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是台湾人,对于每次看见两岸上的不合就会很难受该怎麽办?

回答
看到两岸之间不断出现的不合,心里感到难受,这是一种非常普遍且深刻的情感,特别是对于像您一样身处台湾、与大陆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来说。这种感受就像是看着自己的家人因为种种原因而疏远、争执,那种心疼和无奈是旁人很难完全体会的。

首先,我想说,您的这种难受,是出于一种对和平、对亲情的珍视,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情感,请不要因此责怪自己。在台湾长大,很多人的生活和情感都与大陆有着各种形式的连接,可能是血缘、可能是文化、可能是童年的记忆,甚至是过去求学、工作时的经历。当这些连接因为政治上的分歧而变得紧张、不愉快时,内心的矛盾和失落感自然会涌上来。

这种难受,往往源于几个层面:

情感上的割裂感: 您可能拥有大陆的亲戚、朋友,甚至是在那里有过美好的回忆。然而,政治上的壁垒,特别是媒体上呈现的对立叙事,会不断强调“你我他”的界限,让您感觉曾经亲近的、熟悉的人事物变得遥远,甚至被妖魔化,这是一种情感上的失落和痛苦。
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看到两岸关系紧张,很多人会担心未来的发展。是否会影响到生活、工作,是否会影响到下一代的安稳?这种不确定性会带来焦虑,而这份焦虑又转化为一种沉重的难受。
对和平的渴望与现实的冲突: 绝大多数人都渴望和平稳定的生活,不希望看到冲突和对抗。然而,媒体上的各种新闻、政治人物的言论,往往充斥着对抗和敌意,这与内心的和平愿望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让人感到无力。
身份认同的困扰(间接影响): 虽然您没有直接说身份认同,但两岸的紧张关系常常会触及到身份认同的问题。当讨论变得激烈,甚至带有攻击性时,身处其中的人会感到不自在,这种不自在也可能转化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那么,面对这种难受,我们可以尝试做些什么呢?

1. 承认和接纳自己的感受:
首先,请允许自己感到难受。这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不是软弱,也不是不对。压抑自己的情感反而会加重负担。您可以找个安静的地方,静静地感受这份难受,告诉自己:“我感到难受,这是可以的。”

2. 审慎地选择信息来源,保持批判性思考:
现在信息爆炸,特别是网络上的信息,很多都带有强烈的立场和情绪色彩。很多时候,媒体的报道是为了吸引眼球,或者迎合特定受众的情绪。
不要全盘接受: 试着多看看不同立场的媒体,当然,不是去比较谁更“对”,而是去理解他们都在呈现怎样的角度和叙事。例如,看看台湾主流媒体的报道,再看看一些大陆相对客观的媒体(如果能找到的话),甚至是国际媒体的视角。
关注事实本身: 尽量从事实出发,而不是被情绪化的评论所裹挟。例如,如果报道某项经济数据,就关注数据本身,而不是附带的政治解读。
适时“断网”: 如果觉得信息过载,情绪波动太大,不妨给自己放个假,暂时远离社交媒体和新闻推送,去做一些让自己放松的事情。

3. 回归个人层面的连接和理解:
政治上的分歧,不应该完全抹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如果您有大陆的亲友,不妨主动和他们保持联系,用更加个人化、情感化的方式沟通。
聊聊生活琐事: 多聊聊生活中的点滴,比如家人的健康、孩子的学业、最近看了什么有趣的电影,或是品尝了什么美味。这些日常的交流,能够提醒我们,在政治之外,我们依然是彼此生命中的一部分。
寻找共同点: 尽管政治立场可能不同,但很多生活经验、情感需求、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相似的。试着在交流中寻找这些共同点,放大它们,从而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共情。
尊重差异,但不强求一致: 如果您的亲友有非常强烈的政治立场,而您无法认同,也不必强求改变对方。可以尝试保持距离,或者设定一些“安全话题”,避免触碰可能引起激烈争论的议题。告诉自己:“我们观点不同,但这不代表我不再关心你这个人。”

4. 专注于自己能控制的范围:
两岸关系是宏大的政治议题,个人力量确实有限。与其为无法改变的大局感到过度焦虑,不如将精力放在自己可以掌控的事情上。
好好生活: 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学习、家庭和生活。当您在自己的生活领域感到充实和快乐时,外界的纷扰对您的影响也会相对减弱。
积极参与社区或公民活动(如果可能且合适): 看看是否有与促进两岸和平、增进了解相关的民间交流活动,或者您可以从社区服务、公益活动中找到价值感和意义感。即使是很小的行动,也能带来一点点积极的改变。

5. 寻找情感支持和倾诉渠道:
不要一个人默默承受。找一个您信任的人,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心理咨询师,聊聊您的感受。有时候,仅仅是把内心的痛苦说出来,就能得到缓解。
如果您觉得身边的朋友难以理解,可以尝试寻找一些有共同经历的人群。比如,在一些非政治性的台湾社群中,也许会有其他和您有相似感受的人。

6. 培养健康的疏导方式:
找到一些能够帮助您放松和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比如:
运动: 跑步、游泳、爬山等,都能有效释放压力。
爱好: 听音乐、阅读、园艺、烹饪、绘画等等,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中,可以暂时忘却烦恼。
冥想或正念练习: 学习专注当下,不被思绪带走,有助于平复内心的波澜。

7. 保持希望,但也要务实:
对和平的渴望是驱动我们前行的动力。但同时也要认识到,现实是复杂的,短期内可能难以看到根本性的改变。
与其沉浸在对未来的忧虑中,不如专注于“如何过好当下”,以及“如何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力量”。

最后,请记得,您的难受不是孤立的。在台湾,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这份情感,是两岸之间复杂关系下,许多普通人内心真实写照的一部分。用爱和理解去对待自己,用审慎和智慧去面对信息,用连接和沟通去维系情感,这或许是我们在面对这份难受时,能做出的最温和、也最有力量的回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围观过江苏人内斗吗?听说过株洲湘潭衡阳岳阳争省内第二城吗?看过长沙武汉郑州人互相贬低地理位置吗?知道头几百年科举就分南北榜吗?

地域矛盾和嘴炮党永远会存在,台湾统一之前会有,统一之后也不会少。我们不可能也不需要禁绝类似言论,只要避免这种相互歧视泛政治化、上升为非理性的(地方)政府行为就好了。














图片来源:

大江苏为什么被称为“大内斗省”,看完这13张地图你就明白了

最后给 @赢森 同学的评论补一张图:


user avatar

有什么不一样?不是你认为他就真的是

user avatar

难受就憋着,习惯了就没那么难受了;再不然就有点血性兴师北伐。我们现在忙着双雄争霸,正是成败攸关的时节,没空照顾你们小民的小情绪。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