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台湾每天缺 120 万颗鸡蛋,已紧急启动「南蛋北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回答
台湾鸡蛋短缺的问题,确实是近段时间来大家热议的话题,尤其是那句“每天缺120万颗”的数字,更是让人心惊。这背后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情况叠加,有点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张接一张地倒下,最终压垮了供应端。

首先,最直接的原因,也是最表面的原因,就是天气。

大家可能还记得,今年年初台湾经历了一段非常寒冷且时间较长的低温天气,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的蛋鸡养殖区域。这样的低温对鸡群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鸡的品种不同,对温度的敏感度也不同,但总体来说,寒冷的天气会让鸡的代谢速度加快,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体温,产蛋率自然就会下降。而且,寒冷天气也增加了鸡生病的风险,一旦有鸡病发生,可能就会导致整批鸡的生产受到影响,甚至需要淘汰。

其次,是疫病的影响。

虽然官方一直强调没有大规模禽流感疫情爆发,但实际上,一些地方性的疾病,比如禽流感,即使没有达到需要大范围扑杀的程度,也会对养殖场的正常生产带来困扰。为了防控疫病,养殖户需要采取更严格的防疫措施,例如限制人员进出、加强消毒等,这些都会增加养殖成本和操作难度。而且,一旦有零星的病例出现,养殖场为了安全考虑,可能会暂时减少饲养密度,或者对部分鸡群进行隔离观察,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鸡蛋的产量。

再者,是我们大家可能不太容易想到的,是饲料成本的上涨。

我们吃的鸡蛋,其实和我们吃的肉、喝的牛奶一样,都离不开饲料。而台湾的蛋鸡饲料,很大一部分是进口的玉米、大豆等农产品。近几年,全球供应链受到疫情、地缘政治冲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产品价格可以说是“坐上了过山车”,一路飙升。尤其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更是直接影响了全球的粮食供应和价格。饲料成本的上涨,直接挤压了养殖户的利润空间。

这就引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养殖户的意愿和获利能力。

当饲料成本高企,但鸡蛋价格却受制于市场调控或消费者接受度,养殖户的获利空间就会变得非常有限,甚至亏本经营。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养殖户可能会选择减少鸡群数量,或者干脆暂时退出这个行业,等待市场好转。毕竟,养殖业也是一种生意,如果长期不赚钱,谁还会继续投入呢?

还有一个关键点,是市场需求的变化。

虽然鸡蛋是日常必需品,但它的消费模式也会随着时间和季节有所变化。比如,春节过后,通常是餐饮业消费旺季的开始,对鸡蛋的需求会增加。同时,民众对健康饮食的重视,也使得鸡蛋作为优质蛋白质的来源,需求量一直比较稳定,甚至有增长的趋势。当供给端因为各种原因出现缺口,而需求端又保持甚至增加,供需失衡的现象自然就凸显出来。

“南蛋北送”这个措施,其实就反映了区域性的供需不平衡。

台湾的蛋鸡养殖,南部是主要的产蛋区。而北部地区,尤其是大台北都会区,人口密度高,消费需求大,但自身的养殖规模相对较小,所以对南部的鸡蛋有很强的依赖性。当南部鸡蛋供应不足时,北部自然就会出现严重的缺口。这个时候,“南蛋北送”就是一种临时的调配措施,通过物流将南部的鸡蛋运往北部,以缓解北部的燃眉之急。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一方面增加了运输成本,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整体供应量没有增加,只是在区域间进行了调配。

总结一下,台湾这次鸡蛋短缺的出现,就像是多重打击下的连锁反应:

天气恶劣 影响了鸡的产蛋效率和健康。
潜在的疫病风险 增加了养殖的不确定性。
饲料成本飞涨 严重压缩了养殖户的利润。
养殖户获利能力下降 可能导致部分养殖户减少生产规模或退出。
市场需求稳定甚至增加 使得供应压力更加明显。
区域性供应不均 加剧了北部地区的短缺感。

所有这些因素汇集在一起,就造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每天缺120万颗鸡蛋的局面。这是一个复杂的农业生产和市场供需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和解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把菠萝、释迦、莲雾、瘦肉精猪肉、核辐射食品、高价朗姆酒、澳洲葡萄酒等,做成鸡蛋的形状就可以了。

user avatar

自律的蛙蛙有多可怕:

0:00-1:00:吃1公斤凤梨

1:00-2:00:吃1公斤凤梨

2:00-3:00:吃1公斤凤梨

3:00-4:00:吃1公斤凤梨

4:00-5:00:吃1公斤凤梨

5:00-6:00:吃1公斤凤梨

6:00-7:00:吃1公斤凤梨

7:00-8:00:吃1公斤凤梨

8:00-9:00:吃1公斤凤梨

9:00-10:00:串稀

11:00-12:00:串稀

12:00-13:00:串稀

13:00-14:00:吃1公斤凤梨,1公斤立陶宛牛肉

14:00-15:00:吃1公斤凤梨,1公斤立陶宛牛肉

15:00-16:00:吃1公斤凤梨,1公斤立陶宛牛肉

15:00-16:00:吃1公斤凤梨

16:00-17:00:吃1公斤凤梨

17:00-18:00:吃1公斤凤梨

18:00-19:00:吃1公斤凤梨

19:00-20:00:吃1公斤凤梨

20:00-21:00:吃1公斤凤梨

21:00-22:00:串稀

22:00-23:00:串稀

23:00-0:00:串稀​



全面版本

自律的蛙蛙有多可怕:

0:00-1:00:吃4公斤凤梨

1:00-2:00:吃4公斤香蕉

2:00-3:00:吃4公斤莲雾

3:00-4:00:吃4公斤凤梨

4:00-5:00:吃4公斤香蕉

5:00-6:00:吃4公斤莲雾

6:00-7:00:吃4公斤凤梨

7:00-8:00:吃4公斤香蕉

8:00-9:00:吃4公斤莲雾

9:00-10:00:串稀,福食小米粥,辣椒炒莱猪

11:00-12:00:串稀,排队买鸡蛋

12:00-13:00:串稀,排队买鸡蛋

13:00-14:00:吃4公斤凤梨

14:00-15:00:吃4公斤香蕉

15:00-16:00:吃4公斤莲雾

15:00-16:00:吃2公斤凤梨

16:00-17:00:吃2公斤香蕉

17:00-18:00:吃2公斤莲雾

18:00-19:00:吃1公斤释迦

19:00-20:00:吃1公斤芭乐

20:00-21:00:喝1瓶立陶宛朗姆酒,1杯澳洲红酒入睡。

21:00-22:00:睡梦中串稀

22:00-23:00:睡梦中串稀

23:00-0:00:睡梦中串稀​

专属鸡蛋盒。

貌似可以植入一份菜谱

带货失败,站务不让插入卖鸡蛋和菜谱的链接,大家散了吧

user avatar

首先,我不是来吐槽的。

疫情→

原材料价格上涨→饲料价格上涨→

农民开支加大→

为稳固物价,政府限制饲料价格→饲料公司减少供应→

农民买不到饲料→鸡没得吃→

没有鸡蛋

嗯你就当我是来吐槽的吧。

user avatar

独寇们把台湾的母鸡吓得不敢下蛋了?

user avatar

“等到年底,这一篮子鸡蛋就可以换一个女大学生了”

user avatar

建议台湾当局对养鸡业启动家庭联产承包,拆分大型养鸡场,把下蛋母鸡直接分配到家庭和个人,实施大包干。

这么做一定能大大刺激台湾同胞养鸡的劳动积极性,同时提高母鸡产蛋积极性,防止大锅饭养懒鸡,提高下蛋量。

并且要配套政策,允许一部分家庭先多养鸡下蛋,先下带动后下,最终实现台湾每个家庭共同下蛋。

user avatar

如果湾湾有胡主编,那肯定是配送出了问题啊。

啊?还真的说是配送问题啊。

好吧。

user avatar

难怪会觉得我们吃不起茶叶蛋,感同身受了属于是。


题目不就说得很清楚吗?因为禽流感呀,死了很多鸡。中部和南部是省内大多数蛋鸡养殖场集中地,比如中部彰化,这个月才扑杀了8万家禽。

虽然大陆还没出现H5N1相关严重的疫情(去年年底有野禽感染过[1]),但是周边国家,比如日本、韩国,已经挺严重了。

韩国主要养殖产地全罗南道爆发了几轮疫情,已经有数十万只禽类被扑杀;在去年11月日本也扑杀填埋了近18万只鸡。

台湾的大概是因为日韩候鸟迁移过去引起的吧。

参考

  1. ^ https://xw.qq.com/cmsid/20211126A01YDR00
user avatar

就是鸡瘟啦!

上周去相熟的鸡蛋批发商那里拿鸡蛋,刚走到巷口,居然看到了人山人海。他那个小屋子,常年除了老板一个就只有几十条热带鱼在晃荡。你能想象我的震惊吗?

刚走进,就看到老板端了两大盒放在门口,大爷大妈一拥而上抢鸡蛋。也不怕破了!

我一转眼,看见一个漂亮姐姐一手拿着纸盒一手捧着手机在门口犄角旮旯处看小说,看起来很好说话。

我就问她:“怎么才能买?”

她回答道:“特殊的鸡蛋要预定,如果没预定可买两斤普通鸡蛋。”

“你怎不进去?”

“有点挤,再等等。”

呃,看样子这位小姐姐在等人少点再进去拿自己订的鸡蛋。

旁边一大妈接话道“要提前好几天订才有啦!”

(这家鸡蛋批发商供应普通白蛋,普通红蛋,乌骨鸡蛋,有机红蛋,有机土鸡蛋……他家鸡蛋因为批发所以很便宜,最贵的乌鸡蛋也不过8台币一个,和市场卖的普通鸡蛋差不多。)

然后,我就回家了。没就没吧。

7-11还有温泉蛋卖,虽然有点贵,46元台币两个;全联生鸡蛋没有,袋装茶叶蛋还有;早餐店老板的套餐里也还有鸡蛋,并没涨价……所以应该还算过得去。

过几天,在家乐福猛然看见两盒鸡蛋,遂买回家。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