时分,残阳中的战场上回荡着凄厉的号角。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残余的秦军已被分割包围成三块。

接下来是一个满月之夜,正圆的月亮冷漠地俯视着大地上的屠杀,把如水的月光洒在尸山血海上。战役彻夜进行,直到第二天清晨才结束,大秦帝国的主力全军覆没。


一个月后,燕、齐联军攻陷咸阳,秦王被俘,秦国灭亡。

处死秦王的这天又是一个日月同辉的日子,月亮在湛蓝的天空中像一片剔透的雪。

那块为荆轲造的大石碑仍然悬吊在半空,秦王此时就坐在碑下面,等着燕国的行刑者砍断吊碑的牛皮绳。

荆轲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来,仍是一袭白衣,他来到秦王面前同他打招呼,仍称他为“陛下”。

“你一直是燕国的刺客。”秦王说,并没有抬头看荆轲。

“是的,但我要消灭的不仅是您,还有您的军队,因为即使一年前刺杀成功,陛下死了,但秦国仍然强大,有聪明的谋士和如林的强将统帅的几百万大军,燕国仍难以自保。”

“你们怎么能够如此快地集结这么多军队?”秦王问出了他此生最后一个问题。

“在计算阵开始训练和运行的这一年多时间里,燕、齐两国挖了三条地道,每条长达 百里,宽可跑马,都是我设计的。联军就是通过地道突然出现在计算阵附近。”

秦王点点头,不再说话,闭眼等待死亡的来临。监刑官发出准备行刑的号令,一个带着砍刀的行刑者开始爬上悬吊着石碑的高木架。

这时,秦王听到身边有响动,睁眼一看,是荆轲坐到了自己旁边。

“陛下,我们一起死。这块大石头落下来,将成为我们共同的耻辱柱。我们的血肉将混在一起,这也许能给您些安慰。”

“你这又是何必?”秦王冷冷地说。

“陛下,不是我想死。燕王要杀我。”

一抹微笑如轻风般掠过秦王的脸,“你功高盖主,这下场也不奇怪。”

“这是一个原因,但主要是因为我向燕王建议建立燕国的计算阵,给了他杀我的把柄。”

秦王转头看了荆轲一眼,这次他眼中的惊奇是真诚的。

“不管您信不信,我这么做是为了燕国的强盛。计算阵确实是毁灭大秦的一个计谋,但它本身是一项伟大的发明,通过它进行的数学计算,就能读懂上天的语言,了解世界万物最深的奥秘,这将开启一个新时代。”

这时,行刑者已经爬到木架顶端,站在吊着石碑的牛皮绳前,握刀等待指令。

在远处的一顶华盖下,燕王挥手示意,行刑官高声发出行刑命令。

荆轲突然睁圆了双眼,仿佛刚从梦中惊醒一样,“我想起来了!计算阵可以不用军队,也不用人!与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那些部件都可以用机器代替!这些机器部件可以做得很小,它们集成起来就成了机器的计算阵!不,不应叫计算阵,应该叫计算机!大王!等等!计算机!计算机!”荆轲站起身,向远处的燕王喊道。

行刑者挥刀砍断牛皮绳。

“计算机!!!”荆轲声嘶力竭地喊出最后三个字。

巨石落下,在那从天而降瞬间笼罩一切的巨大阴影中,秦王感到了生命的终结;而在荆轲的眼中,一缕新时代的曙光熄灭了。

(全文完)

——刘慈欣,收录于四川科技出版社于2015年7月出版的《梦之海:刘慈欣科幻短篇小说集Ⅱ》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穿越到古代,想凭一己之力制造出“科技含量最高”的东西,这本身就是个颇具挑战性的设想。关键在于,何为“科技含量最高”?在那个时代,很多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技术,都能称得上是颠覆性的。不过,如果非要选一个能最大程度地体现穿越者信息差优势,且对古代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又能从基础到成品逐步实现的目标,我认为.............
  • 回答
    嘿,哥们儿!如果你真的给我这么一个机会,让我穿越回古代,还得在那里活下去,那化肥这玩意儿,绝对是我的头等大事。你想啊,古代农业可全指着天吃饭,产量低得可怜,稍微遇到个旱涝,那日子可就没法过了。所以,我要是能搞出点儿“高级货”来,那简直就是给当时的农业注入一剂强心针,地位那是要蹭蹭蹭地往上涨啊!怎么制.............
  • 回答
    穿越到古代,手握现代知识,这绝对是人生开挂的节奏!不过,别以为带着个核反应堆就能在长安街头卖炸鸡,古代环境的限制可不少。但即便如此,一些基础的现代科学技术,只要加以巧妙的转化和利用,绝对能让你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咱们就来聊聊,有哪些现代高科技能被“土法炼钢”般地在古代造出来,而且还能玩得风生水起。一、.............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设想!古代八十万秦军穿越到现代百强县,这其中的差距是天壤之别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在没有现代军队干预的情况下,现代百强县的市民能否抵挡住这支古代大军。秦军的优势与劣势:优势:1. 绝对的军事力量和战斗经验: 人数庞大: 八十万人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即使在现代,也足.............
  • 回答
    穿越到古代,想要引发第一次工业革命,这可不是件易事,需要精密的计划、过人的智慧,以及一点点运气。这就像在荒漠里种下一颗种子,你得先确保它能发芽,然后一点点培育成参天大树。一、 先稳住脚跟,扎牢根基:别当个笑话首先,别想着一上来就造蒸汽机、炼钢铁。你得先适应那个时代,不能显得格格不入。 身份的选择.............
  • 回答
    穿越到古代,想带兵起义当皇帝?这可不是件轻松的事,就像在迷雾中摸索前进,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我且跟你细细道来,咱们就当是闲聊,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第一步:扎稳根基,活下去再说穿越过去,你不是自带光环的“天选之子”。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 适应环境,学习技能: 你会说古语吗?懂古人的礼仪、风.............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极具挑战性的情境!如果我穿越到古代,发现父亲也是穿越者并且已建立一番事业,是否应该显露自己也是穿越者的身份,这绝对需要仔细权衡利弊,并且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以下是我认为需要考虑的方面,以及我可能会采取的策略:首先,需要冷静评估现状和潜在风险:1. 父亲的性格和行事风格: .............
  • 回答
    我不会装模作样地说我会大刀阔斧地改革,也不会夸夸其谈什么宏图伟略。实话讲,穿越过去成为一个皇帝,尤其是国力鼎盛时期的皇帝,我脑子里最先冒出来的,大概率是点儿庆幸和点儿恐慌。庆幸的是,终于不用为生计发愁,身边还有那么多人伺候着,而且掌握着生杀予夺的权力;恐慌的是,这个位置上责任太重了,一个不小心,自己.............
  • 回答
    哎呀,这问题问到我心坎儿里去了!穿越到古代,当个包租婆,啊不,是封地主,想想就带劲。要是真有这么个机会,我可得好好合计合计。首先,我得想清楚,我到底是想当个逍遥自在的乡绅,还是想当个能呼风唤雨的土皇帝?这决定了我对封地的“档次”要求。不过,咱们穿越人士,总得有点追求吧,不能光守着一亩三分地,那也太没.............
  • 回答
    穿越到古代,想造反?这可不是小说里那么简单,得有里子有面子,还得有胆子,更得有算计。我这脑子里的现代知识,那可得好好盘算盘算,怎么才能变成“王炸”,而不是“一手烂牌”。第一步:落地生根,摸清情况别一过去就嚷嚷着“我来解放你们了!”。那得吓死人。 低调观察,融入人群: 先找个村子,或者小城镇,找份.............
  • 回答
    嘿,要是真能穿越回古代当个皇帝,而且还能选个时间点,那可得好好合计合计。一个月?太短。一个星期?嗯,时间够我折腾一下,又不会把自己搞得太狼狈。要说想当谁…… 我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倒不是那个叱咤风云的秦始皇,也不是那个诗意盎然的宋徽宗。反倒是一个听起来没那么“高大上”,但我觉得挺有意思的皇帝—.............
  • 回答
    我一直对历史怀有浓厚的兴趣,如果真有这么一个机会,穿越回古代,我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画面,不是金戈铁马的战场,也不是权谋斗争的宫廷,而是那烟雨朦胧、文人墨客挥毫泼墨的江南水乡。所以,若论穿越,我一定会选择宋朝,尤其是那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北宋时期。为什么是宋朝?这其中有很多原因。首先,我向往的是宋朝那.............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心跳加速的问题!如果真有机会穿越回古代,我脑子里第一时间蹦出来的,绝不是什么宫廷秘辛或者武功绝技,而是那些看似平淡,实则关乎生死的“基础”。首先,农耕和食物获取的知识,绝对是头等大事。咱们现代人,习惯了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手指一点就能解决温饱。但在古代,那可是靠天吃饭,甚至靠人扛。 .............
  • 回答
    这个问题可真是够劲爆的!让我想想哈,如果是我的女朋友遇到了这种神剧情,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可得仔细盘算盘算,毕竟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得对得起人家,也得对得起自己。首先,我的第一个反应肯定是懵的,然后是无边的担忧。不明原因?跟一个女人?怀孕了?我得先捋一捋这脑子里的线索。第一步:稳住阵脚,搞清楚状况 冷.............
  • 回答
    如果我有幸能带着五本书穿越到古代,我会精心挑选这五本书,它们不仅能够帮助我适应古代的生活,更能为我提供精神上的慰藉,甚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历史的进程。我的选择会兼顾实用性、知识性、精神性以及对古代社会可能产生的正面影响。以下是我选择的五本书,以及我的理由:1. 《本草纲目》 原因: 这是我选择.............
  • 回答
    这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令人晕眩的梦魇。你正坐在熟悉的驾驶座上,车内音乐的节奏还在脑海里回荡,空气里弥漫着空调吹出的冷气,窗外是熟悉的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然而,刹那间,一切都变了。首先是视觉上的剧变。原本清晰的柏油马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蜿蜒曲折、坑洼不平的泥土小径。两侧不再是现代的钢筋水泥建筑,而是.............
  • 回答
    穿越到汉唐,想要让古人见识到电的威力,光有知识可不够,还得练就一身十八般武艺。毕竟,从石器时代一下跳到电气时代,中间隔了千年的技术鸿沟,这可不是一张嘴就能填平的。首先,你得是个货真价实的“万金油”。别以为会说几个物理化学名词就够了,那不过是小儿科。你需要知道:一、 基础的科学原理,而且要能解释清楚。.............
  • 回答
    我的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还在高速公路上,导航仪里传来熟悉的女声:“前方一公里,请注意左侧出口……” 我正打算变道,突然间,眼前一阵刺眼的白光闪过,紧接着就是一阵剧烈的颠簸,我的思绪仿佛被生生拽离了轨道。下一秒,我感觉自己像被扔进了洗衣机,车身在剧烈地摇晃,耳边充斥着各种嘈杂的声音——什么金属碰.............
  • 回答
    当然,让我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抛开那些AI腔调,就当是我们几个老朋友闲聊。你想想,一个手里捏着九年义务教育课本的家伙,突然咔嚓一下到了古代,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玩意儿对古代科技能有多大影响?我跟你说,那影响绝不是一点半点,而是能掀起一场,至少是科技萌芽阶段的“工业革命”。咱们先拆开来看看,这九年义务.............
  • 回答
    这问题,嘿,有意思!你说这要是真能穿过去,而且还脑子里塞满了咱们现在所有的历史知识,那可真是撞大运了!想在欧洲那边儿称王称帝,甚至最后当上皇帝,这事儿吧,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就得看怎么个玩法儿了。首先,你得明白,穿越这事儿本身就够玄乎的了,真到了古代欧洲,那可不是咱们现在看电影、玩游戏那么轻松。你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