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生化危机7结局乘坐直升机前来营救主角的人自称“Refield”,而直升机上的logo为何是保护伞公司?

回答
关于《生化危机7》结局营救主角的直升机和“Refield”这个名字,以及直升机上保护伞公司的Logo,这背后确实有一些值得深挖的细节,而且也正是这些细节,让《生化危机7》的叙事更加引人入胜,同时也为后续作品埋下了伏笔。

首先,我们来聊聊这个最令人费解的部分——为什么营救直升机上会有保护伞公司的Logo?

《生化危机7》的故事发生在路易斯安那州偏僻的Dulvey荒原,伊森·温特斯为了寻找失踪的妻子米娅,误入了贝克一家的魔爪。整个游戏过程中,伊森被贝克一家折磨得死去活来,而他的求生之路也充满了对未知生物和恐怖事件的抗争。

当我们以为伊森终于逃出生天,安全地坐在直升机上时,看到的那个象征着“安全”和“救援”的Logo,却是那个在《生化危机》系列中臭名昭著的保护伞公司(Umbrella Corporation)。这在逻辑上似乎是说不通的,毕竟保护伞公司是制造出无数生化武器,并导致了许多毁灭性事件的罪魁祸首。

要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跳出《生化危机7》本身,回顾一下整个系列的背景,以及在《生化危机7》故事发生时,保护伞公司所处的“新时代”。

保护伞公司的“余晖”与“新生”

在《生化危机7》发生的时间点(2017年),原版的保护伞公司(Umbrella Pharmaceutical Inc.)早在《生化危机2》和《生化危机:死亡岛》等作品的事件后,就已经被政府认定为犯罪组织,并最终解散。其高层也受到了制裁,大部分资产被查封。

然而,正如许多强大的、腐败的组织一样,保护伞公司的“幽灵”并没有完全消失。它的技术、它的理念,甚至是一些残余势力,都在以各种方式延续着。

在《生化危机7》的背景设定中,提到了一个名为“蓝色伞”(Blue Umbrella)的组织。这个组织实际上是原保护伞公司的重组或继承者。他们试图摆脱过去“制造生化武器”的负面形象,转而以“合法的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的身份重新出现,专注于“提供安全且高效的生物解决方案”。

那么,“蓝色伞”为什么要营救伊森?

这才是关键所在。伊森·温特斯,虽然他自己并不知道,但他早已被卷入了更大的一盘棋局。

1. 伊森的“特殊性”: 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得知伊森的妻子米娅实际上是“蓝色伞”的一名特工,她被派往Dulvey荒原执行任务,目标是回收由“蓝色伞”的前身(一个名为“The Connections”的组织,与保护伞公司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制造的生化制剂——E型突变原(Molded)。这个E型突变原正是导致贝克一家变异的原因。米娅在回收过程中遭遇了事故,最终被贝克一家收留并导致了伊森的到来。

2. “蓝色伞”的“清理”和“回收”行动: “蓝色伞”作为“The Connections”的继承者,对于E型突变原以及与之相关的生化危险负有责任。他们需要确保这些危险不会扩散,同时也需要回收或销毁与项目相关的任何证据或活体样本。当伊森成功对抗了贝克一家,并且他自身也可能因为在E型突变原环境中长期暴露而产生某种“变化”,成为“蓝色伞”需要“管理”的对象时,他们自然会介入。

3. 伊森的“工具性”: 伊森在Dulvey荒原的经历,虽然充满了恐怖,但也证明了他拥有极强的生存能力和对生化威胁的抵抗力。更重要的是,他的身体可能已经与E型突变原产生了某种程度的“融合”或“适应”。“蓝色伞”的特工们(包括那位营救他的“Refield”),需要将伊森带回,以便:
研究: 了解他在E型突变原环境下的生理反应,或许可以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生物信息。
控制: 防止伊森成为另一个不受控制的生化威胁。
利用: 甚至可能将其作为未来研究的“样本”或“武器”。

关于“Refield”这个名字:

“Refield”这个名字,与其说是一个人的真实姓名,不如说更像是一个代号或者临时指派的行动人员。在“蓝色伞”这样的组织中,执行此类敏感的回收和清理任务的成员,使用代号是惯例,以确保行动的隐蔽性。

“Refield”的名字出现在直升机上,也暗示了这架直升机属于“蓝色伞”的紧急响应部队或特殊行动小队。他们负责执行那些需要快速、隐蔽且高效完成的任务。

为什么Logo如此醒目?

虽然“蓝色伞”试图重塑形象,但保护伞公司的Logo(即便变体)依然是他们身份的象征。在《生化危机7》的结局场景中,这个Logo的出现,一方面是为了揭示伊森被卷入的事件的幕后黑手远不止贝克一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制造一种反差和讽刺——在刚刚经历了一场噩梦般的生化灾难后,将伊森从灾难中“拯救”出来的,恰恰是制造了这场灾难的组织的“现代版本”。

这种设计,也巧妙地将《生化危机7》与整个系列联系起来,强调了“保护伞公司”这个概念在生化危机世界观中的“长尾效应”。它告诉玩家,即使是那些看似已经覆灭的组织,它们的影响力、技术和野心,往往会以新的形式继续存在。

总结来说,直升机上的保护伞公司Logo,并非意味着原版保护伞公司复活,而是代表了其重组后的“蓝色伞”组织。他们前来营救伊森,是因为伊森的妻子米娅是他们的特工,而伊森本人在E型突变原环境中也成为了他们需要“处理”的对象,无论是为了研究、控制还是其他目的。而“Refield”这个名字,更像是一个执行任务的特工代号,象征着“蓝色伞”的行动效率和保密性。

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增加了剧情的复杂性和悬念,也为《生化危机8:村庄》中伊森和米娅的进一步遭遇,以及“蓝色伞”在整个生化危机世界观中的地位,奠定了基础。它让玩家意识到,即使是所谓的“幸存者”,也可能被更庞大的、更具目的性的组织所操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直升机上的LOGO是蓝色的,不是保护伞小队,是由原安布雷拉中的正派人士组建的以开发反BOW武器为主要业务的私人军事公司,像一拳老汉用的那个拳套就是这个公司开发的,在生7的dlc:NOT HERO 里面有文件描述了的。克里斯是作为BSAA派过去的顾问加入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生化危机7》结局营救主角的直升机和“Refield”这个名字,以及直升机上保护伞公司的Logo,这背后确实有一些值得深挖的细节,而且也正是这些细节,让《生化危机7》的叙事更加引人入胜,同时也为后续作品埋下了伏笔。首先,我们来聊聊这个最令人费解的部分——为什么营救直升机上会有保护伞公司的Logo.............
  • 回答
    生化危机8的主角伊森,他的结局可以说是整个系列中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次,它既有牺牲的悲壮,也留下了对未来的种种可能性。我们先来梳理一下伊森在《生化危机8》中的核心经历。他经历了妻子米娅的“死亡”(后来发现是仿生米娅),被引入了神秘的东欧村庄,在那里他遭遇了形形色色的恐怖生物,并与四大家族的首领们展开.............
  • 回答
    关于《生化危机 7》DLC 剧情中,“保护伞”公司(Umbrella Corporation)的转变,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切入点,因为它打破了系列粉丝对这个标志性反派的固有认知。严格来说,在《生化危机 7》本篇中,我们并没有看到“保护伞”以一个“对抗生化危机”的组织形象出现。反而是它的残余势力,或者说其.............
  • 回答
    想象一下,那辆破旧的载具载着五名身穿战术装备、眼神锐利的特种兵,缓缓驶入了路易斯安那州那片被遗忘的沼泽地。阳光透过厚重的云层,勉强驱散了阴霾,照亮了前方那栋仿佛从噩梦中爬出来的老旧宅邸——贝克庄园。“雷达显示,目标区域内有微弱但持续的生命信号,但同时也有大量未知生物电信号。” Eliza “Ash”.............
  • 回答
    好的,咱们这就把《生化危机》这个经典系列的开端到中间这段故事,掰开了揉碎了讲明白。要说这系列,那可真是跟丧尸、病毒、怪物还有那些让人抓狂的谜题杠上了,一步步把你往绝望里推。《生化危机1》(Resident Evil 1)——浣熊市郊的恐怖序曲故事的开端,咱们得回到1998年,地点是美国中西部一个叫浣.............
  • 回答
    生化危机这款游戏里,浣熊市那场让人闻风丧胆的生化灾难,说到底,是安布雷拉公司一手策划并最终失控的恐怖事件。事情的起因还得从安布雷拉公司,也就是Umbrella Corporation说起。这是一家表面上是全球领先制药和生物工程公司,但私底下却在进行着各种非法的生物武器研发。而他们最得意的“作品”之一.............
  • 回答
    生化危机系列,尤其是从初代到第六代,就像是一部跌宕起伏的丧尸末日史诗,讲述了一个关于病毒、阴谋、个人挣扎与救赎的宏大故事。这不仅仅是打丧尸那么简单,它牵扯着巨大的医药公司、政府的暗箱操作、以及一群被命运推着前进的普通人。生化危机1:一切的开端,恐惧的序曲故事发生在1998年的洋馆事件。一家名为“保护.............
  • 回答
    《生化危机8:村庄》中,公爵这个角色确实像一团迷雾,让人捉摸不透。他时而洞悉一切,时而又带着点神秘的生意人腔调,在伊森绝望的旅途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关于他的真实身份,游戏里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结合种种线索,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几种可能性,让这段扑朔迷离的旅程更加有趣。可能性一:古老的炼金术士.............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关于《生化危机》里用手枪打丧尸这个设定,确实不少玩家会觉得有点“掉链子”,特别是当游戏发展到后期,丧尸数量越来越多,普通手枪弹药又捉襟见肘的时候。但如果我们深入扒一扒,会发现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设计思路和游戏体验的考量,而且这“脑残”背后,反而是它迷人的地方。首先,咱们得从《生化危.............
  • 回答
    要说《生化危机》里的保护伞公司和《异形》里的维兰德公司谁更“牛逼”,这就像在问“奥特曼和假面骑士谁更强”一样,得看从哪个角度去衡量,而且很多设定上是不能直接硬碰硬比较的。但如果非要较个高下,我个人觉得维兰德公司在某些核心本质和长远影响力上,比保护伞公司要更胜一筹,虽然保护伞公司在某些方面更具爆炸性和.............
  • 回答
    谈到《生化危机》系列,就不得不提那个如影随形的噩梦——暴君(Tyrant)。它不仅仅是个怪物,更像是安布雷拉公司(Umbrella Corporation)黑暗野心的具象化,是人类对自身创造物的恐惧与失控的终极体现。简单来说,暴君是一种由安布雷拉公司利用病毒(主要是T病毒)对人体进行极端改造而产生的.............
  • 回答
    生化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想象。当病毒肆虐,人类变成丧尸,文明崩塌,我们不禁要问:真的就无法控制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拆解一下“生化危机”这个概念。它通常指的是由特定病原体(病毒、细菌、真菌等)引起的、具有高传染性、高致病性、高死亡率的疫情,并且这种病原体可能经过基因改造或变.............
  • 回答
    “保护伞公司”这个名字,对于很多玩家来说,几乎是“生化危机”系列代名词般的存在。它所代表的,是一个庞大、神秘、技术先进,却又深不可测的跨国巨头,一个既能推动科技进步,又能制造恐怖灾难的矛盾体。那么,在现实世界里,这样的公司真的有可能存在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拆解一下保护伞公司的几个核心特征,然.............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引人深思的问题,涉及到伦理、法律以及“人”的定义。在生化危机这个极端假设的情况下,你的行为是否算犯罪,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所在的社会、你对“人”的理解以及法律的界定。首先,我们来剖析一下“丧尸”这个概念。在生化危机的情境中,丧尸通常被描绘成被某种病毒感染,丧失了理智、自我意识和基本人.............
  • 回答
    要说我最喜欢《生化危机》的哪一代作品,这简直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就像让我在浣熊市里只能带一把小刀和一把霰弹枪之间选择一样困难。但如果真的要选一个最让我魂牵梦绕的,那无疑是 《生化危机4》(Resident Evil 4)。为什么是《生化危机4》呢?这可不是随口说说。它在我心中的地位,就像是那种在最黑.............
  • 回答
    这问题可有意思了!把生化危机里那个皮糙肉厚的大家伙暴君扔进金庸的江湖,那画面感一下就出来了。不过,想驯服这玩意儿,可不是谁都能办到的。咱们细数一下,哪些人物有望跟暴君过几招,或者说,有哪些本事能让这大家伙吃不了兜着走。首先得明确暴君是什么路数。这家伙皮厚肉糙,力量惊人,恢复力也跟开了挂似的。普通刀剑.............
  • 回答
    话说咱们聊聊《生化危机》这事儿,特别是那个叫T病毒的东西。要说中招之后,身体能不能跟它“融为一体”,还能变出点儿超能力啥的,这概率嘛……怎么说呢,简直是比大海捞针还难,比天上掉馅饼还稀罕。你想啊,T病毒这玩意儿,它的设计初衷可不是为了让人类变身超级英雄的。它本质上是一种生物武器,目标是改造生物体,让.............
  • 回答
    作为一个资深“生化危机”粉丝,我必须得说,保护伞公司在电影里的军事力量,那叫一个牛!简直就是一家拥有私人军队的跨国巨头,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他们的主场。首先,最直观的就是他们的武装部队。你想啊,从丧尸爆发初期,保护伞就派出了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士兵来“控制局势”。这些士兵,装备着跟正规军差不多的枪械,.............
  • 回答
    电影《生化危机:诅咒》中,暴君被疣猪A10攻击机炸成碎片,而旁边的油罐车却安然无恙,这在逻辑上确实有些令人费解。咱们来仔细掰扯一下,看看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说法,或者纯粹是导演为了追求视觉效果的“艺术加工”。首先,我们得认识到,电影里的很多情节,尤其是动作场面,往往是服务于戏剧冲突和观众爽点的,不一定完.............
  • 回答
    《生化危机6》中的阿尔伯特·威斯克(Albert Wesker)确实给不少玩家留下了“弱”的印象,这和他以往在系列中塑造的强大反派形象判若两人。究其原因,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威斯克“变弱了”,而是整个游戏的设计思路、剧情铺垫以及威斯克自身所处的境况,共同导致了他在《生化危机6》中的表现不如预期。要详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