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前面几个强答,都是本末倒置的去强调“靶子小”,却没有一个对气枪发展史有基本的知识和概念。
国际射联(包括奥运会)的气枪射击距离是10米,是因为20世纪初设立这个项目时,受当时的气枪技术所限,动力组功率太低,15米以外就很难保证高精度了。而且当年使用的还是弹簧活塞枪,那个枪内主弹簧的震动不可预测不说,还在粒弹被射出前就叠加在枪管上,一不小心就是天女散花的精度。不受弹簧震动干扰的单次泵压式气枪于70年代开始在比赛中普及后,才彻底淘汰了弹簧枪。而预压式气枪(PCP)开始垄断赛场,是90年代才开始的。
而气枪的功率有限,也影响了可以使用的弹粒口径,口径大了弹重就会高,功率不够的话就会限制初速让有效射程缩短,甚至产生“尿弹”式的弹道。传统的.177(4.5毫米)口径,其实就是延续了19世纪末弹簧气枪的“BB”号铅弹的口径,那是当时实用性最为平衡的口径。直到后来更加强劲可靠的动力组设计出现,.22(5.5毫米)口径的粒弹才开始在一些领域替换了.177口径。
而ISSF和奥运气枪赛多年来定了死规矩,只允许使用.177口径,而且只能用平头弹(wadcutter),因为平头弹击中靶纸后戳出的弹孔边缘比较平滑,易于裁判分数。但是只要看过那个平头粒弹的形状,就知道气动性有多差。气动性能差也限制了最大膛速,基本上超过600fps,平头弹就会因为紊流失稳,弹粒会开始翻滚偏离预定弹道,砸出的也不是圆孔而是钥匙孔。
其实现在的气枪技术其实早就克服了这些局限,枪弹的种类和外弹道性能也日新月异,在50米、甚至100米以外用气枪打小目标一点问题都没有。但奥运会架不住ISSF的规则传统,只允许用低功率(<7.5焦耳)的气枪打.177平头弹,枪长也受限,还只能用机械瞄具。有这些技术参数上的硬限制,不要说打超过10米的距离,只要稍微让射击场所内刮阵风,对外弹道的影响就足以能让所有参赛选手抓狂。所以奥运会气枪比赛定为10米,允许使用支撑性服装和眼遮,而且都是室内赛。
而那些国际射联规则外的气枪比赛,基本上没有一个是使用低功率气枪的,30焦耳以上的功率输出是最低标准,高的可以达到100焦耳,初速媲美.22LR。而使用的枪弹口径也越来越大,甚至连.22口径都不吃香了,基本上.25(6.35毫米)口径的圆头弹(domed pellet)是最低标配,低于这个别想拿名次。更不要说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块弹(slug pellet),其实就是一种米涅弹,从.22口径起步,最高出现过20毫米口径,用氦气驱动可以用来干死野猪。
其实国外射击群体早就不满足奥运会的那套单调的玩法了,现在国外气枪运动发展最迅速的是各种打铁靶的速射比赛,比如field target和benchrest airgun,而且基本上是光瞄一统天下。除了这些正式赛事,就是各种狩猎和休闲射击,能翻墙的话还可以搜到某老外吃饱了撑的跑到盐湖上用气枪打200码外高尔夫球玩的视频。
至于说10米气枪赛事的靶子小,那是因为射击距离已经那么近,不小就更没挑战性了。是因为距离短才需要小靶子,不是因为靶子小才距离近。
对,就是因为靶纸太小。为了让你直观感受一下,十米气步枪的靶纸有多大,我用A4纸张给你画了一下,一张普通A4大小的纸能做多少张靶纸,这支钢笔是百乐74,大约14厘米长。
你说的两三百米的那种是胸靶,给你看一下大小,这是我军的制式胸靶。
而且,十米气步枪,弹丸动力是压缩气体,二三百米,子弹在哪儿都不知道了。打二三百米的步枪,得是有枪管膛线火药动力的弹丸。
————————————————————————————————————————————
搞不明白这问题有什么好杠的,人家很简单地在问为什么奥运比赛(气步枪)(射距)只有(十米),结果导向,简单回答就完了,就因为靶纸小逻辑上有什么问题么?扯那么多没用的,把如此简单问题延展这么复杂。
杠就你们赢,靠着贬低别人来抬升自己那就就你们最聪明好了。我们都是砖。
————————————————————————————————————————————
致歉声明:
我错了,昂,此答案脏了各位的眼,抱歉抱歉,非常抱歉。
知乎变成这个样子我深深自责,都是我们的错,与各位无关,让各位丧失了求真知学真理的机会,我只是想说,知识有真伪,真理非公理,可讨论,我抱着非常开放的态度愿与之讨论,真知之路云雨未知,对相同事物的理解千差万别,是与否诸君自行判断,也可思考,综合其他各位答主的答案,对此问题有一基本全局认知,我这条答案抛砖引玉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这个世界之所以如此丰富多彩,是因为社会学科里边,同样的问题,向来没有唯一答案。
对于极个别“知乎怎么变成百度”之类的论调,身为知乎相对早期用户,我从来未将知乎与百度分出高下,也未曾将知乎用户的身份作为一个优越感的体现。
另外,在此,对于持此看法者,我强烈安利其去看知网,与知乎虽一字之差,但知识海洋却云泥之别,那上面都是各大学术大拿呕心沥血,经过无数头秃的夜晚,用自己毕生所学的智慧凝结成的人类文明结晶。是学术百家争鸣之地,单一输出模式,无知乎之类泛知识类网络社交平台之社交逻辑。
最后,糅杂一两句鸡汤文,复用伏尔泰一句话:看与不看,都是你合法的权利,你可以随意行使,杠与不杠,也都是你合法的权利,它都在那里,不悲不喜、不增不减。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杠我的权利。
最后的最后,再次诚恳道歉,我错了,我手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