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老天津人是如何看待郭德纲及其德云社的相声的?

回答


老天津人对郭德纲及其德云社的相声看法,呈现出复杂而多元的面貌,既有文化认同与支持,也存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地域文化差异以及对商业化现象的反思。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



一、文化认同与历史背景
1. 天津相声的根基
天津作为北方相声发源地之一,拥有深厚的传统相声文化。老天津人对相声的传承有强烈的自豪感,尤其是对“相声四绝”(刘宝瑞、马三立、侯宝林、赵佩茹)等传统演员的推崇。德云社的崛起被视为对传统相声的“复兴”,但其风格与传统相声存在差异,导致部分老天津人产生“新旧之争”。

2. 德云社的“相声革命”
郭德纲的相声以“包袱”为核心,注重节奏感和观众互动,与传统相声的“文雅”“含蓄”形成对比。老天津人中,部分人认为这种风格更贴近现代观众的娱乐需求,但也有人认为其“接地气”的表达削弱了相声的文学性。



二、地域文化差异与认同冲突
1. “天津味”与“北京味”的对比
天津相声讲究“天津味”,如“天津口音”“天津方言”等,而德云社的相声虽然融合了部分天津元素(如“天津话”),但更多受到北京相声传统的影响。老天津人可能认为德云社的“天津味”不够纯粹,甚至认为其“去天津化”了。

2. 德云社与本地相声团体的竞争
天津本地有“相声四联”“天津德云社”等传统团体,德云社的扩张可能被视为对本地相声文化的“冲击”。老天津人中,部分人认为德云社的商业化运作(如剧场演出、直播、综艺)与传统相声的“草根”精神背道而驰。



三、社会变迁与代际差异
1. 老天津人对“新相声”的接受度
老天津人多为60后、70后,成长于传统相声文化鼎盛时期,对德云社的“新相声”既有好奇,也有质疑。他们更倾向于传统相声的“雅”与“含蓄”,而认为德云社的“笑点密集”“节奏快”更像“喜剧”而非“相声”。

2. 对郭德纲个人风格的评价
郭德纲的“郭德纲式”相声(如“郭德纲式”段子)被部分老天津人认为“不够文雅”,甚至“有违相声的本意”。但也有部分人认可其“接地气”的表达,认为其能让更多年轻人接触相声。



四、商业化与文化传承的矛盾
1. 德云社的“剧场经济”模式
德云社通过高票价、高强度演出、直播等模式,被部分老天津人批评“将相声变成商业表演”。他们认为,传统相声更注重“说学逗唱”的技艺传承,而德云社更注重“流量”和“娱乐”,可能削弱了相声的“文化属性”。

2. 对“德云社天津分社”的态度
德云社在天津设立分社,部分老天津人认为这是“文化侵略”,担心本地传统相声会被“边缘化”。但也有人认为德云社的推广让天津相声走向更广的受众,甚至带动了天津本地相声演员的“出圈”。



五、具体案例与舆论反应
1. “德云社与天津相声”的争议事件
2013年天津德云社演出:当时德云社在天津演出引发争议,部分老天津人认为其“不尊重天津相声传统”,甚至质疑郭德纲的“天津味”不足。
“天津相声四联”与德云社的对比:天津本地相声团体(如“四联”)更注重传统技巧,而德云社的“段子”被批评为“低俗”或“不够文雅”。

2. 网络舆论与本地媒体的立场
天津本地媒体(如《天津日报》)曾对德云社的“相声革命”持保留态度,认为其“商业化”可能影响传统相声的传承。
天津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既有支持德云社“让相声火起来”的声音,也有批评其“变味”的声音。



六、代际差异与文化认同的分化
1. 老天津人(60后、70后)
文化认同:更看重传统相声的“文雅”“含蓄”和“技艺”,认为德云社的“笑点密集”“节奏快”是“相声的倒退”。
对郭德纲的评价:部分人认为他“不尊重天津相声传统”,但也有少数人认可其“让相声年轻化”的尝试。

2. 年轻一代(80后、90后)
对德云社的接受度高:认为德云社的相声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娱乐需求,甚至认为其“让相声火了”。
文化认同的转变:部分年轻人将德云社视为“相声复兴”的代表,认为其“让传统相声走向世界”。



七、总结:老天津人的复杂心态
老天津人对郭德纲和德云社的态度,本质上是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文化传承与商业化的矛盾体现。他们既希望相声“火起来”,又担心其“变味”;既认可德云社的“接地气”,又批评其“不够雅”;既希望德云社“尊重天津味”,又接受其“融合北京味”。这种矛盾反映了天津人对“文化身份”的坚守,也折射出社会变迁中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延伸思考
天津相声的未来:德云社的扩张是否会让天津相声“走向世界”,还是被“同质化”?
传统与创新的平衡:如何在保持相声“文雅”与“接地气”之间找到平衡?
地域文化认同的演变:老天津人对“天津味”的坚持,是否会在新一代中逐渐淡化?

这些问题是天津相声文化演变中不可回避的课题,也体现了老天津人对“文化根脉”的深刻思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老天津人?再老还老的过马志明吗?再天津还天津得过马志明吗?到现在还住着筒子楼。

马志明说这些话的时候,郭德纲拿枪在后面逼着他了么?

小黑胖子站在一边怂得跟孙子一样。

马志明的看法,就是绝大多数老天津人对郭德纲的看法。

郭德纲以一己之力拯救了相声,让整个相声行业繁荣起来,让全天下说相声的都有饭辙。

这就是郭德纲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的贡献。

马志明评价郭德纲 https://www.zhihu.com/video/1119253222006554624

还有什么疑问吗?

user avatar

老郭就是一个普通说相声的,大约在中游水平,不上不下的那种。

他要真说得好,当初也不会被安排到桌子里头。

这人有心,当年没发迹的时候确实是研究了不少传统段子。

但是这人没师傅,台词是有了,怎么演就全凭自己琢磨了。所以很多活使的似是而非,还不如曲校的小朋友。

但是卖力气啊,而且他有天赋,舞台感也好,也演出了自己的风格。传统活不是不会使吗?没事,自己改编。结果效果意外的不错。

如果按这个趋势,起码也是个自成一派的大宗师。

结果突然就大红大紫了,那还正经说什么相声啊。全国十好几亿人呢,一天蒙一个地方,吃到孙子辈也跑不完半拉中国啊。就这么混吧,赚钱才是重要的。

为了赚钱创造性的发明了荧光棒相声,饭圈相声,聊天相声,郭德纲相声理论课。

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吧,高峰也不算什么有传授的,两个海青互捧吧。但毕竟高峰下苦功练啊,再过几年恐怕老郭还不如高峰了。

德云社?那是个相声团体吗?不就是个双人脱口秀加偶像派演员打造基地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